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一: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学员对象:各大医院、研究中心、实验室从事动物实验的科研人员、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课程收益:

实验动物相关实验室既涵盖了一般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同时也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人员要求更加严格,生物安全事件也相对较多。因此,本课程将重点介绍一些动物实验相关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知识。

课程内容:

【内训课程编号】N101077

【培训对象】各大医院、研究中心、实验室从事动物实验的科研人员、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培训背景】

实验动物相关实验室既涵盖了一般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同时也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人员要求更加严格,生物安全事件也相对较多。因此,本课程将重点介绍一些动物实验相关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知识。

【培训大纲】

一、你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吗?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每个实验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实验的每个环节都会有潜在风险。大家并没有严格、专业的实验室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意识和技能,实验室环境也没能形成安全、清洁的文化氛围,每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程度不同的生物安全隐患和风险。

●动物存在哪些危害,怎样防护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至少先要有良好的安全意识,然后形成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通常国际上称为SOP,大家在实验之前,应该了解清楚,才能及时应用。

二、 你做好动物实验的准备了么?在动手之前,你认真思考了以下问题吗?

1、你真的了解实验动物么?

●实验动物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为人类需要改变自己,似像非像原种动物,成为“病态异类”;二是由于遗传改变,原有抵抗病原的能力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对病原谱系发生改变,更易得病。

●实验动物、分泌物、排泄物、样品、器官、尸体等控制、操作不当会变成病原污染的扩大器,造成大范围传播,因此,了解实验动物特性,就知道了动物实验首先要做好思想准备,防备于未然。

2、你具备动物实验能力吗?

●动物实验的能力,包括动物饲养能力、对动物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分析能力、关护能力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完成良好的动物实验,同时保证实验中的生物安全。

●动物源人兽共患病,如出血热、结核病、狂犬病、菌痢、寄生虫等疾病更是直接威胁我们健康。实验既要了解病原的危害,也要了解动物感染后的危害,和可能的生物安全风险,操作中要提高能力,降低风险。

●动物活体检测、外科手术、活体采样、解剖取材等技能更是要求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才能实际应用。能力,是安全的保证。

3、你知道动物实验要经过审查批准么?

●动物实验方案审查的内容应该包括: 实验人员是否符合操作要求;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动物要求;饲料、垫料、饮水是否符合动物要求;动物运输是否符合要求;实验方案是否符合动物福利要求;动物处置是否符合伦理规范;动物处死是否符合安乐死原则;动物尸体处理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等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要有生物安全作为保障。动物实验福利、伦理、生物安全审查中应注意的问题非常多,主要人员培训情况;

●动物实验人员必须经过操作培训,包括:动物基本知识、动物操作、麻醉方法、手术方法、给药方法、取材方法、解剖方法、生物安全防护等各种操作,最好持有专业培训证书。

三、你具备动物实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吗?

1、你了解动物实验可能的生物危害吗?

●动物实验可能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一是动物咬伤、抓伤等直接危害;二是动物携带人兽共患病病原,在操作过程中通过空气、分泌物、直接接触等途径感染人类;三是人类高致病性病原感染动物实验,从动物或环境再感染人。

●......余下全文>>

二: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具备怎样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有专门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涉及到这一块吗?

生物安全负责人责任重大,必须要掌握专业的安全知识,下面大概列举一些出来:

1、在临床和研究性实验室进行工作所需掌握的主要法规;国家职业卫生和安全法规;实验室所在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工会的地位。

2、编写操作指南、实验室卫生安全手册;实验室所在单位关于目的和安全制度的声明;安全计划的实施;生物安全负责人和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责任。

3、事故和意外事故的报告:常规和紧急情况下的报告机制和渠道。

4、应急措施;事故、溢出等处理方案的制定。

5、医学监护;成员建档;免疫和疾病记录;怀疑发生实验室感染时的措施。

6、实验室成员中那些会导致行为异常和后续危害的问题。

7、实验室和动物设施遭受故意破坏;安全制度。

8、实验室事故:接种、溢出、破损;与仪器设备相关的危害:离心机、匀浆器。吸管;微生物学操作。

9、气溶胶:如何释放(与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有关的);有关的危害;采用裂隙式和级联瀑布式(cascade)采样器进行检测;HEPA过滤器的原理和和操作方法。

10、实验室成员个人卫生和防护服使用中的监督和指导。

11、生物安全柜:分类、局限性和使用选择;安装和测试(生物学方法,化学烟雾法);使用者操作。

12、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压力梯度;气流控制;洁净空气室。

13、消毒和灭菌的原则和应用;细菌灭活的动力学;高压灭菌器及其管理;热电偶和指示剂(化学和生物学的)的使用。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的内容,完整的知识未名雷蒙特有这方面的培训。建议生物安全委员会的人员都要掌握。每个实验室人员都应该重视实验室安全,如果确实需要学习的话建议找专业的机构进行系统的培训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应包括哪些

