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观察记录白描的九大要素是指什么
(1)关于毕加索的“绘画风格”
目标一“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毕加索的绘画风格”,通过教学观摩发现,其实这样叙写更合理:“通过赏析大师作品,了解毕加索后期立体主义绘画风格,感受其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将不同视点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的绘画特点”。毕加索是一位多产的画家,他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绘画风格都不一样,如人生陷入低谷时忧郁、低沉的“蓝色时期”;而遭遇爱情时热情向上,充满生命力的“粉红时期”;后期受立体拼贴大师布拉克影响的“立体主义”风格作品,是疯狂的,甚至具有野兽派的原始魅力。仅将目标叙写为“了解毕加索的绘画风格”,指向不明确,究竟是指向他的“懵懂时期”还是“蓝色时期”亦或“粉红时期”?因此应具体叙写为“了解毕加索后期立体主义绘画风格”。
(2)关于毕加索的“创作方法”
目标二“学习画家毕加索的创作方法”,感觉这样的定位,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有点难而且有点空。立体主义的“创作方法”是怎样的?谁能完整清晰表达?本身,毕加索的作品具有很大的情感因素,只有进入当时的情境,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与作者遭遇,才能明了作品一二,至于真正的作品精髓,没有一定的美学修养,是很难真正领略,这也是大师作品难赏析,也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避而不授欣赏课的原因。现在,它出现在教材中,“避”不可能,只能通过教师自身的理解内化,再细化为学生能接受的语言或方法加以表述。在些很欣赏冯老师关于“画面切分、组合,逐个分析”的教学方法,清楚明白的告诉学生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风格的特点:不同视角,错位组合。因此可否将目标二叙写为“通过拆分组合、逐个分析等方法,能进一步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风格“变形、扭曲、夸张、堆积”的创作方法”。
二.关于重点难点
在整理听课笔记的过程中,徒然发现自己对于毕加索知之甚少,对其“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更是一无所知。赶紧上网恶补了一下,摘录下来,与冯老师一起共勉。
毕加索一生辉煌之至,作品总计37000件,绘画风格多变,经历了“懵懂时期、蓝色时期、粉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抽象主义时期”等多个不同阶段的绘画风格。冯老师对于本课的设计定位是通过其立体主义作品的赏析,了解其立体主义绘画创作方法:即“从不同视点看事物,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因此,本课的重点应是了解、感悟画家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风格;而难点,应是对其立体主义绘画作品的表现方法探究。在重难点的处理上,冯老师所采用的“画面切分、组合,逐个分析”教学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学生都能说出立体主义绘画中“不同视角、组合”等词,已是相当不错。
三.关于课堂细节
(1)技法分析片面,未启学生思维
冯老师在分析其创作方法时,提到了“组合”,却并未涉及“扭曲、变形”,以至学生最后的作业都以写实为主,大胆创新的少。
(2)范作长时停留,限制学生思维
冯老师的范作很好,最大限度的开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由于呈现的时间过长,贯穿整个学生作业过程,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很多同学还是是临摹老师作品为主,创新的少。
(3)创作方法分析,不必拘于小节
对于自己在听课过程中记录的小疑问“立体主义绘画作品,在表现人物时,采用的是不同方位的五官错位组合的方式,那必须是一个人的五官?还是可以由其它人的五官?”对于这个疑问,在后来的查阅资料中逐渐明朗。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作品,本身就具有变形、扭曲的特征,也就无所谓一定要是谁谁的五官,他更注重的是当时的一种感觉,赏析作品大可不必如此抠细节,而应站在一种开放、接纳的视角欣赏,拘于细节也便错......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