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廉洁自律

一:如何抓好村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如何抓好村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铲除农村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产生,笔者认为,应注意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具体行为规范。

二是建立和规范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全面落实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决策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认真抓好财务预决算、开支审批、审计监督和村民民主理财等制度的落实,尤其要管好用好支农惠农资金,确保支农惠农资金安全运行。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村级监督体制改革,在村级建立监督委员会。

五是深入推进村务、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重要事项随时公开。积极推行群众点题公开制度,随时公开群众关心的事项。党务公开主要采取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党务信息、党务专栏等形式予以公开。

二:村干部要如何做好廉政建设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不断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努力从源头上逐步铲除农村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证。

二、工作目标

(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为民服务、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作风明显改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得到健全和落实,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

(二)农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三)预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健全。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

1、明确教育重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以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和村干部为重点。要把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纳入全县的培训总体计划,实行分级负责,分期培训。2008年底以前,要对全县乡、村干部轮训一遍。要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县、乡(镇)党校和其他培训机构要开设农村基层干部党风廉政教育课,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对新任职的乡(镇)、村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教育培训。切实把党风廉政教育贯穿于乡(镇)、村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实现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要注意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党风廉政教育和管理,研究探索和建立流动党员廉政教育管理机制。

2、丰富教育内容。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党纪条规教育;财经纪律教育和财政条规教育;以及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江泽民文选》、省八次党代会和市七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重要任务,深入开展以加强五个方面作风建设和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 “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做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创新教育形式。要注重研究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要与巩固和扩大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任务相适应。要针对农村特点,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简易教材读本;要利用组织生活会、重大节日活动等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教育;要创造性地运用“三会一课”等传统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有条件的乡、村要运用视频、电化远程教育、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党风廉政建设;要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结合特色文化乡(镇)、特色文化村创建,运用戏曲、说唱、小品、书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廉政文化活动。2007年起要组织开展评选农村基层勤政廉政优秀党员干部活动,并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县农村巡回宣讲,以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县、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宣传部门要组织举办一次廉政文艺节目汇演活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舆论氛围。

4、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全县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适......余下全文>>

三:如何做好群众心中清正廉洁的村居干部

村居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如何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基层管理团队,这是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一个重点。

《村居干部法律和廉政风险防范微培训》课程用“以案释法”的形式,让广大基层村居干部理解法律精髓,远离贪污腐败犯罪,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

村干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树立在群众心中清正廉洁的村居干部形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专业村居干部素质。

要认识自己所担负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认真负责,脚踏实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宗旨,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严格遵守村干部工作制度,领导全体村民积极向上,做好各项村内工作安排,不辜负广大村民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二、学习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犯原则性错误。

我国村居干部现状是不懂法。在选举或者在执法处理村内事务或者纠纷时,常常会犯原则性错误。做为一名合格的村干部,要认真学习以下内容:

村干部在选举过程中进行贿选的法律风险;村干部私自处理集体财产的法律风险;村干部私自挪用扶贫等特定款项的法律风险;村干部不经法定程序发包集体土地的法律风险;村干部不安程序砍伐本村林木的法律风险;村干部私自组织挖掘本村古墓葬的法律风险;村干部私自窝藏犯罪分子的法律风险;村干部是否能调解刑事案件的法律问题分析、居委会“乱收费”现象背后的法律问题;居委会具不具有行政处罚权的法律问题。带头学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领头人,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协助政府做好各项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河北农业大学农村法治建设研究员甘文霄,在《村居干部法律和廉政风险防范微培训》种梳理了基层村居干部常见的20种法律风险,并结合典型的案例生动形象的讲解了村居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如何做一名勤政廉洁的社区基层干部

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必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坐标。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对共产党人来说,如果不消除理想信念的动摇这种危险的苗头,廉洁自律也就无从谈起。

二是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千秋万代不落的旗帜。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越是经济发展,越要勤俭节约、越要艰苦奋斗。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告诫我们,“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离开了艰苦奋斗,我们将一事无成。

三是要管住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事实证明,没有谁是天生的腐败分子。腐败堕落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轻到重,逐步走向深渊的过程。究其根源都是在自律上出了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加强自律、管住自己,才能有资格、有能力领导和教育别人。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党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标准、要求和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四是要善于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否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是我们党的事业成功与失败,领导干部本人荣辱沉浮的关键。每一名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行使的权力置于法规制度的约束之下,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中。

