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干部怎样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整改措施写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不善于思考、动脑筋,等待上级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能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满足于过得去。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还不够,缺乏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省事,照搬照抄,沿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逃避的倾向,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2、在“严以修身”、关心群众方面不够仔细、耐心。平等对待每一位群众是做好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但是,自己在工作中有时缺乏耐心,帮助他人,与他人谈心、交流、沟通的机会相比之下还是少了一些。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政治学习不够,理论功底浅薄。平时只满足于读书、看报,研究专业少,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节,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没有做到真正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研究新情况、处理新问题。思想和工作存在主观性、局限性和片面性,站的不高,想的不远。
2、为企业、群众服务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没有树立牢固为老百姓服务的宗旨观念;对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理解的不够深入透彻;没有坚定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
3、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认为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缺乏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够,有时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1、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只有理论上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学习不只是一般知识的积累,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的大问题,理论水平提高了,看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工作能力也同样会提高。只有刻苦学习政治理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真正做到率先垂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求,蹲下来和群众对话,保持平和心态,做到 “有耐心、有爱心,有细心”,不急燥,始终要保持平等、公正的态度。
3、端正学习态度,自觉、主动加强项目管理理论学习。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今后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随着形势的发展,只有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理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使人信服。 通过以三严三实为镜,对自身的查摆剖析、整改完善,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创造更加优异的、让群众满意的成绩。
二:推进社区治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加强社区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区从开始就被定义为“小社会”,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个个实体的社区里进行,一个社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既是某一社区中单独的存在,也是更大社会范围内的问题的具体表现。因此,探索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解决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有所帮助。
一、“社区”来源
1887年滕尼斯用“社区”与“社会”两个综合性分析概念,来说明人类演进过程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两极特征。他认为“社区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社会则是一种有目的的联合体。在社会里人们“虽然也像在共同体里一样,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但是基本不结合在一起,而是基本上分离的。”由此,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并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随后20世纪20-30年代,研究都市社区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R.E.帕克强调了社区的本质特征是“地域性”的观点。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G.A.Hillery则认为,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的社区概念应包括社会互动、地理区域和共同关系三个特征。
目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范式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此类研究将社区视为社会的代表或者国家与社会的中介,通过社区去验证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某些重要论点。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研究社区治理的具体范畴,他们认为社区是中国公民社会崛起、推动社区自治和城市共同治理的重要方式,政府向社区让权、还权、授权,成为社区自治的推动力,而草根社区通过公民行动和政治参与,并对管理体制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目前,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标准分类,主要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或城镇社区)三种,本文探讨的是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正逐步走向服务,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取得了一定能动性,社会管理的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尽管公民社会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已逐步改善,但因为公民意识尚不普遍、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强等原因,虽出现了不少社区自治的示范社区案例,但大多数采取的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政府外的社会力量如社区法定组织与民间组织等都还很弱小,存在以下不足:
