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论文

一:中药药理的研究内容

中药药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主要药效学研究和一般药理学研究。 中药新药主要药效学研究应遵循中医药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试验计划,根据新药的功能主治,选用或建立与中医“证”或“病”相符或相近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对新药的有效性做出科学的评价。主要药效学研究包括下面几个方面。中药药理学 (1)主要药效学研究设计依据和要求中药具有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的特点,在实验设计时应根据新药主治(病或证),参考其功能,选择能够反映其疗效本质的主要药效进行重点研究;间接证实其药效的辅助试验可酌情选作,要分清主次。如主治风湿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应以免疫性关节肿、细胞免疫和镇痛作用为主要试验,特别是免疫性关节炎为重中之重。如新药对二型胶原(常用不完全性佐剂代替)性关节炎的继发肿胀没有抑制作用,其他试验结果再明显也是没有用的。此外、主要药效试验应从多方面进行论证,至少应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型加以证实,且以整体试验为主。要求实验方法可靠、技术先进、操作规范、结果可信。(2)选择实验方法药理实验方法主要分为在体试验和体外试验两大类。两者互相补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研究中药新药药效。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体外试验包括离体器官、组织、细胞、酶、受体、细胞内信息及基因等实验。其可以按要求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具有重复性好,用药量少、节省动物等优点,且可排出体内神经体液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可进行直接观察,获得准确结果。所得结果较易分析。在1、5、7类中药新药的研制中,因含杂质较少,可以配合一定的体外试验。但在进行体外试验时,应充分估计到中药粗制剂中杂质和理化性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药液的酸碱度、各种电解质和鞣质等的干扰,所得结果常常不能反映临床疗效。例如在试管内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常常在体内不一定表现出强大的抗菌作用;某些中药含有大量钾离子、钙离子,其粗制剂在麦氏浴槽中表现出对离体平滑肌、心肌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但口服后不一定产生相应作用。体内试验也称在体试验,其比较接近于临床状态,适于综合性研究,所得结果较为可信,可以直接反映临床疗效。中医药学以整体思想体系为基础,重视宏观调控。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整体试验能较全面的反映药物的作用。特别是中药新药2类药材、6类复方制剂大多属粗制剂,更应强调以体内试验为主。要证实新药具有某种药理作用必须通过体内试验证明有效。体外试验仅起辅助作用。具体试验方法请参考相关方法学书籍。近年来开展的中药血清药理试验方法是一种新的体外试验方法,其将受试药物经口给与动物后,取其血清作为药源加入体外反应系统中研究其药理作用。此种方法尽管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但对中药粗制剂的体外试验具有重要价值。严格说来,采用血清药理试验方法,给药方案需要进行大量的预试验,才能找出最佳给药方案。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每天给药次数,连续给药时间,给药后采血时间以及血清中所含相关活性物质的灭活条件。李氏根据近些年来所掌握中药有效成分大量药代动力学数据,提出通法如下:将受试药物每天给药两次,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采血;给药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按此通法方案进行,理论上中药或其复方所含80%以上的成分于给药后1小时处于达到或接近峰值。血清中活性物质对所含药物作用有干扰,如何排出干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问题。一般排出酶活性及补体干扰,常采用56℃条件下放置30min,这是最简便的方法。但不能列为通法。因为干扰因素不同,排出干扰的条件差异会很大。(3)选择动物模型和指标研究药物的作用仅仅在正常动物身上进行还不够,还需要制备各种动物......余下全文>>

二:合理用药的论文 50分

加快实现中药生产现代化

(2002-5-23 14:55:45)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药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中药作为国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几千年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在人类与疾病斗争和保障健康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确切的疗效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对化学药的副作用和天然药物的重新认识,世界各国对植物药的管理出现松动,使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将有可能降低,面对加入WTO后更加开放的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药也将面临国外西药、植物药、日本汉方药,以及“洋中药”的挑战,面临着国内市场、中药资源和中医药人才被占领和掠夺的危险。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中药的发展应该立足国内,加强自身完善,同时要放眼国际,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中药企业实施GMP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实施GMP是扶正祛邪,提高中药企业整体水平的必要措施,关系到中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当前,加快实现中药生产现代化,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通过实施GMP,在改进生产条件和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切实改变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应鼓励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淘汰落后,合理调整企业和产品结构,促进生产的集中度,促进规模化大企业的形成。为支持企业进行GMP改造,鼓励企业进行改制和资产重组,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后集团内生产品种和剂型可以进行调整,此举可减少集团内药品生产企业产品重复生产,优化产品结构。