廉洁自律的根本还是勤政为民。勤政为民是为官之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都体现了为民忧民的朴素情怀。封建士大夫尚且如此,每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认真思考,是不是保持了时时为民着想、处处为民谋利的思想境界?是不是保持了对党的一片真情,对群众的一片深情?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为民用权、为民服务的境界和观念,并付诸为民谋利的动机和行为。

真正做到勤政为民,必须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要树立责任意识。我们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尽心尽力履行好职责。具体讲,就是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埋头苦干,精益求精,以出色的政绩取信于民,赢得群众的赞誉。

二是要树立学习意识。对党员干部来讲,没有真才实学是做不好领导工作的。每一名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对待,刻苦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履行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树立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党员干部要真正培养与群众的亲密感情、血肉亲情,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正带着感情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使自己成为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

五:如何做一名廉洁自律的基层干部学习心得

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也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廉洁自律是勤政为民的前提,如果一个领导干部管不住自己,对自己无所约束,滥用权力,为所欲为,甚至违法乱纪,那么他就没有资格、没有威力去当领导、管别人,他就不可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那么如何做到廉洁自律?我认为,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和前进坐标。我们生活在一个商品经济时代,利益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方式多元化,导致部分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动摇甚至蜕变。****现象在现阶段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对共产党人来说,如果不消除理想信念的动摇这种危险的苗头,党就会失去战斗力和免疫力,反腐倡廉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廉洁自律也就无从谈起。    二是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千秋万代不落的旗帜。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越是经济发展,越要勤俭节约、越要艰苦奋斗。mzd、hjt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告诫我们,“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纵向比较,我们发展得很快,经济实力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兄弟乡镇、兄弟县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与我们面临的“十大工程”相比,我们口袋里的那些银子还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还没有大把大把花钱的理由。“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离开了艰苦奋斗,我们将一事无成。   三是要管住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事实证明,没有谁是天生的****分子。****堕落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轻到重,逐步走向深渊的过程。究其根源都是在自律上出了问题。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必须防微杜渐,重视小节,加强自律,也就是管住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管住自己,才能有资格、有能力领导和教育别人。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连自己都管不住,那他就不可能带出好的班子、好的队伍、好的风气。所以我要严格按照党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标准、要求和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通过管住自己来管住别人。   四是要善于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否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是我们党的事业成功与失败,领导干部本人荣辱沉浮的关键。作为乡镇的“一把手”,更要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行使的权力置于法规制度的约束之下,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中。   廉洁自律的根本还是勤政为民。勤政为民是为官之要,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都体现了为民忧民的朴素情怀。封建士大夫尚且如此,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共产党人更应认真思考,是不是保持了时时为民着想、处处为民谋利的思想境界?是不是保持了对党的一片真情,对群众的一片深情?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为民用权、为民服务的境界和观念,并付诸为民谋利的动机和行为。目前,北城的整体经济实力还不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营造“政府创造环境,能人发展经济,群众创造财富”的大环境、大氛围......余下全文>>

六:向村干部解读《纪律处分条例》重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随后不久,中共中央印发了该《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从新修订《条例》的结构来看,主要分为总则、分则、附则,共11章、133条;从适用对象来看,主要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总体来看,此次《条例》修订目标明确、定位精准、逻辑清晰,为执纪监督提供了新的依据,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从严治党方面的政治智慧,具有五个方面的突出亮点。

亮点一:明确提出“六大纪律”类型

此次《条例》对违纪类型的重新划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创新意义。原《条例》中将违纪行为分为10类,包括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贪污贿赂行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失职、渎职行为,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为,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这样的分类看似全面,实际上不仅内容上与法律大量重复,而且也存在相互交叉冲突的可能。新《条例》根据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将违纪行为分为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行为六类。

这“六大纪律”类型的划分,逻辑清晰、重点明确,其中群众纪律、生活纪律都是原条例没有的分类方式。具体来看,政治纪律可以理解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组织纪律是规范和处理党的各级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与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则;廉洁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从事公务活动或者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的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廉洁用权的行为规则;群众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处理党群关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工作纪律是党组织和党员在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生活纪律是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

亮点二:实现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

本次《条例》修订是在2003年12月原《条例》基础上进行的。原《条例》在施行过程中对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党情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党的执政环境的日趋复杂,原《条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与国家法律进行对接,一些条款与国家法律没有明确区分。这种将适用于全体公民的国家法律规范等同于对党组织和党员纪律标准的现象,本质上降低了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要求,在执纪中也容易陷入纪法不分、相互重叠的困境。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也强调指出,要实现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有机衔接。为了真正实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此次《条例》修订,按照纪法分开的原则,删去了与法律规定重复的条款和内容。据统计,新《条例》共删除了79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条款。在此基础上,为了明确对涉嫌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进行规定,《条例》以设定专门条款的方式进行了解释,例如,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刑法规定的行为,虽不涉及犯罪但须追究党纪责任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这说明,删除了已有与法律重叠的条款,但并非对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不进行违纪处理,从具体内容看也真正做好了党纪严于国法。

