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支出的管理
有财政补助收入的事业单位,其财政补助资金必须按拟订的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变资金用途;事业单位的事业用途使用,不得自行改变资金用途;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的情况统筹安排,上述收入原则上不得用于经营支出;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应正确划分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项目列入事业支出,也不得将应列入事业支出的项目列入经营支出;注意不断优化事业支出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的比例,严格编制管理,减少超编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资、津贴、补贴和职工福利待遇方面的规定,以控制人员经费支出,相对增加公用经费的支出;事业支出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开支,事业支出的报销口径如下:(1)对于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抚恤救济费等,应根据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取得本人签收的凭证后列报支出。(2)购入办公用品可直接列报支出。购入其他各种材料,可在领用时列报支出。(3)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和管理部门支付的工会经费,按照规定标准和实有人数每月计算提取,直接列报支出。(4)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按核定的比例提取,直接列报支出。(5)购入固定资产,经验收后列报支出。(6)其他各项费用为了加强支出管理,有条件的单位,特别是主要从事应用开发研究和科技服务的科学事业单位,可根据专业业务及辅助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管理办法。内部成本管理一种不完全、不严格的成本核算,它的目的是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事业成果,提高单位成本核算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参照企业成本管理的方式、成本开支的范围制定出具体的成本核算办法,计算出开展每项事业单位,其成本费用应与事业支出科目相衔接,以便按支出用途将所有支出归集到事业支出的相关科目中。具体做法可为:事业支出的一级科目参照企业成本核算科目设计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二级科目可按照事业支出科目设计为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等。管理原则事业单位的支出,既要保证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又要遵守财政制度规定,减少经费。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压缩各项事拥支出,对于减少财政压力更有实际意义。为加强对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与管理,对支出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2 1 严格执行制度和纪律国家规定的各项财政财务制度是各事业单位业务支出的法律规定,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反。如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学位职工的工资、津贴、福利待遇等,事业单位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和提高标准,以免引起财政收支困难。2 2 加强对支出分类的管理国家制定的预算收支科目,对事业单位的各类支出的范围做了规定,各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支出项目和支出科目的划分标准执行。因为支出总额,不仅是国家分析核算收支的依据,也是事业单位分析预算支出项目及其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不仅要与其相关的收入进行配比,而且各项支出之间也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如事业单位支出应与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或其他收入相配比,上述收入原则上不得用于经营支出。从支出看,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与公用经费支出之间也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应控制人员经费支出,相对增加公用经费支出。因此,事业单位要合理划分各类支出的界线。2 3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事业单位应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通过编制支出计划或预算的方式,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防止资金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机关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内部管理制度)
不好意思 那份资料太多了 超过发送字数了
你自己看看吧 是徐州建设局的财务管理制度
很详细的那种 你可以参考一下
参考资料:www.xzjs.gov.cn/news/mnews_show.asp?nid=852
三:事业单位支出管理应当遵循的哪些规定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年2月7日 财政部令第68号)有规定:第四章 支出管理……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事业单位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事业单位的规定违反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数;不能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接受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第二十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经济核算,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第二十五条 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第二十六条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
四:什么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
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它单位的收支预算。单位预算是国家预算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指各级政府的直属机关就其本身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经费收支所汇编的预算。
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五: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其他资金支出包括哪些
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支出二级科目“其他资金支出”的具体范围,可以从单位的收入科目中看出来:对于行政单位会计,其收入科目有2个,即“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则“经费支出”科目中的“其他资金支出”二级科目就是其他收入资金形成的支出;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其收入科目有6个,即“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则“事业支出”科目中的“其他资金支出”二级科目就是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等4种资金来源形成的支出。
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制度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财务公开的办法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违纪违规问题屡禁不止的情况,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推行了零基预算、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公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但这些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浪费、贪污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被认为反腐倡廉功效最大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也只是对各单位支出事项和凭证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对支出是否合符实际则鞭长莫及。反思以上种种,笔者认为,这些改革之所以未能彻底扼制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其根源还是缺少社会的广泛监督,要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必须借鉴村级财务公开制度的做法,实行财务公开制度。
一、正确认识财务公开制度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是可以有效杜绝贪污腐败,促进廉政建设。财务公开,各项收支处于全透明状态,有如一柄利剑随时随地悬挂在领导和干部面前,稍有违规、不合理现象,群众就会有反映,因此贪污腐败现象将无处可藏,广大领导干部职工的责任感、自律意识和廉洁奉公意识也将得到极大的增强。
二是可以促使财经纪律得到有效执行。目前国家制定的财经制度很多,但相当一部分单位执行起来却大打折扣,制度应有的使用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若财务公开,社会的广泛监督将促使单位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执行各项财经法纪,进而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全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目的。
三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后,群众也成了当家理财的主人,其结果将是干群合力,民心归一,各项文明建设将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财务公开制度是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好办法。
二、财务公开制度的具体做法
(一)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由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推选出由党员和群众组成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以3人~5人为宜,负责审定财务公开的内容是否合理、合法、切合实际,并收集和反映群众对财务开支的意见和建议,使决策层了解民意,理解民意,进而遵循民意。财务公开的所有内容均需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签字。
