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

一:如何支持幼儿游戏和区域活动中的学习

区域活动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幼儿自主习得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支持性包括直接的支持和间接的支持。直接的支持是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话、眼神、表情、动作等方式,给幼儿一定的支持、鼓励、帮助,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推进活动的发展。间接的支持是指教师营造适宜的心理氛围,创造丰富、有趣的物质环境,包括活动环境的创设、活动材料的提供等等。教师创设了丰富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与“有准备的环境”互动,进而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个性、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采用支持性策略,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

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尽力营造自由、宽松、开放的环境,以消除幼儿的顾虑与压力,帮助幼儿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参与活动。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像巡警一样,到处观察是否有幼儿做出“出轨”的行为。一旦发现违规行为,马上给予制止。在这样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中,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欲望和行为都会大打折扣。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尽量少发号施令,多观察,多倾听,多以商量的方式引导幼儿的活动,使幼儿的心理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激发他们自主性学习的欲望。

1、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学习方式。幼儿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而这些学习方式却常常与任性、顽皮、偏执等联系在一起,他们常常以一反常规、钻牛角尖、刨根到底的提问等等形式表现出来。3到6岁的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意识还很朦胧、很脆弱,需要老师给予鼓励和保护。

案例:在结构游戏中,几个幼儿正在用积木搭建马路上的汽车,有幼儿提出把车开到高速公路上去,可是用什么来造高速公路呢?这时候,一个幼儿把几个塑料篮子里的积木都倾倒了出来,用这些塑料篮子拼在一起当高速公路。老师看到了,马上批评:“看你们把玩具倒得到处都是,不好好玩,尽捣乱,赶紧把篮子放回去,把玩具整理好。”一个幼儿自主性探索的游戏被迫终止,幼儿迫于老师的权威,只好按照要求去收拾玩具了。

如果,在这次游戏中,老师能以理解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学习方式,并积极地鼓励,肯定,适当地加以引导,结果就会截然相反。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不应该带着顽皮、不听话等等主观臆断来否定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行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创造机会,鼓励、肯定和支持他们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适当加以引导,使幼儿们不仅遵守了规则,而且满足了自主探索的欲望。

2、宽容幼儿在自主性学习中的失误。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去尝试着探索、操作,但是由于幼儿经验的缺乏,想法并不完善,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时候,教师应当主动地去了解幼儿产生那些想法的直接动机,并及时地帮助幼儿树立重新尝试的信心,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支持。

案例:在美工活动区,幼儿正在用颜料粉刷小兔家的新房子,可是觉得老师提供的画笔太小,粉刷起来太慢,于是,就想将房子放倒,将颜料直接倾倒在墙面上,结果可想而知,弄得满地满身都是颜料。看到这样的结果,幼儿感到很懊恼、很后悔,等待着教师的发落。

如果教师轻率地去批评幼儿,就会大大地挫伤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勇气。教师应当对幼儿引导启发,与幼儿共同分析失败的原因,共同寻找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拓宽思路,创造灵活多样的物质环境。