(二)药材的生产是中药药品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源头,只有首先抓住源头,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药的质量问题和中药标准化和现代化问题。中药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中药标准包括药材标准化、饮片标准化和中成药标准化。其中中药材的标准化是基础,没有中药材的标准化就不可能有饮片及中成药的标准化。而中药材的标准化有赖于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因为药材是通过一定的生产过程而形成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起草制定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日前已经发布,目前正争取尽快制定发布GAP规范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认证程序和评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基地进行试点认证。试点认证拟选择产地单一、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注射用处方涉及品种、不良反应较大品种的替代品种的种植基地。对通过GAP认证的药材品种,逐步核发药材批准文号。同时,要在对全国中药材的种植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加强对实施GAP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充分重视中药材原产地因素,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分析手段相结合,合理布局,拟定区域种植规划,保证中药材生产质量。自1999年7月我国第一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正式挂牌启动,目前已有江苏的银杏叶基地、陕西商丘丹参基地、宁夏枸杞基地、麻黄基地、内蒙古的甘草基地、广州的化橘红基地等一大批种植优良、管理科学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为GAP颁布实施及认证打下实践基础。

(三)重视中药材饮片的炮制加工,逐步取代中药材集贸市场的传统做法。加强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和提高,运用指纹图谱等先进的科学检测手段,保证中药产品的安全可控。国家药监局已开始着手制订中药饮片的GMP认证标准,确定认证期限,通过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监控来达到提高中药饮片质量。

(四)中药前处理和提取是中药生产的重要工序,针对中药前处理、提取问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国家药监局将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这也是保证中成药质量的关键环节。各中药生产企业在GMP改造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设置......余下全文>>

三:帮帮忙啊,药概论文不知道怎么写?

给你一篇作参考;

采撷中西之长 振兴民族药业

——中药现状及前景思考

摘要:本文指出,在制药业面临机遇与挑战的今天,中药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真正要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振兴民族药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及文化普及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医药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是任重而道远。然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灵活运用中西方的优势,民族药业的瑰丽画卷即将展开。

关键词:中药 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 文化

目录 1.中药现状及前景概述

2.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对制药行业的要求

2.1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对研发的要求

2.2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对生产的要求

2.3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对销售的要求

3.中药发展对文化的要求

3.1中药发展对企业的要求

3.2中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3.3中药发展对社境环境的要求

4.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2006年6月,我获得了选择药大的机会

2006年7月,我有幸被药大录取

2006年9月,我终于踏上了药大的土地

2006年12月,我坐在了《药学概论》的课堂上,

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接触药学

2006年底,我奋笔疾书,笔尖开始流淌那似有似无的药香

身为炎黄子孙,我为祖先留下的瑰宝感到无比骄傲

身为药大人,我为学校完备的学科设置感到无比自豪

1. 中药现状及前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保健事业需求的增长,药品已成为一类供人们防病治病与提高生活 质量并还不段“推陈出新”的特殊药品。作为“朝阳产业”的理论基础,药学的前景毫无疑问是光明的。

作为祖先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中药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世界民族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也必将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和价值。中药在疑难病症的治疗上所获得的成果令人惊讶不已,诸如神经系统疾病、微循环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恶性肿瘤、肝炎、爱滋病、老年性痴呆等均转向从天然药物、民族药物和传统药物中寻找出路。在全球制药市场的兼并收购中,中药题材也开始崛起。随着人们在使用化学药物的过程中发现其副作用逐渐增多,西方近来又回过来用含有全部有效成分的生药制剂,模仿天然有效成分,以克服副作用。在西药已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中药是否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为制药业带来一线生机?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发扬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公民,我们有责任造福人类。

但是,目前中药在国际医药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还处于劣势。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对制药行业的要求