1.治理主体定位不清
我国社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的治理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的独立性与法律赋予的自治性都受到了限制,社区成为基础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的“附属物”。市、区各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结果往往各自为政,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使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大量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成为政府部门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加之工作中权、责、利的不明晰和当前考评机制的综合因素,社区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疲于应付。这种社区行政化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不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威信,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承载能力。
在治理角色错位的的同时,政府过多地干预了非政府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利,使得一些地方的居委会承担了一些应由非政府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职能,如社区文化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由于政府角色上的缺位和越位,出现了“该管的未管,不该管......余下全文>>
三:当前社区建设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这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又是政府由权力、责任、利益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的过程。由于长期以来城市街居体制孱弱,民间组织不发达,政府把社会稳定置于首要目标,因此将权力和责任向街居体制转移并实现服务到位,保持社会稳定并不是容易的事。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使社区建设面临着众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强有力的推动,一方面又要实现政府权力的下放甚至过渡,这对政府是一个考验。
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1、社区建设中的“行政化”、“形式化”现象;2、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归属感问题;3、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还未完全适应社区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清除体制性障碍;2、做好社区居民归属感的培育;3、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我国的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管理本着“以人为中心寻求发展”的思路,宗旨在于谋求城市文化和市民素质的提高。文明社区建设在我国正呈燎原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的需要。这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又是政府由权力、责任、利益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社会)的过程,即由单位体制主导转向社区体制主导的过程。由于长期以来城市街居体制孱弱,民间组织不发达,政府把社会稳定置于首要目标,因此将权力和责任向街居体制转移并实现服务到位,保持社会稳定并不是容易的事。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使社区建设面临着众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强有力的推动,一方面又要实现政府权力的下放甚至让渡,这对政府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一、社区建设的历史回顾及其意义
在我国,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由民政部于1991年5月首次提出。按照民政部负责人的解释,社区建设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民政部在城市广泛开展社区服务,但它又难以包含政府希望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所要承担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并力图以此去开拓民政工作。随着我国城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市的社会问题及服务、管理体制中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城市社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江泽民总书记也于1996年指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在这之后,社区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被纳入议事日程。1998年国务院的政府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民政部在原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设立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建设在全国的发展。现在政府已将社区建设上升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即适应城市企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社会发展。在这里,可以明显发现政府对社区建设目标的诉求:支持和保障企业体制改革,化解社会压力,保障城市社会稳定。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其中的另一重要涵义: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社会管理方式的转换。
具体说来,社区建设有以下重要意义。1、社区建设适应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社区服务功能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城区工作的需要。只有全方位地开展社区建设,才能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2、社区建设适应了社区工......余下全文>>
四:社区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1、经费来源;单纯靠党费是不够的,组织活动、学习交流、党籍管理等都需要专项经费,需要向社区上级的乡镇或者街道申请拨付;
2、党籍管理;社区党员党籍材料需要设专职党建辅导员
3、组织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学习等活动;
4、活动阵地;需要固定场所请采纳。
五: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哪几方面考虑
