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衬托人物

一:以环境描写 来衬托人物

一直以来都不是很明白那种感觉:午后的阳光穿过树枝,地上映出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阳光耀着人的眼,随风轻轻移动,间或带着树叶晃动的沙沙声。直到走到了那条溪流,踩着浅浅的软软的水流,心也跟着动了,一起漂到了不知名的远方…… 水很浅,很矮的高度,很清澈,却带着斑斑的绿色。水中一滩鹅卵石,各形各色的石头毫无章法,堆成了一个小岛,“在水一方”是这样的吗?岸芷汀兰又是如何?水的边缘很像断层,上面有着绿的惹人的花草,更有着垂着倒的竹,连细密稠绿的柳条也引着人。溪边几只鸭子怡然的戏水,或者回头啄着身上的毛,时而用翅膀拍打着水,或者直接把头探入水中,这样的它们却警觉的很。一旦越过既定的安全距离,鸭子们马上就撤,不再免费表演了。 到了这里,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幕,用手和脚感受着溪流,心里惬意的很。因为它是一条彻头彻尾的溪水,而不是河水或是渠水。从来没有感受过溪水的温暖,溪水的深度,溪水的肆意,这样的感觉很多人都不会明白。喜欢着这样的风景,同时也陶醉着,感受着它。“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落花是怎样的美景?落叶顺水漂流,点点的阳光浮动,漾在心间暖暖的。

二:环境描写,衬托出朋友这一人物

她站在树林中,小鸟在树枝上叫着。他散着头发,穿着一件连衣裙。在微风的吹动下,她的头发和连衣裙轻轻地飘动着 ,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向我走来。他是我的朋友xx。

三:如何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出人物性格特点?

如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性格

人物总是活动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因而,我们在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方面,都有必要学会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进行烘托。

环境描写又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烘托人物性格,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

(1)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为烘托人物性格而渲染,不要为了写景而写景。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就是为表现“总理生活多么简朴”这一中心服务的。

(2)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作者把少年闰土置于神异的图画中: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作者对自然景色就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以此来烘托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天人合一,使少年闰土这个形象在这个广阔而又鲜活的世界里活灵活现。

(3)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让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如《穷人》一文开头“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就是对海上及穷苦渔家独具特色的环境的描写,由此衬托桑娜是个十分勤劳善良的人。

(4)环境描写与人物言行、心理描写相结合。

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人物言行、心理描写要与环境描写相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有了变化,人物的言行、心理必然会有变化,我们要注意把这些变化反映出来。注意了这一点,将对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都具有很好的作用。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们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的母亲。如,在《慈母情深》一文中梁晓声就将环境描写与人物言行、心理描写有机结合起来: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这样的描写就很好地刻画了一位勤劳辛苦而又心甘情愿、无私奉献的母亲形象。

四: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的句子有哪些

天是阴的,心是沉的,淅淅沥沥的雨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雨中登泰山》)/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