创造一个能够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引......余下全文>>

二:如何更好的开展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提出提高幼儿混龄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包括:创设科学互动的区域环境;科学投放区域材料,让材料真正体现教育效用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关键词】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混龄区域活动环境   幼儿混龄区域活动形式的出现具有很深的意义。混龄区域活动因其活动的开放性、社会性、动态性、隐蔽性、个别性受到世界幼教同行的瞩目与关注。幼儿混龄区域活动在同龄编班的基础上开展混龄活动,在大多数开展同龄编班的幼儿园、缺少混龄教育经验都较为容易尝试和开展。然而,开展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的主动参与、教师在开展活动前的预设、准备工作及活动过程中的指导、评价工作等比普通的区域活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混龄区域活动在我国尚未普及,可以说付诸实践的较少。因此,开展幼儿混龄区域活动管理的研究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创设科学互动的区域环境   (一)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混龄区域环境   混龄区域可定期开展创设环境的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共同布置环境。如在美工区,可以通过剪纸布置环境,教师可与幼儿共同商量所需要的剪纸作品,幼儿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择剪的内容,如剪纸条、剪曲线、剪窗花、用折叠方法剪花卉、动物,也可剪报纸、剪毛边纸、剪蜡光纸、剪卡纸、剪瓦楞纸、剪塑料、剪布等等。教师在过程中作相应的指导,幼儿完成作品后,一起加工并布置环境。这样制作的环境材料富有层次,多样性,富有个性。每位不同特点的幼儿都能按自己的水平进行选择和设计,设置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寻找兴趣点,全员、全面主动地参与,在环境中充分地与材料对话,也促使幼儿充分地发展自己,从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全面认识自己与他人长处,作为一面镜子,使幼儿更和谐发展自己。同时,对于幼儿园来说,与幼儿共同设计和布置环境,节省一定的人力和时间,又可以令混龄区域环境焕然一新。   (二)为幼儿创设感兴趣的混龄区域活动环境   在幼儿混龄区域活动中,作为教师,需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年龄需要、实际水平与教育目标、教育主题、内容之间的结合点,观察并记录幼儿反复追问的问题、突然出现的行为和新的兴趣方向,根据幼儿的这些发展需要,并结合教育目标创设幼儿感兴趣的环境。让幼儿乐于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作用于环境,让幼儿积极有效地与环境互动,保持长久的兴趣。在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增进幼儿交往、迁移等社会性的发展。使幼儿在新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要求把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结合起来。   二、科学投放区域材料,让材料真正体现教育效用   材料是顺利开展幼儿混龄区域活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材料本身所蕴涵的教育价值也是教师指导幼儿的一个媒介和方式。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投放材料   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影响材料投放的关键因素。同样投放方式和材料,对不同年龄幼儿的作用差别很大。小班幼儿对于高结构的材料的使用频率高,而大班幼儿低,就高结构的材料而言,小班幼儿的使用比例应大于大班。因此,在混龄区域活动中,应该在各区配置适合大、中、小班各个年龄段的、数量相当的操作材料。明确个年龄阶段对于投放材料的不同反应,有利于教师对于投放方式的选择,也有利于教师关注更需要关注的材料,利用有限时间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   (二)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   在他人帮助下,儿童表现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与其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一段差距,维果斯基将这一差距称之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它意味着儿童在最近的将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包含着儿童发展的潜能,可以用来标志儿童发展的趋势。而潜能正是发展的可能性,代表着发展的蓓蕾,正是教学......余下全文>>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可以创设哪些内容

一、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概念与内容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区角游戏是幼儿在游戏区(或称活动角、活动区)中所进行的某种特定活动。

二、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

1、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2、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3、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5、增强幼儿的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三、常见的活动区角及功能1、操作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生活模仿性操作与练习,发展孩子编、系、扣、穿、夹等基本生活操作能力。

2、语言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图书、图片、头饰、手偶等的观察、操作、拼摆等讲述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美工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撕、贴、剪、画、捏、做等美术操作表现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科学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科学小游戏及数学操作活动,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数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等能力。

5、建构区:主要功能是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及交流合作能力。

6、角色游戏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有助于幼儿学习各种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主要有: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超市、快乐美食城、快乐小吃吧,小医院等。

7、益智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棋类活动、拼图活动等益智类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8、自然角:主要功能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观察自然的窗口,使他们能自主的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探索,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四、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1、区域设置过于形式化:设置的位置大大超出幼儿的视平线或可操作的范围;没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主题、形式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没有考虑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

2、材料投放的盲目性:材料缺少经常性的变化;有的活动材料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有的材料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各年龄班投放的材料大同小异,千篇一律。  3、教师指导欠恰当:有些教师指导的随意性大;教师指导时不能引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的观察不够深入,了解不够全面;教师无法引导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没有及时生成新的内容和目标。

4、区域评价活动或简或省,常常可有可无。

五、区角游戏活动内容及材料的提供区角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材料注重自然资源、废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自然资源:花、草、落叶、树枝、稻草、果实、种子泥巴,还有各类花生壳、瓜子壳、开心果壳等丰富活动的材料,都可以运用在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等区域中。

