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制度

一:哪条法规规定学校食堂第一责任人必须是校长?

学校食堂第一责任人必须是校长

一、这是不是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这是一个行政管理上的规定,因而违反此责任,承担的 也是行政管理上的责任。如校长被撤职、免职、行政记过,行政警告等,而不是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的刑事责任,还应当由食品生产、销售、经营者来承担。当然,校长也可能因监管不力,涉嫌渎职犯罪,这是另一层面的问题。

三、学校食堂第一责任人必须是校长,这个说法的依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国家药监局每年都会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进行专项检查,同时会要求各省份相关部门对辖区内学校食堂,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食堂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少于10%。工作人员在检查时,可邀请学生家长、社会监督员等参与。

据了解,相关部门重点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餐饮服务许可、从业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加工操作、原料贮存、索证索票、清洗消毒、用水卫生等情况。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国家药监局还规定,严禁高等院校以外的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冷荤凉菜;严禁各类学校食堂违规加工制作豆角;严禁各类学校食堂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国家药监局还规定,各省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督促学校全面开展食堂食品安全自查。相关部门将加快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并及时将量化分级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辖区内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

二:实习教学课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 )?

全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必须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必须是校内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确定一名副校长、副园长具体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责任划分

A、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

B、班主任为本班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所安排到各班的科任教师为第二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必须是一把手

三:教育部是如何规定班主任是学校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

学校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不可能是班主任。

学生安全的责任不能简单地推给学校校长或者班主任,而是根据学生到校学习的客观需要确定相应的责任人。

学生到学校学习,学校必须提供全面、安全的学习环境,而提供这样环境的人就是校长,不可能是教师。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面对学生,承担着班级学生教育管理的任务,但它不能调动学校的资源,提供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安全措施;而校长的任务就是管理学校和办学,它拥有调动全部资源保障学生安全的权利,因此说,班主任不是学校学生安全第一责任人。这第一责任人校长才是。

四:龙岗学校的规章制度 30分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国家(校产)不受损失,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减少损失”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1、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校长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处、室向领导小组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

2、学校每月要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教育形式应多样化;每班每周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问题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紧急电话(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识的教育。

3、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外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教育局;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对事故的报告要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三份,一份报教育局,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一份报镇人民政府,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4、建立健全领导值班、教师值日、中青年教师护校队制度;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负责学校安全保卫的人员要经常和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公安派出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敬业爱生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防患于未然,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学校。 6、外单位或部门借用学生上街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参加其他社会工作,未经县教育局分管安全副局长批准、校长办公室同意,不得擅自组织参加。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 7、学校还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到校、按时回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8、学校要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情况严重的,一时难以消除要立即封闭,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教育局。 9、学校要经常检查校内围墙、挡土墙、栏杆、扶手、门窗、楼梯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的安全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维修和拆除,确保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和相应设施既安全又可靠。

五: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40分

“十一五”期间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理念和思路是“研训一体,校本研修,网络支撑”。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中小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校长作为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在校本研修中的角色是第一要素。校长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校长要深刻理解校本研修的内涵及实质,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促进本校校本研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校长要从事与校本研修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就应当理解和认识校本研修。什么是校本研修呢?校本研修就是行动研究、行动学习。它是以问题为牵动,建立学习研究体,通过反思、体悟、研讨,使全体教师得到共同发展。这种行动研究是自主式的,其目的就是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产生共同的愿景,从而形成学校文化、学习文化。校本研修包含着两个关键性概念:校本和研修。校本就是“以校为本”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研修则包含着“在学校开展研究活动;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行为的反思与调整” 等三个方面的活动。

校长作为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在充分理解校本研修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上,应找准自己的角色。我认为,校长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准角色定位。

一、校长是校本研修的决策者

因为校本研修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校长必须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学校的校本研修作出决策。所作决策要恰当、清晰,应该得到全校教师的认同,这是保证校本研修决策落实的基本条件。

首先,决策要恰当。恰当来自于教师的定位,来自于学校的发展要求,来自于学校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小学的研究活动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以所谓的创新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不能以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教师要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成果。这就需要校长要从学校发展的要求、教师面临的问题提出恰当的校本决策。

其次,决策要清晰。一个决策如果不清晰是很难实施的。所以,校长在决策中首先要明白校本研修是什么,研修活动有哪些,校本研修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关系等等。研修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的,是以综合性、整体性等特点来呈现的。校长的决策要把研究、培训和自修汇总在学校整体发展之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决策,才能清晰地反映学校的实际及教师的实际,也只有这样决策才能实施下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再次,决策要认同。校本研修活动必须得到全校教师的认同。所以校长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的办学理念出发,从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出发,把校本研修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具体操作的一些决策性措施。

