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一:为何要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地震引发恐慌心理,进行疏散演练有助于地震时人本能的向既定路线疏散逃生,在心理上也起到一定的镇定作用,不至于在地震时慌储拥挤或踩踏发生

二:中小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有什么重要意义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的紧急反应能力,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三:防震演练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突发地震,人们可以很好的应对,减少人员伤亡,

四:如何开展好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演练

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群众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单位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群众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3)自救互救演练

2、对象

3、时间

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全体人员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该单位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部门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演练要求

1、保持镇定,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强调群众在疏散行进中不得回头找寻遗失物件,防止踩踏事件。)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北京市举办“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提升学校减灾能力” 地震应急疏散大演练

2017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5月8日至14日为北京市防灾减灾宣传周。北京市以学校和社区为重点,举办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5月12日上午,FM99.6中国交通广播的多名记者来到了北京育英学校,由北京市地震局、市应急办、市教委、市科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姜昆艺术公益基金共同主办,相关单位协办的“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提升学校减灾能力暨北京市2017年5·12防灾减灾日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主会场”就在北京育英学校举行。

同时,全市145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将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涉及师生达到10万余人。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牛之俊,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中国地震局办公室、震害防御司领导,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海淀区区委、区政府领导出席主会场活动。FM99.6中国交通广播的多名记者也在活动现场采访报道并进行了视频直播。

地震是北京地区的主要灾害之一。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防震减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推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安全社区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大量基础性工作,为实现“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区级145所、市级35所、国家级6所;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区级174个、市级44个、国家级21个;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区级46处、市级10处、国家级6处;建设完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20处,其中Ⅰ类场所11处、Ⅱ类场所45处、Ⅲ类场所64处,总面积约1831万平方米,可疏散人数约299.96万人

去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在今后工作中,北京市地震局将在中国地震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提升防震减灾能力,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更加注重灾前预防,更加注重综合减灾,更加注重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不断推进思路理念、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创新,主动作为,提升水平,切实增强首都超大城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