(2)废旧资源:泡沫、各种纸板、废旧装饰纸、易拉罐等等,例如快乐美食城角色区,家长和老师一起动手,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有泡沫、各种纸板、废旧装饰纸等,设计制作了海鲜类、饮料类、面点类、烧烤类、砂锅类等近50个不同的品种,非常丰富。

(一)美工区的教育作用1.学习观察和感受周......余下全文>>

四: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的游戏活动区

游戏是对人生的模拟,是对未知的探索。幼儿游戏是幼儿借助对现实生活的认知、理解,在假想的情景中模仿与再造的实践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教育形式。[1]区域活动因其具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需要,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因此幼儿园应多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以个别化学习弥补集体教学的缺陷,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一、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科学投放材料

在当前学位紧张的情况下,多数公办幼儿园在满负荷运作。面对这一现实制约,本着节约的精神,幼儿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人手开展区域游戏活动。

首先,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加,很多幼儿园面临活动面积较小,且各班级孩子人数较多,班级物品摆放比较拥挤的问题。这导致在开展游戏时总要浪费很多时间去摆放材料,孩子的游戏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也影响了游戏区域的布置。为缩短游戏前大量摆放的时间,减轻老师们的负担,保证孩子的游戏时间,幼儿园可以将走廊、美术室、科学发现室、幼儿图书室等辅助性教学区合理利用起来,并给每班配置相应的区角柜,摆放幼儿游戏所需的材料,由此解决这一问题。[2]

其次,要充分发挥全园教职工的聪明才智,与幼儿一起动手布置区域环境,这样既能锻炼老师和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为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材料。比如,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用空易拉罐做成分割区域的小栅栏,废旧的奶箱和水果箱则变成“娃娃家”游戏中的小电冰箱、小洗衣机、小桌子、小椅子、小电脑、小空调等。

二、开发活动区的公共价值,尝试打破班级界限

为更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游戏的教育价值,同时减轻老师们的工作量,幼儿园可以打破班级界限,让区域活动更活。由于区域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游戏,[3]而不是由教师事先设定教学程序,引导幼儿一步步按教师的思路完成的活动,因此在教师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应由幼儿自己设定游戏目标、规则、方法,在玩中学,自主地完成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已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向自己挑战。这就要求各班的游戏区域有尽可能多的材料,能够创设出尽可能丰富的环境。这也就意味着,在区域游戏活动材料的投放和布置上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如果一味地让老师更换游戏材料或游戏内容,就会加大老师们的工作量。如果将各班游戏在班组内交换,就既能节约材料,又给幼儿提供了不断面对新的人、事、物及情境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宽广的交往空间。孩子们在交往中的对象、担当的角色、操作与交流的方式与过去那种一味由教师安排的方式相比,都将有很大的改变。

随着“区域交换”的出现,众多的人、事、物组成错综的关系,使幼儿遭遇更复杂的问题情境,班与班之间出现了合作、竞争、谦让、为班集体争取荣誉等活动,幼儿从中体验到更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区域的交换由此大大地丰富了幼儿的认知与社会性活动经验,提高了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促进了教师间的互动与合作。

三、灵活运用各种语言指导策略,发挥教师引导的积极作用

区域活动本是能够满足孩子主动学习、自主发展需要的有效活动形式,但是目前教师在区域指导过程中常常运用一些指令性的语言,如“这样做不对!”“你应该这样做!”等,对孩子的行为造成了干涉,替代孩子思考与行动,是不利于儿童自主学习的。为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应更多地运用以下“开放性”的指导策略,保护孩子自主探究的欲望。

