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马太受难曲赏析

一:巴赫《马太受难曲》感受

希望你能采纳!

有人如此问道:这世界上还有比被钉十字架上的耶稣更感人的场面吗?可有比《马太受难曲》这阕音乐更能代表耶稣的悲情、更能阐述耶稣的受难吗?音乐史的确存在著许多以耶稣的受难为题材的作品,巴哈自己也写了另一阕《约翰受难曲》,但是比较之下,《马太受难曲》对耶稣受难的深刻描绘,关于人性挣扎的苦楚和神性救赎的恩宠,简直就是登峰造极之作。这阕音乐向人说了关于基督的神人二一性之言。

无疑的,巴哈是彻彻底底的宗教音乐家,他把一生的创作力都献给了上主。他留下的烩炙人口的《B小调弥撤》和二百首以上的「清唱剧」,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再也找不到哪一位音乐家可以与他相提并论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提到基督教音乐,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韩德尔(Handel,1685--1759)的《弥赛亚》,无外乎就是那句反复诵唱的「哈利路亚」(Alleluia)。韩德尔是典型的宫廷作曲家,所以他写的神剧特别强调华丽和世俗,在他的其他的作品中都可以意外的发现像Alleluia喊叫声的特殊节奏,比如他在管风琴协奏曲第三首里面一开始就是形同Alleluia的喊叫声,所以在他的神剧里像泛滥式的使用,Alleluia己变成了他的代名词。在我听来,韩德尔的作品显得既粗糙又轻浮,过于俗气而缺乏了宗教音乐独有的那份庄严。作为路德教派的信徒,巴哈以音乐企求信仰,以接近天国的边缘,韩德尔则以音乐表达艺术,风格优于内涵,与信仰的深浅无关。

作为一名音乐家,巴哈的伟大无人会怀疑,但如果说巴哈是一位神学家,就有待商榷了。可是,问题不在于巴哈是不是一位神学家,而应该是我们究竟如何给「神学」下判断,如果他不是一位神学家,就不会在〈这就是神圣的十戒〉的圣咏曲中,把对位声部的动机,反复十次(同时像往例,以主调、下属调与属调的调性结构,表示三位一体),藉此清楚地表现出音乐和十戒的完全一致。换言之,歌颂摩西十诫的合唱旋律,在曲中出现十次;颂赞三位一体的上帝的音乐,就经常以三拍子的三声部方式写成。〈为圣诞节第一天演奏的清唱剧〉里,巴哈特别应用像〈旧约〉犹太人象徵著完全数字的「七」----七天的创造、七个丰腴之年、七个饿荒之年,〈新约〉的原谅人七十个七次、十字架上的七言,等等。巴哈没有给我们留下神学论著,但他的音乐里却给我们看到非语言神学的可能性,他用数字向我们谈论神学,一种可以经由与它的亲缘而进入信仰的语言,相比较一般神学概念的抽象语言,他的音乐语言虽然同样的抽象,但却不难懂。

《马太受难曲》中描述耶稣死后发生地震的部份,其描绘呜动的低音部音型,在歌词的对应下,则被区分为十八、六十八、一○四等三组音符群,这在《旧约圣经》的〈诗篇〉中的第十八、六十八及一○四篇中都言及地震一事。又,耶稣在最后晚餐中预言十二门徒中将有一位会出卖他,就在合唱的部份中,门徒一个接续一个问道「主啊,是我吗?」共重覆了十一次,独独缺了一次,熟悉圣经故事的人一定知道那是作贼心虚的犹大。事实上,巴哈并不是媚俗地重覆玩弄数字游戏,我认为他己经把音乐中的数字提升为某种作为对上帝认信的语言、对基督的祈祷,例如他惯常的使用四十三个音符来表示「我相信」,或用一一二小节来象徵「基督」的概念时,他所指出的是一种身为祈祷的绝对者,而是并非为外人欣赏而作的。

二:巴赫 马太受难曲 听后感

巴赫这部受难曲,不仅继承了中世纪后受难曲的传统,还和当时音乐的各种崭新技法和要素相溶合,使这部受难曲拥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成为圣乐作品中的精品、经典之作。

