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这首诗的译文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译文
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与王公贵胄们同杯喝酒。
豪士面前,气岸凛然,什么时候风流肯落他人之后。
当时夫子清晨红颜,我也当少年之时,在章华台走马挥金鞭。
在麒麟殿献纳文章,听歌看舞淹留在豪华﹑珍贵的玳瑁宴席。
原以为咱们就这样长久过下去了,那知道草动风尘起,那安禄山小子反了。
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如同秦宫向阳的桃李开得格外绚丽。
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
二:流夜郎赠辛判官的注释译文
①五侯:《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侯(hóu):爵位名。 七贵:吕、霍、上官、赵、丁、傅、王。 唐人多以汉暗喻本朝之事,故五侯七贵借指当时与李白结交的达官显贵。②气岸:犹意气,傲岸的气概。③章台:汉时长安城有章台街,是当时长安妓院集中之处,后人以章台代指妓院赌场等场所。《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④麒麟殿:汉代宫殿名,《汉书·佞幸传·董贤》:“后上置酒 麒麟殿 , 贤 父子亲属宴饮。”⑤淹留:停留。淹,滞留。⑥玳瑁筵:指华贵的筵席。玳瑁(dài mào):一种有花纹的海龟,其壳可镶制家具。筵,酒席。 ⑦谪(zhé):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⑧金鸡放赦:金鸡,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后用作大赦之典。 过去在长安时沉缅于花前月下,与当朝的权贵们同饮一杯酒,那高傲的气概使豪杰之士佩服,放荡不羁从不肯落在他人身后。当时我年轻好胜,挥着金鞭奔驰在长安的章台街上。在宫中曾向皇帝献上优美的文章,长久地留在珍贵筵席上听歌观舞。总觉得可以长久这样下去,谁知竟然爆发了安史之乱。函谷关被胡人骑兵占领,许多人才像桃李向阳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而我却被远远地流放夜郎,什么时候才能遭逢金鸡大赦,使我回到家中啊。
三:流夜郎赠辛判官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在这年春天,终因参加永王李磷幕府事而获罪,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此诗大概是诗人刚被流放时所作。辛判官,可能是李白供奉翰林时的朋友。或许这位辛判官在与诗人对饮时,反复安慰诗人,于是诗人慷慨高歌,尽情向他倾诉郁悒之情。
四:李白的 《流夜郎赠辛判官》这首诗 的赏析、、
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与王公贵胄们同杯喝酒。
豪士面前,气岸凛然,什么时候风流肯落他人之后。
当时夫子清晨红颜,我也当少年之时,在章华台走马挥金鞭。
在麒麟殿献纳文章,听歌看舞淹留在豪华﹑珍贵的玳瑁宴席。
原以为咱们就这样长久过下去了,那知道草动风尘起,那安禄山小子反了。
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如同秦宫向阳的桃李开得格外绚丽。
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
五: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中流夜郎和辛判官是谁?
流夜郎是指诗人被流放夜郎。辛判官,可能是李白供奉翰林时的朋友。或许这位辛判官在与诗人对饮时,反复安慰诗人,于是诗人慷慨高歌,尽情向他倾诉郁悒之情。
六:】: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文言文翻译
亲,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当年在长安一度买醉去烟花之地,经常有达官贵人一起喝酒。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七:"风流肯落他人后,气岸遥凌毫士前"什么意思?求详细解释 这两句唐诗好像出自李白的《流夜郎赠辛判官》
流夜郎赠辛判官(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这句挺白话的,好像不需要解释= =,不过替你找了一下:
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
与王公贵胄们同杯喝酒
豪士面前,气岸凛然
什么时候风流肯落他人之后
当时夫子清晨红颜,我也当少年之时
在章华台走马挥金鞭
在麒麟殿献纳文章
听歌看舞淹留在豪华、珍贵的玳瑁宴席
原以为咱们就这样长久过下去了
那知道草动风尘起,那安禄山小子反了
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
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如同秦宫向阳的桃李开得格外绚丽
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
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
诗评:
李白同志,作风问题也是提拔干部的重要条件,要低调,低调,知道吗?
参考资料:http锭/...9.html
八:《流夜郎赠辛判官》的解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韵一)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韵二)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韵三)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韵四)
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鼎玉帛岂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韵五)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韵六)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现在再讲一篇李白的古题乐府诗《将进酒》,也是汉代短箫铙歌之一。汉代乐府歌辞原文,因为声辞杂写,故不能了解其意义。只有第一句是“将进酒”,后世文人拟作,都是吟咏饮酒之事。李白此诗,也沿袭旧传统,以饮酒为题材。
这首诗用三言、五言、七言句法错杂结构而成,一气奔注,音节极其急促,表现了作者牢骚愤慨的情绪。文字通俗明白,没有晦涩费解的句子,这是李白最自然流畅的作品。
全诗转换了六个韵。第一、二韵六句合为一段。此后每韵自成一个思想段落。开头四句用两个“君不见”引起你注意两种现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比喻光阴一去不会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说人生很快便会衰老。青春既不会回来,反而很容易马上进入老年,所以人生在得意的时候,应当尽量饮酒作乐,不要使酒杯空对明月。这是第一段的内容,它也象《蜀道难》一样,一开头就从题目正面落笔。“君不见”是汉代乐府里已经出现的表现方法,意思是“你没有看见吗?”跟我们现在新诗里用“看啊”、“你瞧”一样,是为了加强下文的语气。李白诗中常用“君不见”,这三个字不是诗的正文,读的时候应当快些。我们如果把两个“君不见”都删掉,也没有关系,诗意并无残缺。而且删掉之后,这一段就是整整齐齐的六个七言句,更可以看出这两个“君不见”是附加成分。在七言歌行中,这一类的附加成分,我们借用一个南北曲的名词,称之为“衬词”,因为它们只起陪衬的作用,不是歌曲的正文,唱起来也不占节拍。但是,如果“君不见”三字不在七言句之外,那就不能算是衬词。李白另一首诗云:“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这又是一种用法。如果把这个“君不见”也作为衬词,则第一句只有五字,而全诗却都是七言句。如果把“君不见”认为诗的正文,则这一句有八言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全句仍是七言,多出来的一个字是衬字。“君不见”三字只抵二字用,应当读得快,让它们只占两个字的音节。南北曲和弹词里,这种衬词很多,因此产生了这个名词。唐代虽然还没有这个名词,但象“君不见”之类的附加成分,实在已是曲子里用衬词的萌芽。此外,李白还有一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有:
君不见,李北海,
英风豪气今何在?
君不见,裴尚书,
土坟三尺蒿藜居。
这是构成了两个三字句,也不能说是衬词了。
第二段四句,大意说:天既生我这个人材,一定会有用处。千金用完,也不必担优,总会得再有的。眼前不妨暂且烹羊宰牛,快乐一下。应该放量饮酒,一饮就是三百杯。这一段诗,表面上非常豪放,其实反映着作者的牢骚与悲愤。言外之意是象我这样的人材,不被重用,以致穷困得在江湖上流浪。
第三段再对两个酒友发泄自己的牢骚。岑夫子是岑勋,年龄较长,故称为夫子。丹邱生是一个讲究炼丹的道士元丹邱,李白跟他学道求仙,做了许多诗送他。这里,诗人劝他们尽管开怀畅饮,不要停下酒杯。我唱个饮酒歌给你们两位听:钟鼎......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