2.1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对研发的要求

研发是制药业保持活力的关键之所在。

作为传统瑰宝,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献及技艺,我们必须善于发掘利用,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加快,我们应该采取必要措施,抢救性保护散落在民间的经典药方,加以研究。总之,我们必须打破封闭的理论体系,不拘泥于中医理论,在中药研究中注重中西医结合,注重现代医学方法和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创新。

中药仅仅是一种载体,我们要通过现代药学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如受体学说、免疫理论、光谱与色谱技术、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以中药为蓝本,研发新药。

同时,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实现研发经费和利润的良性循环。但也应该避免困扰全球制药市场稳定和高速增长的问题,即官僚作风对研发的影响。

2.2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对生产的要求

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要求出厂的药品质量可靠,为此......余下全文>>

四:关于邓丽君的议论文4000字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

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五:毕业论文的摘要怎么写?

摘要

我国中药产地广,物种繁多,目前已知的中药材有5700余种,为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现代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GAP)。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的简称,为加强中药材生产的监督管理、为确保中药材的质量而定的,是从生态环境、种质到栽培、采收到运输、包装,每个环节处于严格的管理下。目的在于运用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监控手段,保护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实现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分析、总结近年来中药材生产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论述了我国的中药材及中成药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药生产必须规范化与规模化,因此我们如若想从事中药材行业必须对中药材GAP内容了解,因此我们清楚取得GAP认证程序是繁琐的,生产者即使取认证也要按标准,否则将取消证件。

【关键词】 中药材 GAP认证 生产质量 栽培 环境

得看你的题目是什么了,大约200-300字 ,单独成页,摘要二字做标题, 后面要有3-5个关键词,上面是我的摘要,你可以参考做样式看,最好写自己想说的话,

六:以生物活性为导向的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的主要研究程序有哪些

药用植物是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的重要源泉。研究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是中药实现质量稳定、可控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论文基于发现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选择了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黄帚橐吾少头亚种、藏药椭圆叶花锚、藏药川西小黄菊、以及油菜蜂花粉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分离分析方法(柱层析CC,制备薄层层析PTLC),结合现代色谱、波谱技术对获得的化合物或组分进行详细的化学表征,通过体内外药理活性试验对获取的化合物或组分进行生物学评价。

七:急求药物代谢论文1500字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

传承历史,历经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虽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

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中药的

研发仍然充满了挑战,如药材来源变异大、有效成分不明、质

量控制困难、缺乏清晰准确的安全性评价、药理作用机制不明

等等。因此,至今还没有一种中药通过美国FDA的新药审

批;而且,欧盟已经颁发了(欧盟传统药品法案),也直接影响

了中药的出口。为了扭转目前这种尴尬的境地,实现真正与

国际接轨。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必须对中药的安全性、作用

机理及其药理活性成分有明确的认识,并深入剖析。近十多

年来。在西方药物发现和开发阶段利用体外和计算机辅助研

究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ME/

T)特性研究,大大提高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1]。所以借鉴西

方新药研发的成功经验,将ADME/T评价体系引入到中药的

研究中。特别是药物代谢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中药的真正有

效成分和作用机理,而且有利于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等。

本文将综述药物代谢(Dmg Metabolism)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概况及其进展。

1 药物的代谢

药物在机体内的消除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药物不经

任何代谢而直接以原型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另一种是部

分药物在体内经代谢后,再以原型和代谢物的形式随粪便和

尿液排出体外。药物的代谢(drug metabolism)也称为药物生

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是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之

一【2J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分为两个步骤【3j,第一步称为

I相代谢反应。药物在I相反应中被氧化、还原或水解,催化

I相代谢反应的酶主要为肝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

第二步称为Ⅱ相结合反应。药物在Ⅱ相结合反应中与一些内

源性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谷胱甘肽等)结合

或经甲基化、乙酰化后排出体外。催化Ⅱ相结合反应的酶主要

有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谷胱甘肽一s一转移酶、磺基转移酶和

乙酰基转移酶等【4 】。其中P450酶在众多外来化合物的生

物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P搐50酶催化的底物相当广

泛,90%以上药物的氧化是由P450酶催化的。是人体内最重

要的代谢酶,其催化的I相代谢反应是化合物在体内代谢的

关键步骤。因为这一步反应通常是药物从体内清除的限速步

骤,可影响化合物的半衰期、清除率等动力学特性,且P450酶活性常常随遗传因素、年龄、疾病状态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

