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政行业的工作有哪些特点?
民政包括民间组织管理、优抚安置、救灾救济、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行政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老龄工作等,履行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重要职能.
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
简单的讲,第一是热爱民政的工作业务,包括对他的热情和冷淡,所谓热情是民政干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热爱,所谓冷淡是社会部分公众对民政工作不理解的做法。第二是加强对民政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掌握民政法规的精神和内涵,达到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目的。第三是掌握民政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观点的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
三:如何精准把握民政工作的特点和重点
民政工作重点是帮助有困难的人或家庭走出困境,并能自足,对有困难只民众施以扶助。
四:基层民政干部为什么不愿做民政工作
一、民政工作服务对象、内容、形式
主要表现为“三多”:一是对象日益增多。民政工作的主体已不单纯是过去的以优抚对象、老弱病残、贫困户为主,现在则扩大到救灾救济、优抚、高龄补贴、社区建设、换届选举中的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社会求助者及其他如举报、咨询、婚姻服务对象等。民政服务对象区域性特点越来越明显。过去民政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现在外地人员来访的现象逐年增多。二是内容日益增多。目前,除了退伍士兵的安置、贫困户的救济等老主题外,民政服务内容已涉及到方方面面,如城乡高龄补贴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定、五保户的申报、农村贫困户危房改、扩建等。民政工作绝大多数都很现实,基本都涉及到个人或集体的切身利益,且都明确要求为其解决实际问题,不达目的,不肯罢休。许多群众反映的问题,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有些问题,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群众上访,并在社会上产生消极影响。三是服务形式日益增多。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民政对象相对其他社会成员而言,他们对民政部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由于他们对政策了解的不全面,反映的一些问题失实,不但毁坏了基层干部的名誉,也造成了基层工作的被动。
二、民政工作主要成因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方面的原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民政对象的救济、补助等标准虽然几经调整,有所提高,但民政对象的生活水平仍难以实现同步提高,例如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二是资金方面的原因。国家每年投入救灾救济、优抚、高龄补贴、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巨大,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级拨发的资金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造成了民政工作的困境。三是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少数民政服务对象自身人为因素,造成不应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懂政策;不满足对问题的解决,要求过高;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衡;法制意识淡薄,无理取闹等。其次,接待人员对新政策、新标准及有关知识了解不全,业务不熟,工作被动应付,处理问题质量不高,有的工作方法简单,带来负面效应,促使矛盾激化。
三、解决的对策
一是提升人员素质。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精通,务实高效,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队伍。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更新各种专业知识,熟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协调、化解矛盾和理论政策研究的能力。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对反映问题群众所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都要热情接待,认真听取,能解决的当场联系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来访者说明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样,我们就能征得来访群众的谅解,避免重复来访和越级上访。
二是收集信息。建立健全乡、村两级民政信息网络,加强基层服务力量,加强横向联系,形成多元化的工作格局,把民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倾听民政对象的呼声,正确把握民政对象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和掌握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以高效服务信访对象。民政服务对象来访主要源于一些实际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我们在民政工作中,对服务对象反映的实际问题,要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复,以提高来访者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在解决民政对象反映的问题时,凡是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必须保证不折不扣地及时落实到位;对一些反映较多的难点问题,要想方设法解决好;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要强化宣传,耐心解释,积极引......余下全文>>
五:民政的具体工作
某区民政局的行政职能:
一、根据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拟定本区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二、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社区建设中履行职责。拟订本区社区服务事业发展规划,指导开展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建设;指导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三、负责本区社区居委会建设和街道行政区划、变更及社区居委会的设立、调整和变更。
四、负责本区见义勇为行为确认和人员的奖励保护工作。
五、负责核准、承办革命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一次性抚恤;办理革命烈士子女申请入学照顾;负责非现役军人因战牺牲追认革命烈士和革命伤残人员评定的审核工作;负责在乡老红军、伤残军人、复员老兵、烈士家属的优待抚恤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待工作,组织协调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
六、负责核准本区社会福利企业设立及变更。
七、负责社会救济、救灾工作;核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粮油帮困;负责本区接收捐赠工作和指导区、街接收捐赠站工作;负责本区征地超转人员有关待遇政策的落实。
八、负责本区设置养老服务机构的审批与管理。
九、负责本区殡葬管理工作,对殡葬服务进行执法监督。
十、负责为本区民政部门接收的地方退休人员落实各项政策和规定。
十一、负责核准外地入伍义务兵按政策进京的工作;办理义务兵优待补助;负责本区退伍义务兵、复员干部、转业士官的接收、安置、补助和培训等工作。负责途经北京站新老兵的接待转运工作。
十二、负责接收、安置、管理移交东城区的军队(含武警部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退休职工;领导所属事业单位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指导各街道民政科做好无军籍退休职工的服务管理工作。
十三、负责本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年度检查工作,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
