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四
王朴(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兰贵,男,河北省完县人,抗日儿童团长。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丁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枣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五
我小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潘东子,最崇拜的就是潘东子这个小英雄。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帅哥。他从小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红军。在白色恐怖的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为党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劳。在斗争中,他失去了母亲,但他没有被黑暗势力吓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小战士。内容大致如下: 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给东子一颗红五星。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东子迅速成长起来。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在游击......余下全文>>
二:抗日战争儿童团的故事有哪些
闪闪的红星。。
三:抗日儿童团的故事15o字
海娃鸡毛信
海娃是一个儿童团团长。
有一天,
爸爸叫他把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
送到三王村,爸爸对海娃说:
“海娃,在明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呀,千
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呀!
”
海娃听了,
对爸爸说:
“保证完成任务!
”
说完,
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
路上,
海娃看见远处有一队鬼子向他走来,
海娃心想:
怎么办?把鸡
毛信藏在哪儿呢?可不能让鬼子发现鸡毛信!突然,海娃看见领头的羊
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里冒出了一个好主意:把信绑在羊尾巴底下,这
样鬼子肯定不容易发现。于是,他飞快地把信藏到了羊尾巴下。
鬼子来到了跟前,大声问:
“干什么的?”海娃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说:
“放羊的。
”鬼子不
相信,就搜查海娃的身,鬼子东摸摸,西摸摸,只摸到了一个大地瓜,鬼子问:
“你的,认不
认识三王村?”海娃本来想说不认识,又一想:不如把鬼子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于是,他
就又装着害怕的样子,小声说:
“认识”
。鬼子一听,高兴极了,说:
“你的,带路!
”
通往三王村的路由两条,一条是小路,一条是羊道。羊道那头就是八路军的包围圈。海
娃赶着头羊在羊道上飞奔,羊道太难走了,鬼子便让他走的慢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地奔
跑,把鬼子落在岩石后面,眼看就要进三王村的包围圈了,他便高声呼叫:
“快打鬼子,鬼子
来了!
”
八路军听见了,
赶紧向鬼子射击。
鬼子知道上当了,
向海娃射出了一排排子弹。
不好,
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昏倒了。
幸好,
八路军人多,
把这些鬼子打死的打死,
打跑的打跑。
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了起来,
海娃嘴里不停地说:
“羊尾巴下面有鸡毛信,鸡毛信在羊尾巴下面„„”说罢便昏过去了。八
路军取出羊尾巴下的鸡毛信,得到了重要的情报。他们都夸海娃是个聪明勇敢的好孩子。
放
牛
娃
王二小
1943
年的一天,
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
鬼子扫荡来了,
八路军和
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
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吴连长带
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
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
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
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
“你撒谎,你想骗皇军。
”二小说:
“那就算了,反正我也
不想去。
”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
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
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
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余下全文>>
四: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的故事的影片有哪些 5分
《鸡毛信》、《英雄王二小》。
五:有哪些儿童团员的故事? 不要故事,要名字就可以了! 5分
八路军第三儿童团,是八路军中一支声名显赫的部队。它的前身是工农红军第2军,后改编八路军第3旅的八路军北上支队、新四军第3儿童团,曾在抗日战场上屡建奇功。
大别山,是华中地区大别山郡的首府,群山环抱,河流纵横,地势易守难攻。它是华中地区北部的交通枢纽,也是华中地区北部山区的人口,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当电正好位于日本第8集团军的战线中央。大别山之战,对整个战局关系重大。八路军总部将攻克大别山的重任交给了八路军第三儿童团,但要求在日本军翼侧迂回的部队断敌后路时再发起攻击。
