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管理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1)“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原则这是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因为对回收的各种物料进行处理往往给企业带来许多额外的经济损失,这势必增加供应链的总物流成本,与物流管理的总目标相悖。所以,对生产企业来说,要做好逆向物流,一定耍注意遵循“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都是实践这一原则的重要途径。
(2)绿色原则(“sr”原则)绿色原则即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之中。
(3)效益原则生态经济学认为,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条件下,现代企业是一个由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复合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向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所以,现代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彼此联系的桥梁。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源泉,而前者是后者的经济表现形式。
(4)社会化原则从本质上讲,社会物流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的发展带动的,当企业物流管理达到一定水平时,对社会物流服务就会提出更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企业回收物流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社会物流的发展,更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在国外,企业与公众参与回收物流的秘极性较高,在许多民间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的巨大影响力下,已有不少企业参与了绿色联盟。
(5)信息化原则尽管逆向物流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使用条形码技术、cps技术、edi技术等)可以帮助企业大大提高逆向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例如,使用条形码可以储存更多的商品信息,有关商品的结构、生产时间、材料组成、销售状况、处理建议等信息可以通过条形码加注在商品上,便于对进入回收流通的商品进行有效及时的追踪。
(6)法制化原则尽管逆向物流作为产业而言还只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是逆向物流活动从其来源可以看出,它就如同环境问题一样并非新生事物,它是伴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生,只不过是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使这一“暗礁”浮出水面而已。然而,正是由于人们以往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较少,所以市场自发产生的逆向物流活动难免带有盲目性和无序化的特点。如近年来我国废旧家电业异常火爆,据调查分析,一些人是通过给旧家电“穿”新衣来牟利的,这是以侵犯广大农户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等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为基础的,亟须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约束废旧家电业。而具有暴利的“礼品回收”则会助长腐败,是违法的逆向物流,应坚决予以取缔。还有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我国各大城市街区垃圾箱受损、井盏丢失、盗割电缆的犯罪活动,废旧机电、衣物及车辆的流通,汽车黑市等违法的逆向物流活动都亟须制定相关的法规来约束。
二:现代物流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1、条形码技术,包括一维码、二维码技术;
2、射频卡技术,也叫RFID技术;
3、网络通讯技术:包括有线、无线、局域网、VPN、移动网络技术等;通讯方式上还分同步、异步两种;还分实时、不实时两种;
4、信息系统:通讯软件、业务系统、结算系统、客户关系系统、绩效业绩和评估系统;
5、数据库技术:分布式数据库、集中管理式数据库、数据仓库;6、输运和车辆跟踪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导航系统:GPS、GIS等;
7、自动控制和通讯调度系统:各种WCS、组态软件等;
8、温控和调节、消防和安防报警、通风换气、照明控制系统等等。
三:现代物流的作用
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有效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它构成了企业价值链的基础活动,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许多生产企业在加强技术开发和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已经把寻求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的目光转向生产前后的物流领域。
1.现代物流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多把追求利润的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降低物资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然而,生产领域的这两个“利润源泉”,都要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日趋程序化、规范化的新情况下,技术趋同性的增强使这两个“利润源泉”基本无“泉”可挖。
进入80年代,面对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人们开始把探寻利润的目光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惊奇地发现创造物流价值的成本相当高昂,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浪费仍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制度创新等因素,自80年代以后,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就自然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新焦点,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
物流因其贯穿了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所以合理、高效的物流能够通过对企业的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协调与完善带来巨大的利润。
对第三个利润源理论的最初认识基于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物流是可以完全从流通过程中分化出来的。物流自成一个独立运行的体系,有本身的目标和管理,因而能对其进行独立的总体核算;
第二,物流和其他独立的经营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素,而是单独
的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利润中心”型的独立系统。
物流成为第三个利润源要基于两个自身能力:
第一,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重要影响,物流是企
业成本的重要的产生点。因而,通过物流合理化、现代化等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支持保障营销和采购等活动。所以,物流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成本和利润是相关的,物流作为主体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
第二,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为企业减少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
