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

一: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第一流的文学巨匠。

二:列宁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 10分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矗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三:对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评价

对于瓦·布尔加科夫来说,为托尔斯泰这位精神大师做私人秘书,陪伴他度过一生中最后一段时光,无疑是一件荣幸的事情。作为一个崇拜者,布尔加科夫控制住了内心的狂热,以极其冷静的态度来描述大师的生活,他的这部日记不仅是研究托尔斯泰晚年生活和心态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一部难得的文学作品。

布尔加科夫在记录大师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自我心灵的追问和对时代的审视。一种思想可以造就一种生存方式。托尔斯泰是一个对人类充满疑问的人,他的学说不仅对当时的统治者构成了威胁,而且也让更多的人对眼前的生活产生疑问。托尔斯泰是矛盾的,他的作品和言说后面隐含着莫大的精神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虽然没有放弃对人生、文学、宗教的求解,但是他经常不加思索地否定自己以前的结论。大师的犹豫和徘徊是沉重的,他的言辞富有象征性,他的精神脚印深深地刻在思想者心中。布尔加科夫有机会接受托尔斯泰的教诲,亲耳聆听他对世界的品头论足,如果布尔加科夫仅仅是记录下了这些零零碎碎的语句的话,那么,这本《列·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就不会如此揪心,就只能是一些未经本人审阅的原始记录了。布尔加科夫不愿做简单化的处理,大师的声音只有通过个性化的意义阐释才会具有穿透力。人们已经听够了匍匐者的千人一声了,他们的赞美一文不值。

晚年的托尔斯泰是很难被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的,大师不仅无法模仿,而且也难以记录,所以,布尔加科夫对托尔斯泰的凝视是一种心灵感应,也是一种精神体验——“我从一旁望着他那被灯光照亮的蓬松、洁净、灰白的胡须和一张严肃的面孔”。但是,托尔斯泰身上所发出的圣堂的、袈裟的、圣饼的气息并没有让布尔加科夫失去自我,反而加深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托尔斯泰从来都没有掩饰自我,他宁愿把自己置于痛苦中燃烧,也不愿享有一种虚幻的安宁。谎言有着形形色色的外套,而真诚的心灵是相通的。

晚年的托尔斯泰没有中止思考和发问,正如布尔加科夫所感受到的:“他一定在考虑还有什么事。”晚年的托尔斯泰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处境的不正常和虚伪,他的出走富有象征意味,给人留下了很大的阐释余地。对大师的任何阐释都不能穷尽大师丰富的精神内涵。后来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人能够绕开托尔斯泰话题,正如梅列日柯夫斯基所说:“在他的神秘主义深处,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力量。”布尔加科夫无意破坏这种神秘的氛围,他陪托尔斯泰骑马散步,却经常失散,这样的事情在猎奇的叙述者那里肯定会小题大做,而布尔加科夫却一笔带过,他没有强行介入托尔斯泰的生活。他更多的是在听大师高谈阔论,甚至他的自言自语也能够听到,这些细枝末节的谈话对于一个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来说是何等珍贵啊!出乎我们的意料,布尔加科夫没有把与托尔斯泰相处的那段日子当作一种了不起的炫耀,他把崇拜和热爱转化为默契的精神交流,布尔加科夫这样写道:“我们谈得很投机,至于谈话的内容,很难,也不想描绘出来,那就让这次谈话成为永久的秘密吧。”

布尔加科夫在写这些日记的时候已经从仰视状态中摆脱了出来,他目睹了托尔斯泰晚年生活中的种种苦恼,包括他的健康状况、家庭纠纷、人际交往等等。布尔加科夫讨厌那些围绕在托尔斯泰周围的那些“尽说些无意义的话”的攀谈者以及那些无聊的写信者。托尔斯泰的内心矛盾在情感问题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当托尔斯泰说爱情即是堕落的时候,他的夫人与其发生了冲突,索菲娅·安德列耶夫娜的精神失常与托尔斯泰的心理裂变构成了一种浓烈的精神氛围,一种充满张力的语境,使内心的真实集中暴露出来。身处其中的布尔加科夫分明是在经受一种考验,在诗意与世俗之间的巨大反差中,布尔加科夫竭力保留一份清晰的记忆,正如他所表白的......余下全文>>

四:名人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有哪些?

