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能推荐几个适合三年级学生进行数学研究的小课题呀?
“位置与方向”研究课题一:
(1)你认识指南针吗?生活中你都是怎样辨别方向的?
(2)你会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他方向吗?
(3)你会用这些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吗?
(4)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位置与方向”研究课题二:
(1)你认识地图吗?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怎么规定的?
(2)来宾要来我校参观,要是有个平面示意图供他们参考就好了,你们能帮老师这个忙吗?
“位置与方向”研究课题三:
(1)有人向你问路怎么办?怎样能清楚的告诉别人去某一地方的行走路线?
“统计”研究课题
(1)调查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制作成统计表。
(2)你能用合适的统计图描述统计表中的信息吗?
(3)如何做到更简明,更直观的利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表中的信息。
(4)如何确定适当的起始格;及其它格的数量。
(5)完成课本
三年级下册数学
41页第3、第4题。
“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研究课题:
通过调查,算出本组成员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大约各是多少?再和其它小组进行交流比较一下这些内容。
“时间单位年、月、日的认识”研究课题一
(1)计量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关于年、月、穿的时间单位,你有哪些了解?
(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几个连续不同年份的年历,看看从中你还有哪些收获?
(3)为什么二月的天数不确定?
(4) 关于平年、闰年你又有哪些了解?
(5)你会制作年历吗?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制作年历)
“时间单位年、月、日的认识”研究课题二
(1)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些商店、银行的营业时间和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思考:这些时间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2)你能将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时间用这种“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
(3)如何将这种“24时计时法”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普通计时法?
(4)算一算你搜集的商店、银行的上班时间或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
blog.sina.com.cn/s/blog_9e2fb583010140d3.html
二:小学语文三年级的课题
什么课题,今天作文我的老师。
三:小学三年级语文研究什么课题比较好
您好,可以安排国家级“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望采纳!希望对您有帮助
四:小学值得研究的小课题有什么
弟子规 现在的孩子都太没有规矩了 念念弟子规吧
五: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迁移能力小课题
一、我们为什么要研究?
理论依据:当人们遇到一个新问题(靶问题)时,人们往往想起一个过去已经解决的相似的问题(源问题),并运用源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程序去解决靶问题,这一问题解决策略被称之为类比迁移(analogical tansfer)。在一些情况下,类比迁移发生在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概念领域,这种类比迁移称为不同领域间的类比迁移(between-domain analogical transfer);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类比迁移发生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概念领域,这种类比迁移称为相同领域间的类比迁移(within-domain analogical transfer)。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类比迁移是解决所有新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更有甚者,认为它是解决新问题的唯一方法。虽然这一极端观点受到人们的质疑,但是它足以说明类比迁移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地位。
现实意义: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促进知识迁移的过程;另一方面,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利用迁移的规律,注意发挥正迁移的作用,不但有利于巩固已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概念,还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新知,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实际情况:迁移不是自动能形成的。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本身并既不能保证它们对后续的学习能产生正迁移,也不能避免它们对后续的学习不产生负迁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迁移规律来指导学习,就具有了一定的探索价值。教师能否在教学中,科学、正确地运用学习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我们的探索过程。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设置迁移情景。
找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教学使知识顺利地实现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的影响,可以极大地提高课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认真研读教材,深入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找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明确孩子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新知与旧知的不同,预设这些不同有可能造成的负迁移,在教案设计中突出这一块,尽量把问题消灭在新授课中。
我们在专题研究中,着重探讨了以下教学内容中的知识迁移:
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具体内容详见资料中的教案设计和反思。)
2、重视乘除法的意义,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计算方法的迁移。
在小学二年级的学习中,小朋友们知道了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了简单的计算。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除法有平均分和包含两种意义。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时,都要根据问题选择适合的方法(乘或除)。要做出正确地选择,就必须应用乘除法的意义做出判断。小朋友在熟悉了乘除法的意义之后,对于没有学习过的乘除法计算,可以在算理、算法上进行类比迁移。
二年级学习除法后,小朋友能计算口诀表内的除法算式,超出这个范围的就不行。如:有24本书,平均分给2个班,每个班分几本?小朋友们都能正确列出算式24÷2。但在计算时,小朋友背2的乘法口诀,没有2×( )= 24,不能得出结果。
在教学中,我发现如果把“分”的情境和除法“平均分”的意义结合起来,可以在算理和算法上进行迁移。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这道题是在做什么事情?生:分书。
师:怎么分?用什么方法解决?生:平均分,用除法解决。
师:一次把24本平均分成2份,不知道结果。那可以先把24本中的20本拿来分,怎样列式?20÷2=10(本)
师:还剩4本没有分,这4......余下全文>>
六:小学三年级语文教育研究课题有哪些
建议个: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初步培养
七:小学三年级用课题编故事
1、爱读书的虎先生 虎先生最爱读书了,每天他都会躺在吊床上看书。书上的东西太好玩了,虎先生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哭哭啼啼;一会儿小声嘀咕,一会儿又凶巴巴的骂人。一只蜻蜓飞过来,她被虎先生的样子吓坏了,忍不住停在书上想看一看是什么东西把虎先生弄的这个样子。看着看着蜻蜓也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故事太感人了!呜呜呜„„”虎先生吓了一跳“天哪!书会说话了!”他吓坏了,“啪!”的一下子把书合起来。“哎呦!哎呦!痛死我了!”虎先生揉揉红红的眼睛仔细一看,原来是只蜻蜓呀!
2、小牛和小象赛跑 有一只小牛,她怕自己长的太胖不漂亮,就一直减肥,小动物们都夸小牛长的真漂亮。森林里举行运动会了,小动物们都来给小牛加油,他们想看漂亮的小牛赢得比赛。小牛和小象一组比赛,她想:小象那么胖,怎么跑的过我呢?!可是比赛才跑了一半,小牛就跑不动了,她累得满头大汗,嘴巴里还“呼哧呼哧!”的喘着气。小象跑在前头笑眯眯的朝小牛挥挥手,忽然,小牛一下子摔倒了,大家赶紧跑上去把小牛送到了医院里。医生说小牛的身体太差了,减肥把身体都弄坏了。唉!
八:小学语文三年级研究什么课题好
如何将生活走入应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