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替代效应”的对称。是指由于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产生的激励纳税人增加收入的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则是指政府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活动的机会成本,使纳税人放弃这种经济活动而代之以另外一种经济活动的效应。这两种效应在税收活动中同时存在且方向相反,但并不会相互抵消,因为具体到微观经济活动中它们的效应大小会有所不同。
“税收收入效应”的对称。国家课征某税影响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替代另一种消费或活动的情况。例如所得税累进税率的提高,使得工作的边际效益减少,劳动者就选择休息来代替部分工作时间;又如对某种商品征收消费税而使价格提高,从而引起个人消费选择无税或轻税的商品。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不利于生产要素供应进而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因此,国家在制定税收制度时应尽量事先避免某些税种的替代效应。
二:税收具有哪些效应
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税收对经济所起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以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正效应与负效应
某税的开征必定使纳税人或经济活动作出某些反应。如果这些反应与政府课征该税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一致,税收的这种效应就谓之正效应;如果课税实际产生的经济效果与政府课税目的相违背,税收的这种效应则谓之负效应。例如,我国曾开征的烧油特别税,课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工业锅炉和窑炉烧用的原油和重油征税,以达到限制和压缩烧油,实现以煤代油。如果有充分的数据说明,通过一年或若干年的课税之后,政府课征该税所取得的收入越来越少,则说明工业锅炉和窑炉烧用应税油品的现象在逐渐减少,该税发挥的效应是正效应。税收负效应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1747年英国课征的窗户税,征税的目的是想取得财政收入,但其结果是纳税人为了逃避该税纷纷将窗户堵塞。显然政府通过该税的课征不仅未能使财政收入逐渐增大,反而使纳税人将窗户封塞而减少了舒适。
政府课征某税究竟是在产生正效应还是在产生负效应,可用课征该税取得收入的环比增长率来测定。用公式表示如下:
收入环比增长率=(本期收入-上期收入)/上期收入×100%
如果政府课征该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筹集财政收入,上式中收入环比增长率为正时,则该税产生的效应是正效应;如果比率为零或为负,则说明该税没有产生正效应甚或产生了负效应。
如果政府课征该税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筹集财政收入,而是为了限制经济活动向原有方向发展或促进其向新的方向发展,那么上式中收入环比增长率为负时,则该税产生的效应为正效应,如果比率为零或为下,则说明该税无效应或产生了负效应。
在这里,政府的职责在于应经常对税收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要根据产生负效应的原因,及时修正税则,使课税产生的效果和政府的初衷保持一致。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从税收对纳税人的影响来看,一般可产生收入效应或替代效应,或两者兼有。所谓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税收的收入效应本身并不会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它只表明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但因收入效应而引起纳税人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所作出的进一步反应则会改变经济的效率与状况。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例如,累进税率的提高,使得工作的边际效益减少,人们就会选择休息来代替部分工作时间;又如对某种商品课税可增加其价格,从而引起个人消费选择无税或轻税的商品。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进而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
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不打乱市场经济运行,即不改变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不改变人们在支出与储蓄之间的抉择,不改变人们在努力工作还是休闲自在之间的抉择。能起中性效应的税我们称之为中性税。中性税只能是对每个人一次征收的总额税─人头税,因为人头税不随经济活动的形式变化而变化,所以它对经济活动不会发生什么影响。但人头税由于课及所有的人,它可能会影响到纳税人家庭对人口多少的规划。所以,即使是人头税,在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是完全中性的。可以肯定地说,在现代社会,完全意义上的中性税是根本不存在的。
与中性效应相反,非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影响了经济运行机制,改变了个人对消费品、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的抉择,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公共抉择等。几乎所有的税收都会产生非中性效应......余下全文>>
三:收入效应的基本概念
1、收入效应是指消费者因收入的改变而导致消费倾向的变化。替代效应是指因一种经济活动的机会成本出现变化而用另外一种经济活动进行替代的经济现象。2、收入效应是指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补助,会使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增加,地方政府会因为得到了拨款而放松开辟自身财源、扩大税收收入的努力,使自身的财政收入来源减少影响地方经济发展。3、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征收直接税可减少纳税人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所得税的征收或附加征收会降低纳税人的收益率,产生的收入效应是减少了纳税人的私人消费、投资及储蓄的数额。4、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了维持既定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5、收入效应是指IT投资刺激下的高经济增长将使取暖用能源需求提高,因为家庭收入提高了,模拟研究显示,在日本,替代效应反映在工业能源需求方面,收入效应反映在住房和运输方面。6、收入效应是指当工资率越高劳动者减少劳动时间仍然可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时,劳动者就越倾向于保持和享用更多的闲暇,因而工资率的上升不会使劳动者增加劳动供给。7、收入效应是指当利率增加时,人们会认为收入增加,应扩大消费额,导致储蓄减少。替代效应是指当利率增加时,人们会认为当期消费的成本增加,就会相应的减少消费,增加储蓄。8、当第j种消费品价格上升时人们的实际收入下降,使第i种消费品的购买量减少,这称为收入效应。另一种是替代效应第j种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将引起和它互为替代品的消费品的消费量增加而互补品的消费量会有所下降。9、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的这种关系我们称为收入效应,2股价上涨,反映了风险性资产的预期收益相对安全性资产而言有所上升。10、通货紧缩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的挑战,通货紧缩对消费产生两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低廉的价格意味着公众实际收入的提高,意味着社会购买力的提高。11、此时带来的对闲暇的收入效应,称为一般收入效应。一般收入效应指(5)式中的-LE·d(LE)dM项.因为我们假定闲暇是正常物品,所以d(LE)dM>0,在工资上升之后,等价于M0下降,dM为负值,从而d(LE)为负,即闲暇会下降。12、收入效应是指r变化使得收入发生同向变化,但是这种同向收入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却是可正可负的。我们假定土地都归厂商自有,因此在会计上租金不计入商品价格之中,故忽略不计。13、引起实际收入的减少,称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得能用于消费的部分减少,(m)称为各子传递函数的等效动态分量,根据降阶原理,最终它们都可以用近似的一阶惯性环节描述。
四:画图分析税收的收入效应和代替效应
这个图也可以解释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从税收对纳税人的影响来看,一般可产生收入效应或替代效应,或两者兼有。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税收的收入效应本身并不会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它只表明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但因收入效应而引起纳税人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所作出的进一步反应则会改变经济的效率与状况。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例如,累进税率的提高,使得工作的边际效益减少,人们就会选择休息来代替部分工作时间;又如对某种商品课税可增加其价格,从而引起个人消费选择无税或轻税的商品。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进而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五: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表现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两个方面。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税收对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产 生的影响。 正是因为税收可以具有微观经济效应,所以它才能够负担起调节企业 和个人社会经济行为的重任。
六: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有何经济效应
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有何经济效应?
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
七:税收的经济效应主要有收入效应、替代效用和( )。 A. 公平效用 B. 挤出效用 C. 金融效应 D. 强制效应
选A...B是政府购买支出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