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知道余光中的诗“江湖上”的内容?
江湖上(余光中)一片大陆,算不算你的国?
一个岛,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当年余光中在美国公路上听到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写下台湾版的《江湖上》,1975年,歌手杨弦将这首诗和其他7首余光中的诗谱曲,发起了现代民歌运动。在 “永远的未央歌”中,已经苍老的“台湾民歌之父”杨弦,在脖子上架着迪伦招牌式的口琴,唱了这首《江湖上》。”
二:杨弦的《江湖上》 歌词
歌曲名:江湖上
歌手:杨弦
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
作词:余光中 作曲:杨弦
一双鞋 能踢几条街
一双脚 能换几次鞋
一口气 咽得下几座城
一辈子 闯几次红灯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一双眼 能燃烧到几岁
一张嘴 吻多少次酒杯
一头发 能抵抗几把梳子
一颗心 能年轻几回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啦…… 啦……
啦…… 啦……
为什么 信总在云上飞
为什么 车票在手里
为什么 恶梦在枕头下
为什么 抱你的是大衣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一片大陆 算不算你的国
一个岛 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 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 算不算永远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啦……
music.baidu.com/song/2122353
三:余光中的诗。 我只记得其中一句:英雄登高,称他九州。壮士落难,叫他江湖。
壮士登高叫它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
…………………………………………………
《十年看山》
作者:余光中
十年看山,不是看香港的青山
是这些青山的背后
那片无穷无尽的后土
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它做大陆
壮士登高叫它做九州
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
看山十年,恨这些青山挡在门前
把那片朝北的梦土遮住
只为了小时候,一点顽固的回忆
看山十年,竟然青山都不曾入眼
却让紫荆花开了,唉,又谢了
十年过去,这门外的群峰
在诀别的前夕,猛一抬头
忽然轻轻都涌到了眼里,猛一回头
早已青青绵亘在心里
每当有人问起了行期
青青山色便梗塞在喉际
他日在对海,只怕这一片苍青
更将历历入我梦来
---凌波的八仙,覆地的大帽
镇关的狮子,昂首的飞鹅
讲缩成一堆多妩媚的盆景
再一回头,十年的缘分
都化了盆中的寸水寸山
顿悟那才是失去的梦土
十年一觉的酣甜,有青山守护
门前这一列,唉,无言的青山
把嚣嚣的市声挡在外面
四:《钟羽石》余光中
江湖上 余光中 一双鞋,能踢几次街? 一双脚,能换几次鞋? 一口气,咽得下几座城? 一辈子,闯几次红灯?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一双眼,能燃烧几岁? 一双嘴,吻多少次酒杯? 一头发,能抵抗几把梳子? 一颗心,能年轻几回?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一片大陆,算不算你的国? 一个岛,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
五:余光中经典的作品目录
序/谢冕诗歌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五岭少年月光光大度山莲的联想等你在雨中满月下观音山月光曲下次的约会茫 握 诀 醒情人的血特别红回旋曲灰鸽子当我死时枫和雪火浴如果远方有战争每次想起一枚铜币一武士之死江湖上收藏家民歌乡愁盲丐上山呼唤飞将军白玉苦瓜乡愁四韵灯下贴耳书小褐斑红叶听瓶记与永恒拔河81漂给屈原菊颂夜读隔水观音赠斯义桂戏李白惊蛙五十岁以后杏灯书将进酒两相惜水仙乡风铃木棉花梅雨笺寄给画家一枚松果小木屐踢踢踏橄榄核舟六把雨伞甘地之死不忍开灯的缘故堤上行漂水花老来无情纸船香港结望海欢呼哈雷控诉一枝烟囱中国结珍珠项链昙花雨声说些什么停电夜天问大度山怀人壁虎秦俑雨霖铃三生石周年祭嘉陵江水桐油灯未来停电与海为邻苗栗明德水库只为了一首歌苍茫时刻雕花水晶永念肖邦琉璃观音散文石城之行塔阿尔湖书斋·书灾鬼雨逍遥游九张床 四月,在古战场登楼赋地图焚鹤人丹佛城万里长城山盟借钱的境界听听那冷雨尺素存心 思台北,念台北催魂铃牛蛙记我的四个假想敌开卷如开芝麻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夜读叔本华假如我有九条命关山无月 耶释同堂 莲恋莲 没有邻居的都市 自豪与自幸 另有离愁 回顾琅媛山已远 日不落家 金陵子弟江湖客另一段城南旧事
六:余光中 名言
你永远奔驰在轮回的悲剧,一路扬着朝圣的长旗。
余光中在1986年看到哈雷彗星后写
青史上你流下一片洁白,朝朝幕幕你行吟在楚泽。
淡水河边吊屈原
余光中
青史上你流下一片洁白,
朝朝幕幕你行吟在楚泽。
江鱼吞食了两千多年,
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
太史公为你的投水太息,
怪你为什么不游宦他国?
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张仪,
你不过流为先秦一说客!
但丁荷马和魏吉的史诗,
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
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
你一直活到千秋万世!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
千古的志士泪拥如潮;
那浅浅的一湾汩罗江水,
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子兰的衣冠已化做尘土,
郑袖的舞袖在何处飘舞?
听!
急鼓!可爱的三闾大夫!
滩滩的龙舟在为你竞渡!
