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民营经济发展

一:如何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1、要从软环境的营造和硬环境的建设两方面入手。

2、软环境方面,要通过着力推行无障碍准入、无刁难审批、无歧视办事、无拖延办结,简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提升行政服务效率,严肃查处“四乱”行为,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民间资本投资便利化。

3、硬环境方面,要依托政务资源,构建和完善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服务体系社会化、平台化建设,推进行业协会发展,提高行业自律和组织水平,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搭建良好发展平台。

二: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实现新发展,新提升

一要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要按照中央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财税扶持力度,继续扩大中央财政安排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落实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出台政府采购扶持民营企业政策,提高政府采购民营企业生产提供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负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减少和合并行政审批事项。

二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通过支持吸纳就业和科技型的小微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加强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其次,要加快信息技术在民营企业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配套,走“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此外,还要坚持把民营企业结构调整作为提高成长质量的主攻方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力争到“十二五”末在优化产业分布结构、优化企业规模结构、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三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突破服务瓶颈。要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和优化配置服务资源,推动形成以民营企业服务机构为核心,以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等为依托,各类服务资源开放共享的民营企业服务体系。

三: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一、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

(一)推进全民创业。加强政府引导,充分调动群众办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千军万马、千家万户创新创业的态势。对企业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转业军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或领办民营中小企业的,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对吸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其税费、小额贷款担保、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等,执行国家对下岗职工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化升级为微型企业,引导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转化升级为中小民营企业,实现集约发展,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为项目推进、群众创业创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二)放宽创业条件。鼓励各类资本在我市投资、参(控)股发展民营企业。降低门槛,放宽注册资本限制,注册资本达到3万元以上即可申请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货币出资可降至注册资本的30%;对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新设立的公司(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外),可实行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制,首期实缴的注册资本可降至注册资本额的20%(不低于3万元),其余注册资本可在2年内分期到位。

(三)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企业。对凡在内江市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大项目协作配套、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资源节约型产品的各类中小民营企业,对被列为市上重点企业及优势特色中小民营企业,在安排新征用地、项目立项、资金支持、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土地政策实行一事一议,享受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

(四)扶持创业发展。各银行机构要积极落实国家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放宽对劳动密集民营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帮扶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在争取上级项目贷款贴息或资金补助的同时,市、县(区)可在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资金补助。

二、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指导具有比较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好、消费者信誉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依法申请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四川名牌,着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或驰名(著名)商标。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首次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国家出口免检产品、中国出口名牌的企业,奖励10万元;对首次获得四川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出口名牌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被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给予5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获得经鉴定的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重点新产品)、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给予30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承担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奖励30万元、10万元;对重点战略产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每件给予2万元补助。对首次获得“国家出口基地”称号的工业企业,奖励30万元,对其它行业首次获得国家级基地的奖励可参照执行。以上奖金由受益财政承担。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好我市现有信息技术研发资源,加快建立行业创新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突破产业信息改造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产品工业水平和市场的响应速度。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设计、制造、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应用,着力抓好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网络营销,通过发展电子商务,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提高企业......余下全文>>

四:如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抓好民营经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民营经济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资、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民营经济发展如何,是一个影响经济全局的大问题。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完成;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财政收支紧张、社会就业压力大、农民增收困难等实际问题就难以切实有效地解决;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缺乏活力和后劲。为什么从上到下对发展民营经济如此重视,为什么说它是市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是从实践来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广东、浙江等省为什么发展那么快,主要是得益于他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广东省、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2006年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96%以上。广东省南海市是一个县级市,去年实现财政收入90多亿元,该市财政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民营经济;全市108万人口中,有61.7万人从事民营经济,个体、私营企业达到7万多家。工业产值过亿元的有100多家,按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每16人就拥有1家私营企业。

二是从理论上讲,发展民营经济和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能充分调动人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人的本性之一就是不断地追求自身的利益。马克思说过: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产权属于自己,挣了是自己的,赔了也是自己的,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现在上上下下都将其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对发展民营经济高度重视。对国家、省市而言,发展民营经济是根本性举措,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讲,发展民营经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为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四川省创新政策举措,出实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四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民营

D 试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表述错误;在我国,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故B错误;选项C与题意不符。D是四川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故本题答案选D。

六:为什么研究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一、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营经济虽然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而言,还存在观念落后、融资困难、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滞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民营经济存在偏见,思想上有唯“成份论”的观念,认为民营经济就是个人的事,存在厚薄之分。在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以国有经济为主,民营经济难望项背。