列宁赞誉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并说由于他的“天才描绘,一个农奴制压迫的国家的革命准备时期,竟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五:怎么评价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引导大家“道德自我完善”、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1. 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俄罗斯,其世界观所倡导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而是基督教人道主义,神人性和上帝的内在性。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写道:“一个是精神的人,他为自己所寻求的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另一个是兽性的人,他所寻求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幸福,为此不惜牺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

在托尔斯泰看来,道德的自我完善便是抛弃利己主义,投身到利他主义中来。一个人,如果仅仅为自己而活,为了自己而不惜牺牲其它人幸福的权利,那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还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的人,而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在于为了他人牺牲自己。

如果想做一个道德完善的人,需要经受很多考验,因为在人心中那个兽性的人会不断站出来试图掩盖每个人温良的本质,诱惑人要及时享乐。所以,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内心的这种二重性,就不得不经常要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

2. 不以暴力抗恶

这里或许可以看作利他主义的另一个表现: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看起来,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似乎比利他主义降低一个级别,其实这一点恰恰更难以达到,这不仅表明,我们不能牺牲他人的幸福,甚至还表明,我们不能以某种崇高的理由为前提,以牺牲自我为前提,以未来的天国降临为前提而牺牲他人的幸福。托尔斯泰在他的《复活》中反复强调:“要克服使人们饱受苦难的骇人听闻的罪恶,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总是有罪的,因此既不应该惩罚别人,也无法纠正别人。”“腐化堕落的人想去纠正腐化堕落的人,并想用生硬的方法达到目的,结果是缺钱而贪财的人就以这种武力惩罚人和纠正人作为职业,自己却极度腐化堕落,同时又不断腐蚀受尽折磨的人。”“要永远饶恕一切人,要无数次地饶恕人,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无罪的人,可以惩罚或者纠正别人”。

3. 博爱

博爱是基督教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托尔斯泰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复活》中,“博爱”几乎可以同“宽恕”等同,因为博爱的最大障碍就是人们不能对伤害过自己的人宽恕。一个人如果不能宽恕别人,人的内心就很容易被“恨”的感情所占据,恶是世界无法和谐、无法共生的根源,恨也一样,而恨往往是因为人们遭受了恶的摧残而造成的。托尔斯泰认为,既然人人心中都是有罪孽的,因此人是不能通过惩罚和报复别人来消灭恶从而寻求自己的安宁,人人都没有这个权力。但是愤恨占据的人的内心而无法使其平静,那么获得安宁的另一个手段只能反其道而行,那就是“宽恕”。一旦宽恕别人,人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面对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

六:对列夫托尔斯泰第一段的评价

列夫托尔斯泰这个人应该算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痛恨俄国社会的不公,上流社会的奢侈腐化,可他偏偏又是地主家庭出身。因此,他算得上是个矛盾体。从军打仗的经验无疑使年轻的托尔斯泰变得更加坚毅,勇敢,在处事方面更加果断,这也是俄罗斯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俄罗斯男人喜酗酒的毛病他也一并拥有。正如海子诗歌中描述的一样,托尔斯泰像个“暴跳如雷的俄国农妇”,特别是在面对社会不公的时候,他总是跳出来指责贵族阶层,甚至有时恨自己是个地主,还打算把土地分给农民。他同时热心与各种社会改革活动,可以看出他富有社会责任感。在著名的《安娜卡列宁娜》中,列文这个人可以说就是现实中的托尔斯泰。他的心理活动很多,善于思考,同时对哲学也探讨入微。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也对托尔斯泰进行深度解剖,值得参考一下。

七:有急事速求名人传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

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抚义”的“天才艺术家”。 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他也改变了文艺观,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自己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一开始的时候他是玩世不恭的,轻浮的,后来就变得谦逊、内敛了,但是他很执着,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与家人对立。而且他很超脱,不求名利。性情暴躁、耿直粗犷、求全责备,但同时却又温情脉脉,宽宏大度;他高傲自负,自尊心强,但同时又是那么谦逊,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他一忽儿刚强果断,一忽儿又柔顺如丝。他虽然是个平凡朴实的人,但他的个性却非常复杂。

八:列宁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

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