实验人员工作职责一、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按时开放仪器室和实验室。二、参与制订实验教学计划,及时准备实验,指导学生实验。三、科学保管仪器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持仪器室实验室清洁。四、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做好所需物品的请购、领取工作。五、登记教学仪器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及时做好新仪器验收登记、破损仪器核销工作。六、严格执行实验室、仪器室各项规章制度。监督实验教学计划执行,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七、积极组织、开展实验教学研究、自制教具,及时向有关人员介绍新增仪器设备。八、保管好实验室资料档案,及时准确地完成统计报表等各种表册登记。九、切实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十、离开实验员岗位时,做好移交工作。实验室、仪器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师生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门场所。为有效管理实验室,仪器室,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实验室、仪器室由专人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人员更换须上报主管部门,并移交手续。管理人员有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和提出处理意见。二、专用实验室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活动,仪器设备不得挪作他用。学校应及时补充,添置仪器设备,适应教学需要。三、实验室应建立仪器总分类账和明细账,准确及时反映仪器增减结存情况。四、仪器设备应按学科分室保管,存放仪器在符合科学性原则前提下,做到取用方便、陈列美观。针对不同仪器特点,采取防尘、防震、防压、防磁、防晒等措施。五、经常维护、定期保养,做好防锈、防腐、防形变等工作。保持仪器良好状态,减少损耗。六、仪器设备的领用、借用一律通过管理人员,并以下手续:本校教师领用,必须提前填写《实验通知单》,用毕及时归还;外单位借用,须填写借用登记表,并经主管领导批准,按时归还。仪器收回时,管理人员应当面检查仪器完好情况。七、仪器操作应严格遵守使用说明,损坏仪器要及时查明原因,区别情况分别予以报损或赔偿。八、建立和健全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档案制度。妥善保存好仪器说明书,使用登记册、实验情况记载表等有关资料。九、严格按有关安全规则开展实验,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防毒、防爆、防污染等安全防范工作。危险品必须专柜存放、严格取用制度,确保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十、完成大纲规定的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室要对全体师生开放,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充分发挥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学生实验守则一、实验前必须预习课文有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二、进入实验室,按指定位置就坐,保持室内良好秩序。三、实验开始时,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弄清本实验所用仪器使用方法,所用试剂性质。四、实验时,听从教师和实验员的指导、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如发现意外事故,及时报告老师。六、爱护公共财物,小心使用仪器和实验设备,注意节约试剂和水、电。七、培养良好实验习惯,实验用品要摆放整齐。各种废物都应放到指定地方,不得随便乱丢,实验完毕应洗净器皿,整理好实验用品,擦净桌面。八、根据实验原始记录,认真做好实验报告,按时交老师审阅。九、实验室内一切物品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带出实验室。十、实验时如有仪器损坏,及时报告教师,填写《仪器破损记录单》。教学仪器领用、借还制度一、任课教师每学期初应填写演示和分组实验安排表,并交实验室。二、任课教师应将所需要的实验仪器材料药品通知单(演示通知单提前三天填写,分组实验通知单提前一周填写)实验前交仪器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准备。三、管理人员接通知单准备好仪器药品,应先实验一次,确保其性能良好,并向教师介绍仪器......余下全文>>

四:如何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与防护教育的重要性

生物安全防护指的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处理和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实验室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装备、物品管理体系、相关仪器设备等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伤害,或避免危险生物因子污染环境,危害公众的综合措施.目前国内各级医院实验室对生物安全防护都相当重视,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预防和控制自身感染.生物安全至关重要,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在我们的医学院校里,并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这样做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我们在实验课上所接触的标本都是临床上具有传染性的患者标本或者是具有活性的临床致病菌,如果我们忽视对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以及个人防护认识,就会很容易造成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因此,加强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教育是及其重要的

五: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介绍

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是科研人员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针对一线科研人员的系统管理始终是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实验室生物安全》是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的专家通力合作完成的。该书针对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现状,系统介绍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发展和演变、实验室设备及其管理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内容主要包括:导论、致病微生物实验室的个人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和设施要求、实验室应用电离辐射技术的放射安全、大型生物仪器的安全操作、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体系与预案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六:如何做好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化学实验室是医学类中职学校比较重要的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是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学生的人身伤害,仪器设备损坏和破坏环境事件的发生,因此,分析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生化实验室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生化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分析

根据美国海音里希灾害理论模型[1],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因素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是指人的不安全因素。

1.1环境因素

1.1.1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指机械设备、压力容器、水源、电源、光源辐射等不安全因素。

1.1.1.1仪器设备仪器安全事故主要指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仪器伤人主要是由于某些学校由于资金不足或生化实验室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仪器设备已经老化,但仍在使用,是主要的安全隐患。另外,中职学生自免试入学以来,素质明显下降,经常会出现不按照正常操作规程操作仪器,造成仪器损坏而引发事故。

1.1.1.2压力容器生化实验室中常用的氢气、氧气、液氨等压缩气体容器,搬运时碰撞,安置时位置不当(靠近热源或阳光曝晒),或者高压灭菌锅使用不当,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等事故。

1.1.1.3 火灾有些学校供电设施陈旧,线路老化,或超负荷运转,极易引起短路,引发火灾,或者在某些实验过程中,需用酒精灯加热,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发火灾。

