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社区需要新型组织

农村社区建设,使几个村的人住在了一起。随着逐步融入社区,在妥善解决好各村债权债务之后,围绕“同住”“住好”,成立新的超越村界的社区管理协调组织是当务之急。济宁市在合村并点的基础上成立社区党总支,乡镇干部兼任总支书记,各合并进入的村支部书记任委员,使社区建设牢牢置于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村经济事务则暂时仍由各村负责。德州市在取消原村“两委”的基础上,成立社区党支部,选举产生“大村”村委会,“先成一家人,再进一个门”。潍坊市奎文区成立社区党委,在其领导下,建立健全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委员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潍坊、泰安、莱芜等市的一些地方在社区创建了民主共治性质的利益协商组织——发展协调委员会,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协调多方利益、减少社区矛盾、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起着组织保障作用。新型农村社区需要新型、合法的组织架构,而社区委员会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缺乏一定法律地位,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如此等等,希望引起重视,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规范和完善。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补偿

5.山东省诸城市

诸城市隶属于潍坊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13处乡镇(街道)、1257个建制村,人口106万。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市镇两级和有关部门都成立了社区建设协调指导机构,在民政局设立了正科级的社区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到目前市级财政投入4800万元,乡镇财政投入1.3亿元,社会捐款达3860多万元。根据当地村庄数量多、规模小、交通便利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村一社区”模式,将全县1200多个建制村规划为20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打造“2公里服务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是服务,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也不是以生产经营为主的经营性组织。在每个农村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发挥协调指导作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与社区内村庄及其他单位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村庄对乡镇(街道)的隶属关系不变。在服务方面,主要做好基本公共服务、生产性服务、市场化的便民服务,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加强农村社区服务、建立农村社区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6.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青岛市黄岛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176个建制村,户籍人口3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另有外来人口22万多人,是典型的从农村发展起来的新型城区。为推进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为主任、区长、分管区长和区人大、政协有关领导以及组织、宣传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财政、民政、教育、卫生、发展改革、规划、农业等为成员单位的社区建设委员会,下设党建、文化、自治、规划、环境、保障等10个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社区建设涉及的各项工作。区财政按每百户3500元拨付资金用于社区居民开展活动。确定了“一村一社区”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明确了立足城郊实际,建设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的发展目标。在全部农村社区全面推行管理型、自治型、物化型、服务型、文明型、平安型“六型社区”建设模式,全部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每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将低保救助、老年人优待、残疾人帮扶、家政服务等58项内容纳入农村社区为民服务代理范围。农村“四室三站一校一场所”(社区办公室、警务室、活动室、图书室、服务站、卫生站、保障站、社区学校、文化娱乐场所)基本健全,实现了社区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钱办事的目标。在构建城乡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进行社区资产股份制改革、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创建“六型”社区、引进民间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来源于gov.people.com.cn/GB/46728/9859627.html

三:浅谈社区党组织如何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联系,通过建立流动党支部,党员联络站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联系等方法把他们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努力改变党员管理中的断层现象。3、创新教育管理的活动内容。党员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参与社区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而党员的教育管理应以社区建设与管理为中心,以地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为抓手,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地开展各种活动。一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实践活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不断深入,社区管理与整治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党组织应围绕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各类党员参与社区义务劳动,从而发挥广大党员在创卫、创文明社区等活动中的突击队作用;二是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日常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走在前头,始终成为居民群众的旗帜和榜样,使党员在社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治理、民事调整等日常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三是组织党员为民办实事。可以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党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为社区居民搬家、疏通下水道、房屋修理等。另外可以通过举办“爱心奉献月”、“科普宣传周”、“为民办实事集中活动日”等活动,积极扶贫帮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4、发挥社区党建的整体效应。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因而社区党支部应协调和动员社区各方力量,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努力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一是加强阵地建设。社区党组织可以通过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在职党员之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党员的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同时以此来吸引社区内的广大党员;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党支部活动与辖区内的单位加强联系,共同制定一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规定。通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会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等协调或者协商机构,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和作用,来共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服务互为,利益互与,资源共享”。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社区党建的基础。社区党组织要立足当前,大力推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扎扎实实推进党的建设,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四:如何加强社区党组织管理协调服务,推动社区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1、选优配强,着力解决设社区党组织书记“有人干”的问题。一是拓宽选人视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社区“三有一化”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对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全市区县、街道两级党组织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在强调政治素质的同时,注重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推行“四个一批”工作法,即“街道下派一批、重点保留一批、考试留用一批,面向社会招聘一批”,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干部公开招录工作,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目前,西安市有621个社区党组织,其中党委9个,党总支39个,党支部573个,全部社区均配齐了党组织书记。62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街道下派148人,占24%,社会招聘318人,占51%,企业在职兼任(单位型社区)155人,占25%。特别是2008年以来,全市连续三年选聘了274名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或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充实了人才储备。二是提高选人标准。今年下半年,以第四次社区党组织换届为契机,制定了《关于认真做好全市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市制定的第一个关于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的指