二、校长是校本研修的执行者

校长在校本研修中要一身兼二职,既要决策也要执行。校本研修的顺利实行,离不开制度作保障。校长既是制度的制定者,也应是制度的执行者。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校长要和教师一起对本校校本研修计划的制定、研修形式的确定、研修内容的认定,研修机制的形成,研修网络的建立、研修目标的考核等作缜密规划,这都需要校长亲自去落实。同时校长也是校本研修过程的执行者,例如:让教师接受培训,校长首先要接受培训;让教师写东西反思自己的经历,校长也首先应该考虑自己。教师是研修的主体,作为一校之长,应在活动中,表现为率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自我总结和反思,促进自身教学素质与质量的提高。

三、校长是校本研修的引领者

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要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校长应给予引领、管理、唤醒,使学校形成一个学习氛围,使全体教师都主动学习、自主地参与研修活动,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需要校长具有强烈的研修意识,从而引领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余下全文>>

六:教师一岗双责是哪个法律提到的

这个不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一岗双责是一种道德的要求,作为教师自觉履行这个义务应当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七: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对学校食品卫生负有监管责任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管理责任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卫生职责等失职行为,造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以及幼儿园。第三条 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第四条 本规定中的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由学校主办或管理的校内供餐单位以及学校负责组织提供的集体用餐导致的学校师生食物中毒事故。第五条 本规定中的食物中毒事故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一)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二)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100人及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三)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99人及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第六条 行政责任追究按照现行干部、职工管理权限,分别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实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第七条 行政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做到有错必纠、处罚适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第八条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学校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一)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的,或未设立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二)实行食堂承包(托管)经营的学校未建立准入制度或准入制度未落实的。(三)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落实的;(四)学校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五)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或存在影响食品卫生病症未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的,以及未按规定安排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的;(六)违反《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采购学生集体用餐的;(七)对卫生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未按要求的时限进行整改的;(八)瞒报、迟报食物中毒事故,或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抢救工作致使食物中毒事态扩大的;(九)未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或未保留现场的。第九条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需要追究学校行政责任的,应当按以下原则,分别追究学校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少于29人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在30人及以上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但直接管理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前已将学校未履行食品卫生职责情况书面报告学校主管领导,而学校主管领导未采取措施的,由学校主管领导承担责任。发生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和学校主管领导的责任。发生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学校主管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第十条 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一)对不符合学校食堂或学校集体用餐单位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的单位,发放卫生许可证的;(二)检查发现学校食堂未达到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要求,而未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通报的;(三)未按规定对学校食堂或学生集体用餐供餐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或检查次数未达到要求的;(四)未按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请求,协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学校对主管领导、卫生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相关知识培训的;(五)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未提出整改意见的;或者提出整改意见后未在要求时限内再次检查进行督促落实的;(六)接到学校食物中毒报告后,未及时赶往现场调查处......余下全文>>

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当 怎么追究领导责任

当前综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各单位、部门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齐心协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保持全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但是与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综治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亟需认真研究解决。

一、当前综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基础薄弱,综合治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各街道综治办由于其机构的性质、人员编制、待遇等问题至今没有规范,造成其没有充分发挥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的作用。部分街道综治办有名无实无专职人员,还有部分街道综治工作由司法所人员兼管,显然不符合要求,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各社区虽有综治组织,但因多数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不强、相关待遇难以落实等原因,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部分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够好,齐抓共管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部分单位对综治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虽然每年都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但因督查落实机制、检查考评和奖惩制度不够健全,各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够好,没有形成有效的综治合力。特别是对网吧、宾馆、酒吧等娱乐场所的管理涉及工商、消防、文化、公安等多个部门,由于多头管理,各部门形不成打击的合力,管理难以到位。各街道综治办与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计生办等部门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协调一致的工作合力。

(三)防控体系不健全,社会防控能力较弱。突出表现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相关部门没有具体明确的职责、任务分工,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出租房屋管理不到位,公共场所管理较为薄弱,给社会治安造成很大压力。据统计,在侵财型刑事犯罪案件中,流动人口犯罪占了案件总数的很大比重。另外,由于宣传鼓励措施不到位,有关行业投入不足,重点部位的防控设施安装不及时,导致社会防控能力较弱。

(四)执法行为不够规范,执法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部门执法为民观念不够强,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不能及时依法办理,而是推诿扯皮;有的执法人员工作态度粗暴,不按程序执法,损害了群众利益;极个别人员吃拿卡要、执法不公等行为败坏了执法队伍形象。同时,执法利益部门化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社会稳定。