这是一部具有内在性格的音乐,纵然也有热情的场面,但绝不做出表面的夸大。随着音乐的发展,任何人都会感受到一股沁人肺腑的“慈爱之情”。

妇女们围绕着耶稣遗体旁,哭着说的话,能超越时代,深深地 植根于今天人们的心灵深处。妇女们的形象在这首受难曲中有着 突出的意义。这作品中男女平等,曾使当时的莱比锡深受感动。 因为那时,女人们被禁止在宗教仪式中担任积极角色,连圣咏都由 男童代表女声。可在《马太受难曲》中,在基督受苦受难中,表达人 类慈爱与温暖之情的,全是妇女们。

《马太受难曲》取材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书第26、27两章的 故事。它的歌词由三部分组成:一、圣经的原文,它担负叙述整个 事件过程的任务。其中有以第三人称的福音史家(男高音)的叙述,也有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故事中的角色,如耶稣、犹大、彼得、彼 拉多以及群众等;二、巴赫友人皮堪达尔创作的诗词,它以旁观者 的身份抒发着对眼前发生的事件的种种感触;三是历代流传下来 新教圣咏的原词,是虔诚信徒们的感叹和呼声。巴赫调动了一切 音乐手段描绘耶稣一生中最悲惨的经历:受难前最后几天所遭遇 的苦难、屈辱和死亡。它虽然只有几天,却是最震撼人心的时刻。

《马太受难曲》共有七十八曲,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最后的晚餐到被捕前,经文是马太福音26章l- 56节。第二部分是耶稣被捕到钉十字架,经文是马太福音26章 57节到27章终了。

共有十六个场面:第一部分:l、序幕;2、阴谋;3、在伯大尼受 膏;4、犹大;5、最后的晚餐;6、橄榄山;7、客西马尼国的祷告;8、出 卖。第二部分:9、序幕;10、议会受审;11、彼得三次不认主;12、犹 大之死;13、彼拉多审问;14、嗣髅地;15、三点钟;16、埋葬。

在欣赏《马太受难曲》时,还需要说明的是:全曲中,十六世纪 由哈斯勒(1564-1612)所作的受难圣咏《充满鲜血,伤痕累累的头 颅太经巴赫的改编加工,使这首圣味不仅获得了新的生命,并且以; 其深刻的悲剧性而激发着每一位信徒的灵性体验,震颤着每位听 众的心灵。巴赫在受难曲中前后五次使用这首圣咏,根据不同情 况,有时改变调性,有时改变合唱织体,有时改变节奏,有时改变速 度和强弱,藉着这崇高感人的圣咏合唱,把全曲连结在一起,浸溶 在悲剧的圣洁的气氛中,激起人们最强烈的感动。

巴赫在《马太受难曲》创作中,还做了“立体音响”的试验。有 两个合唱队、两台管风琴,以十五公尺的距离分在两边。巴赫试图 在作品中著着两个合唱队、两个管弦乐队、两台管风琴以及一群唱 “固定旋律”的儿童合唱团,表现出一种巨大的立体式音乐音响。 他使音乐左右移动交替,有时声音从右移到左,或相反。有时声音 从两边同时出来,这样使声音和音响,不停地产生变化。

作品的特殊编制,两个合唱团和管弦乐队产生出非常特殊的音响效果,两个合唱团会进行对话,扮演不同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开头和结尾两个大合唱。作品中有大量的长而深沉的咏叹调,表现了耶稣的受难。在宣叙调,合唱和咏叹调之间有共14首合唱,是作品的高潮。其中保罗·杰哈德特的诗歌O Haupt voll Blut und Wunden,会用不同的手法再现五次,是全曲的核心。

在马太受难曲中,巴赫用到了音乐象征手法。耶稣的宣叙调有弦乐伴奏,象征其神性。而其他人则只有低音提琴伴奏。当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并说出最后一句话时,弦乐器沉默......余下全文>>

三:分析巴赫的音乐作品《马太受难曲》的情感基调

教堂宏伟辉煌、双声部合唱磅礴、管风琴宏大低沉、力度与速度变化、音乐情绪的沉闷悲伤、不知情者的发问

四:对于马太受难曲的评析

小溪巴赫

作者 肖复兴

我一直想写一写巴赫。许多次拿起笔,又放下了。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像我当然要三缄其口了。

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他的音乐影响了三百年来人们的艺术世界,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无以言说,难以描述。我确实不知该怎么来写巴赫。但我又实在想写巴赫。

这一次,鼓励自己说:试一试吧!看看你能不能走近他?

