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日休的《咏蟹》的译文及赏析?
唐代皮日休《咏蟹》:
未游沧海早知名,
有骨逐从肉上生。
莫道无肠畏雷电,
海龙王处也横行。
首句带出蟹在海洋中的名声,下句指它的肉上生骨,长相奇特(因蟹属甲壳动物,其胸、背、脚均为硬壳,如 骨头般)。 余二句咏蟹本无心肠,故无所顾忌,浑身是胆,在海龙王处横行。既突出横行无忌的性格,又与首句互相呼应。蟹的横行本为人所鄙,但此诗的蟹敢于海 龙王处横行,则属敢作敢为的精神 。
诗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全诗不作一个蟹字,对蟹的写照可谓极致。
译文:
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壳)。不要说它没有心肠,它哪里怕什么雷电,大海龙王那里也是横行无忌。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2396431.html
二:咏蟹皮日休 分析人物形象
咏蟹——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
有骨还从肉上生。(它的肉上长着骨头(壳)。)
莫道无心畏雷电,(不要说它没有心肠,它哪里怕什么雷电,)
海龙王处也横行。(大海龙王那里也是横行无忌。)
螃蟹,素被视为横行无忌、为非作歹的反面典型形象,皮日休在《咏蟹》中却赋以蟹不畏强暴的叛逆性格。在这首诗中,诗人热情地赞扬了蟹的铮铮之骨、无畏之心和不惧强权、敢于“犯上”的壮举,寄托了他对无私无畏、敢于“横行”、冲撞人间“龙庭”的反抗精神的热烈赞美和大声呼唤。
望采纳
三:皮日休的<咏蟹>的赏析
蟹与诗也是有着不解之缘。唐宋诗词中有可以随手采撷,杜牧的“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陆游的“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苏栾城的“楚蟹吴柑初著霜,梁园高酒试羔羊”,宋景文的“越蟹丹锭美,吴莼紫蟹肥”,以及梅尧臣的“樽前已夺蟹滋味,当日莼羹枉对人”。诗人们字字珠玑的诗句使人窥探到的却是他们对于蟹肥螯美的无限渴望,不由让我们发出亦是此道中人的感叹!但历代咏蟹的诗句中最有名的还是皮日休的《咏蟹诗》,“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寥寥数字将螃蟹的横行之状与无畏性情跃然纸上。
四:<<咏蟹>>(皮日休)
咏蟹蟹包诗
(唐)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 妙手能夸薄样俏,
有骨还从肉上生。 桂香分入蟹为包。
莫道无心畏雷电, 也知不枉持螯手,
海龙王处也横行。 便是持螯亦草茅。
《咏 蟹》(唐 . 皮 日 休)
首 句 带 出 蟹 在 海 洋 中 的 名 声 , 下 句 指 它 的 肉 上 生 骨 ,长相 奇 特 (因 蟹 属 甲 壳 动 物, 其 胸 、 背 、 脚 均 为 硬 壳 ,如 骨 头 般) 。 余 二 句 咏 蟹 本 无 心 肠 , 故 无 所 顾 忌 , 浑 身 是 胆 , 在 海 龙 王 处 横 行 。 既 突 出 它 横 行 无 忌 的 性 格 , 又 与 首 句 互 相 呼 应 。 蟹 的 横 行 本 为 人 所 鄙 , 但 此 诗 的 蟹 敢 於 海 龙 王 处 横 行 , 则 属 敢 作 敢 为 的 精 神 。
皮日休这首《咏蟹诗》:“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抓住螃蟹的“横行”状态,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几乎是古今共通的。
鉴赏:
螃蟹,素被视为横行无忌、为非作歹的反面典型形象,皮日休在《咏蟹》中却赋以蟹不畏强暴的叛逆性格 。在这首诗中 ,诗人热情地赞扬了蟹的铮铮之骨、无畏之心和不惧强权、敢于“犯上”的壮举,寄托了他对无私无畏 、敢于“横行 ”、冲撞人间“ 龙庭”的反抗精神的热烈赞美和大声呼唤。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技巧上很有值得称道之处。首先,是多侧面的形象描写。首句“未游沧海早知名”,是通过诗人久闻螃蟹大名 ,从远处来极写蟹在诗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一个“早”字,既显示了螃蟹所负盛名时间之久,又表现了诗人对螃蟹品格爱慕之日深 。次句“有骨还从肉上生”,重在描写蟹的外形。“有骨”有甲壳 ,是蟹与无骨软体动物的重要区别,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手段 。“有骨”二字暗寓了诗人对螃蟹身有傲骨的赞美之情。三、四两句“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是从心灵世界的角度为蟹敷彩。传说天帝是宇宙的最高统治者,海龙王是水族的主宰,雷电是天帝怒气的产物。螃蟹不仅不怕天帝雷电,而且更不惧龙王的强权,即使在龙王的龙庭中,它也敢于“横行”揣正是由于这多方面的镂刻,从而使螃蟹不畏强权的叛逆性格具有了立体感。
其次,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横生的形象中,也是本诗的显著艺术特色。封建秩序不容许叛逆思想的公开表达,诗歌的艺术规律也要求作者的思想倾向要尽力融入艺术形象中,这些都是诗人以“横行”之蟹的形象寄寓反抗意识的原因。诗中,诗人颂扬蟹的叛逆性格,并未流于直露,而是从“名”、“骨”、“心”、“横行”等侧面逐层对蟹的形象赋之于人的品格、加以刻画、让读者从蟹那具有立体感的形象中自行品味蕴含其中的主旨思想。
五:咏蟹的名人有哪些??
