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谁有资料,历年试题和重点。
网上有,打印出来,有那种知识点归纳的小册子,查查
二: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有哪些
劳动社会学对劳动社会的研究,具体有以下内容:
①劳动者。包括工业劳动者、服务业劳动者。
②劳动者行为。即劳动者在劳动领域中发生的社会行为,如择业、就业、生产、管理、怠工、罢工,等等。
③劳动关系。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如主雇关系、劳资关系、师徒关系、同事或工友关系,等等。
④劳动组织。包括工业劳动组织、服务业劳动组织等。
⑤劳动制度。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为保证劳动组织的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各种法则、规章、程序的统称,主要包括劳动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劳动奖惩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和各种岗位责任制等。
⑥劳动社会过程。指劳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如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协作、顺应、同化,以及劳动制度的改革与重建等。
三:自考劳动社会学,这题选什么?
B
四:劳动社会学访谈记录
《人口社会学(第4版)》共分四编十五章,此次修订在每一章中增加了中国人口的现状和研究。
第一编讲授了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介绍了人口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发展。
五:200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卷 10分
以劳为开头的自考试题及答案 http:盯...a.html
1 劳动法
2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3 劳动就业概论
4 劳动经济学
5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6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7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8 劳动和社会保险业务案例分析
9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10 劳动关系学
11 劳教学基础理论
六:劳动社会学与现代公司,哪个好学一点?
要看个人能力
以及自己的兴趣
不能一概而论
七:一篇劳动社会学领域范围内的任一主题的论文,题目自拟。 2500字以上。 发我邮箱 531411038@qq.com 80分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回顾与展望
产业经济学属于经济学中应用经济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其内容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关联、产业政策、政府规制与反垄断等主要领域。在国外,关于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一直存在宽派与窄派两种理解。以英国为代表的宽派认为产业经济学除了产业组织理论以外,还包括产业结构理论等内容。而以美国为代表的窄派坚持认为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学。在中国,基本上是按照宽派来理解的。
一、中国产业经济学科发展阶段的回顾
从总体上说,产业经济学作为在中国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与国际产业经济学主流接轨的产业经济学研究,至今不过十多年的时间。其间经历了从部门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向以产业结构经济学为主,到现在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主的演化过程。
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轨迹,是与中国经济社会特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产业经济理论的认识相关的。中国的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那时“产业”的概念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或部门,学科专业相应地也设立了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门类,但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直到改革前,一直缺乏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但由于在经济建设中我们仍然遇到与产业组织有关的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因此,经济学界还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对产业组织问题在苏联范式下进行过一些分析和研究,如对工业经济领域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与协作问题、对工业生产的联合化和集中化等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总的来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以市场经济运行为制度背景的产业经济学,在改革开放以前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
第一阶段:产业结构经济学为主导的产业经济学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产业经济学在中国迅速成为经济学界的显学之一,但其研究对象,却不是国际上作为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而是与日本相似的产业结构经济学。长期的计划经济使中国的产业结构陷入极为失衡和不合理的境地,调整这种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走出濒临崩溃的境地,成为当时决策当局和整个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间必然经历一个政府主导型经济阶段。在政府主导型经济中,政府如何采用非指令性计划的手段有效地控制经济运行,是决策当局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产业政策成为当时决策当局认可的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80年代国际经济学界对“通产省奇迹”的称赞,使正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看到了一个似乎可资模仿的样板。当时的很多学者和政府官员都认为,借鉴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对中国摆脱经济困境,实现经济振兴,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正是在以上社会经济背景下,当时中国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借鉴了日本产业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形成了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政策为主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等研究机构是这一时期产业结构与政策的研究重地。
第二阶段: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引进吸收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西方国家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在英美国家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这个理论起源于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提出了“马歇尔冲突”,即自由竞争与规模经济和垄断的两难选择问题。后经1933年的“垄断竞争革命”,到1959年产业组织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哈佛大学教授贝恩《产业组织》一书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正式诞生和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形成。此后,在2......余下全文>>
八:人格包括哪些内容 劳动社会学
卜卫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实际上,如果对人格略有所知的话,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格”。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若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这本书专门谈论独生子女的人格。我们不希望用学术的语言来谈,而希望用日常用语来谈,有时还需要与家长、教师讨论。没有人能告诉家长、教师怎么做是最好的,因为他们面对着不同的儿童,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本书里写出各种人格特征可能给孩子的生活和前途带来的影响,然后,请家长或老师来选择。比如,我们会告诉读者,根据我们的研究,专制式的家庭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的自卑或攻击性,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将大大激励儿童的成就动机等等,读这本书的家长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可能性考虑自己的教育方式。当然,我们也会提出一些建议,但针对某个具体的儿童时,这些建议是否合适也需要教师家长斟酌。总之,我们要努力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人格,向读者提供各种人格特征的可能影响,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人格,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是需要我们知道的。 1.我们怎样解释人格?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澳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象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2.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学有很多理论说明人格的形成。尽管有不同的观点和流派,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的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比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困难。又如,荷尔蒙中的某种成分分泌过剩,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此外,人的身体外表也会引起人格问题。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从小时候,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身体的姿态特征与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比别人有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42.3%,也就是说,近7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孩子的人格发......余下全文>>
九:什么是"劳动社会学"啊???????????????