鼓励我写下去的原因,是我在偶然间看到一个资料,其实这资料早已经并不新鲜,只是我的外语太差,德语更是一窍不通。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似乎这个德文的原意一下子解读开巴赫的一切,我对他豁然开朗。

说来很惭愧,因为见识的浅陋和闭塞,我听到的巴赫的第一支乐曲是《勃兰登堡协奏曲》,还只是其中的片断。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因为这里面有经威廉汉姆改编而异常动听的《G弦上的咏叹调》。但这支著名的乐曲,当时勃兰登堡对它根本不屑一顾,没让他的乐队演奏,而是将这支乐曲曲谱的手稿混同在其他曲谱中一起卖掉,一共才卖了36先令。可以说,如果没有1802年德国音乐学家福尔克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巴赫的传记,没有1829年门德尔松重新挖掘并亲自指挥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恐怕巴赫的音乐到现在为止还只值36个先令。

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如果没有福尔克、门德尔松,还会有别的人将巴赫音乐的真实价值挖掘出来,告诉世人的。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即使看来再弱小只是潺潺的小溪,也是不仅埋没不了的,而且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苍老,相反却能常青常绿。这确实是音乐独具的魅力,它同出土文物不一样,出土文物只能观看、追寻、钩稽、对比,它却能站立起来,用自己的声音塑造起形象来,抖落岁月覆盖在身上的一切仆仆风尘,让人们刮目相看。时间只会为它增值,就像陈年老酒一样,时间和醇厚的味道融为一生,互成正比。

这就是小溪的意义吧?我们总爱说意义,有时意义是挺重要和必要的,意义代表着价值。

小溪,涓涓细流,就那样流着、流着,流淌了三百年,还在流淌着,这条小溪的生命力该有多么的旺盛。在我们没有发现它的时候,其实它就是这样永不停止地流着,只不过那时被树阴掩映,被杂草遮挡,被乱石覆盖,或在那高高的山顶,我们暂时看不见它罢了。

大河可能会有一时的澎湃,浪涛卷起千堆雪。但大河也会有一时的冰封、断流,乃至干涸。小溪不会,小溪永远只是清清的、浅浅地流着,永远不会因为季节和外界的原因而冰封、断流、干涸。我们看不见它,并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眼睛的问题:近视、远视、弱视、色盲、白内障、瞎子,或只是俯视浪涛汹涌的大河,或只是愿意眺望飞流三千尺的瀑布,而根本没有注意到小溪的存在罢了。而小溪就在我们的身旁,很可能就在我们的脚下。它穿过碎石、草丛,隐没在丛林、山涧,行走在无人能到达连鸟都飞不到的地方。

在险峻的悬崖上,它照样流淌;在偏僻的角落里,它照样流淌;在阳光月光的照耀下,它照样流淌;在风霜雨雪的袭击下,它照样流淌……小溪的水流量不会恣肆狂放,激情万丈得让人震撼,但它让人感动是持久的,不会一曝十寒,不会繁枝容易纷纷落,不会无边落木萧萧下,而总是一如既往地水珠细小却清静地往前流淌着。它拥有这巴洛克特有的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它的美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渗透进永恒的心灵和岁月里,就像刻进树木内心的年轮里。它不是一杯烈酒,让你吞下去立刻就烟花般怒放、烈火般燃烧;它只是你的眼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珍珠项链般地挂在你的脖颈上,或悄悄地湿润着你的心房。

这才是小溪的性格和品格。

这才是巴赫的性格和品格。

有人说巴赫伟大,称巴赫为“......余下全文>>

五:巴赫《马太受难曲》为什么在音乐史上地位这么高

《马太受难曲》共78首,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724年至1727年间创作,其音乐风格为浪漫派。真实地再现了耶稣被犹太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一提到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人们自然就会想到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门德尔松,是门德尔松使这部湮没一个世纪的名作重见天日的。据门德尔松传记作者所写,门德尔松有一次陪妻子去肉铺买肉,肉铺老板娘用来包香肠的是旧得发黄的乐谱手稿,回家以后门德尔松仔细读了谱子的内容,发现非常不俗,于是跑回肉店,买下了全部包装纸,这就是遗失的《马太受难曲》总谱。经研究,才知道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于是门德尔松克服重重困难,指挥上演了这部作品,从此掀起演奏、研究巴赫的热潮。