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社区管理相对于社区建设明显滞后,社区管理研究往往以经验居多,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指引,同时,社区管理体制大都停留在政府治理的范畴内,与"社区"本质是实现居民自治相违背。本文讨论了城市社区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社区管理的科学规划、多元投入提出了实用性对策,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团体对发展社区管理的共同作用,促进城市社区的持续发展。
【关键字】社区 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管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几大变化:一是随着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城市社区成为我国城市最重要的社会组织方式;二是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兴起和住房商品化的进程,城市社会的结构,特别是居住空间结构变化急剧;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同时城市内部的人口流动也日益增强。所有这些变化汇集到一起的结果,是使城市社会管理的难度、广度、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大。而这些变化最终的归结点都集中在城市社会组织管理在空间上的最小单元--社区。
一、城市社区与城市社区的现状
(1)城市社区
目前在中国,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城市社区是人类入工业文明社会以后最重要的一种社区类型,其特征是:
首先,城市社区是宏观城市社会的缩影。它不仅包括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而且还包括由这些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生活等。它包括了城市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城市社会的缩影。
其次,城市社区与目标和功能单一化的社会组织不同,城市埂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管理和社会整合功能。
第三,社区成员之间虽具有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其成员与农村社区不同的是成员多样化。一方面,社区成员类型多样化。除了居民,还有各种企事业单位、政府行政单位、一些社会组织以及民间自治组织。另一方面社区内部的个体异质性程度高。社会成员的文化背景不同,职业种类繁多,收入差异大,社会分化程度高。
(2)城市社区的现状
我国社区管理曾经长期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行政全能主义的"亚社区"管理体制。"单位人管理"和"地区管理"是其主要特征。在传统社区管理体制下,单位成为政府的附属,传统的街道和居委会则是辅助单位,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制"的解体,大量的"单位人"重新回到社区,成为"社会人",单位不再是个人唯一依附的载体;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掌舵划浆的全能者变成有限职权的掌舵者。政府逐渐开始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经济工作交给企业,社会性事务交给社区,政府通过"单位"全面干预社会生活的地位和职能有所弱化;三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依法成为一个"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此种背景下,企业将旧有体制下的许多非经济功能剥离出来交给社会,企业与社会日益分离;四是,人们重新回归社区,人们与社区的联......余下全文>>
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存在哪些问题
从目前社区管理服务状况看,存在以下问题:
主要表现在社区功能定位尚不明确。目前社区不仅要履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劳动就业、文化体育、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社区教育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工作,同时还要承担名目繁多的临时性的统计、调查、检查、考核等任务,造成社区超职能、超权限、超负荷运作,疲于应付,而社区的自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能够很好的体现。一是硬性指派任务多。政府部门把社区当作基层行政单位,经常向社区安排布置工作,把本应自己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使原本已十分繁重的社区工作又增加了很多负担,社区实际成了职能部门不可缺少的“腿”和“脚”。二是各类台账资料多。目前各职能部门工作管理较细,基本上都有一个台账,社区现有的民政、计生、劳动就业、党建、居民医保、养老保险等本职工作均建立台账,但对于其他临时由政府职能单位下派的工作也要建立临时台账、档案、月报表、季报表等,社区难以应付。三是会议考核多。各职能部门都在讲工作“进社区”,从而导致社区成了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上面有什么精神,都要通知社区开会,使他们陷入了文山会海中,此外,各部门的检查考核活动也使社区无暇顾及本职工作,应付于视察、座谈、考核、活动等。
另外,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和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的距离,只有办公地点,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居民娱乐活动场所,居民群众意见较大;社区运转经费有待提高,由于承担较多政府职能单位下派的临时工作,下派工作单位又不拨付工作经费,各类办公经费和活动费用开支给社区本就紧缺的资金造成负担,但受资金限制,影响了社区工作和各类活动的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形式单一,主要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部门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内容为主,在居民大量需要的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文艺等方面的服务很欠缺,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共驻共建意识不强,社区居民和共驻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淡薄,并不积极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工作,不能自觉地融入到社区共建之中;社区干部队伍力量薄弱,社区干部要承担党建、综治、计生、低保、养老、医疗、纠纷调解、劳动保障、文化宣传等繁重的工作任务,加之社区内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和学生党员的逐年增加,进一步加大了社区管理的难度,社区干部力量严重不足。