十四、负责本区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而以社会团体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
十五、负责本区婚姻登记工作、出具婚鸡关系证明;依法处理违法的婚姻行为;负责核准、承办本区公民收养子女工作。
十六、指导本区福利彩票的发行销售及福利基金的使用管理。
十七、负责民政事业财务工作,指导、监督本区民政事业费的使用和管理。
十八、承办区委、区政府、市民政局交办的其它事项。
其它各级民政局职能大同小异。民政局的工作民政工作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工作内容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六:我对民政工作的认识作文2000字
我对民政工作的认识作文
应该说,对民政工作职能、任务及力量的调整和整合,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程度不同地都在进行。但在全国性的会议上明确提出,还是第一次。作为大城市,北京市的民政工作本身就是城市民政工作。为什么要提出整合城市民政工作,才让部长在讲话中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我理解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民政工作多元性特点是整合城市民政工作的内在需求。民政工作业务繁多,涉及面广,具有明显的多元性,一些业务又不断地向政府工作的其他领域延伸。近些年来,民政工作引起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双拥工作、社区建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老龄工作、民间组织管理,以及社会福利、殡葬管理和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等,都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有的成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有的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总体来看,民政综合优势还有待挖掘,整体效能还有待提高。必须看到,民政工作的很多业务都涉及多个部门,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整合,既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各方面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大整合协调力度,有助于形成整体合力,提升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整合城市民政工作的新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已逐步由注重经济建设向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社会管理并重转变。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高标准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和高水平经营城市的目标,这就要求包括一些民政业务在内的很多政府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来开展。另外,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推进,民政工作对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宽,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满足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需要对民政工作中的相关服务职能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合。随着民政事业社会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福利服务等工作的参与主体已逐步转变为包括政府、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及全体居民在内的社会力量,要做到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增强民政工作活力和推动力,也需要对各方面工作力量进行整合。
三是社区建设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整合城市民政工作提供了可能。近几年,特别是中办23号文件下发后,社区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随着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社区居民认同感的不断增强,社区在解决群众生活困难、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求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民政部门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牵头部门,一方面,需要也正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社区建设上;另一方面,我们的很多业务与群众生活联系紧密,特别是要做好对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和服务工作,都要在社区得到落实。有了社区这一贴近基层、直接面对居民的平台,就能更好地把各方面的力量汇集起来,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提高各项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此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民政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民政工作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手段,沟通信息,整合资源,也成为提高民政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总之,“整合”是民政工作性质、特点的内在要求,也是民政工作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全面上新水平的一条值得认真探索和实践的重要途径。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社区平台的初步形成,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以社区为平台来整合城市民政工作,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七:社区民政特色工作如何开展
如下作为参考:
1、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积极发动居民群众献爱心。每年的春节、“6•16”助残日、“七•一”、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对军烈属、特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进行了慰问。经常走访居民困难户,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帮助失业人员找工作,完成年内的社会应保则保的保障工作。
2、做好双拥工作,积极开展每年的冬季征兵宣传工作,发动社区青年自愿者踊跃报名参军。社区的大事小事都一一过问,居民的大事小事都件件上心,认真处理。逢下雨就内涝的地方,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解决,指挥、帮助被困群众、搬迁物品,内涝结束后就要组织居民群众清理污泥。
八:什么是民政文化
名人堂: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总之,我们认为,民政文化主要是由历史传统、文化精神、时代特质、思想
理论和实践成果等诸多方面因素互动互渗融汇而成。
关于民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民政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文化,
是因为它作为一种行业文化具有其自身固
有的特征。
民政文化具有传承性。
民政文化是在民政领域对中国不同时期政治、
文化思
想的继承与发展。从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
少有所学,老
有所终,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的儒家大同福利社会思想到朱程理学的
"
死丧
相助、患难相恤
"
的理论,均体现出
"
恤贫、救助、养老、节丧
"
的朴素的民本思
想,
这是形成民政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
从治国思想上看,
历史上的明君贤相居
于不同的政治目的,大多都主动或被动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可以说
"
施行仁政
"
的治国方略是中国几千年留下的宝贵历史经验。
从现代民政部门的职能上看则主
要体现在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