1.1.1.4水灾有时在实验过程中停水而忘记关闭水龙头,或精密仪器摆放靠近窗户,下雨时忘记关窗,都会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

1.1.2 化学因素

不安全的化学因素包括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的化学药品。

1.1.2.1危险的试剂生化实验中使用的危险试剂很多,如易燃的酒精、甲醇、乙醚等,易爆的三氯甲烷、苦味酸等,剧毒药品像氰化物,还有常用的盐酸、硫酸、氨水等强腐蚀药品。

1.1.2.2化学污染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毒、有害的气体或化学废液,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或污染地下水,未经处理的实验动物也会造成病毒传播或环境污染。

1.2人为因素

1.2.1 实验室管理人员因素

实验指导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而疏忽大意,或管理能力上缺乏必要的实验室安全防范知识,在实验前没有对实验室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或者没有对学生进行实验室仪器、药品等使用的安全教育,就会造成安全事故。

1.2.2 学生因素

现在的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好奇心强,即使老师在上实验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仍有部分学生不按规定操作和使用仪器及药品,发生危险后缺乏正确处理的知识,从而酿成重大事故。

1.2.3 管理体制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缺失,实验室安全管理不是简单的防水、防火、防盗,生物化学实验室更需要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才能正确管理使用生化仪器、强酸、强碱及一些易燃、易爆的药品。

2生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2.1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生物化学实验室是医学类中职学校重要的实验室,尤其是像医学检验等专业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压力容器及精密仪器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易燃、易爆及剧毒药品的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等。在各种安全制度中,尤其要加强岗位责任制度的建设,明确岗位、责任到人,防止出现互相推诿、拖......余下全文>>

七:一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该有哪些

科瓦特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的良好工作行为

B.2.1建立并执行准入制度。所有进入人员要知道实验室的潜在危险,符合实验室的进入规定。B.2.2确保实验室人员在工作地点可随时得

B.2.1 建立并执行准入制度。所有进入人员要知道实验室的潜在危险,符合实验室的进入规定。

B.2.2 确保实验室人员在工作地点可随时得到生物安全手册。

B.2.3 建立良好的内务规程。对个人日常清洁和消毒进行要求,如洗手、淋浴(适用时)等。

B.2.4 规范个人行为。在实验室工作区不要饮食、抽烟、处理隐形眼镜、使用化妆品、存放食品等;工作前,掌握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的良好操作规程。

B.2.5 正确使用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口罩、帽子、鞋等。个体防护装备在工作中发生污染时,要更换后才能继续工作。

B.2.6 戴手套工作。每当污染、破损或戴一定时间后,更换手套;每当操作危险性材料的工作结束时,除去手套并洗手;离开实验间前,除去手套并洗手。严格遵守洗手的规程。不要清洗或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

B.2.7 如果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溅出,要佩戴防护眼镜。

B.2.8 存在空气传播的风险时需要进行呼吸防护,用于呼吸防护的口罩在使用前要进行适配性试验。

B.2.9 工作时穿防护服。在处理生物危险材料时,穿着适用的指定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前按程序脱下防护服。用完的防护服要消毒灭菌后再洗涤。工作用鞋要防水、防滑、耐扎、舒适,可有效保护脚部。

B.2.10 安全使用移液管,要使用机械移液装置。

B.2.11 配备降低锐器损伤风险的装置和建立操作规程。在使用锐器时要注意:

a) 不要试图弯曲、截断、破坏针头等锐器,不要试图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针头或套上针头护套。必要时,使用专用的工具操作;

b) 使用过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不要超过规定的盛放容量;

c) 重复利用的锐器要置于专用的耐扎容器中,采用适当的方式消毒灭菌和清洁处理;

d) 不要试图直接用手处理打破的玻璃器具等(参见附录C),尽量避免使用易碎的器具。

B.2.12 按规程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溢洒或产生气溶胶,如不正确的离心操作、移液操作等。

B.2.13 在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中进行所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操作。

B.2.14 工作结束或发生危险材料溢洒后,要及时使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对工作表面和被污染处进行处理(参见附录C)。

B.2.15 定期清洁实验室设备。必要时使用消毒灭菌剂清洁实验室设备。

B.2.16 不要在实验室内存放或养与工作无关的动植物。

B.2.17 所有生物危险废物在处置前要可靠消毒灭菌。需要运出实验室进行消毒灭菌的材料,要置于专用的防漏容器中运送,运出实验室前要对容器进行表面消毒灭菌处理。

B.2.18 从实验室内运走的危险材料,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或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包装。

B.2.19 在实验室入口处设置生物危险标识。

B.2.20 采取有效的防昆虫和啮齿类动物的措施,如防虫纱网、挡鼠板等。

B.2.21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并评估与确认其能力。需要时,实验室人员要接受再培训,如长期未工作、操作规程或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等。

B.2.22 制定有关职业禁忌症、易感人群和监督个人健康状态的政策。必要时,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免疫计划、医学咨询或指导。

......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