X
持螯、赏菊、饮酒、吟诗,是古代文人骚客每年金秋时节的一项必备之雅事。南北朝诗人毕茂世吟曰“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大诗人李白吟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上高台。”由此可见食蟹饮酒在这些文豪心目中有何等的分量。
唐代李贞白《咏蟹》诗道:“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钉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唐彦谦《蟹》诗吟道:“一手擘开红玉满,双螯哆出琼酥香。岸边沽得泥封酒,细嚼频斟弗停手。”皮日休的《螃蟹》是一首著名的颂蟹诗:“未游沦海早有名,有胃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地横行。”这里生动地描述了河蟹的形态特征和蟹肉的独特风味,并借喻蟹的“横行”,赞许为勇敢无畏的行为。
宋代文人咏蟹诗很多,陆游《糟蟹》诗吟道:“旧交髯薄久相忘,公子相从独味长,醉死商丘终不悔,看来端的是无肠。”“一尺轮围霜蟹美,十分潋艳杜醅香,”“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陈与义《咏蟹》诗道:“量才不数制鱼额,四海神交顾健康。但见横行疑是躁,不知公子却无肠。”黄庭坚诗曰:“形横虽入妇人笑,风味可解壮士颜,”“风味极可人,此物真绝伦,”“不比二螯风味好,那堪对酒把江山。”张耒诗曰:“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 筐实黄金重,螯肥白玉香; 尘埃离故国,诗酒寄他乡; 若乏西来使,何缘致洛阳? ”这几首诗都道出了食蟹的欲望和蟹的馥郁美味,但说螃蟹是无肠公子,却是冤枉,其实螃蟹是有肠的。
明代徐谓《钱王孙饷蟹》诗咏道:“鲰生用字换霜蟹,侍诏将书易雪糕。并是老饕营口腹,管教半李夺蛴螬。”古时文人大都显穷酸,用字画换钱,想尽办法来食蟹。
清代文人黄野鸿的《食蟹歌》写道:“巨螯蟹角露柔毛,偏旁大小如吴钩。”“齿力宛转碎脱之,肌雪入口无停留。”“捧怀大笑号众中,食多我者同寇仇;灯前攘腕了不顾,老眼久注探其尤。”“若肥若瘠尽饕餮,毫锐不肯轻弃投。”“从酉至亥始罢席,计觥不觉愈百筹,醉看坐客恣狼藉,剩脐残扑森戈予。”这些诗中既介绍了河蟹的形态特点,又描述了食蟹功夫到家的坐客,还精采地描述了贪馋的食客众生相。孙晋灏的《食蟹》中道:“朵颐翠釜灶觚立,老饕口腹真贪馋。金膏浓腻一筐足,玉脂滑润比螯缄。”诗人把雄蟹的腴美肥壮描述得维妙维肖,令人馋涎欲滴。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韵”中有三首著名咏蟹诗。贾宝玉笑道:“今日持螯赏桂,亦不无诗。我已吟成,谁还敢作。”诗曰:“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福,坡仙曾笑一生忙。”林黛玉提笔也吟成一首:“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薛宝钗也吟和一首:“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醒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这三首诗集中道出了食蟹的科学,一是要“泼醋擂姜”;二是须防“脐间积冷”;三是“酒未敌醒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诗中“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堪称为咏蟹绝句。
还有一些不知名氏的咏蟹诗句也广为流传,如:“美如玉珧之柱,鲜如牡蛎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胜右军之脂。”“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近代章太炎先生的夫人汤国梨女士久住苏州,在吃阳澄湖大闸蟹后不禁吟出:“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这可算得上是食蟹吟咏的名言绝句了。...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