保障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权利,
从而达到
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这些不难看出我们民政
"
以人为本
"
的思想继承了历史上的
"
重民、保民
"
思想,也是当代民政成功实施国
家管理的历史资源。
民政文化具有济慈性。中华民族历来有
"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
"
的优良传统。
早在西周时期就有
"
赈贫
"
、
"
恤贫
"
、
"
济穷乏
"
的记载,
以后各朝代对鳏寡孤独废
疾者多采取国家收养的方式。
民政文化的济慈性从现实来看,
则充分体现了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宪法第
45
条明确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
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这说明公民在
维持不了基本生活时可以获得国家的救助,
体现了公民基本生存权。
广大民政工
作者则本着
"
上为国家分忧、
下为百姓解愁
"
的宗旨,
在保障贫困者享受基本生活
的同时,帮助其解决困难,树立自强信念,使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同时民间
慈善事业也已形成一定规模,
互济互助的民间行为在中华慈善总会的领导、
协调
下,
帮助了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
起到了
"
雪中送炭
"
的作用。
政府的救济行为加
上民间开展的慈善活动,对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因此,
济慈性体现了民政文化与其它行业文化的重要区别,是民政文化的一个显著特
点。
民政文化具有亲民性。
民政文化的亲民性有其悠久的历史。
纵观中国几千年
的历史,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多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均采取
"
以民为本、重民、
恤民
"
的治国方略。大家熟知的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的思想,既是对民众的重
视,也是对民众的亲近。尽管历代帝王在执政中采取亲民措施是为避免出现
"
水
能覆舟
"
的局面,
但客观上都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民政文化中的亲民性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
"
三个代表
"
中赋予民政文化的理论核心。
作......余下全文>>
九:乡镇如何做好民政工作
一、民政工作服务对象、内容、形式
主要表现为“三多”:一是对象日益增多。民政工作的主体已不单纯是过去的以优抚对象、老弱病残、贫困户为主,现在则扩大到救灾救济、优抚、高龄补贴、社区建设、换届选举中的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社会求助者及其他如举报、咨询、婚姻服务对象等。民政服务对象区域性特点越来越明显。过去民政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现在外地人员来访的现象逐年增多。二是内容日益增多。目前,除了退伍士兵的安置、贫困户的救济等老主题外,民政服务内容已涉及到方方面面,如城乡高龄补贴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定、五保户的申报、农村贫困户危房改、扩建等。民政工作绝大多数都很现实,基本都涉及到个人或集体的切身利益,且都明确要求为其解决实际问题,不达目的,不肯罢休。许多群众反映的问题,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有些问题,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群众上访,并在社会上产生消极影响。三是服务形式日益增多。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民政对象相对其他社会成员而言,他们对民政部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由于他们对政策了解的不全面,反映的一些问题失实,不但毁坏了基层干部的名誉,也造成了基层工作的被动。
二、民政工作主要成因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方面的原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民政对象的救济、补助等标准虽然几经调整,有所提高,但民政对象的生活水平仍难以实现同步提高,例如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二是资金方面的原因。国家每年投入救灾救济、优抚、高龄补贴、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巨大,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级拨发的资金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造成了民政工作的困境。三是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少数民政服务对象自身人为因素,造成不应有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懂政策;不满足对问题的解决,要求过高;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衡;法制意识淡薄,无理取闹等。其次,接待人员对新政策、新标准及有关知识了解不全,业务不熟,工作被动应付,处理问题质量不高,有的工作方法简单,带来负面效应,促使矛盾激化。
三、解决的对策
一是提升人员素质。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精通,务实高效,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干部队伍。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更新各种专业知识,熟悉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协调、化解矛盾和理论政策研究的能力。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对反映问题群众所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都要热情接待,认真听取,能解决的当场联系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来访者说明情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样,我们就能征得来访群众的谅解,避免重复来访和越级上访。
二是收集信息。建立健全乡、村两级民政信息网络,加强基层服务力量,加强横向联系,形成多元化的工作格局,把民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必须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倾听民政对象的呼声,正确把握民政对象的思想脉搏,及时发现和掌握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以高效服务信访对象。民政服务对象来访主要源于一些实际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我们在民政工作中,对服务对象反映的实际问题,要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复,以提高来访者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在解决民政对象反映的问题时,凡是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必须保证不折不扣地及时落实到位;对一些反映较多的难点问题,要想方设法解决好;对一些......余下全文>>
十:民政管理员主要职能
民政工作从业务构成上看,是对社会事务实施管理的工作;从主体对象上看,是依法保护、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性工作;从基本职能上看,是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的服务性工作;从特点上看,它具有政治性、社会性、群众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当前,民政部门的业务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包括行政区划管理、边界管理、社团管理、民办非企业管理、婚姻管理、殡葬管理等。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主要是街道(乡镇)政权的规范化建设、居(村)委会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等。
三、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工作,主要包括拥军优属、优待抚恤、烈士褒扬、退伍军人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和服务管理等。
四、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方面的工作,包括对贫困人口、老弱病残的社会救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