八路军第三儿童团团长吴信泉对此战的重要性十分明白,同时对打好出国第一仗充满信心。他对八路军副司令刘伯诚说:“请总部首长放心,大别山这一施子敌人我吃定了,咱第三儿童团包打大别山”10月28日,八路军第三儿童团隐蔽进至大别山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由指定位置,并攻占了大别山附近的有利地形。这时,兄弟部队已经捷报频传,而八路军第三儿童团按照预定部署,却要按兵不动,隐蔽作战意图。
为了侦查敌情,当时12岁的吴信泉独自一人进入县城和情报员接头。获得敌人驻兵的准确情报后,利用信鸽竞情报及时送回司令部。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有一个附近大王村的地主,他的儿子名叫刘老七,是一个汉奸,加入伪军认伪军中队长。吴信泉带领儿童团曾经批判过他们家。所以刘老七认识吴信泉。
话说吴信泉和情报员接头后,即使飞鸽传书,送出情报。情报员看到这么小的孩子,吃不饱饭,很是难过。一咬牙,拿出积蓄到县城最好的贵宾楼包下包间,款待吴信泉。这时候刘老七也来贵宾楼吃饭,立刻认出了吴信泉。并报告日军宪兵队。日军宪兵队,很快包围贵宾楼。情报员为了掩护吴信泉,英勇牺牲了。吴信泉含着热泪,接过情报员临牺牲前交给他的党费,下决心要消灭小鬼子。吴信泉,一人双枪,弹无虚发,从贵宾楼3楼打到一楼,又杀到大街上,118名鬼子倒在他的枪口下。
这时候,日军大部队赶来了,团团将吴信泉包围在以贵宾楼为中心的县城中心大街上。吴信泉想到,党给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消灭鬼子,既然自己碰到了,不能萎缩。于是,下决心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再说情报已经送回,就算完成任务,那么就在这里开杀戒巴。
于是在子弹打光的情况下,吴信泉夺得一枝38枪,然后对着包围的日本鬼子说:有种的话,我们拼刺刀。为了维护日本鬼子武士道精神,日军派出拼刺最好的第3中队11小队小队长,大雄信男首先出场。吴信泉,轻蔑地眯着眼睛看着这个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对手,说道:你,小小的干货。大雄在中国很多年了,也是懂一点汉语的,他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中国小孩子,人还没有枪高,居然说自己小小的,很是生气。刚要发作,看到吴信泉的一个动作,吓得当时冷汗就出来了。吴信泉居然,在说话的时候,为了配合他说的小小的,就用左手向他伸出小拇指。这不算什么,可是在吴信泉伸出左手小拇指之前,吴信泉是双手持枪的,左手前右手后,右手屈于体侧持枪托,左手伸直扶枪身。现在,吴信泉伸出左手,向大雄比划小拇指,右手没有动,就是单单右手持枪托,依然保持原来枪身的姿势,枪身笔直笔直的,毫不晃动。
吴信泉,从小习武,12岁就具备了很深厚的内功基础,尤其善于“独孤九剑”武功。面对大雄好不以为意。大雄乘吴信泉单手持枪的时机,猛地一个突刺,38枪的刺刀扎向吴信泉的咽喉。看着狡诈的小日本鬼子,吴信泉向右一闪,单手持枪托,轻轻向左一带,伸得笔直的38枪头锋利的刺刀向左微微一划,将大雄信男的颈动脉割破。大雄惨叫一声命归西天。
于是在县城的大街上,吴信泉面对几千各个兵种的鬼子,运起“独孤九剑”中的武功,大开杀......余下全文>>
六:抗战小故事大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四 王朴(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兰贵,男,河北省完县人,抗日儿童团长。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枣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五 我小时候学习的榜样就是潘东子,最崇拜的就是潘东子这个小英雄。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帅哥。他从小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红军。在白色恐怖的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为党的地下工作做立下了不少功劳。在斗争中,他失去了母亲,但他没有被黑暗势力吓倒,一心向往革命,最后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小战士。内容大致如下: 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给东子一颗红五星。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东子迅速成长起来。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在游击队筹盐活动中,他机智......余下全文>>
七:关于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的故事的影片有哪些吗?
地道战
八:关于抗日战争的小故事
希望对你有帮助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九:抗日英雄的小故事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王小二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参考资料:无
赞同1| 评论 检举 | 2008-11-30 17:26 573095969 | 二级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赞同0| 评论 检举 | 2008-12-1 13:40 一句汉语 | 一级
【王璞】
也作王朴,幼名兰贵,1929年生,河北完县人。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余下全文>>
十: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简单写一写
1、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2、.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 3、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4、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5、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