2、民营经济融资困难成为制肘发展的重要瓶颈。民营经济基本上是通过自我筹资、自我积累进行发展的。融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民营企业自身规模小、实力弱、资本积累少,融资渠道单一。二是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不稳定性较大,银行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原因,怕贷、惜贷、慎贷。三是银行实行抵押和担保贷款制度,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很难找到合规的担保人。四是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对国有经济不怕贷大胆贷,对民营经济不准贷的现象突出。因此,民营经济有限的资本额、沉重的利息负担、过短的资金使用期、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性但民营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3、民营经济自身先天不足。民营经济发展大多是快速型、家庭式,存在着各种不足。在管理方式上,基本上“老婆管钱、亲戚管帐、自已跑市场”的模式,制约了企业更高发展。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少数经营者违法经营、制假、偷税,另一方面不知依法自我保护,权益得不到保障。人才危机严重,诚信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等也是民营经济存在的重要问题。

4、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对民营经济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政策等方面有歧视。权力部门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依法存在。民营企业税费负担过重,收费多,服务少、搭车收费、变相收费等情况时有发生。执法管理部门过多,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也不鲜见。

5、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民营经济由于缺乏引导,加之资源优势不明显,投资项目单一、投资效率低下。大多从事低附加值产品的简单加工生产,处于整个产业链的底端。一产业少而弱,二产业行业单一,三产业总量不足。全县民营经济占工业经济的80%以上。

6、品牌建设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全县现在重庆市名牌产品1个,重庆市著名商标4个。民营经济没有树立自身品牌的意识,市场拓展能力弱,一旦交通瓶颈条件得到改善,本地民营经济将更加缺乏竞争力。

二、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如何充分利用好中央、重庆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实现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两翼”发展战略,利用全县交通瓶颈改善等重要机遇实行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当前要重点在营造发展氛围、推进公平准入、改善金融服务、切实减轻负担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研究。具体有如下对策:

1、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充分利用中央、重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机遇,在全县范围内解放思想,营造发展氛围,破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在思想上、体制上、机制上的各种障碍。全方位宣传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充分调动全县人民“创业兴巫”的热情,树立全民崇商的氛围。逐步建立起“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开拓创新”的民营经济精神理念,打造民营经济的文化品牌。

2、着力优化宽松的政策环境。关键是结合实际,用好用活各种政策。在市场准入上,要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对交通运输、能源、水利、市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一方面减轻政府性投入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金融政策方面,首先政府要引导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信贷力度,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增速。其次要探索建立以政府财力为引导,以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以商业银行网络为基础的新的信用担保体系。三是要整合各类扶持......余下全文>>

七: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密不可分,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民营企业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促进其发展,亟待加以研究、解决。本文正在此意义上对广东民营企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环境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二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三是国营或集体企业通过买断转型的企业等。其共同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少数投资者所有,其企业股份不断分散化、社会化。因此,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虽然有其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社会负担轻等优势,但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其发展的情况,如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之非民营企业存在着更多的障碍,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一些部门在履行其职能时,还存在

着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两张脸”和“两个标准”的情况依然存在;在服务收费、子女入学等方面往往被提高收费标准,得到特别“关照”。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一些民营企业的行为短期化,投资愿望严重弱化。

2.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

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3.人才机制不灵活。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加之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4.企业生命周期过短。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

5.决策盲目,风险经营。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在一个曾经长期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却使一部分成功的经营者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无法正确地评......余下全文>>

八:我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腾飞有哪些措施

一、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

(一)推进全民创业。加强政府引导,充分调动群众办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千军万马、千家万户创新创业的态势。对企业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转业军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或领办民营中小企业的,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对吸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其税费、小额贷款担保、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等,执行国家对下岗职工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化升级为微型企业,引导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转化升级为中小民营企业,实现集约发展,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绿色通道,为项目推进、群众创业创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二)放宽创业条件。鼓励各类资本在我市投资、参(控)股发展民营企业。降低门槛,放宽注册资本限制,注册资本达到3万元以上即可申请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货币出资可降至注册资本的30%;对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新设立的公司(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外),可实行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制,首期实缴的注册资本可降至注册资本额的20%(不低于3万元),其余注册资本可在2年内分期到位。

(三)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企业。对凡在内江市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大项目协作配套、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资源节约型产品的各类中小民营企业,对被列为市上重点企业及优势特色中小民营企业,在安排新征用地、项目立项、资金支持、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土地政策实行一事一议,享受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