(一)善退——“转让式”语言的运用

孩子......余下全文>>

五: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有什么意义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这是因为,幼儿刚刚脱离婴儿期,他们最接近于人的自然本性,没有生存和学习的压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欲望在心中萌芽并发展,促使他们去游戏、去追求、去探索。另一方面,他们借助于游戏这样一种类同于社会氛围来解决需要与现实矛盾,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消除紧张,满足好奇心。通过观察,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区角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区角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娃娃家这个区角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商讨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和负担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由交往,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需求,他们一会儿做妈妈哄娃娃睡觉,一会儿带娃娃去玩玩具,高兴时还可以和娃娃一起去看表演,孩子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我们班的洋洋一直比较孤僻,平时不爱与人交往,话也很少,开展区角活动后,他非常喜欢当菜场服务员,每次都会选择在菜场里当服务员,当有顾客来买菜时,他总是积极地介绍,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性格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家长反映在家也愿意和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了,变得开朗了。

二、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理发店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理发师,可是理发师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或者改变角色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六:如何在幼儿的区域游戏中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我们该怎样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发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

一、创设自主的区域活动环境

《纲要》指出: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自主的区域活动环境,能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更为幼儿提供了大量学习的机会,能萌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满足幼儿需要,因此为幼儿创设自主的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在环境上我们可采用师生共同商议的形式,按游戏需要摆放场地,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其次,可将游戏中的一些材料分散或综合开放地摆放,如:“娃娃家”游戏,除了固定的床、桌子外,其余碗勺、食品等,有的放在商店中作为商品,有的放在“材料库”中作为选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玩具,积极投入创设,从而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材料选择的自主性。再者,我们要鼓励幼区根据自己的兴趣创设游戏的主题,自定游戏场地,如:当幼儿在建构区搭出美丽的松兰山后,到美工区与同伴商量合作捏出许多娃娃当作参观的游人。我们对此应给予支持、鼓励,因为这个主题的产生就是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创造出来的新的游戏能促进孩子间更多的交往,合作,活动中幼儿也可根据需要将教师准备的草席往地上一铺,把娃娃家的场地定在教室的一角。这种自主的游戏环境,没有教师统一要求,没有完成作品的统一标准,没有作品的优劣评比,让幼儿的成功感、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提供适当的区域活动材料

活动区的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自己对材料物品的操作,对游戏环境的控制来获得自主和愉快心理的满足,材料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关系到幼儿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因此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师在为幼儿材料时应该注意材料的多操作性,做到一物多用,幼儿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也是幼儿探索→发现玩法→再探索→再发现新玩法的过程,提供多操作性的材料对幼儿来说使其始终具有一种挑战性,不断地激发其创造的愿望,想出新的玩法,建构自己的认知获得情绪、情感的满足,促进了幼儿主动发展,如在益智区可提供五颜六色的游戏棒,七巧板,在摆摆弄弄的基础上还可有多种玩法。其次,教师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时,除了提供一些成品的游戏材料,还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具有多功能替代的半成品材料,如牛奶盒、酸奶瓶、鸡蛋壳等,幼儿只要对其进行一些加工就改变此材料的功能,能给孩子的自由发挥创适机会,如在美工区里,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许多的稻草、空酒瓶子、螺壳等,这些在成人眼里看似无用的东西,到了孩子手上,就变得非常有用能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出不同的精美手工作品。

再次,由于幼儿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选材上还应兼顾幼儿能力发展差异,因人提供材料,让幼儿有选择不同操作材料的机会,如大班益智区中,我们放置了40、50、70块不同难度及不同图案的拼图,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拼图进行活动。使他们通过努力完成活动,获得成功与自信,发展自己的潜能。

七:如何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进行区域活动

怎样进行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

我们所说的区域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的游戏。它不是由教师事先设定教学程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按教师的思路完成的活动,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由教师自己设定目标、规则、方法、玩中学,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向自己挑战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难的任务。区域活动的这种特性,使幼儿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周围的环境和人,成为一个有主见、有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地向自己挑战的人:另一方面,促使幼儿能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在人际交往冲突中,通过坚持、妥协、形成一致意见、分头行动等过程,学会合作分享。显然,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建立健全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其他形式的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下面我就结合实例从不同的年龄班分别来说一说,在日常工作中怎么样开展和指导区域活动。

小班区域活动的开展

一、目标:

1、在一些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

2、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一些简单地交往技能,发展语言能力。

二、内容形式:

1、以角色游戏为主,开展的活动:娃娃家、小厨房、小医院等等。

2、培养自理方面的活动:小巧手穿衣、系系小扣子、谁的小手最灵敏等等。

三、指导策略: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应着重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和情感教育方面的培养。小班幼儿从妈妈的怀抱刚刚来到幼儿园,他们对什么都感到很胆怯、很陌生。我们教师就要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去发现幼儿的潜力和需要,去积累判断、决策的依据,去确定适合每个幼儿能力个性的相互作用方法。比如,我发现很多孩子每天早上来幼儿园,总是哭着闹着找妈妈、想回家。这样,我们就在活动室里布置了“娃娃家”,根据幼儿心中“家”的印象,布置的娃娃家要让他们感到很亲切、很温暖,就像自己的家一样。这样幼儿可以再娃娃家里自由的玩耍、交往。(举例、照片)

小班幼儿喜欢角色游戏,喜欢装模做样的模仿一些大人们做的事情,除了在娃娃家里扮演爸爸妈妈哄宝宝、喂宝宝外,他们也喜欢模仿其他的角色,比如:小厨师、小医生等等。根据他们这些特点,我们也可以在活动室里布置小厨房、小医院等。(照片、举例)

我们知道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很差,大多数幼儿到幼儿园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动手能力很差。比如:吃饭、穿衣、系扣子、穿鞋、入厕等,这些基本的活动中,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区域活动,我们可以制定目标,培养、锻炼他们的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举例:系扣子,附照片)

我们教师在区域活动在活动中要善于观察,通过观察来抓住反映幼儿某一活动发展水平的标志性表现,从而较准确地把握幼儿活动的动态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灵活地投放或变换材料,并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比如我们小班老师在指导幼儿练习剥蚕豆时,并不要急于教他们怎样剥,而是首先注意观察他们的剥法。开始很多幼儿拿蚕豆用手剥,可就是剥不下皮,有的干脆不剥了,有的就用牙齿咬。这时,教师就要及时观察到这一现象,发现难点所在,再次活动时及时调整目标,就把蚕豆换成发了芽的蚕豆。于是,幼儿从裂口出入手剥,成功率大大提高,活动的人次也增加了。

小班区域不仅可以开展以上活动,还有很多适合他们的、有意思的活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组照片,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播放课件,举例说明)材料投放的安全性和柔软性、一物多用的特点。

中班区域活动的开展

一、 目标:

1、区域活动时,在一些搭建游戏和排序游戏中培养幼儿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区域活动与幼儿的......余下全文>>

八:如何根据幼儿需要开展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的推进活动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随处可见的是丰富的区域和孩子们愉快地参与。区域活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幼儿全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根本性变革,推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但孩子们真正在区域活动中又收获些什么?我们的区域活动的实效性又如何?这都有待于大家的思考。

一、充分发挥区域的实效性

多种区域的设置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我们的老师往往在区域设置上追求形式花俏,内容不全面,设置的几个区域几乎都集中在某一侧面,忽视了其他教育功能的体现。例如:为幼儿创设了这么几组区域,一组剪纸,一组吹画,一组粘贴,一组串珠珠,一组编辫子,一组玩小棒,猛一看,花样挺多,材料也蛮丰富的,但这些活动都属于美工类或操作类活动,缺少些探索性的活动,显然是不恰当的。有的在对区域空间位置设置时,只顾及内容丰富而对于一些干扰因素考虑不全。例如:将角色区、音乐区和益智区相邻而置,动静没有分开,角色中来来往往、音乐中唱唱跳跳影响益智区幼儿的静心探索操作。由于过分强调形式的多样化,在区域设置上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意愿,并还要考虑教室的结构来布置些固定的形式。所以这些区域是否适合幼儿的意愿兴趣,教师已有所忽略,因此可能就致使孩子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活动,形成了某些区域的创设只是一种摆设,频繁出现没有人玩的现象。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