六:巴赫音乐作品赏析

巴赫1722-1723年冬季在莱比锡创作了这部《约翰受难曲》(BWV245)。也许是在次年(1724)受难节,在莱比锡大教堂首演。

全部歌词引用《约翰福音》第十八及第十九章所记载耶稣受难的情节,但其中少量插入一些《马太福音》的词句和布罗克斯的诗句。全曲中的宣叙调(咏唱《圣经》中的词句的人)是有男高音演唱,风琴伴奏。个人如耶稣所说的话由男低音延长,也是风琴伴奏的宣叙调。群众的话语则有合唱演唱,乐队伴奏。为了表达对某些个人,包括耶稣所说的话的反应,巴赫另选用一些词句,写成咏叹调,以各种声部,如男高,男低,女高,女低来演唱。在全曲中巴赫选用了11首众赞歌,歌词全是巴赫自己编写的;咏叹调则是以布罗克斯的诗剧为蓝本,但仅为蓝本,并无一句照抄,甚至韵脚也改变了。不过巴赫却从波斯切尔所作的《约翰受难曲》中,引用过一些字句。全曲共分两部分:大小68段。1-20为第一部分,21-68为第二部分,演唱时,中间是牧师的讲道。

巴赫以《约翰福音》作为全曲的基础,《马太受难曲》的最后一首是表示人类对耶稣基督受难的痛苦与悲伤,在此气氛中结束憨曲。而《约翰受难曲》的终曲则是祈求上帝差遣天使,在我们生命将终了时,接收我们的灵魂,使我们能看到上帝的荣耀。《约翰受难曲》的主题是“基督在拯救中所得到的胜利”,而《马太受难曲》的主题则是“沉思人类所得到的拯救”。

耶稣在十字架上最后一句话是“成了”。巴赫在《约翰受难曲》中,为表示基督已经为人类牺牲,“成了”这一句编成女低音独唱(第五十八段“成了,成了”),开始时速度缓慢,清楚地唱出“成了,成了!一切受感动的灵魂可以安息了”;中间突然速度加快,女低又唱出“犹太的英雄战斗获得了胜利”,全部有弦乐合奏并伴以低音大管,用以描绘耶稣从死亡中得到的胜利。《约翰受难曲》的最后一段,第六十八段,巴赫原来是要安排一首合唱曲作为终曲,但后来还是以他喜爱的一首众赞歌来结束全曲。这首“上主啊!当我的肉体生命将要完结时,请你差遣你的天使,将我灵魂接入天堂……使我将来能够看到你的荣耀”,全曲最后在辉煌的和声中结束。(

七:帮忙介绍一下巴赫的《马太受难曲》

巴赫《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最伟大的宗教音乐作品。根据巴赫治丧委员们的讣闻,巴赫一生共写作了5首受难曲,他在自己所写的文字中(信件),也说过他曾写过5部受难曲。受难曲是为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曲。其中,如果主要词句是按照《圣经》中《马太福音书》的记载而作的,就叫《马太受难曲》;按《约翰福音书》的记载而作的,就叫《约翰受难曲》。根据文献记录,巴赫虽曾作过5部受难曲,但至今仍被保存的只有两部,即《马太受难曲》及《约翰受难曲》。从1950年莱比锡所编目录看,另记有两部:BWV246为《圣·路克受难曲》,BWV247为《圣·马可受难曲》,另一部在编目录时不详。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在1729年于莱比锡根据亨理奇(C.F.Henrici)在1728年从《圣经》中《马太福音》26及27章中所编写的文字谱曲。全曲共分两部分:BWV1—35首为第一部,BWV36—78首为第二部。巴赫设计在公演此曲时,由牧师在两部之间加入布道章,这就使3个多小时的乐曲演出又加上了约半个小时的牧师的布道,共3个半小时。其歌词的来源有三部分:最多一部分是来自《圣经·马太福音》26及27章,在出版时以正常字体印刷;在巴赫的原稿上,所有《圣经》上的字句都是用红色墨水书写。第二部分是来自当时德国路德宗教会所通用的众赞歌(Chorale),全曲中巴赫选用了13首众赞歌,在出版时用小正楷体印刷。这些众赞歌曲调一般人都会唱,歌词大家也常用。在演唱《马太受难曲》时,每逢到众赞歌时,全体听众要与圣诗班一同唱——或合唱,或齐唱。在13首众赞歌中有一首名叫《神圣之首受重伤》(O Sacred Head,Sore Wounded) 巴赫5次用此旋律在不同的调中配以不同的和声(BWV版本中系21、23、53、63、72)。第三部分歌词是以独唱和合唱形式描述当时的某些人或现在人们的思想感情,在出版时以斜体字印刷。