导性文件,对社区党组织设臵、班子成员配备数量、任职和提名年龄界限和文化程度,选举方式和方法步骤都做出明确规定,凡是新提名的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继续提名的成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7周岁;同时,要求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一般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强调每个区县要有2至3名40岁左右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在换届工作中,全市街道、社区党组织普遍采取“两推一选”、“两推直选”等方式,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界限,突出强调能力、学历、年龄等“三要素”,将一大批政治素质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善于做社区工作、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干部推选为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换届,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7.4岁,较换届前降低了3.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39人,占70.7%,较换届前提高了8个百分点。同时,有17名社区选聘生被党员群众推选为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一步优化了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三是提高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为加强组织领导,精简成员职数,实现社区两委会成员的高比例交叉任职,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法定程序使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换届后,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的499人,占社区总数的80.4%,较换届前提高了26个百分点,阎良、蓝田、高陵等区县达到100%。

2、完善机制,着力解决社区党组织书记“想干事、会干事”的问题。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将社区干部培训工作列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采取学分制量化考核,积极利用“西安市干部教育在线”等网络资源,组织社区党员和社区干部积极参加网

上在线学习。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一次示范培训班,各区县、街道乡镇按照“示范培训、分级培训”原则,每年对社区两委会成员进行一次轮训。三年来,市委组织部共培训社区党组织书记500余人次,区县、街道乡镇共轮训社区干部20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社区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推行规范化考评监督机制。我们大胆创新,在全市社区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双评晋级、科学发展”活动,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社区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双评”指“群众测评”和“上级考评”;“晋级”指按照普通、标准、示范三个等级,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分类晋级、整体提高,力争各区县每年创建......余下全文>>

五:社区建设对和谐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是政府,也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但它与政府的关系是血肉相连、鱼水不可分的。从1954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主席主持下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组织条例》起,政府就是通过居民委员会这个管道把国家的公权力传达给居民群众的,政府支持和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保障居民委员会依法实行自治,而居民委员会则协助政府把国家的政策法规落实到群众中,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管我们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国家还是把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渠道,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石,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直坚持把居民委员会放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第五节。现在,基层的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越来越多,这是社会有活力的表现。但是,居民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都取代不了的,国家离不开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离不开国家。

社区已形成城市基层的社会共同体。在计划体制下的居民委员会,没有什么活力和凝聚力。工作对象除了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外,就是没有单位的居民,功能非常单薄。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后的现代社区则不同了,除了原有的工作对象外,单位人逐渐演变成了社会人、社区人,流动人口已开始进入社区,总量大大增加。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再加上大量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功能从政府和单位中不断剥离出来,让社区来承接,这就有力地提升了社区的功能,丰富了它的内容,拓宽了它的工作面,使它从微观的层面担当起了造就大社会的重任,成了能协调和凝聚方方面面的中心,成了功能比较齐全的“小社会”。

社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我国现在既是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期。社会转型必然要造成利益格局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变化。地位的下降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收入的悬殊会使人们暴露出不满的情绪,工作的紧张会增加人们精神的压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的不适应,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会使城市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上消极的东西会给人造成负面的影响,再加上突发的天灾人祸,这些影响社会稳定的所有因素虽然都反映在社会,但却都发生在社区,所以社区处在所有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社区只有防范好了,提前做好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各种问题消化在基层,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社区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演兵场。居民自治,是在基层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最好形式。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对社区事务的直接管理,这是国家法律赋予居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也是社区事业兴旺发达的表现。参与是社区建设的第一原则,也是它的生命线。参与标志着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关爱,参与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对社区内的利益分享,又能对社区内的责任承担。一个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社区,都是居民参与率相对比较高的社区。当然,我们这里指的参与是居民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参与。居民能够主动参与社区的事务,说明他把自己的利益和社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这是社区建设的活力,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建设的源泉。这些年,通过社区建设工作的推进,社区也成为基层民主自治的一个坚实的平台,社区也成为居民从参与管理社区事务走向参与管理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的起点。

总之,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既是对社区工作这些年在城市基层所发挥作用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重大举措。社区......余下全文>>

六:社区的党建工作具体包括哪些?

