天坛斋宫阅读答案

一:斋宫位于故宫内何处?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兴建的?斋宫共有几进院落

斋宫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南,毓庆宫西,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

雍正帝为确保平安,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紫禁城内兴建斋宫,将祭祀天地前的斋戒仪式改在宫中进行。

天坛斋宫,位于天坛西坛门内,占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围墙,三进院,内墙四周有廊167间,是卫士们避风雨处,正殿为五间无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筑之一。

二:斋宫的紫禁城

斋宫是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在皇室的各种祭祈建筑中,都建有斋宫,现存最完整的斋宫建筑是北京天坛的斋宫。斋宫在天坛圜丘坛成贞门外西北,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周长为66.07米;内层宫墙叫紫墙,周长为41.33米。围墙正东有宫门2道,左右各有1座角门,角门前面又各有1座汉白玉石桥。紫墙四周有167间回廊环绕,是守卫宫墙的八旗兵丁遮避风雨霜雪的地方。回廊上画有1300多幅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等彩画。回廊外面有深池环绕,整个斋宫层层设防。石桥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间,是侍卫和禁军兵将的临时住房。进二道宫门,迎面就是斋宫的五间正殿。殿座全是汉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殿顶成拱券形,不露栋梁榱桷痕迹,故名无梁殿,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叫时辰亭。清帝入斋宫时,先在斋戒铜人亭内的小方桌上,铺一块黄云缎桌布,上摆一尊铜铸人像,乌纱玉带,手持“斋戒”牌,以此警示皇帝要虔诚斋戒,切忌胡思乱想。这尊铜像,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著名宰相魏征,上祭时间到,铜像立即撤去。斋宫的东北角有一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内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皇帝祭天的时候,从起驾出斋宫就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坛台时,钟声即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正殿后面还有5间大殿,是皇帝斋戒时的寝宫。明清两代帝王,按照典制规定。每到祭天的前3天,都必须先到帝宫内独宿3昼夜,不吃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名(与司法有关事项),不吊祭,不近妇女,多洗澡,名为“斋戒”,又叫“致斋”。雍正即位以后,因担心被人暗杀,不敢在斋宫中一人独宿3昼夜,就想出一个“内斋”与外斋相结合的办法。雍正九年(1731年)他下令在皇宫的内东路南端,另建了一座斋宫,叫“内斋”,将天坛内的斋宫叫“外斋”。从祭日的前3天开始,他在内斋独宿三昼两夜,叫“致内斋”;在祭天前一日的夜间11点钟,他才从“内斋”移往“外斋”,叫“致外斋”。算起来他在天坛内的斋宫只停留4小时左右。帝王的寝宫,应该铺黄色琉璃瓦,但斋宫铺的却是蓝色琉璃瓦,而且采用坐西朝东的布局,因为封建帝王都自命为“奉天承运的天子”,是皇天上帝的儿子。既然要当虔诚祭天的孝子,当然不得在“父亲”面前称皇帝,也不得住黄瓦正殿。这就是斋宫坐西向东,不盖黄瓦的来由。此外,这里还有茶果局、膳房、什物房等辅助建筑,所有房屋都是五间一套,南北、左右对称。 皇帝来天坛祈谷、祈天前,首先要到斋宫斋戒沐浴。斋宫实际就是一座小皇宫。斋宫位于西天门内南侧,坐西朝东。按照明清两代帝王的典制规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不沾荤腥葱蒜,不饮酒,不娱乐,不理刑事,不吊祭,不近女人,多洗澡,名为“斋戒”,又称“致斋”。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担心有人暗算皇帝,不敢让皇帝一人在天坛斋宫独宿三昼夜,但祭天又是国家大典,不能擅自废除典制而不祭。于是想出了一个外斋和内斋相结合的办法,即在皇宫(故宫内)东路南端另建一座斋宫,即内宫。每逢祭天先在内宫独宿三昼两夜,即“致内斋”,在祭天前一日的子时才来到天坛斋宫“致外斋”。因而实际上皇帝在天坛内的斋宫只停留4-5小时。走进斋宫,感到这里虽不及紫禁城金碧辉煌,但也幽雅清静。斋宫正殿红墙绿瓦,分外壮观。据说这种绿瓦表示皇帝在此不敢妄自尊大,而只可对天称臣。斋宫正殿是一座无梁柱砖结构拱券建筑,故又称“无梁殿”。屋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檐下斗拱都是琉璃烧制而成,具有很好的防火作用。祭天大典从冬至日的拂晓正式开始,......余下全文>>

三:关于天坛的资料

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地处,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 北京天坛   [1]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天坛(Temple of Heaven)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   北京天坛(20张)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地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编辑本段世界遗产   列入文化遗产   中文名称: 天坛   英文名称: Temple of Heaven   编号: 200-021   北京天坛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天坛于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的评价:   北京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余下全文>>

四:《指鹿为马》阅读答案!速度!

1、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2、为了检验群臣对他篡位的态度,有一天朝会,赵高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并说这是马。二世以为赵高开玩笑,询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慑于赵高的淫威,有的说是马,有的沉默,也个别的说是鹿。导演了一出历史上有名的“指鹿为马”的丑剧。事后,赵高把说鹿的大臣都杀死了。从此,赵高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伎俩层出不穷。当农民起义已严重危及到秦朝的统治,怠于政事的秦二世对此有所察觉,对长期专权的赵高产生了不满。坏事做尽的赵高害怕二世追究他的过失,决定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己掌握的宫内外大权派亲信强迫秦二世自杀,然后操纵政局,欲立秦二世之子公子婴为秦王。秦王婴认识到赵高的险恶用意,经过周密的策划,在赵高督促其到宗庙受玺的时候,令早已埋伏好的手下人挥剑杀死了赵高,结束了赵高罪恶滔天的一生。最后赵高自己也落得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五:天坛里的斋宫为什么是座西朝东?

这“斋宫”,座西朝东,苫的是蓝琉璃瓦。为什么不座北朝南、苫黄琉璃瓦呢?因为皇帝自命为“皇天的儿子”,他在群臣和百姓面前,虽是“万人俯上”,而在皇天面前,却是“儿子”辈,所以“斋宫”座西朝东,只能苫蓝琉璃瓦。

六:天坛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而故宫面积仅仅72万平方米,约为故宫的四倍。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

七:电脑突然关机,为什么? 5分

你应该检查一下电源,包括电源的风扇。要是感觉电源没有问题。那就检查一下是不是电脑的CPU风扇坏掉了。我认为主要是夏天天热CPU风扇不能正常工作。主要就是和电源那地方有关系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