七:社区在换届选举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行直选,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大为增强。 由于选举工作面广量大,执行《组织法》的具体程序还不够健全,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不到位,在换届选举中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⑴到期不换届。《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然而有些地方借情况特殊,村委会届满后往往拖延而不能及时进行换届选举,老班子继续运转。有些地方进行直选后,由于种种原因,新的村委会主任未选出,思想上有顾虑,就不再组织二次选举,直接由乡镇政府指定某人主持村里工作。 ⑵登记、公布不过细。有的地方未按照《组织法》的规定,在选举的二十天以前公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单;有的工作不细致,造成部分有选举权的村民漏登,没有选举权的错登,导致选举时部分选民在选举现场向选举工作人员询问,甚至发生冲突,造成选举无法进行。 ⑶提名、确定不规范。一是在村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上提名不规范。《组织法》规定,“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有的地方直接由乡镇政府任命;有的由村支部、原村委会代替,不经村民提名推选;有的自定名单后,用个别征求意见代替村民会议;有的把乡镇派来指导村委会选举工作的人员列入村选委会成员。二是在候选人提名上不规范。有的地方仍然是搞组织提名,要求村民提组织上定下来的人选; 有的地方工作简单化,不是组织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而是搞一户一提名;有的地方确定正式候选人不是依据村民提名的得票数,而是依据领导意图;有的地方为了把“自己信得过的人”列为正式候选人,并能当选,采用“说服”、“劝阻”、“许愿”等形式,动员实力相当的候选人退出;有的地方怕选举时两败俱伤,在村主任候选人安排上做手脚,双方实力强弱悬殊,搞“拉郎配”。 ⑷竞选不正当。憗少数竞选者为达到竞选目的,发表了一些好高骛远的演说,如公开许诺修多少桥、办多少事,脱离了村里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这些承诺能蒙蔽不少群众,加之不少地方把竞选演说作为选举大会的一项议程,造成能说会道者在选票中占优势。 ⑸计票不真实。有的地方计票人员在远离选举现场的地方计票,大家围成一堆,村民被撇在一边,计完票不将选票存档而是将其销毁,结果令人怀疑;有的地方不当场公布结果,村民如同雾里看花;有的地方甚至搞弄虚作假,偷梁换柱,篡改选举结果。 ⑹撤换不依法。《组织法》规定,要罢免村委会成员必须由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并进行投票表决。有的地方仅靠乡干部的“口谕”就可将村官的“乌纱帽”拿掉,群众称之为“嘴边一张,拿掉村长”。 参考: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www.people.com.cn/...2.html
八:社区计生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1
社区无非是信息掌握不及时,宣传力度不够。对流动人口均等化不够,对外出人口和返回人口信息不及时。等等,从中选把
九:试述社区民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社区建设资金困难工作经费不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再加上社区自我管理不善,导致社区财源枯竭、资产流失,有的社区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掌握和开发利用,市财政没有列入社区建设专项公共资金,社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社区办公场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支街小巷建设和路灯安装等公益性事业设施建设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全市还有部分社区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服务平台,尤其是乡镇社区表现尤为突出。虽然中心城区社区市财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预算列入了5万元的工作经费,今年又增加了2万元,但是还远远不够;乡镇社区市乡两财政还没有列入社区工作经费预算,社区建设资金筹集困难,社区工作经费严重短缺,影响了社区的建设和社区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2、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由于全市大部分社区没有资金来源,社区干部的工资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全市乡镇社区干部工资虽然按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460元标准进行补助,社会保险根据个人以前缴纳保险类别进行了社保补贴。但全市社区干部的工资大部分靠自筹自支,自己想办法解决,有的甚至违纪违规乱收费,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我市中心城区社区干部的工资分别每月只有1500、1200、1000元左右,乡镇社区干部的工资每月只有1200、900、700元,低于我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且享受不了“四险一金”和福利方面的待遇,保障不了养家糊口,社区干部不得不为生计而边工作边为生计操劳,削减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给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政策不落实。经过近几年的社区建设项目引导资金的扶持,全市中心城区社区办公用房大部分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有的已达800平方米。但是有的乡镇社区还无办公服务用房,办公服务场所面积不足,没有建成“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省委、省政府规定的开发建设单位提供社区办公和公共服务用房的政策,由于国土、规划、建设、房产部门关口不严,乡镇办区和所在社区又没有一定的调控管理手段,此项政策没有严格落实到位,大部分开发建设单位没有为社区提供办公和公共服务设施用房,使社区办公用房和公共服务用房出现了窘迫的困境。
4、社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全市大部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和空间环境设施统筹规划、统一建设不足,政府投入主体不到位。很多社区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没有文体活动设施,社区养老、医疗和残疾人康复等服务设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支街小巷道路建设投入少、有的下水道不畅通,晚上无路灯或路灯不亮,社区居民对此意见很大。
5、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够顺畅。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不是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就能够完成建设任务的,它需要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来协调建设和管理,发动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设。虽然市编委今年批准设立了一个社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但这个机构既无级别,又无编制,挂靠在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科,协调不了社区建设管理中各方的关系。社区建设涉及到基层组织建设、党建工作、综合治理、社区规划、办公用房和“一站式办公服务大厅”建设、城市建设、小区管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等,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建设和管理。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统一协调管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很多政策落实不了。如政策规定开发建设单位为社区提供办公和公共服务用房,国土、规划、建设、房管部门各管各的,开发建设单位拒不提供社区办公和公共服务设施用房,没有一个部门来严把关口,乡镇办区和社区拿他没有办法。又如小......余下全文>>
十:作为社区党员通过学习,发现自身还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理论学习不重视,日常行为不模范。看待:认为走关系 觉得党员还不如自己 认为学生党员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