答: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服务。?

首先,社区党建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中组部在1996年的10号文件中就已经明确规定,街道党委和居民区党支部是街道和居民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充分发挥好这两个“领导核心”的作用,以适应各项改革的深入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需要,必须先把领导班子建设好。现在,北京市各城区都已开始按照公开、民主、平等、择优的原则选拔街道、社区干部,配强街道党政一把手和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的活力。?

第二,社区党建是要建立起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格局。?

在活动内容上,以搞好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为中心,以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工作为重点,以互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以为社区居民、社区单位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组织领导上,是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建立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参加的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并争取在职党员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使社区党建深入到为群众办实事、化解社区各类矛盾和社区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项具体工作和实践中去。?

在工作体制上,正确处理社区党建与街道党建的关系,使二者同步加强、互相促进。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探索社区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

社区党建与街道党建有明显的不同。社区党建是街道党建的拓展和延伸,在领导方式上,是从封闭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向协调、指导、服务的方式转变;在组织方式上,街道党建主要是依托组织隶属关系开展工作,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级党组织,以条为主,条块分割。而社区党建工作是通过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把街道辖区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和党员组织起来,协调起来,形成条块结合的网络化工作模式;在活动方式上,街道党建工作主要是依靠自身管理的党员,社区党建工作则要求社区党员,包括居民中的党员、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流动人员中的党员及居住在社区内的所有在职人员中的党员都要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以社区普通党员的身份参与社区建设并带头发挥作用。?

七:我国社区治理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中出现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一批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应运而生,导致原有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体制和街居体制相继失效或失灵。将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社区治理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介绍了我国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三种典型的治理模式,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各自特色、存在的问题绩困难,并提出了我国社区治理的最终方向和阶段性过程目标。 “治理”一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在最具权威的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或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与此巧合的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社区建设的步伐,主要的背景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再象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靠行政权力垄断所有的资源,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2],个人从单位体制中解放了出来,而原有的主要管理“社会闲散人员”的街道和居委会体制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症状,与此同时,社区中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等,居民也越来越重视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开始参与一些社区公共事务。将“治理”概念应用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对我国社区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区治理的基本理念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治理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活动。与我国过去的基层社会管理相比,社区治理的特征在于: 1、就主体而言,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我国过去在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中,管理主体单一化,只能是政府。而在社区治理中,主体的多元化是必然要求,除了国家(政府)主体之外,还有居民、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等。因此,社区的公共事务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决策,政府与社区之间要形成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信任关系,以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3]为目标,达至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就过程而言,从强调行政控制到强调居民参与。我国过去的基层社会管理,不论是单位体制,还是街居体制,行政功能都非常突出,命令式的上下级科层色彩浓厚。政府与单位之间、单位与职工之间都是服从与被服从的行政命令关系。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都按照行政命令模式运行。而社区治理则强调居民参与,要求社区发展的各项规划、社区建设的实施以及社区事务的处理等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居民不再依附于单位或街居组织,更不受它们的庇护,而是彼此形成平等互惠的关系。 3、就结构而言,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余下全文>>

八: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社区服务事业

但是,仅仅立足于社区服务主体各自职责的履行还远远不够,整合社会资源、创设资源共享机制能够为完善社区服务提供新的视域。

关键词:社区服务 资源整合 共建互助 资源共享机制    一、社区服务的概念及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

(一)社区概念的界定

有人把社区比喻为城市的“神经末梢”,意在体现社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诚然,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一方面是国家行政权力在城市延续的最底层,起到了传递和检验公共政策的作用;另一方面社区作为整合社会资源的平台与载体,又从一个独立的空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社区服务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如今,社区服务已然成为社区建设的龙头和社区工作的核心,足可见社区服务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内涵的过程,尽管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社区服务”进行了不同的概括,但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本质属性和重点领域是不变的。笔者认为,社区服务是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为平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依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的各种服务性产品和服务性活动。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包括政府、社区、非营利组织和企业。