影响而发生改变L7J。

一般来说,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其药理活性发生

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第一,代谢物活性或

毒性降低;第二,形成活性代谢物;第三,形成毒性代谢物;第

四,前药的代谢激活。总之,药物代谢转化的最终结果是使药

物极性增加。有利于药物的排出体外【2.3】。

2 药物代谢研究的方法

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分为体内法和体外法,两者各有优

缺点,所以通常两者相结合进行药物的评价研究。体外研究

可以通过高通量筛选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对大量候选化

合物的药动学特性作出初步的评价。缩小体内筛选的范围,一

般应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初期。体内代谢研究是体外研究

的良好的衔接点,因为有时候应用体外模型预测体内参数不

理想,必须借助体内筛选。当然在药物开发的后期,也要进行

动物和人体体内药物代谢研究,总之,两者相辅相成【3J。

2.1 体内法药物的体内代谢研究主要是在整体水平上进

行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于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收集胆

汁、尿液和粪便,然后用高......余下全文>>

八:维生素类药物的生产方法,应用范围,发展概况论文

21世纪初期,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阶段,使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的特征更加明显,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众多地区竞相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战略产业。本报告以国际医药产业近两年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为重点,提供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背景。同时,提出国内医药产业2002年包括发展格局、政策导向及运行特点的综合性报告。

(一)“十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环境

1、 加入WTO带来环境变化。近期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我国近年来生产的837种西药中97.4%为仿制。WTO中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使我国制药业的发展今后只能走自主开发新药,或仿制国外专利期已过药品的道路。由于仿制专利期已过药品竞争激烈,利润微薄,而开发新药又得面对资金与科研等难题,很可能出现国内制药企业在普药市场激烈竞争、而利润丰厚的新药市场被外资公司控制的格局。

二是降低药品进口关税。药品进口关税税率从14%逐步降低到2003年的6%不会对国内造成冲击。因为一方面我国制剂药市场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价格差距很大,降低部分关税不能构成很大冲击。另一方面药品进口关税目前并不太高,从14%降到6%缺少下降空间。国外制药厂商由于制造成本高,没有价格优势,同时国外制药厂商在中国执行的是高定价、高促销费用的营销策略,目标市场定位为高端市场。因此不会进入国内普药市场与国内制药企业打价格战。

三是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开放医疗服务市场。中国承诺在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分销服务业务,外商可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由于有3年的缓冲时间,并采取先合资、后独资,先零售、后批发,先试点、后放开到全国的渐进开放方式,另外,由于国内正在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只保证基本的医疗需求,价格较高的进口药较少收入其中,因此进口药的市场份额难以大增。

2、国家医药产业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务院调整药品监管机构,重新划分职能,规范医药行业发展方面的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总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强化监管,淘汰落后小规模企业,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引致的恶性竞争,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主要的内容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鼓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999年修订的《新药审批办法》突出了鼓励创新、加强新药保护的精神。首先,延长了1~5类新药的保护期限,其中一类新药从8年保护期延长到12年保护期,其它各类新药的保护期均有所延长。在新药保护期内只允许取得新药证书的企业生产销售新药,其它企业不得仿制,以保护新药研制生产企业享受到创新的利益、不致遭受激烈的价格竞争。其次,在药品价格管理方面,法规规定新药可以在定价时取得更高的毛利率,以使新药生产企业获得更好的利润。第三,严格管理和控制新药证书的转让、允许在企业集团内进行药品的委托加工和异地加工等一系列措施,将大大地改善医药企业的研究生产环境,推动企业对新药开发的投入,加快新药的产业化。“入世”以后,我国新药审批正在作重大改变,新药的概念将由原来的“首次在我国生产的药品”修改为“首次在我国上市的药品”。这将刺激在我国进行“抢仿”。今后的趋势是,国家由重点保护新药转向重点保护专利,这将进一步促进研究开发和创新。

二是限制审批,强制实施GMP。针对我国目前制药企业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主要举措是通过药品生产企业换证及强制实施GMP(Good Manu......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