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平仄

一:春联怎么用平仄来分上联和下联?

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第一\二声).(阴平、阳平) 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二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三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四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有一件事要说一下,不管是自写对联,还是购买春联,可不要贴错位置,把上下联贴反了.

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究竟应贴在哪边?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

二:对联平仄有什么要求

三个关键部位从严

一、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

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增”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例:

西望瑶池降王母(仄)

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

二、词组的最后一个字。

词组是中国文字,也是对联文字的基本单位。词组大多是由两个字组成,也有由三个字组成的。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抓住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径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对。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看,这副对联是做到了这一点的。除了词组最后一个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请看书和学、有和无、为和作,有的是平对平,有的是平对仄。

三、长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长联由很多的句子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这实际上是扩展了的词组的要求。这一点我就不细说了。

综上所述,归纳到一点,就是在节奏点上,平仄一定要严。

三:春联平仄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世界上的语言文字怕有上万种吧,但独有汉语言文字才可以作对联。对联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规矩。这种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语义和音韵两个方面。

先说音韵。汉字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如“妈、麻、马、骂、抹”、“呼、扶、虎、父、福”。前二声是平声(用“—”表示),后三声是仄声(用“|”表示)。我们平常说话和谐好听,就是不自觉地让平仄搭配起来。如“张三李四”、“三心二意”、“桃红柳绿”,都是平平仄仄结构;而“半夜三更”、“左右为难”则是仄仄平平结构。对联之所以有味,首先就因为它体现了我们汉语中这种平仄和谐的音韵美。

对联有上、下联。用字极其讲究平仄搭配。它用字的平仄规矩有个口诀:上下联,字相等。单联内,平仄间(错开)。两联间,平仄反(平对仄,仄对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单数字可平可仄,双数字平仄铁定)。上联尾字仄,下联落脚平。平起仄相连(平起式),仄起平相连(仄起式)。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恰恰就是两种格式的两副五字联: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 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欲”是仄声,按规定应是平声,但“一三五不论”,所以可平可仄了。下同。

杜甫的一首绝句就恰恰是两种格式的两副七字联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 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仄平平仄仄平

对联还有横额,四个字。但也可不用。如用,也必须平仄相间,并且一般是仄仄平平。照样,一三两字可灵活应用。

其次说语义。对联少则三五字,长则几百字;但有两点必须遵守。一是上下联的词性、句式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倒装结构对倒装结构,排比结构对排比结构,等等。二是上下联的意思不能相同,要互补,要递进。否则,就叫做合掌。合掌是联家的大忌。一般会作对联的人,平仄没问题,词性、句式上也少毛病,合掌之病却往往被忽略了。旧时商家用的一副春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现在一些住家也多滥用),就是合掌的典型。

此外,春联是过年用的对联,就必须具有“年味”。年味内涵很丰富,从精神上讲,一要突出辞旧迎新,二要突出喜庆吉祥。春联可概述过去一年的成就,描绘愿景;可歌颂祖国的强盛、社区的和谐,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儿孙快乐成长;可联生肖交接构思;可按照用联门面性质,住户具体情况起稿。关键是要新,要贴切。

简述了春联的规矩后,再看开头所引两联的毛病何在吧。特大长联属仄起式,其平仄标示如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它的词性、句式都对,上联平仄也没问题。问题出在下联,除了“落脚平”对了和“一三五不论”之外,其余“二四六”位置上的四个字的平仄全错了,本来应与上联相对四个字的平声相反,该是仄声的却全成了平声。央视三套那联属平起式,其词性、句式也对了,声韵却错得更厉害。上下联的平仄全相同了,连上联的尾字也成了平声。它的整个联意也有点问题。既然上联涉及生肖交接虎年来,那么下联一般就应对接牛年去。再次,用“莺歌燕舞”来形容“会英雄”,显然不切,太软,“龙腾虎跃会英雄”还差不多。

正因为现在普遍缺乏春联的常识,所以随处可见把春联上下联贴反的现象。一般上联要贴门的右边(一人面对门为准),下联贴左边。因为我国古来文字竖写是从右至左,且有以左为大的习惯。

(参考来自:2010年03月23日 星期二 深圳晚报)...余下全文>>

四:对联平仄规则春联平仄

对联的平仄即韵律,基本原则是:

1、本联要平仄交替,不可以三四个字连平或连仄。在结尾时,忌用三连平及三连仄。2、上下联同位置上的在要平仄相反。最起码要做到“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即,第一三五……个字,要平仄相反。对于长联,基本要求是在节奏点的字要平仄相反。

4、上联尾字应为仄声,下联尾字应为平声。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其韵律规范与其它对联相同。

五:对联中的平仄如何讲究

1、忌音步平仄不协。对联基本原理——音韵(或叫声律)方面,是要讲平仄对仗的:

本句之中,第一音步用平,第二音步必仄,第三音步又要回复用平……叫平仄相间(或交替)。

对句之间,第一音步必仄,第二音步必平,第三音步必须用仄声……叫平仄相对(或相反)。

此说既适应律诗对偶句式,也适应非律诗对偶句式。

不过律诗对偶型,句子的平仄要求严谨些,仄起句子(指上联)要避拗句,平收句子(指下联)要避孤平。犯了“拗、孤”要补救,因而要正确理解古传的“一三五不论”。如果你听某些人“不要提拗句、孤平”的说法,那就对于律诗对偶格律型和非律诗对偶格律型混淆不清。

2、忌同声(同调)落脚。上下联尾不能平对平、仄对仄。应“仄起平收”。古有个别例子,不能视为合理的平仄格式。

3、忌三平尾。这是专指律诗对偶型而言的,三连平影响音韵铿锵;三仄尾在遣词无法解决时可不避,因为仄调有上去入,(今声有上去两种),它们本身有高低升降之别,不可能同为去声(或上声)。

4、忌长联句脚平仄乱阵。通常是保持“马蹄格”形式,也可同字连脚(这是押韵式的一种),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以及某些排偶自对等有规律的形式。不宜把句脚搞得时而平对平、时而平对仄、时而仄对仄。米汤煮芋子,糊糊呷呷乏味。

5、忌邻音字安排不当。并非禁止使用,安排不当念起来拗口,有些像绕口令,则欠韵味。

6、忌不突出读音重点。对联虽与诗词不同体裁,但同属音韵文学这一范畴。虚词宜少用,音节上恰到好处时,选择音节响亮的词(开口呼的词),配合平仄安排,一念朗朗上口,更臻协调风趣和色彩。

所以,只保持“上仄下平收尾”的宽对,而不讲究以上音韵常识的作品,除少数意境出奇者外,大多过不了美学关。

六:对联中的平仄有什么讲究?

讲几点最基本的。

一、对联的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尾字必须是平声。

二、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平仄要相反。一般说来,一三五七等字的平仄要求可以宽一些,二四六八等字的平仄要求要严一些。

七:对联平仄要求

呃~~信息量比较大,而网络上关于对联格律也是吵的沸沸扬扬,各家不一,我这里笼统说下:

1.对联的平仄大抵源于律诗,其中有条说法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皓月当空照,黄河奔海流。按照今韵来说,是可以的,因未有孤仄之说

也就是,一般情况下,上下联一三五处的字平仄可以不论,当然,如果是五字对联,依然要考虑到仄起平收,也就是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

当然,以上是我说的一般情况,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三五处的平仄也是要推敲的。如:黄河奔海流,今天的平仄是平平平仄平,因为没有孤仄之说,所以可以。如果上联是仄仄仄平仄,为孤平,此时第三字一定要改用平。

2.风扇扇风 风出扇 扇动风生是一个机关联,机关联的重点是以机关相解为趣,更倾向于文字游戏,而机关联的格律可以一宽再宽,能合律最好,不合律但能巧妙的破了机关就没有关系。

3.长联的平仄

长联有很多断句组成,这里要说的是,上下联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

例:看碧云亭新霁初开,一笑昂头,出寺钟声破空去

:问黄山谷旧游何处,几回搔首,隔江岚翠扑人来。

开与处,头与首,去与来,并且,大部分这种三段的,上联前两句的尾音都为平。

毕竟内容太多,写不完,只能笼统的说下,因为随着你不断的学习,以后就很简单了

最后说一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对联中应用的问题,其实这个说法并不规范,并不是全部都适用,这个涉及到一个节奏点的问题,因为近体诗中大都二字一顿,那么节奏点往往落在二四六位置上,所以有了二四六分明之说,但对于对联来说,对联的节奏变化更灵活,很多节奏点就不是如此了。下面我举几个例子:

相传有妇人挽其夫云:

二十年贫病交加,纵我留君生亦苦;

七千里翁姑待葬,因君累我死犹难。

此上下联的上半句就不是近体诗的节奏,分别是年里,贫姑初顿,后半段就是律诗的节奏了

这时,此联前半段我们读起来应该是:

二十年/贫病/交加,

七千里/翁姑/待葬,

这时候二四六位置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第四字位置的贫翁都是平声并不算出律,相反,年和里,病和姑,加和葬就是平仄相协了。

当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还是很适合初学者当入门途径学习适用的。只有先适应规则,才能灵活运用规则,建议多学多看多练,多和别人交流,最好可以找个美女师父什么的最有爱了...

纯手打真心累,说的也比较笼统,亦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对LZ有所帮助。

八:五幅带有平仄的春节对联

上联:猴清妖雾

平平平仄

下联:岁纳祯祥

仄仄平平

上联:申时听瑞雪

平平平仄仄

下联:猴岁望丰年

平仄仄平平

上联:玉羊毫多添文采

仄平平平平平仄

下联:金猴棒大鼓雄风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大圣重来,棒起千钧澄玉宇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春风再度,花开万里拥全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镰运锤挥,万古江山开盛世,羊岁去矣,应记取亡羊教训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龙骧虎奋,九州儿女创殊荣,猴年来兮,当发扬金猴精神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

九:对联如何分平仄?

仄音:发三、四声,平音:发一、二声.有时二声也作仄畜.工整的对子一般讲究仄起平收,望采纳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