(二)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  1.政府  政府要对社区服务的总体发展做出规划设计,在社区服务宏观政策制定上进行分类指导,对社区服务所需的组织、人员和基础设施做出安排。政府应利用其充分的经济资源和行政资源协调各方利益,为各方实现目标提供资金支持。政府还要制定各种界定性政策、导向性政策和扶持优惠性政策,并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监督政策的落实。

2.社区居委会

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服务的实施者。在“社区服务”开展以前,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方面的职能并不多,主要是进行普法宣传、计生、治安、扫盲等方面的工作。随着政府和企业将社会职能逐渐剥离,社区服务成为社区居委会的主要工作。由于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不尽相同,各种社会组织的价值取向不尽一致,所以社区居委会还担负着协调各方利益的职责。社区居委会需要使社区服务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使各种组织的优势在社区内充分发挥。

3.企业  企业是社区服务的提供主体之一,主要完成的是“私产品”的提供。企业提供社区服务最大的优势在于便利,能够就近解决居民所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务的质量和内容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近年来企业更加重视社区市场的投入,并且在一些地区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了公共物品的提供,以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

4.非营利组织

“社区非营利组织是指活跃在社区,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并参加,不以营利为目的,主动自愿承担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社区中介机构”。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范围极其广泛,可以覆盖到社区服务的任何一个领域,在实践中例如社区垃圾清理、职业中介、岗位技能培训、青少年活动中心、残疾人工作站、社区文体活动等都是由社区非营利组织提供的。非营利组织通过这些服务的提供,弥补了政府、社区以及企业的缺位。

二、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社区服务的新模式——创设共建互助联合会

当前,全国各地的社区服务普遍存在服务资源无法有效整合、服务资金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服务场所紧张、服务项目与居民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探访了北京市T街道L社区,该社区辖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驻区范围内有中央、市、区属单位以及“两新”组织135家,其中市区属单位13家,中小学校3所,个体门店63家,私营企业56家。鉴于社区面积大、资源丰富的实际特点,该社......余下全文>>

九:云岗的云岗现状

1996年《首都市民文明公约》颁布后,云岗街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按照中央文明委的要求,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部署,地区单位、居委会认真宣传公约,地区单位出资2.3万余元为居民小区购置首都市民文明公约;街道有24所市民文明学校,定期上课,向居民宣传首都文明公约,使首都文明公约的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地区11个居民小区,有4个居民小区荣获首都文明小区;4个荣获区级文明小区;1个荣获区级环境优美小区;达标居民小区2个。文明居民区建成率多年来,云岗街道在小区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全面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居民小区的创建活动,并取得可喜成绩。经市、区、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验收批准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其中有4个为首都文明居民区、4个为区级文明居民区、1个区级环境优美居民区。文明居民区建成率81.9%。居民区公共标牌齐全率云岗地区共有11个居民小区,其中市级文明小区4个,区级文明小区4个,环境优美小区1个,达标居民小区2个,楼牌、门牌齐全,插挂国旗插座 225 个。小区平面图,宣传阅报栏等设施67个,居民区公共标牌齐全率100% 。科普活动参与率云岗街道在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普示范街道,云西路居委会评为科普示范居委会。在科普活动中,利用市民学校主要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互联网知识讲座、法律知识讲座、请三院领导讲航天事业的发展、计划生育知识讲座、灭蟑灭鼠知识讲座、夏季饮食卫生知识讲座等。2000年云岗街道社区总人口32894人,有25864人参与了社区科普活动,参与率为78.6% 。万人科普宣传栏面积云岗社区拥有宣传栏面积216.5平方米。包括:街道科协、居委会宣传栏,用于科普宣传,如宣传画、健康知识、科学生活、科学育儿、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等。万人科普宣传栏面积 = 216.5平方米/3万人 = 72..2平方米/万人科普活动组织次数2000年以来,云岗社区内组织20人以上的各项科普活动共计726次,包括:街道、居委会对中老年的科学健身保健活动;居委会市民学校开展的科普讲座、科普宣传活动;绿化科普宣传;街道科协举办的迎国庆科普文化文艺演出、科普夏令营、国际最新保健知识讲座、互联网知识讲座;社区卫生站对居民及地区单位对职工开展科学健康教育;卫生科组织的灭蟑灭鼠知识讲座;街道残联组织的康复知识讲座;居委会宣传栏、黑板报对居民的科普知识宣传等。市民学校教育学时云岗街道非常重视市民学校工作,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办学,把市民学校办成宣传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社区居民在市民学校里受到教育,学到知识,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质。云岗街道有市民文明学校总校,24个居委会办了市民文明学校,达到100%。为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街道聘请三院党工部部长倪勇兴、三院教育中心校长马震、居委会请地区的领导等为学校的兼职教员,市民总校每年授课6次,每次3个学时;24个市民学校坚持每月授课一次,2个学时,初步统计共594个学时。人均阅报刊份数社区内居民文化层次比较高,中央、市属单位含量大,云岗属于高科技、知识密集型地区,社区内32894人,人均阅读报刊 2份(晚报、晨报、北京青年报、居委会阅报栏还有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法制报及其他报刊)家庭上网率根据此次指标体系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90份,收回有效答卷189份,有91个家庭电脑上网,占有效答卷的48% 。社区环境满意率云岗街道共有24个居委会11个居民小区,其中有市级文明小区4个、区级文明小区4个、环境优美小区1个。根据此次问卷调......余下全文>>

