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谓侍臣曰

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 译文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满院。(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数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禒。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二:(唐)太宗谓待臣:“往昔初平京师....翻译

东西征讨

附原文+译文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译文】 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贰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三:文言文: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左转》上说:‘宁可不要粮食也要保持百姓对国家的信任’,孔子说:‘人没有诚信就无法安身立命’。从前项羽攻入咸阳之后,已经控制了天下,如果他当时能够努力推行仁信政策,谁还能夺取他的天下呢?”房玄龄回答说:“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废弃任何一项都不行。如果能够勤恳地推行这五常,对国家是大有益处的。殷纣王轻慢侮弄五常,周武王就讨伐他,项羽因为没有仁信就被汉高祖夺了天下,确实像陛下所讲的那样。”

四:翻译 上谓侍臣日:"治国如冶病,…中文翻译全文

贞观九年之时。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搜刮不停,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共12分)贞观十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

小题1:C小题1:(1)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竟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2)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陷入危亡的泥坑,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小题1:唐太宗更同意魏征。由此看出他是一个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的明君 译文: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答说:“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竟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这样看来,还是创业艰难。”魏征对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并不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玄龄当初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难困苦,多次死里逃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替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陷入危亡的泥坑,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如今创业的艰难既已过去,守业这一难事就得和诸公一道慎之才是。”

六:我要译文 5分

贞观七年,唐太宗驾临蒲州,刺史赵元楷命令当地父老穿着黄纱单衣,在路旁迎接,装修的驿站非常华丽,修建楼阁来讨好唐太宗。又暗地饲养了一百多头羊、几千条鱼,打算送给尊贵的皇亲。唐太宗得知后,召来并责备他说:“我巡视黄河、洛水,经过了几个州,凡是有所需要的,都从国库里拿,你喂的羊、养的鱼,装饰行宫,这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弊端风气,现在不能再这样做了!你应当了解我的心思,改正从前的作风。”因为赵元楷曾在隋朝做官,所以唐太宗说这些话告诫他。赵元楷又惭愧又害怕,好福天吃不下饭死去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