(二)财务公开的内容。财务公开应包括财务计划和经费收支情况。其中,财务计划包括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购建计划、基本建设计划和收益分配计划等内容。经费收支情况包括财政拨入资金、上级拨入资金、下级单位上缴资金、其他单位赞助款和单位事业经营收入等一切资金的收支情况。
(三)财务公开的形式。(1)公布地点要公众化。各单位要在办公楼通道醒目处设立公布专栏,将财务收支和资产状况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群众公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单位网站进行公布,全面接受社会和单位干部职工的监督。(2)公布的内容要具体化。首先,公布的经费收支项目要具体,特别是对专项经费和经常性经费中的公用经费的各项开支更要细化到具体明细项目;其次,要将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按职能部门进行公布,除了公布现行经费财务收支报表外,还需将公用经费开支项目按职能部门开支情况制定一套补充报表,真正让群众看得清。(3)热点问题要专门化。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购建的资金使用量较大,很容易滋生腐败行为,也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此,要按资金实际使用进度进行专项公布,以便群众及时参与监督。(4)财务公开的时间及要求。先由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对财务公开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核实,并出具审核意见,再由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和民主监督小组成员共同签字,按规定的内容、形式、要求及时进行公布。年初要公布财务计划;经费收支情况每月公布,并附财务分析说明书,于次月5日前公布;年终决算于年度终了后20日内公布,并编制年终决算说明书,总......余下全文>>
七: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基本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人员支出按经济科目可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公用支出为“商品和服务支出”。
八: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的正文内容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制定本规则。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第三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保障重点,兼顾一般,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降低行政成本,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第四条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及时编制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对行政单位财务活动的控制和监督;(三)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规范处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定期编制财务报告,进行财务活动分析;(五)对行政单位所属并归口行政财务管理的单位的财务活动实施指导、监督;(六)加强对非独立核算的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实行内部核算办法。第五条 行政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行政单位应当单独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职财务会计人员,实行独立核算。人员编制少、财务工作量小等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单位,可以实行单据报账制度。 第六条 行政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第七条 按照预算管理权限,行政单位预算管理分为下列级次:(一)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预算的行政单位,为一级预算单位;(二)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并有下级预算单位的行政单位,为二级预算单位;(三)向上一级预算单位申报预算,且没有下级预算单位的行政单位,为基层预算单位。一级预算单位有下级预算单位的,为主管预算单位。第八条 各级预算单位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级次申报预算,并按照批准的预算组织实施,定期将预算执行情况向上一级预算单位或者同级财政部门报告。第九条 财政部门对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一管理,定额、定项拨款,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第十条 行政单位编制预算,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应支出需求;(二)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三)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四)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五)其他因素。第十一条 行政单位预算依照下列程序编报和审批:(一)行政单位测算、提出预算建议数,逐级汇总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二)财政部门审核行政单位提出的预算建议数,下达预算控制数;(三)行政单位根据预算控制数正式编制年度预算,逐级汇总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四)经法定程序批准后,财政部门批复行政单位预算。第十二条 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预算在执行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报送审批。第十三条 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决算,逐级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第十四条 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规范决算管理工作,保证决算数据的完整、真实、准确。 第十五条 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除财政拨款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应当上缴财政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不属于行政单位的收入。第十六条 行政单位取得各项收入,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按照财务管理的要求,分项如实核算。第十七条 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十八条 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余下全文>>
九:行政单位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审计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又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对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要抓住四项内容,采取四种方法。
在对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时,一要突出财务内控制度审计。主要包括费用支出决策控制制度、会计手续控制制度、会计凭证传递程序控制制度、现金收支控制制度、资金往来控制制度等审计。二要突出业务内控制度审计。结合行政单位职能,重点审计各项业务程序控制制度。三要突出资产内控制度审计。主要审计投资决策控制制度、资产使用和保管控制制度、资产转让控制制度和资产收益控制制度。四要突出职责内控制度审计。主要审计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在审计方法上,应结合被审计行政单位工作职能特点选择运用以下“四法”:
1、文书档案检查法。通过文书资料,与被审计行政单位工作职能对比,检查其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是否健全,内容是否完整,控制措施是否科学,程序操作是否符合实际,控制范围是否到位等。
2、调查询问法。通过向有关人员调查询问,检查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是否存在饥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不落实到行动上”的现象。
3、实地观察法。通过身临被审计行政单位,实地观察有关人员工作过程,检查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实际执行情况。
4、审计测试法。利用审计抽样,选择若干项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与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对比核实,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真实贯彻执行情况。
由于业务和资金运转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立和运行一直不被重视,许多单位制定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但都停留在纸面上,“说一套,做一套”。在对某行政单位审计时,笔者结合该单位出台的管理制度,专门对该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几个控制点:支出审批环节、招待费管理环节、预算外收入票据管理环节进行了审查,结果存在不少问题。jW4中国国家审计网
一是审批环节未能遵守“一支笔”审批制度,部分支出出于某些原因,单位领导未审批。同时单位规定的支出都必须由纪检书记预审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也未完全执行,部分大额支出无纪检书记签字,询问纪检书记,其称对此支出保留意见,故未批,但账面仍做了支出。jW4中国国家审计网
二是招待费管理制度执行力度逐年下降。为控制招待费支出,该单位规定了招待饭店相对定点制度,第一年执行情况良好,定点饭店与非定点饭店费用之比为2.66:1,第二年下降为1.28:1,第三年则逆转为1:1.54。由于一些原因,变更饭店是完全正常的,但制度却未及时调整,于是制度和实际越往后越脱节。jW4中国国家审计网
三是预算外票据管理不规范。该单位收取预算外收入时,向对方开具税票。实际操作过程中,票据缺乏牵制管理制度。有关人员开票后,将收款联交由对方单位,而入账联却不交本单位会计入账,单位会计凭银行进账单记账,无法进行票款核对。jW4中国国家审计网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向该单位提出了加强内控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意见,该单位正在整改之中。但从该案例看,目前强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仍是十分必要的。加强管理的前提是制度先行,其后是有效执行,并且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充实调整。审计机关也应加强内控制度执行审计,而不是看被审计单位制定了有关管理制度就做出审计结论。
十:行政事业单位福利费的开支范围? 15分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憨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