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
客家上灯习俗研究
曾春(04级本4)
引言
民俗是一种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定的族团和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风俗之端,始于致微,博之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互成……举国之人习以为然。”① 民俗就是在这种社会群体场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续的过程中形成的。虽说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一定心理状态的产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形态,又会形成不同的民俗。即使在同一文化区内,如客家文化区内,也会形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精髓;客家围龙屋也被赞为客家独有的伟大建筑。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一、 客家“上灯” 习俗
1.客家“上灯” 简介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②、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素以兴宁为最盛,其礼节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庆贺”之气氛。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厅举行。老屋,又称“祖祠”,是上灯活动的场所。老屋即祠堂,现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按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缮过的。老屋的设计很简单,呈长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门,从大门进是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厅堂,俗称“下堂”,从下堂进去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两边是过道,通往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称作“上堂”。上堂正面的墙壁的中间开设了一个壁橱,祖宗的牌位就摆放在这里。壁橱下面还有一个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显示上堂的重要性。
2. 客家“上灯”习俗原由
客家,顾名思义,即是旅居他乡的意思。客家人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移民群体。
据记载,客家人自秦朝以来,有六次南迁的过程: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粤北一带的客家人都分别从这六次南迁而来。如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余下全文>>
二:元宵节习俗调查报告怎么写?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之末,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亦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庆贺新春的延续。 贴门神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三:关于元宵节的调查报告
客家上灯习俗研究
曾春(04级本4)
引言
民俗是一种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定的族团和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风俗之端,始于致微,博之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人与人相续,又踵而行之。及其互成……举国之人习以为然。”① 民俗就是在这种社会群体场合相互模仿唱和,一代承一代接续的过程中形成的。虽说民俗是一定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一定心理状态的产物,然而因各自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形态,又会形成不同的民俗。即使在同一文化区内,如客家文化区内,也会形成不同的民俗。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客家山歌早就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精髓;客家围龙屋也被赞为客家独有的伟大建筑。然而客家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客家“上灯”习俗。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
一、 客家“上灯” 习俗
1.客家“上灯” 简介
“上灯”(“上”读爽、赏,是“挂起”之意),因客家方言“上”同“丧”,所以客家人为避讳,“上灯”又称“升灯”,是客家民间风俗。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上灯”时要办“三牲”②、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素以兴宁为最盛,其礼节也更繁,而且已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屋全村庆贺”之气氛。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必须在本姓本族老屋祖公厅举行。老屋,又称“祖祠”,是上灯活动的场所。老屋即祠堂,现今的客家各族的老屋都是按照古代祖宗居住的原始的方位修缮过的。老屋的设计很简单,呈长方形,基本上是有一扇大门,从大门进是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厅堂,俗称“下堂”,从下堂进去是一个天井,天井的两边是过道,通往下一个厅堂,这个厅堂称作“上堂”。上堂正面的墙壁的中间开设了一个壁橱,祖宗的牌位就摆放在这里。壁橱下面还有一个小口,供奉的是土地神。一般上堂比下堂高,以显示上堂的重要性。
2. 客家“上灯”习俗原由
客家,顾名思义,即是旅居他乡的意思。客家人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移民群体。
据记载,客家人自秦朝以来,有六次南迁的过程: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粤北一带的客家人都分别从这六次南迁而来。如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溯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余下全文>>
四:关于春节.元宵节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 (求对实践内容概括要点) 10分
我是陕西人,就告诉你关于陕西春节和元宵节的民风民俗吧,其他的省我也不知道....想西藏。新疆,内蒙等就要问当地人了吧!!