加了利润,更重要的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已成为众多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商战利器。
2.现代物流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近年来,企业的经营理念在从“生产导向”过渡到“顾客导向”之后,迅速转为“为顾客创造价值”。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时代,价值不仅意味着是有形的金钱,还意味着是无形的、可以感知的利益,这是当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规则。
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企业竞争的成功只能通过成本优势或价值优势来取得。一个既无成本优势又无价值优势的企业只能属于前途渺茫的企业,必将走向衰亡。但是,企业只做到最低成本,还只是一个成本领先者,就不得不与对手在价格上展开单一的竞争,这种价格上的低级竞争会强化顾客对该产品只是一种普通商品的认识。而一个基于价值优势的竞争战略比单纯的价格竞争战略要优越得多,因为物质上的价值固然重要,而使顾客对所要得到产品的整体......余下全文>>
四:现代物流理论和理念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摘 要:现代物流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对作为重要环节的运输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交通运输现状的发展水平已不能适应需要,为此,必须在政府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组织管理技术、货运服务模式、企业组织形态等方面实现发展理论的创新。运输发展理论创新的核心是促进货物运输行业尽快实现产业更新、服务创新、技术和装备设施的进步,即要求实现货物运输的现代化,所以,以现代化为宗旨的现代货运的发展,就成为运输发展理论创新的根本所在。
一、现代物流对运输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无论从何种角度定义,无论实现管理的形式和手段为何,现代物流的基本实质似乎都可以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来概括。现代物流的这种实质内涵,对作为其管理与经营运作的核心环节的运输组织与服务,在上述三个方面较传统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输组织与服务能否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将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现代物流系统的构建和系统运转的顺畅。
综观当前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考虑到未来现代物流的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现代物流对货物运输服务的要求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对运输成本的要求
运输成本在现代物流总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虽然物流组织的形式或供应链的结构不同,但运输成本大体在物流总成本中占50%~90%左右的比例,所以,运输成本的高低,直接关乎物流成本的大小。现代物流对运输成本的要求主要反映在5个方面:1.要具有较低的运输成本。要求运输成本要合理和提供这种运输服务的企业的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2.运输成本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性。其含义是同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供应商在成本较低的基础上,因管理与经营的优势而具有与其他企业竞争的能力;或不同运输方式企业因运输组织方式、服务方式的合理和科学,使完成运输全过程的成本具有系统性竞争优势。3.运输成本比较稳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使成本的波动在合理的、不影响物流总成本的范围内,确保物流系统的稳定性。4.运输成本可以调节和控制。现代物流是一项管理技术,管理技术的特点是应用该技术形成的管理系统随管理对象的改变而可以改变,但在这种改变中,对运输的组织会发生变化,运输成本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能够调节和控制,以适应这种系统性的变化。5.运输成本可以不断降低。在物流服务规模化运作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输组织与管理,具备较大的降低运输成本的空间。
(二)对运输时间的要求
无论何种结构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完成物流全过程的时间的准确控制,对物流系统的稳定性和发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既然运输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对运输时间的控制就成为很重要的因素。物流对运输时间的要求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对运输时间的准确性要求。从目前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这是一种时间段要求,即通常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如天、小时)内完成运输任务。2.对运输时间的精确性要求。供应链系统对各个环节的衔接具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当这种要求达到较高水准时,运输的送达时间就必须做到精确,如零库存的生产线、JOT(just_on_time)物流系统等。3.运输时间的可调节与可控制性要求。有时由于生产和销售活动发生变动,供应链过程需要调整,以便维持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效能,这种调整要求运输能从速度和完成运输的时间上进行调节和控制。4.时间的稳定性。物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要求相对稳定,在物流节点上的时间相对容易控制的情况下,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将非常关键。
(三)对运输效率的要求
运输效率的高低除取决于运输技术和装备外,较为重要的因素是:1.运输组织的合理性。要求运输企业的服务组织、运输过程的指挥与调度等要科学和合理,适应或符合物流系统......余下全文>>
五:物流管理主要学习什么
1、 物流数学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微积分常识,物流中的概率与统计基础(数据搜集与整理,数据分布特征描述,概率与概率分布概述),预测技术(时间序列分析,一元回归分析),物流中的运筹学(图与网络分析概要,CPM,PERT,简单的运输优化问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待编)
2、 物流英语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必修课程,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物流与供应链概述,采购与供应,仓储,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运输与配送,物流信息系统,客户服务,常用物流单证与文件,物流英语常用词汇与术语等。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待编)
3、物流基础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自学考试应试者物流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运用能力而设置的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物流在经济活动与组织中的作用、物流与客户服务的关系、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采购与物流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全球物流、物流组织与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未来发展的趋势等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知识点进行描述。重点介绍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最新物流管理理念与最新技术,深入结合中国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物流在中国发展现状、政策法规、特殊规律、原则和形式规范等常识性知识的介绍。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王之泰主编
