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中秋节小班教学反思怎么写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为了使孩子们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活动前让孩子们自己和家长一起买月饼,带月饼到幼儿园,并请家长们配合晚上和幼儿在家一起观赏美丽的月光。
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也感受到节日气氛,于是便设计了这个节后开展的中秋主题活动,请幼儿和自己的同学、老师一起品尝月饼,共享节日的快乐。幼儿自己要动手做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师并讲解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又要照顾自己是很辛苦的,让幼儿们能够体谅到爸爸妈妈的辛苦,所以自己要认真做一份“爱心礼物”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来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来接时要对他们说一声:爸爸妈妈中秋快乐,并把礼物送给他们。家长们接到“爱心礼物”很开心,对我们的活动也很满意。
动手制作“爱心礼物”是本次活动的亮点部分。由于已经是大班孩子了,动手能力比较强,所以才会请他们动手制作礼物,虽然他们是大班的孩子,不过他们是新生,有的还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不是很高,教师做好礼盒,请幼儿自己在礼盒上贴上教师准备好的图片(星星、爱心、花、苹果等),来美化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盒,还把自己画好的爱心放在礼盒里面,这说明自己特别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把自己的爱心送给他们。
品尝月饼是让幼儿了解到传统文化,因为一直以为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是要品尝月饼的,而且全家要一起边吃月饼边欣赏月亮,月饼是圆的所以要代表全家团圆的意思。同时请幼儿通过边品尝边了解的方法,知道了月饼还有多种口味有、水果月饼、豆沙月饼、莲蓉月饼等。
不足之处,本次活动的环境布置没有表现出节日的气氛,导致节日气氛不太浓。教师可以讲解一起关于月亮的知识。如果能布置相应的环境,讲解一些月亮的知识相信幼儿对于节日的感受体验会更加深刻一些,了解的会更多一些。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二:中班欣赏《中秋月饼盒》活动反思
中秋月饼盒 [妈咪爱婴网教案频道 www.baby611.com/jiaoan]
1、了解材料,分享各种材料的用法等。
师:篓子里有什么材料?你以前用这些材料做过什么?
2、与幼儿共同讨论怎样装饰盒子。
(1) 欣赏各种各样的盒子。
师:你带来的盒子是什么样的?原来是用来装什么的?
人们为什么把装东西的盒子设计的这么漂亮?
(2) 重点欣赏装饰月饼的盒子。
师:你能看出这个盒子是用来装什么的吗?
你是通过哪些线索发现的?
你觉得这个盒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们来设计装月饼的盒子,你觉得盒子上需要些什么?
你想要写的字或画的画应该放在盒子的什么部位比较合适?
3、幼儿两两分工,合作装饰盒子。
(1) 幼儿分工合作装饰盒子,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合作中的表现。
(2) 师:你们在合作时有什么困难?你觉得怎样才能合作的开心?
4、分享和展示作品。
(1) 每组派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装饰的盒子。
师:你们最得意的部分在哪里?主要用了那些材料?
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
(2) 欣赏盒子,鼓励幼儿尽可能给出一些更好的建议。
三:关于中秋节报告的前言和后记! 20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余下全文>>
四:幼儿大班月亮和我是好朋友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它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2、知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是团圆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 教师讲完故事,问:《月亮朋友》的故事里,月亮会变成哪些形状呢?它们分别像什么?
2. 小结:原来,不同的时候,月亮会穿着不同的衣服。
二、 中秋的故事
1.(出示满月图片)月亮最大最圆的时候,我们要过一个特别的节日,这是我们中国人才过的节日,你们知道吗?
2.中秋节里我们要做些什么事呢?
3.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你吃过哪些月饼?
4.小结:月饼种类可真多呀,有甜的、有咸的,还冰淇淋的。
5.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吃什么?(芋艿、鸭子、毛豆等)。
6.小结:中秋节要吃芋艿,这是因为秋天是芋艿丰收的时候,以前的人觉得芋艿圆圆的,像月亮,所以到了中秋节全家人就一起吃芋艿。
三、延伸活动
1.请幼儿说说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中秋节的小故事。
2.总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天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芋艿,赏月亮。这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 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第二环节谈谈中秋节的故事,了解中秋节里人们的传统习俗。
第三环节说说自己收集到的中秋小故事,通过不同的故事感知中秋节家人要团团圆圆。
五:中班中秋大团圆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 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六:小班《月儿圆,中秋乐》社会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快乐过中秋节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快乐中秋节》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请点击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请点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自制贺卡,并与同伴互送电子贺卡。
七:社会我是哥哥姐姐反思
能干的我反思
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对幼儿来说,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的成长,可以帮助他们增加自信心,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升入中班的幼儿,幼儿有了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同时也开始对事物的缘由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并试图自己来处理和解决问题,独立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很关心自己的同伴们如何看待自己,老师、家长如何评价自己,建立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了初步的意识,羞耻心和荣誉感也逐渐增强。因此我们设计“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我们从多元的角度,让幼儿回顾自己的成长变化,体会“成长”是一件神奇和令人兴奋的事。
这是升入中班的第一个主题,不管是从幼儿的心理还是能力上都是非常适合的一个内容。而当孩子们踏上楼梯,步入新的教室,那种从内至外的自豪感、新鲜感也是极其明显的,而我们则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这种积极性,突出他们的主体性,带领孩子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首先是通过社会活动《我升中班了》《能干的我》来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一名真正的中班孩子,有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刚升入小班,应该成为他们的榜样,于是我们就利用游戏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好吃的东西与小班弟弟妹妹一起互动游戏,可以看到作为哥哥姐姐,孩子们很认真地带动小班幼儿,如阳阳一会教妹妹玩拉线玩具,一会又带妹妹玩电动玩具,细声细语,真得很有爱。我们还通过值日生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能干,从情感与行动上激发幼儿的发展潜能。其次是语言活动《别说我小》《我喜欢我的小毯子》等,让幼儿体会“长大”的真正含义。而美术活动《我长高了》《送给爸爸的领带》《我的小手》则是让幼儿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虽然刚入中班,但因为有良好的基础,所以在绘画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完整表现自己长高的样子,也能用自己的色彩装饰领带送给爸爸。在主题进行中,恰逢中秋节,我们还组织幼儿进行了《香香的月饼》活动,与孩子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并一起欣赏月饼、吃月饼,身临其境感受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主题进行中,我们还结合本班特点,调整了区域,将角色区布置一新,并在各个区域投放了多样的活动,如根据美术活动的延伸,在美工区中投放了涂色七巧板,涂完之后再进行剪,最后塑封好投放进益智区,供幼儿进行拼七巧板的操作。再如根据主题进程逐步更新内容,如美工区中从一开始的绘画“我长高了”到泥塑“我长高了”再到剪纸“我喜欢的……”,逐层锻炼幼儿的手指精细动作。总之,通过环境的创设、适宜的游戏活动、多样的区域材料,我们在这个主题中,不断将幼儿的能力提高,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充分让幼儿感受到了长大的快乐。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家长方面的,很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对幼儿的独立性总是持有怀疑态度,他们总是不肯放手,一个月了仍有像王金喆这样的孩子依赖情绪突出,每天哭着来园,因此如何让家长重视幼儿的能力锻炼,将是下阶段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