其实每一个省不同的市,县地区也 会有不同的民风民俗。陕西的就给你概括一下吧
春节:1、腊八一过基本上就开始采办年货了,因为俗话说 腊八吃的饱,手上钞票跑
2、腊月23 是耿灶,有的地方也叫送灶君 ,就是把厨房里面贴的今年的灶君撕掉一烧,然后再烧些黄表,纸啊什么的,再买13个馍(蒸的花馍也行)祭上。因为灶君要“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嘛
3、送走灶君之后就开始扫舍,把家里全部的东西,尤其是厨房的油烟还有所有的角角落落全部的东西都擦洗一遍
4、然后开始准备过年要吃的待客的吃食,蒸、煮、炸、等等全部准备好
5、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下午去上坟请祖先灵位,回来后贴好灶君,给灶君、土地、财神、上好香后,开始放鞭炮,然后是吃年夜饭(有的地方吃米饭,必须得有鱼,年年有余嘛,有的地方出宽面,俗称宽心面),守岁零点也要放鞭炮
6、初一早上吃饺子,小时候妈妈会给饺子里包些硬币,谁吃到就代表有福气。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特别是小孩)发压岁钱,初一基本上就是自己玩,村上有打锣鼓,舞狮,跳舞的叔叔阿姨们,小孩就穿着新衣服去拜年
7、从初六开始会有社火,陕西的社火还是很出名的
元宵节 1、猜灯谜,舞龙舞狮、社火齐上阵,可热闹了,吃元宵(就是汤圆,陕西人叫元宵)
哎,一句话,过年还是小时候好玩点,现在最深的感觉就是小孩过年,大人过难 哪~~~~
回答的这么详细,记得给分啊!!!
五: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份调查问卷
1.B
2.B
3.A
4.A
5.ADE毕竟是传统节日,人多,热闹,开心。
7.ABCD
8.C
9.C
10.BC
六:春节风俗调查表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腊八开始至正月十八,一共有40天左右,这么长时间的节日是世界少有的。现在习惯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相同的,关于“年”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年”系太古时候一种凶恶怪兽,每到寒冬将尽时的夜晚就出来残害人畜,后来人们摸到了“年”肆虐的规律与习性,便全夜守候,用大红色彩、火光和炸响等办法将它赶跑,天亮后家家户户相互庆贺人畜平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过年的传统和贴春联、放爆竹、守更待岁等习俗。还有一种说法是“年”表示谷禾,甲骨文中的“年”字很像“禾”字,“年者,禾熟之名”。谷禾每岁一熟,就以“年”为岁名了。据考证,西周初年已有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到汉武帝时实行“太初历”,正式规定夏历的孟春之月(即今之农历正月)为岁首,从此“年节”就以固定的日子一直沿袭下来,但真正把“年节”称为“春节”,则是新中国成立才开始的。 过春节的习俗全国各地大同小异,而农村较之城镇更为热闹和富有地域特色。整个春节的民俗活动以辞旧迎新为主线,大致分为三个时段。 一、从腊八至除夕为辞旧迎新的准备时段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因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故名。腊八节要吃“腊八粥”,“腊八”一过,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开始作准备,包括做年糕、办年货、掸尘、谢年、做年夜羹饭等。期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祭灶日”,有民谚曰:“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祭灶君的供品为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祭灶果则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如今宁波城乡多数人家已经不用旧式灶头,祭灶这一习俗也随之淡出。祭灶果改名为迎春果后,作为节令食品仍在应市,尽管现在糖果糕点花色繁多,但外婆还是会在“祭灶日”前向未成年的外孙送去一包迎春果。 谢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家庭祀神,主祀“南朝一切圣众”,传说宋亡后,人们借此表示对南宋众位皇帝的哀思和对故国的怀念,后相沿成俗。谢年在祭灶至除夕前一两天之间举行,祀毕由家人和亲友共同聚食。 除夕又称三十年夜,如月小则称廿九夜,旧时这是最为忙碌的一天,需要完成的活动除接灶君外,还有: 1. 张贴大红春联、福字、门神、年画等,既表达美好愿望,又渲染欢乐气氛。还要将年糕做的元宝、如意等吉祥物放入米缸和柜子内,以象征“缸缸满,甏甏满”。 2. 将大年初一需要动刀的食物都切好,把地扫好,把水缸的水挑满,以保证忙碌了一年的菜刀、扫帚、扁担等用具也能舒舒服服休息一天。 3. 傍晚做年夜羹饭祭祀先人,然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一桌吃“年夜饭”,菜中的全鱼要留到新岁再吃,象征“年年有余”;主食为汁水年糕汤,寓“年糕年糕年年高”之意。年夜饭一般都比较简单,当然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也有办得较为丰盛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全家欢聚一堂,共叙天伦之乐,尽情享受平时不易享受到的浓浓亲情。近几年盛行到酒店包桌吃年夜饭,虽然省力不少,但除了“吃一餐”之外,其他含义似乎已被淡忘了。 4. 年夜饭后,长辈向家中小孩分压岁钱,临睡前要把压岁钱压在枕头底下,谓可以“压祟”(“岁”与“祟”谐音)。 5. 除夕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余下全文>>