我遥立在春晚的淡水河上,
我仿佛嗅到湘草的芬芳;
我怅然俯吻那悠悠的碧水,
它依稀流着楚泽的寒凉。
1951年
七:余光中在台湾时到底经历了什么文学派别的争论
970年代以降,台湾经历中美断交、退出联合国,国际地位日渐低落。青年学子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在何方,终日混混噩噩,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所引入的资讯,不经筛选消化就全盘接受,音乐这个领域也是如此。余光中在美国的期间,正逢摇滚乐流行之时。这种异国诗乐,有别于他所坚持的中国传统诗文之美,是一种崭新的体验:“这次来美,发现还有一项同好:摇滚乐。看到异国披发朗吟的诗人,一挥手,一投足,一启唇之间,欣然而聆者数以万计,乃感到自己的现代诗太冷,太窄,太迂缓了。”(余光中,1972:166)对诗创作的新感受,反映在余氏1974年出版的诗集《白玉苦瓜》之中。同年,民歌手杨弦将余光中的诗作〈乡愁四韵〉谱曲,于胡德夫的个人演唱会中发表。这种对故土思念的情怀,融合西方的新式音乐元素,大获好评。翌年,杨弦续谱〈江湖上〉、〈民歌手〉等诗,在“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中发表,余光中亦登台朗诵诗作。对余光中来说,是现代诗突破羁咎的新方法;在杨弦看来,则是中国传统民谣另一条出路。两个不同的领域,同样在尝试摸索有别旧往的发展方式,文学界与音乐界,在杨弦和余光中的合作下,结合起来,并开启自1975年后,蔚为风潮的民歌运动。杨弦与余光中範“以诗入歌”,是民歌运动初期所惯用的一种模式。学院派的音乐创作者,认为余杨等人提出的“中国现代民歌”,定义与作法不够精致严谨,既不“中国”也非“民歌”;而非学院派,如陶晓清,则认为过于高格调的范围限定,无法将有别传统的民歌概念通俗化,更会扼杀新式创作的发展。双方多次交锋,对各自论述所谓民歌的“正当性”,每每展开论战。与同是70年代的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一样,余光中皆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2]
八:“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这是余光中写的诗中的一句,杨弦谱了曲,找原作名和歌曲名。
《民歌手》歌词:
作词:余光中 作曲:杨弦
给我一张铿铿的吉他
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
给我一个回不去的家
一个远远的记忆叫从前
我是一个民歌手
给我的狗 给我的狗
给它一块肉骨头
江湖上来的该走回江湖
走回青蛙和草和泥土
走回当初生我的土地
我的父 我的母
我是一个民歌手
岁月牵得多长
歌就牵得多长
风到何处 歌就吹到何处
路有多长 歌就有多长
路有多长 草鞋就有多长
下游到上游 河水多清凉
多少靴子在路上街上
多少额头在风里雨里
多少眼睛因望而受伤
我凉凉的歌是一帖药
我是一个民歌手
我的歌 我的歌
敷在多少伤口上
推开门 推开小客栈的门
一个新酿的黎明我走进
一个黎明 芬芳如诗经
茫茫的雾 晶晶的露
我是一个民歌手
一边唱 一边走
一个新的世界我走进
九:诗歌上帝面前是平等的,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有首诗歌好像是台湾一位残疾女孩写的?
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余光中从十二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我愿意跟着它走”,“我将来一定要当作家”。整个青年时代,余光中都在寻找着“精神上的家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家人”。1954年,他的“精神家人”又增添了一大批。余光中与钟鼎文和邓禹平等人共创了“蓝星”诗社。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首的写,而是一辑一辑的写。
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余光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加上那年家里也发生一些大事:母亲去世,自己同妻子新婚才两年,大女儿刚出生,还没看清孩子的脸,他就匆匆地出发了。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蓝星”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
1964年,三十六岁的余光中回到台湾,他质问自己,怎么都已经三十六岁了?拜伦、徐志摩,都在这一年结束生命;王勃、济慈,不到这年纪,便合上了诗集,竖起了石碑。那一年余光中唯一的儿子出生仅三天就夭折了。丧子之痛加上诗人对于“我是谁”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获得救赎。
余光中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新生事物摇滚乐。特别是摇滚乐,甚至影响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他在散文集中大量介绍了摇滚乐,并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连余光中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诗歌被杨弦拿去谱了曲,继而引发了台湾的第一波校园民谣风潮。“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当时杨弦被余光中这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所打动,将《江湖上》等诗改编成歌曲,如今最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也是其中之一。
1971年至1972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乡愁》。他回忆说,当时二十分钟一气呵成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后来《乡愁》在大陆被选入教科书,电视台也用,很多人都会背。
1988年,古稀之年的余光中出版了第二卷诗集。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余光中说,“以前所想到的能入诗文的题材比较少,以前我主要写自己——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你知道你不是谁,你幻灭;你知道你是谁,你放心。”现在,余光中已经脱离这三个情况了,写作的题材全凭缘分。
2009年,导演陈怀恩接拍余光中传记纪录片《逍遥游》。片中除了日常工作生活状态外,导演还安排余光中带着夫人到垦丁——余光中在台湾唯一写过游记的地方——故地重游。余光中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在海边童心大发,打起了水漂,并传授诀窍——石头要扁,形状要圆,出手要快,脱手要平稳而飞旋——出水为鸟,入水为鱼。
台南小学教科书收录了《雨,落在高雄港上》一诗,导演安排余光中去高雄三民小学听小学生读书。不料那天余光中的女儿遭了车祸。行程既定,余光中无法随夫人赶往医院,心情郁闷。怎料一听小学生读诗,余光中竟然又开心起来,还教他们该怎么念这首诗,拍摄完后还乐呵呵地给他们签名。最后陈怀恩就片子定名为《逍遥游》一事征询余光中的意见,他幽默地说:“我哪敢说同不同意?庄子同意就行了。”
说到幽默,余光中自有一番论调。他认为,所谓幽默,就是不正面迎敌,绕一个弯子去排解误会与痛苦。比如看牙医这样痛苦的事情,也能被他写成诗。再比如,从“马屁诗人”到“文白之争”,李敖似乎一直在逗余光中和他对骂,但余光中就是不理他......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