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分析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种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是既要满足充分这个要求也要满足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由条件推出结论,必要条件时由结论推出条件
二:请问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
一、字面上的逻辑不等于命题中的逻辑。
文中所说的“如果p,那么q”是有前提的。也就是,在用“如果p,那么q”表述的时候你知道p是q的充分条件
例如:
“如果A是质数,那么A一定是实数”
改写为“只有A是实数,A才可能会是质数”
同理,用“只有q,才p”也是,明确知道q是p的必要时,才可以表述。
例如:
“只有小明是军人,才可能有军官证”
改写为 “如果小明有军官证,那么小明是军人”
书中的意思是,描述p是q的充分条件,和描述q是p的必要条件,这两个语句是等价的。
注意:之前例子中用的是“只有q,才可能有p”
二、如果单单从文字逻辑上来判断,
“只有……才……”往往表述的骇容是互为充分必要条件
例如:“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
“只有珍惜现在,才能展望未来”
“只有小明,才能修好这台机器”
“如果A那么B”往往表述的A是B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例如: “如果今天下大雨,那么我们就不比赛了”
分析: “今天下雨” 一定“不比赛”,但是“不比赛”不一定因为“下雨”可能是裁判没来。
三、逻辑能力的体现
1、从文字中总结逻辑关系
2、用文字描述逻辑关系
切忌:不要单纯用文字中关系词的变换,生搬硬套出错误的逻辑描述。(如此书中“如果p,那么q。只有q,才p。等价”给你带来的疑惑,而这其实仅仅是上述“如果q是p的必要条件,那么,p就是q的充分条件”的举例说明)建议书看稍微新点的,时代在发展,理论在进步,老书很多描述习惯和现在都有区别,看起来可能不习惯。
四、前几个人的回答,与您要问的是不同的东西。
他们表述的是: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与这个命题的真假性一致
三:假言推理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是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条规则:规则1: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规则2: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根据规则,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个正确的形式:(1)否定前件式只有p,才q非p___________所以,非q(2)肯定后件式只有p,才qq___________所以,p例如:1. 只有年满十八岁,才有选举权;小周不到十八岁,所以,小周没有选举权。2. 只有选用优良品种,小麦才能丰收;小麦丰收了,所以,这块麦田选用了优良品种。例1和例2都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前者是否定前件式;后者是肯定后件式。这两个推理都符合推理规则,所以,都是正确的。根据规则,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都是无效的。例如:3. 只有有作案动机,才会是案犯;某人确有作案动机,所以,某人定是案犯。4. 只有学习成绩优良,才能做三好学生;小吴不是三好学生,所以,小吴学习成绩不是优良。例3和例4都是不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因为例3违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例4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
四:谁知道哪个地区有飞鱼? 10分
南美洲有一个国家号称“飞鱼之国”,那应该有吧。好象是阿根廷。
五:怎么辨别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研究它们的真值形式
六:假言命题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只有”后面的支命题是前件,用p表示,“才”后面的支命题是后件,用q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的命题形式可表示为:只有p,才q符号为:p←q(读作“p逆蕴涵q”) 。例如“只有有作案动机,才会是案犯”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其支命题(前件、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是:如果前件假而后件真,则该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是假的;如果不是“前件假而后件真”,则该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这种真假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如下:p q 只有p,才q真 真 真真 假 真假 真 假假 假 真
七:什么是假言判断?
有一天,阿凡提在皇宫中的下房里坐着,和皇帝的侍卫官开玩笑说:“你两天以后就要死。”
事有巧合,两天以后那个侍卫官果真从马上摔下来死了。皇帝以为侍卫官是由于阿凡提这句不吉利的话才死的,一怒之下就准备把阿凡提绞死。皇帝派人去把阿凡提叫来,气急败坏地说:“你既然知道侍卫官什么时候死,那么,你自己什么时候死,知道吗?”
阿凡提听了皇帝这样的问话,又看到绞架上的索套已经结好,绞架下的士兵也已站好,知道皇帝要绞死他。他急中生智,镇定自若地回答:“夜里我看了星象,我知道我要比陛下早死两天。”
皇帝听了这话,脑子一转,想道:“如果现在我把阿凡提绞死,那么两天以后我的命也就保不住了。”他害怕了,下令把阿凡提放了。
皇帝之所以不敢绞死阿凡提,是因为在他的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对他很不利的假言判断。
含义
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的复合判断。客观事物、现象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其中有一部分是条件联系。假言判断就是反映事物、现象之间条件联系的判断。它通常由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来表达。
例如:
(1)如果两手磨擦,那么就会生热。
(2)如果没有雨云,就不能下雨。
这两个判断都是假言判断。例(1)和例(2)中的“两手磨擦”,“有雨云”都表示条件,表示条件的支判断,逻辑上称它为前件;“会生热”、“能下雨”都表示依赖条件而成立支判断,表示依赖条件而成立的支判断,逻辑上称它为“后件”;“如果……那么……”、“如果不……就不……”是联结项。假言判断就是由前件、后件和联结项三个部分组成的。
假言判断前后件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是前件在前,后件在后,如上例;也可以是后件在前,前件在后。
例如:真的,我也要害怕了,假如我不曾听过你的叫声。
这是一个后件(“我也要害怕了”)在前,前件(“我不曾听过你的叫声”)在后的假言判断。
构成
假言判断也是由支判断和联结词构成的。
1.支判断
假言判断的支判断有两个。其中,表示条件的支判断叫做“前件”,表示依赖条件而成立的支判断叫做“后件”。例①中的“两手摩擦”是前件,“就会生热”是后件;例②中的“没有雨云”是前件,“不能下雨”是后件。——注意,所谓“前件”、“后件”,不能以支判断所在的位置来判定。如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2.联结词
假言判断的联结词,叫做“假言联结词”,如“如果……就……”、“只有……才……”、“只要而且只有……才……”都是。假言联结词,有时可以省略。例如:“瓜熟蒂落”、“唇亡齿寒”就是省略了联结项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它们的完整形式是:“如果瓜熟,那么蒂就落”,“如果唇亡,齿就寒”。“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有了适当的温度,才能孵出小鸡”等就是省略了部分联结项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才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才平行”等就是省略了部分联结项的充分又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分类
根据假言联结词所表示的前后件之间不同的条件关系,可把假言判断相应地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一)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1.含义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为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的复合判断。例如:
①“如果太阳上的黑子增加,那么地球上的无线电波就会受到干扰。”
②“只要犯有渎职罪,他就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
例①②都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例①断定“太阳上的黑子增加”这一情况的存在是“地球上的无线电波受到干扰”之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例②断定“犯有渎职罪”这一情况的存在是“是国家工作人员”之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
2.汉语表达
......余下全文>>
八: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5分
假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如果P,那么Q”和“P并且非Q”例子:“如果你闯红灯,我罚你款禒”的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你闯红灯,我不罚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