七:你们好!我是一名学生,正在做一份调查报告是有关除夕、春节、元宵的习俗报告,求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忙!!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升天.要吃糖瓜祭灶(就是大家说的"小年").好让灶王爷上天说些好的事.图来年吉利些.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元宵节又名“灯节”或“灯夕”。北魏时期,道教笃信“三元神”,其中包括“上元天官(天官大帝)”、“中元地官(地官大帝)”及“下元水官(水官大帝)”三位神灵,他们的生日,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及十月十五,所以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也有人认为,它是汉代宫廷的一种祭典演变而来。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或灯节,是民间多彩多姿的节日,也是春节最后的一天,自此以后一切恢复常态,所以民间热烈庆祝,故有小过年之称。
相传早于汉文帝期间,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及至汉武帝创建了“贰初历”,进一步肯定元宵节的重要性。元宵节的节期,随着历代的发展而不断延长,相传唐代的元宵只持续三日,到了宋朝则延长至五天,及后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即由初八开始活动,直至年十七才结束。
中国传统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平时在白天亦难出门,更何况是夜晚,难得元宵节当晚可以破禁,自然会尽享欢娱,等待异性来结识,所以不少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都以元宵佳节为题材。
元宵节是个热闹的节庆,活动很多举其重要者如下:
(一)上元祈福
民间将自然界分成三界,即天界、地界和水界,并予人格化。因此称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合称三官大帝。正月十五上元为天官大帝生日。天官的主责是赐福,所以,民间在清晨备牲醴,祭拜天官大帝,祈求赐福。
(二)元宵祭祖
上元节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过当时称做“浮圆子”,到明朝才改称“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时为年头佳兆,吃汤圆以象征家福。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然后阖家团聚,吃元宵,已是团圆幸福。
(三)迎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所以花灯是元宵节的中心活动。民间称花灯为「鼓子灯」,因为过去小朋友所提的灯型似鼓锣。元宵花灯种类很多,如寺庙的彩灯、店铺的走马灯及儿童的鼓仔灯等。式样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形象灯如关刀灯、兔灯、水果灯、半灯等;另一是活动灯,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现在多为电动花灯,如状元游街、八仙贺寿、桃园结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传统。
(四)猜灯谜
以往灯谜都在寺庙里举行,因为寺庙乃民众闲暇时聚集的场所,而且有花灯竞赛与展示,所以从前都在花灯下榜上一个谜面,到元宵夜由庙里相关人员主持猜灯谜,场面热闹而温馨,因为可以得个奖品回家,算是小过年的吉祥兆头。现代猜灯谜的型态有揭诸在报章、杂志上的,有电视转播某个寺庙的灯谜大会,也有在某些节目中穿插的灯谜,型态多样化,可满足民众不同的需要。这也反应现代社会中过传统节庆的多元型态。
(五)舞龙舞狮
全国各地在元宵节都有龙灯,龙是一种吉祥的神话动物,也是民族的图腾。台湾早期的龙灯,长约七、八丈,在竹鼓上贴纱,作为龙形的灯龙,在龙头和龙身里,点上十几枝蜡烛,然后绑在木棒上,由十几个人抬着走,由龙头追逐龙珠而起舞,姿态优美,称为“弄龙”。十五夜各地的狮阵也一起出动,称为「弄狮」,并表现功夫,其目的在驱邪祈安,并有贺年贺节的喜庆意义。
舞龙舞狮时锣鼓喧天,鞭炮声不绝,更为元宵节带来热闹的气氛。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