......余下全文>>

七:农村干部在工作中应制定哪些工作纪律制度

村干部在工作中,必须要制定的工作纪律有:

1、村干部工作职责。

2、村干部廉洁自律总则。

3、村干部处理村民工作事宜的总则。

八:为什么村民会对村干部不信任

在农村工作,发现一种现象:一些村干部完全有能力解决好的事情,群众不找村干部,而是去找乡镇主要领导,甚至是县委书记、县长。这种现象值得高度关注。这说明当前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拉大,信任出现危机。长期下去,既影响农村发展稳定,又影响村干部的形象和工作热情。有效化解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信任危机”问题,已然成为摆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一、群众不信任村干部的主要表现

群众为什么不信任村干部?加以分析,有以下五种情形:一是质疑村干部的道德品质。一些群众认为,现在国家的政策都很好,但在涉及群众的利益分配上不公,存在由关系亲疏决定,关系好的就是低保户、优待户、救济户,关系不好的,再困难也只能“靠边站”。二是质疑村干部的能力素质。现在许多群众常年外出务工,在务工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返乡后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不大,加之一些村干部本身学历低、见识浅,深感能力差,还不如自己。三是质疑村干部的工作执行。一些群众通过媒体看到和听到的政策,各地在执行中存在一些差异,认为上级政策虽好,但村干部在执行中打了折扣。四是质疑村干部的履职成效。一些群众看到邻村有发展项目、民生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认为本村干部不作为,能力差。五是质疑村干部的廉洁自律。当看到、听到村干部有违规违纪问题,就认为本村也存在类似情况,在落实惠民政策过程中有“不干净”嫌疑。这些质疑的汇集,成为村干部与群众联系、沟通的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二、导致群众不信任村干部的原因分析

群众与村干部间的信任危机,有村干部的因素,也有群众的原因。

村干部的因素:

1、村务决策听取意见不广,群众“漠不关心”。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难以正常召开,村务决策和执行过程缺乏群众广泛参与,多是几个村干部开个会确定。即便是参与了,由于一些村干部作风不实,听不见意见,群众参与决策的权利得不到尊重,积极性受挫,进而不关心、不参与、不支持。

2、安排工作少听群众心声,群众“莫名其妙”。 由于村干部缺乏调研意识,只顾推进工作,政策没讲深讲透,工作没做深做细,一些对政策不理解的群众,当遇到自身利益受损时,认为村干部乱指挥,有怨言。村干部在项目实施需占用群众土地时,一些群众不支持,村干部认为群众在刁难,简单行事,于是“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导致群众公开阻碍,甚至产生群体性恶性事件。

3、处理事情时有暗箱操作,群众“雾里看花”。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逐步增强,渴求在村级事务,特别是民生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平对待。由于村级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村级集体事项研究、决定、落实、公开等工作不到位,为村干部“暗箱操作”、“徇私舞弊”创造了条件。再者,决策过程受“人情关系”、“利益驱使”影响,在农村“没有关系得不到公平对待”的问题依然存在,滋长了村干部徇私情、谋利益的行为,更有甚者,使“熟人社会”、“关系社会”的意识深入人心。群众看不到本村决策过程的民主性,不明就里,自然对村干部失去信任。

4、能力素质普遍不强,群众认为“他不如我”。从当前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来看,不管是从发展能力上,还是从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上都还存在差距。一些村干部发展意识不强,带富能力有限,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村干部学历不高,政策理论水平有限,在做群众工作时不能准确传达上级政策精神;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思想观念陈旧,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不相适应。相比之下,群众的发展意识、个人素质在不断地提高,一些有能力、有基础的群众通过外出务工、在家创业纷纷走上致富路,认......余下全文>>

九:长山峪后营子村干部贪污严重,为什么没人管

你好!你提的问题是这样的,长山峪后营子村干部贪污严重,那就不对了,村干部应该廉洁自律,明明白白办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而不能不遵守党的纪律,贪污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有证据,可以去乡镇的纪检说明情况,要求处理,他们会根据情况,调查解决的。

十:廉洁村官的事迹

张从彬,男,汉族,1967年11月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曾当过教师、做过记者、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现系市委组织部正科级领导职位干部,第六批选派干部,现任利辛县张村镇王寨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