4、物流企业会计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达到物流基层管理人员要求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标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刘东明主编
5、物流信息技术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与网络安全);物流管理过程中应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物流信息标识技术;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交换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搬运设备,自动化仓库,运输优化调度和车辆配载,仓库管理系统(WMS),物流仿真,MRP,ERP, VMI/CMI,CPFR等);电子商务(包括;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内容和过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案例分析);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李素彩主编
6、物流案例与实践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程,从行业的角度对物流运作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分为四部分:制造业物流案例与实践、零售业物流案例与实践、第三方物流案例、其他行业(医药、图书、邮政)物流案例与实践。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周德科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7、库存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库存管理概述,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的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生产物料控制、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MRP及MRP系统中的库存管理,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库存管理绩效与标杆管理等。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赵启兰主编
注:该课程专科、独立本科段合用一本大纲、教材,具体内容有明确标注。
8、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主要介绍采购战略、采购需求确定、供......余下全文>>
六:现代企业物流的基本特点及运作模式
1.现代企业物流一体化运作管理模式 物流一体化是指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或不同的企业之间形成的物流合作,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物流一体化又可以分为三种运作形式: (1)垂直一体化物流。垂直一体化物流的关键是从原材料到供货商和用户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联合力量,通过对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直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的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以引来满足顾客的需要。 (2)水平一体化物流。水平一体化物流是通过同一行业中各企业之间物流的合作以获得整体上的规模经济,从而提高了物流效率。不同的企业可以用同样的装运方式进行不同类型商品的共同运输。 (3)网络一体化物流。网络一体化物流是垂直一体化物流与水平一体化物流的综合体。 2.现代企业物流精益化运作管理模式 精益化物流是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精益物流管理强调的是,不断改善,精益求精,达到不断地以最小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价值和最好满意的服务目标。 3.现代企业物流服务导向运作管理模式 (1)物流服务成为企业物流运作导向。物流服务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单一企业的优势,而是一种网络优势。只有形成企业的优质物流服务,企业才会在市场中拥有竞争力。 (2)建立物流服务导向运作管理系统。企业的物流服务应充分考虑客户需求,而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格局加以调整,要积极的通过顾客沟涌、顾客需求调查确定物流服务目标。对直接利益的相关企业应当采取支援型策略;对经营规模小的专业型的顾客,可以采取维持型策略;对经营规模小的综合性顾客,应采取被动型策略, 即在顾客提出物流服务要求后才开展相应的物流服务。
希望采纳
七:现代物流具有哪些特点
主要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八:现代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包括哪些
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物流业所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具体包括: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装卸搬运及其它运输服务业、仓储业、批发业、零售业。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现代物流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物流热持续升温,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我国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物流企业已达79万家,其中A级物流企业881家,覆盖了国有、民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的物流企业,涉及运输、仓储、货代、邮政、港口、机场、铁路、钢铁、石油、煤炭、化工、纺织、电子、汽车、医药、食品、电力、盐业、烟草、出版、商贸、农村等众多领域。A级物流企业的分布与经济发达程度正好吻合。东部最发达地区物流企业最多,占到了65%,其次是中部,占22%,最后是西部,占13%。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发布,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幅比上年回落7.1个百分点。虽然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有所下降,但是,与国内物流成本高企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控制在10%左右,国内物流成本约18%,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倍。
中智科博认为,近几年来,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全球化、多功能化、系统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征,其中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解决我国物流业所面临问题的决策有:(1)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2)构建产业化模式下的供应链;(3)提高物流技术水平;(4)建立信息平台。
九:物流管理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
物流专业有学关于运输,供应链,数据库,采购,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英语和计算机也很重要啊!