劳动社会学(sociology of work)
它是研究劳动者及其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过程,以揭示劳动 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劳动社会学所研究的劳动社会 又称产业社会。它是劳动者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内含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要素 的综合体。劳动社会有其特殊的地位——角色结构,如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等;与 职业活动相适应的特殊文化,如企业文化等;特定的产业界限,包括工业、服务业中的 一切劳动者与劳动组织,而把农业劳动者与农业劳动组织排除在外。从社会学的观点来 看,农业劳动者居住在乡村社会,以家庭为活动中心,在乡村社会中,家庭组织与劳动组 织经常合而为一,劳动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难分难解,尚无可能将 农业劳动组织、农业劳动者业缘关系单独分离出来。唐海在《中国劳动问题》(1927)一 书中曾使用过“劳动社会”的概念。日本社会学家万成博、杉政孝主编的《产业社会学 》(1967)也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了“产业社会”的概念。
户 起源与发展 劳动社会学从普通社会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劳动社会学”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1959年被法国一家社会 学杂志用作刊名,促进了这一名称的流传。
劳动社会学的前史,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劳动社会问题的研究。为这门学科做 出过奠基性贡献的学者有K.马克思和F.恩格斯,德国的M.韦伯,法国的□.迪尔凯姆,美国 的T.B.凡勃伦、F.W.泰勒和G.E.梅奥等。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 级状况》(1845)、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1893)、韦伯的《经济与社会》(1921~1 922)、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1899)、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梅奥的《 工业社会中人的问题》(1939)和《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5)等,是劳动社会学研 究的重要文献。
劳动社会学在西欧、美国和日本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在大多数欧美国家,这门学科 往往与“工业社会学”、“企业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等名称混用。比较有影响的 著作有美国社会学家W.E.穆尔的《劳资关系与社会秩序》(1946)、D.C.米勒与W.H.福 姆的《工业社会学》(1951)、E.V.施奈德的《工业社会学,工业及其群体中的社会关系 》(1957)、T.卡普洛的《职业社会学》(1954)、联邦德国R.达伦多夫的《工业—经营社 会学》(1956)、法国G.弗里德曼与P.纳维尔60年初主编的《劳动社会学文集》、日本万 成博、杉政孝主编的《产业社会学》(1967)。 70、80年代,苏联、东欧也相继出版了一批劳动社会学著作,影响较大的有:民主 德国R.施托伯格的《劳动社会学》(1978)、苏联瓦·彼·马赫纳雷洛夫的《劳动社会学 》、南斯拉夫M.马尔科维奇的《劳动社会学》(1981)。
对劳动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早已开始。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李剑华的《劳动 问题与劳动法》(1928),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1929)等一系列专门著作。80年代以 来,中国劳动社会学研究又逐步活跃起来。1984年,出版了赵履宽、王子平合著的《劳 动社会学概论》。 研究内容 劳动社会学对劳动社会的研究,具体有以下内容:①劳动者。包括工业 劳动者、服务业劳动者。②劳动者行为。即劳动者在劳动领域中发生的社会行为,如择 业、就业、生产、管理、怠工、罢工,等等。③劳动关系。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 的社会关系,如......余下全文>>
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
部分有社会保障硕士点的高校
社会保障硕士点(120404)一览表
2、中国人民大学
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 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2、《劳动经济学》 赵履宽 中国劳动出版社
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山东大学
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3年获得。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保障概论》,张克非,高等教育出版社
3、《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袁方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8、华中科技大丁
设在社会学系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 2、公共管理学或宏观经济学
参考书目:
初试: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或《宏观经济学》,梁小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复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外语。形式为口试。
9、南开大学
设在法政学院,2003年新增。
考试科目:1、社会学理论或西方经济学流派2、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 《社会保障概论》 孙光德、董克用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版
2、 《社会学概论》杨心恒 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3、 《社会学概论教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社会学》(美)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
5、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魏勋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11、厦门大学
设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考试科目:1、政治学与行政学 2、综合考试:
参考书目:
1、《政治学》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编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苏州大学
设在社会学院
考试科目:初试:1、管理学原理 2、西方经济学
复试:社会保障原理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张彦、陈红霞编,南大出版社
2、《管理学原理》孙慧中主编,中国财经大学出版社
3、《西方经济学》(笫二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现代社会学》(第二版),吴增基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5、《保险学》,陈继儒主编,立信出版社。
16、陕西师范大学
设在国际商学院
考试科目:1、管理学 2、西经
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厉以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经济学》(第二版,上、下册)斯蒂格利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管理学》(第四版)斯蒂芬.P.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北京师范大学
设在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1、公共管理概论 2、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2、《公共管理导论》(澳)欧文.E休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西北大学
设在公共管理......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