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中月亮还有什么称呼
如下,望采纳:
一、来源于月亮本身特征的别称 1.直称月亮夜行于天,明而有光,普照大地,时圆时缺,缺而复圆,盈亏更替,周而复始,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别称: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等。如:①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直《赠徐干》)②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③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①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何景明《对月》)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2、喻称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如:①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⑥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⑦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⑧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白居易《三月三日》)⑨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将上述别称相互交错,两两组合,又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如:①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②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唐·方干《月》)③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元·范椁《赠郭判官》)
二、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别称 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1.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①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②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③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④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2.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如:①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张正见《薄帷鉴明月》)②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③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④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沈约《登台望秋月》)3.嫦娥奔月--"娥"字系列别称传说后羿之妻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升月成仙,由此便产生了月亮的&......余下全文>>
二:在古诗文中月亮有哪些名字?
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夜光、素娥、冰轮、桂魄、顾兔、玉桂、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
三:月亮在古诗中频繁出现,请你说一说月亮表达着
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荣格说:“每一种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①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一、 离别与相思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望月》),月亮给人造成视觉印象是整体性(无残缺)永恒化(无始终)是团聚美满丰盈和谐。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圆总是同天理、物象、人事联系起来,积淀着历史的心理内容,体现出一种符号了的东方诗性智慧,人们或以“花前月下”、“揽月自赏”、“抚月痴想”,或以月的盈亏比喻人生际遇、托物寄情。漂泊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在月下无法成眠,忧愁倍增。这是审美世界的一大创意。传说月中有广寒宫,嫦娥孤独地居住在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月中有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这些都与人间相似的寂寞、期待。于是月亮变得可亲、温馨,变得富有人情味,也从而更适合作为人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见到明月,范仲淹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②反映的是相思难耐,怕见清辉的忧苦心境。其他诗人亦如是:
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处明月担载着诗人的离愁。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中,有这样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居易《八月十五禁中寓直寄元四镇》:“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长相思》:“思悠悠,慢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是格外感受无依与凄凉,“不堪盈手赠,还浸梦侍期”是对团圆的希求与渴望,在无可奈何之中,即使是梦中的相会,亦慰情聊胜于无的期望。③
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正如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说的:“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这隔于山的情侣思念联系起来”。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许浑《忆江南同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这些都有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消解了内心沉重的痛苦。忧思、焦虑得以安静。月下怀人念远,一直是古典诗歌中常常采用新的基本抒情模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月虽然寄......余下全文>>
四:我知道在古诗文中月亮还有好多名字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夜光、素娥、冰轮、桂魄、顾兔、玉桂、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