十: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

单位概况西城区民政局共有科室27个,其中行政编科室12个,事业编科室15个。 地址:西直门南小街20号 电话:66206388 传真:66206393主要职责主要承担四方面职责即:社会保障、社会事务管理、基层政权建设、服务国防建设。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低保、临时特困、流浪乞讨)、社会福利(敬老院、捐赠、慈善、地退人员、征地超转人员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婚姻登记(结婚、离婚)、事实收养、殡葬执法、社团及民办非企业登记审批和管理、福利企业管理、行政区划管理、见义勇为、彩票发行管理。基层政权建设:社区建设、社区居委会建设、社区服务、老龄工作、和谐社区建设。服务国防建设:退役士兵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及无军籍职工的服务管理、新老兵转运、优抚对象服务管理。(一)拟订本区民政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二)负责本区社会团体稜记和年度检查;查处本区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而以社会团体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三)负责本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和年度检查;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四)主管拥军优属、抚恤优待和烈士褒扬工作;发放优抚对象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亡抚恤金;负责本区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工作。(五)负责管理退伍义务兵、转业士官、复员干部、军队离退休干部和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安置工作。(六)负责本区社会救济工作;组织扶贫济困等社会互助活动;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负责本区地方退休人员接收管理。(七)承担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八)拟定本区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指导开展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建设;指导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九)负责本区行政区域的划分和管理。(十)负责本区福利彩票的发行销售及福利基金的使用管理。(十一)主管婚姻登记、儿童收养登记;推行殡葬改革,指导殡葬事业的管理。(十二)负责民政事业财务工作,指导、监督、承担民政事业费的使用和管理。 (十三)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领导简介陈 艳同志:女,汉族,现任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负责民政局全面工作,分管办公室、人事科、计财科工作。 郭文灵同志:男,汉族,现任民政局副局长,分管:福利科、优抚科、安置办、民政科、低保中心、救助站、捐赠站工作,担任综合救助办公室副主任、西城慈善协会秘书长。 陈惠杰同志:女,汉族,现任民政局副局长,分管军休工作、婚姻登记管理处、地退所工作。 朱建民同志:男,汉族,现任民政局副局长,分管:社区办、社团办、老龄办、福利生产办、社区服务中心、彩票中心工作 付守权同志:男,汉族,现任民政局纪检组组长,分管; 本局纪检监察和机关总支工作.机构设置:1.办公室负责人:王勇 电话:66206388主要职能:承担本机关政务工作;负责行政执法、公文处理,宣传、信息;建议、提案和信访、档案、保密工作;以及综合协调,后勤保障、交通安全;会议决定事项的督查工作;负责普法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指导民政业务宣传工作。2.人事科负责人:栾德廷 电话:66206385主要职能:负责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工作;负责离退休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局纪检监察、效能监察;负责局计划生育、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3.计财科负责人:李秀亮 电话:66206316主要职能:负责全局财务预算的编报工作和全局行政事业费的管理和使用;全区民政统计和民政财务审计工作;对局属财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4.社会福利科负责人:成斌全 电话:66206329主要职能:负责救灾救济活动的组织、协调及资金......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