二、对策与建议

当前,我区与全国各地一样,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用,有效解决“矛盾凸显”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保障经济“黄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政法部门的事情,只有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集中领导优势,发挥政法部门的专业优势,发挥基层社区的群众优势,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的工作合力,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保障作用。为此建议:

(一)完善协调议事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建议调整充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切实加强对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明确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建立健全委员会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及重大问题协商制度,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按照上级要求,大力加强镇、街道综治办建设,核定综治办的性质、专项编制、人员待遇等问题,以此激发广大基层综治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发挥综治办的牵头部门作用,履行好指导、协调等职责,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在社会治......余下全文>>

九:国家规定组织开展的一小时课外活动次数是多少

一小时课外活动实施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积极倡导“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切实推动全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本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快乐

三、组织领导:

组长:

刘炳良:校长,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

副组长:

尹志宏:副校长 负责活动的组织、监督。

刘志坚:副校长 负责活动的组织、监督。

李根芳:副校长 负责活动的组织、监督。

赖惠萍:副校长 负责活动的组织、监督。

王文朝(中学):体育组组长 组织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监督、落实。

夏和恩(小学):体育组组长 组织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监督、落实。

成员:各体育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

四、具体实施:

1、时间安排: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构成为:25分钟的大课间、45分钟的体育课。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组织1课时的课外体育活动、眼保健操。具体安排如下:

(1)大课间: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二节课后安排25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时间。

(2)体育课:45分钟

(3)课外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每天安排1课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眼保健操:每天上午第四节课前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

2、内容安排:

(1)大课间活动:A、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B、校编广播操。C 一分钟踏步。

(2)体育课:按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3)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和器材,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跑步、单杠、垒球、跳远等各种达标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快乐体育活动”。

3、活动责任人:

大课间:操场上由当天值班领导、各班班主任负责。

眼保健操:每天下午第以节课老师负责。

课外体育活动:值班的体育教师、各班主任和体育委员。

五、活动要求与管理

1、大课间活动要力求做到“五落实、六到位”即值班领导落实,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2、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向班主任请假。

3、各责任人和班主任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

4、各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以及各项目责任教师、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5、各项目活动要在规定的区域进行,各项目各班级责任人要和学生一起坚守活动阵地。

6、如活动有变化,学校及时通知各班,遇有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活动时,各班可自行安排活动内容。

7、班级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应向年级组长请假 ,报分管校长批准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方视为正常。

8、对组织不力,监管不到位,造成学生人身伤害者,损失由责任教师本人负责。

六、活动器材配置

1、各班根据学校活动的课表安排可向体育器材室提前预借当日活动器材,活动结束前五分钟必须交回体育器材室,各班不准自行保管。

2、各班不能利用此活动收取任何费用但可向学生收集适合本班学生运动......余下全文>>

十:小学深化教学改革.对教育主管部门有什么好的建议

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区属各中小学: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全面推进我区基础教育高质量、高水平的均衡发展,根据“教育教学质量年”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全面提高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的办学意识,以加强课程领导、聚焦课程实施,优化常规管理、有效教学研究、教育质量监控、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构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完善的课程体系、发展性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办学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课程领导,优化课程文化。

1.进一步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和特色发展的具体纲领和蓝图。各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依据学校的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学校课程发展的愿景,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健全课程管理制度,丰富课程资源,形成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互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进的课程结构,构建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并举的多元学校课程体系。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强化学校课程执行力。国家课程是实现国家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强制性。校长是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省、市颁发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规定的课程门类,充分发掘校内外课程资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3.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服务课程实施。教师既是课程的具体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学校要立足校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的需求,在按要求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和非专业优势,在学校的课程框架内,按课程的基本要素,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丰富的、有特色的社会力量资源库,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可选择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落实常规管理,优化教育管理制度。

4.深刻认识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严格执行省、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相关规定,教育局适时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表彰活动。

5.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各校要根据省、市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重新修订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细化教学“五个”基本环节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健全集体备课制度,严格备课要求,实现有效教研;二是要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要严把作业的批改与讲评关,适度调节教学进程和调整教学行为;四是要开展有效辅导,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落实“培优”“补差”;五是要科学组织检测,注重教与学的“诊断”与“矫正”。要加强“五个”基本环节的组织实施过程的检查与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育教学行为,以精致化的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6.各校切实加强备课组建设,精心选配备课组长,落实组长责任制;要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监控,从严落实集体备课流程 “教师预备、教师说课、备课组讨论、备课组共享、个人加减”等五个环节,增强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7.加强校际间、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进修学校、各校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片区和区级三级教研网络的管理办法,健全公民办学校片区带动及片区负责校与学科教......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