●CLM供应链管理定义(SCM定义)
供应链管理包括了对涉及采购、外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和管理活动和全部物流管理活动。更重要的是,它也包括了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协作,涉及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从本质上说,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管理的集成。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边界和关系
供应链管理是联系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主要功能和基本商业过程、将其转化成为有机的、高效的商业模式的管理集成。它包括了上述过程中的所有物流活动,也包括了生产运作,它驱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营销、销售、产品设计、财务和信息技术等过程和活动的协调一致。
●CLM物流管理的定义(LogisticsManagement定义)物流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生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和储存的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部分的供应链过程。
●物流管理定义概念边界和关系
物流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内向和外向运输管理、车队管理、仓储、物料处理、订单完成、物流网络设计、存货管理、供应/需求计划和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管理。在不同程度上,物流功能也包括外包和采购、生产计划、包装、组装和客户服务。它也涉及各种层面的计划和执行-战略的、运营的和战术层面的计划和执行活动。物流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功能,它对所有物流活动与包括营销、销售、生产、财务和信息技术在内的其它功能进行协调和优化。
十:现代物流中应用了哪些物流新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条码)等等。
一、条码技术及应用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它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中条码技术的应用模型见图1。
条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借助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EDI等现代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即时作出反应。当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ECR、QR、自动连续补货(ACEP)等供应链管理策略,都离不开条码技术的应用。条码是实现POS系统、EDI、浮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物流条码是条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国际范围内提供了一套可靠的代码标识体系,而且为贸易环节提供了通用语言,为EDI和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因此,物流条码标准化在推动各行业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进程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物流条码的标准体系包括码制标准和应用标准。
1.码制标准
这三种条码是物流条码中常用的码制,它们的具体应用在实际中又有所不同。一般说来,通用商品条码用在单个大件商品的包装箱上;交插二五条码可用于定量储运单元的包装箱,ITF14和ITF6附加代码共同使用也可以用于变量储运单元;贸易单元128条码的使用是物流条码实施的关键,它能够标识贸易单元的信息,如产品批号、数量、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交货地等。
2.应用标准:位置码,储运单元条码,条码应用标识
《EAN位置码》提供了国际共同认可的标识团体和位置的标准,也正在逐渐用于标识交货地点和起运地点,成为EDI实施的关键。《储运单元条码》国家标准起到了对货物储运过程中物流条码的规范作用及实际应用中具有标识货运单元的功能,是物流条码标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标准。《条码应用标识》是商品统一条码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填补了其他EAN/UCC标准遗留的空白,它将物流和信息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联接条码与EDI的纽带。
条码技术在仓储配送业中的应用
仓储配送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以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沃尔玛为例,该公司在全美有25个规模很大的配送中心,一个配送中心要为100多家零售店服务,日处理量约为20多万个纸箱。每个配送中心分三个区域:收货区、拣货区、发货区。在收货区,一般用叉车卸货。先把货堆放到暂存区,工人用手持式扫描器分别识别运单上和货物上的条码,确认匹配无误才能进一步处理,有的要入库,有的则要直接送到发货区,称作直通作业以节省时间和空间。在拣货区,计算机在夜班打印出隔天需要向零售店发运的纸箱的条码标签。白天,拣货员拿一叠标签打开一只只空箱,在空箱上贴上条码标签,然后用手持式扫描器识读。根据标签上的信息,计算机随即发出拣货指令。在货架的每个货位上都有指示灯,表示那里需要拣货以及拣货的数量。当拣货员完成该货位的拣货作业后,按一下“完成”按纽,计算机就可以更新其数据库。装满货品的纸箱经封箱后运到自动分拣机,在全方位扫描器识别纸箱上的条码后,计算机指令拨叉机构把纸箱拨入相应的装车线,以便集中装车运往指定的零售店。
在国内,条......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