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赖氨酸可以提炼什么啊?
广泛采用的赖氨酸生产法。常用的原料为甘蔗或甜菜制糖后的废糖蜜、淀粉水解液等廉价糖质原料。此外,醋酸、乙醇等也是可供选用的原料。直接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主要微生物有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的突变株等 3种。这种方法是在50年代后期开发的。70年代以来,由于育种技术的进展,选育出一些具有多重遗传标记的突变株,使工艺日趋成熟,赖氨酸的产量也得到成倍增长。工业生产中最高产酸率已提高到每升发酵液100~120g,提取率达到80~90%左右。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二:赖氨酸的制备生产
1.DL-赖氨酸的制备方法2.编码dap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3、产L-赖氨酸的微生物和用其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4.从发酵液中提取L-赖氨酸的方法5.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6.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7.赖氨酸废水净化装置8.利用棒状细菌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9.利用甲醇同化细菌生产L-赖氨酸或L-精氨酸的方法10.生产L-赖氨酸的棒状菌和制备L-赖氨酸的方法11.生产L-赖氨酸的棒状菌和制备赖氨酸的方法12.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13.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14.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215.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316.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317.使用利用甲醇的细菌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18.通过发酵生产L—精氨酸或L—赖氨酸的方法19.通过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20.通过发酵生产L-赖氨酸及L-谷氨酸的方法21.突变细菌株的L-赖氨酸生产22.稳定的赖氨酸溶液23.新的赖氨酸脱羧酶基因以及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24.一种N-叔丁氧羰基赖氨酸的生产方法25.一种棒杆菌属菌种以及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26.一种高纯度DL-赖氨酸的生产方法27.一种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28.用遗传修饰的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赖氨酸29.用于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30.用于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231.用于产生L-赖氨酸的方法 332.制备颗粒状L-赖氨酸的方法
三:赖氨酸脱羧酶肉汤及对照管的反应原理
赖氨酸脱酸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也可用于某些非发酵菌。试验关培养基中含有赖氨酸和葡萄糖,酸碱指示剂为溴甲酚紫(中性和碱性时紫色,酸性黄色),未用时为紫色。如果待测细菌将赖氨酸脱羧,则产生胺,为碱性,溴甲酚紫保持紫色,如果不脱羧,肠杆菌科的细菌都能分解葡萄糖,产酸,溴甲酚紫变为黄色。
氨基酸脱羧的对照管其实就是一个葡萄糖发酵管,不含氨基酸。由于实验结果阳性的为保持紫色不变,阴性结果为黄色,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须同时接种对照管,如对照管变为黄色,说明细菌接种成功,证实试验管紫色(不变色)却为阳性,而非未接种好细菌。
此外,由于氨基酸脱羧的产物为尸胺、腐胺等,遇氧不稳定,故各管接种完细菌后,需加入几滴液体石蜡隔绝空气,保持胺的稳定性。
四:赖氨酸生产工艺?
传统的赖氨酸生产工艺,一般是发酵液先酸化后,进入树脂柱中进行离交提取,用氨水进行解析后的赖氨酸(解析液)进行薄膜蒸发浓缩,经结晶分离后精制成品(见下图)。
五:为什么要选用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作为赖氨酸生产菌株
因为黄色短杆菌先利用天冬氨酸激酶将天冬氨酸反应为中间产物,经一系列过程后,再由中间产物一部分变为赖氨酸,另一部分由高丝氨酸脱氢酶变为甲硫氨酸和苏氨酸,而苏氨酸和赖氨酸一起抑畅天冬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导致赖氨酸产量低,现人工诱变不能产生高丝氨酸脱氢酶的黄色短杆菌,既不能合成苏氨酸,则不会再于赖氨酸共同作用于天冬氨酸激酶,且使较多的中间产物合成赖氨酸,提高赖氨酸产量
六:微生物可以合成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吗
可以,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用的就是细菌。
其合成途径是:糖经EMP途径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TCA环),其中的延胡索酸通过转氨反应生成天冬氨酸。由天冬氨酸出发,可生成苏氨酸、蛋氨酸和赖氨酸(统称天冬氨酸族氨基酸)。
我国从1970年代开始进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研究,从198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目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赖氨酸已广泛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
七:为什么使用营养缺陷型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单地以氨基酸为例说明一下。
正常的微生物(通常称为“野生型”)细胞内各种氨基酸合成的控制机制相当完备,不会多合成一点,也不会少合成一点,即使有多余的某种氨基酸合成,也不会轻易地排放于细胞外。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氨基酸,需要让微生物尽可能多地合成某种氨基酸,并顺利地排出细胞到发酵液中,这就需要打破微生物原有的氨基酸合成控制机制,这就是营养缺陷型微生物的育种原理。
以赖氨酸为例。赖氨酸属于天冬氨酸族氨基酸,与蛋氨酸、苏氨酸在同一条合成链中,且赖氨酸位于合成链的最底端。要用发酵法得到赖氨酸,一是必须打断合成链中通往蛋氨酸和苏氨酸合成的支链,让合成链只通往赖氨酸合成。二是解除合成链中对赖氨酸合成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让赖氨酸的合成能持续进行。
那么具体来说,一是要让合成链中通往蛋氨酸和苏氨酸合成的支链关键酶--高丝氨酸脱氢酶不能合成或活性降低,就使合成链向赖氨酸方向延伸了。这种通过人工方法培育成的菌种就是蛋氨酸和苏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或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这种菌株在缺乏蛋氨酸和苏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或生长极弱。
二是解除合成链中对赖氨酸合成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即在菌体内有超过需要量的赖氨酸存在时,赖氨酸不对合成链中关键酶形成抑制(酶活性降低)和阻遏(停止酶的合成)。可通过人工方法,让菌株对赖氨酸的结构类似物--S-(2-氨基乙基)-L-半胱氨酸不敏感,从而解除对赖氨酸合成链中关键酶的反馈抑制和反馈阻遏(这种酶的名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