(四)扶持创业发展。各银行机构要积极落实国家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放宽对劳动密集民营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帮扶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投资项目,在争取上级项目贷款贴息或资金补助的同时,市、县(区)可在工业发展资金中安排资金补助。

二、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指导具有比较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好、消费者信誉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依法申请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四川名牌,着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或驰名(著名)商标。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首次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国家出口免检产品、中国出口名牌的企业,奖励10万元;对首次获得四川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出口名牌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被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给予5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获得经鉴定的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重点新产品)、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给予30万元、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承担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奖励30万元、10万元;对重点战略产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每件给予2万元补助。对首次获得“国家出口基地”称号的工业企业,奖励30万元,对其它行业首次获得国家级基地的奖励可参照执行。以上奖金由受益财政承担。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好我市现有信息技术研发资源,加快建立行业创新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突破产业信息改造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产品工业水平和市场的响应速度。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深化信息技术在企业设计、制造、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应用,着力抓好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展网络营销,通过发展电子商务,降......余下全文>>

九: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采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

运用政府的有关职权!推动民营和政府的联合挂钩。更好地为民生,设置发展。

十:中国民营经济未来走势如何?

第一,制度困境。

为了以发展求稳定,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不可避免的选择速度优先的策略。

中国经济体系的市场化,是在内外压力下进行的,是一次被动的市场化过程(摸着石头过河)。制度与市场的匹配,始终处于滞后状态。速度优先的单边策略,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牺牲经济发展的质量。

由于制度优化是提高市场效率的必要条件。中国现存的制度性问题,成为中国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首要制约条件。

中国的制度性问题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制度性歧视;制度性壁垒;制度性成本。

必须清醒地认识,拉美化的真正症结,是制度问题。与经济政策没有必然联系。经济政策只是现行制度的技术性延伸。不能深刻认识这一点,无从谈及思想解放;无从谈及深化改革;无从谈及宏观调控。

制度困境产生的深刻背景源于利益分配。经济利益必然深刻地影响制度安排。

第二,速度困境。

中国的社会问题,本质上是充分就业问题。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就很难解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无一例外需要投资拉动。吸引资本进入的唯一方式就是提供较高水平的资本利得。而资本利得的形成,只能依靠压低成本,也就是压低要素价格。这就变成以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自然资源,为国际消费者提供巨额补贴。这种牺牲国民福利和变卖资源的做法有极限性,不可长期持续。一旦超越极限,经济发展的速度必然下降,甚至陷入衰退。所谓比较经济优势的理论是非常可怕的观点。对此要保持高度警觉,并要有清醒的认识。

任何熟悉世界经济史的学者都会明白这个道理。不能简单夸大所谓的中国经济奇迹。因为,任何大国的崛起,就本质而言,都是一种质量发展。是ROE的提高,而绝对不是单纯GDP的提高。其中,无论是通过暴力方式,还是通过资本方式,都是以较低代价占据他国财富的过程。这在本质上就是资源占有,就是价值占有。经济发展的速度GDP可以很神奇,但是,对于全国净财富增长,对于国民福利的提高,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为中国经济的质量提升带来历史性机遇。如果能够不断地提高生产力水平,中国有机会由速度发展模式过渡到质量发展模式。

问题是,质量取决于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对此我们仍然缺乏认识,不够重视。

第三,政策困境。

在未充分市场化的经济体系中,经济政策使用极为困难。困难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政策制定者的利益导向;政策目标的错误定位;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政策执行的随意性;政策效果的时间性。

政策制定者并不必然维护市场理性和整体国民利益。例如,税收倾向于劳动所得,而回避资本利得。政策总是指向弱势的一方,例如穷人和环境。

政策目标常常具有短期的功利性。往往只是针对短期和表面的问题。例如,宏观调控不以经济运行质量为目的,而片面强调技术上的快和热;宏观调控不以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而片面管制要素价格,抑制通货膨胀。

政策工具在不完全市场环境中效果有限。在要素价格扭曲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将有限资本导向投机领域而非生产领域。例如,实质负利率和渐升式汇率政策,强迫社会资本进入不动产。

政策执行被管理部门异化为行政权力。例如,宏观调控政策,沦为价格管制,变成微观调控政策。所以,财政补贴对象可以是大企业,也可以是节能灯,甚至可以是老母猪。

政策效果的时间性,取决于政策出台的前置性。例如,在流动性导致资产价格疯狂上涨之前,及时抽紧流动性。而不是在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产生之后抽紧流动性。政策的后置性,一方面,加剧了市场波动;另一方面,导致生产性资金严重短缺。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已经积累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尤......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