《马太受难曲》中的角色很多,最主要的有:宣道者——男高音,《圣经》中的话语多半由他来叙述,在《马太受难曲》中他多唱宣叙调(Recitative);耶稣基督——男低音,《圣经》中凡是耶稣的原话都是由他以宣叙调演唱;4个声部的独唱——用来表达群众的心情、祈祷和作为对细腻情感的描述,此4位独唱有时以宣叙调,有时以歌调(Aria)演唱。此外尚有彼拉多——男低音;彼得——男低音;犹大——男低音;以及大祭司,作伪证者和妇女等。全曲需两个大型合唱团、两个乐队、两架风琴及提琴、长笛、双簧管等乐器。

参考资料:mp3master.baidu.com/promotion/54284.html

八: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为什么不叫“耶稣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队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可见,《马太受难曲》是巴赫诸多基督教音乐作品中描述耶稣受难的曲子,之所以叫《马太受难曲》,我想会不会是因为是巴赫根据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描述为依据创作的,这是我的猜想,如果有误,请求上帝宽恕,因为圣经上告诉我们不可作假见证,愿主与你我同在!阿门!

九:急求!急求《马太受难曲》听后感400字! 100分

《马太受难曲》取材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书第26、27两章的 故事。它的歌词由三部分组成:一、圣经的原文,它担负叙述整个 事件过程的任务。其中有以第三人称的福音史家(男高音)的叙述,也有以第一人称出现的故事中的角色,如耶稣、犹大、彼得、彼 拉多以及群众等;二、巴赫友人皮堪达尔创作的诗词,它以旁观者 的身份抒发着对眼前发生的事件的种种感触;三是历代流传下来 新教圣咏的原词,是虔诚信徒们的感叹和呼声。巴赫调动了一切 音乐手段描绘耶稣一生中最悲惨的经历:受难前最后几天所遭遇 的苦难、屈辱和死亡。它虽然只有几天,却是最震撼人心的时刻。

《马太受难曲》共有七十八曲,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最后的晚餐到被捕前,经文是马太福音26章l- 56节。第二部分是耶稣被捕到钉十字架,经文是马太福音26章 57节到27章终了。

共有十六个场面:第一部分:l、序幕;2、阴谋;3、在伯大尼受 膏;4、犹大;5、最后的晚餐;6、橄榄山;7、客西马尼国的祷告;8、出 卖。第二部分:9、序幕;10、议会受审;11、彼得三次不认主;12、犹 大之死;13、彼拉多审问;14、嗣髅地;15、三点钟;16、埋葬。

在欣赏《马太受难曲》时,还需要说明的是:全曲中,十六世纪 由哈斯勒(1564-1612)所作的受难圣咏《充满鲜血,伤痕累累的头 颅太经巴赫的改编加工,使这首圣味不仅获得了新的生命,并且以; 其深刻的悲剧性而激发着每一位信徒的灵性体验,震颤着每位听 众的心灵。巴赫在受难曲中前后五次使用这首圣咏,根据不同情 况,有时改变调性,有时改变合唱织体,有时改变节奏,有时改变速 度和强弱,藉着这崇高感人的圣咏合唱,把全曲连结在一起,浸溶 在悲剧的圣洁的气氛中,激起人们最强烈的感动。

十:J.S.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为什么不叫“耶稣受难曲”

因为马太受难曲是根据圣经新约中马太福音的记载写成的。

《马太受难曲》的内容采自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马太福音》讲述的是耶稣从降生到被害并复活,其间一生的经历。

。圣经里的福音书共有四部,分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