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有哪些?
做低利润的动机,逃税。
做高利润或者资产的动机,方便公司上市或增发时多圈钱。
主要就这两个
对了,还有一个,就是管理层如果迫于治理层的业绩压力,有可能粉饰报表来完成利润指标,以达到骗取奖励的目的。因为报表是管理层做的,是给治理层看的。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和手段有哪些
新准则影响利润的五个方面,从以下各方面可以粉饰报表:
一、资产减值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样的“一刀切”好处是企业无法通过冲回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同时笔者认为严格限制资产减值转回有时不符合经济事项的实质,例如企业的生产设备去年价格下降今年价格大幅度攀升也是正常现象,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应该允许资产减值准备有条件地转回。
二、债务重组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现行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方法做出了调整,就是把债务重组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改变了过去记入“资本公积”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还原了资本公积的本质,资本公积的本质就是资本溢价。对于实物抵债,准则要求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而增加了利润数额的变数。对于关联企业的债务重组应按关联方交易准则执行。
三、固定资产
新准则要求,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及预计净残值至少每年复核一次,当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原来估计的有差异时,企业就应该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净残值,而且采取未来适用法,这样就可以对未来业绩进行一定程度的操纵。另外,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考虑预计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该费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以后年度通过折旧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但弃置费用的预计本身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目前无任何部门对此做出相关的参考性解释,企业可以通过弃置费用的预计来调节利润。
四、无形资产
旧准则将研发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新准则将企业的研发划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并允许将满足一定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予以资本化,待无形资产完成时定期摊销,这样做提高了研发期的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科技开发的能力和积极性,但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企业风险大,周期较长,研究和开发阶段实际上很难区分,有些费用也很难分开。
笔者认为旧的规定较为科学,因为国际新准则影响利润的五个方面会计准则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情下,西方国家对于无形资产(例如专利)的保护远比中国发达,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假冒、仿制现象比较严重,无形资产贬值速度快,将开发支出资本化并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同时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分界点的划分,公司有很大的主动权,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业绩管理。另外新准则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和方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可以进行无形资产的摊销调节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
五、关于公允价值的运用
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
新会计准则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采用。就公允价值本身来讲,不具备可操作性,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开始建立,公允价值的计量和确认尚未有操作性很强的法规和依据。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市场信息传递影响力不强,相同的商品市场价值差异较大,反映到公允价值运用上,个别企业有可能运用公允价值的确认来进行利润操纵。
三:企业为什么粉饰财务报表
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 会计报表造假行为在我国企业中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从中农信倒闭、株洲有色巨亏、琼民源事件,到中创集团、海南发展银行被接管、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关闭,一直到震惊中外的银广夏事件,都充分暴露了会计报表造假形势的严重性。在此我汇总了企业粉饰会计财务报表的几种目的。主要有: (1)为了给业绩考核脸上贴金。 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一般总是要求以财务指标为基础,例如利润(或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等,这些都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要涉及到会计数据。除了内部考核以外,外部考核,例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加以确定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影响到管理层的提升、奖金福利等等方面。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可能,基于业绩考核而进行的会计报表造假,是最常见的动机。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 从事企业经营的人都知道,目前的企业外部环境,仍然是热衷于“锦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而企业需要的则恰恰相反,锦上添花可有可无,雪中送炭则大受欢迎。这样,企业为了获得外界的资助,就需要通过会计报表来欺骗舆论和外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们“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不做假表贷不到巨款”。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原因,一般也不会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这样两者结合的结果,就只能导致企业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者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即使是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也要对其会计报表进行修饰打扮,力图使其“花枝招展”。 (3)为了发行股票早日上市。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IPO)和后续发行(配股)两种情况。根据《公司法》等法律规定,如果企业要发行股票我争取上市,就必须连续3年盈利,而且要经营业绩比较突出,这样才有可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除此以外,股票发行的价格高低也与盈利能力有关。 这样,准备上市的企业为了能够多募集资金,就必须“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其主要手段就是在设计股份制改变方案的时候,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 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上市企业希望能够后续发行,这首先需要符合配股条件,那就是企业最近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必须在6%以上。这样,6%的配股就成了上市企业的“生命线”。 特别是在有些企业里,3年时间中只有一两年达到要求,“功亏一篑”,他们迫切需要伪造报表,以求顺利过关。 (4)为了偷逃税款或者操纵股价。 所得税的上交,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来进行计划的。具体方法是,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企业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减少或者推迟纳税的目的,就往往会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当然,也有的企业愿意虚增利润“多交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造成一种假象,表明自己的“盈利能力”不错,同时也为了操纵股价。 (5)为了某种政治企图。 有些企业的会计报表,主要是对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负责的。换句话说,是给上级部门看的。对于这种企业而言,粉饰会计报表的目的,就是为了某种政治企图。 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些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大幅度的大起大落。企业搞好了,经理就提拔为政府部门的领......余下全文>>
四:财务报表粉饰与识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选择会计政策粉饰报表:
(一)粉饰业绩,逃避监管的动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操纵利润,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满足政府对配股或上市管制的最低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且越接近10%,每股收益低于且越接近零,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增加当期利润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应对市场管制规则,实现“内部控制人”利益最大化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最主要的动机。
(二)隐性的分红动机:在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不理想、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政绩远不如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来得“立竿见影”,为了实现目标,经营者可能就会选择增加或虚增利润的会计政策。
(三)外部融资和商业信用的需要: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四)为推卸责任而进行报表的粉饰:如发生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
(五)大股东抽血,掏空上市公司资产:
1、大股东通过资金拆借,关联方占款等形式,占用上市公司的血液——现金流,形成大量的应收项目,而后通过计提坏账准备来一笔勾销;
2、大股东通过资产重组等手段,以不良资产置换出上市公司优质资产,之后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大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来掩盖该交易;
3、通过担保、资产抵押、资本市场操作,来转移资金,报表上则体现为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
二、滥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手法
(一)貌似合理,暗藏玄机的会计政策变更:如:处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存货的计价可能由原来的先进先出变更为后进先出法来规避通货膨胀带来成本上升的风险;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未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非公允计提,调节利润:如:计提坏账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主要依据是主观的判断,而这种主观判断不仅存在是否失误,还存在是否公允的问题。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八项计提成为“上市公司内部调账的最好手段。”
(三)滥用估计,放弃债权:放弃债权的情况主要可能出现在上市公司管理层非正常性新旧交替(并非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引起的管理层交替)或管理层为大股东控制的时期。
(四)该提未提,计提不足,虚增利润。
五:新会计准则下可以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有哪些
新准则影响利润的五个方面,从以下各方面可以粉饰报表:
一、资产减值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样的“一刀切”好处是企业无法通过冲回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同时笔者认为严格限制资产减值转回有时不符合经济事项的实质,例如企业的生产设备去年价格下降今年价格大幅度攀升也是正常现象,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应该允许资产减值准备有条件地转回。
二、债务重组
在新会计准则中,对现行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方法做出了调整,就是把债务重组收益记入“营业外收入”,改变了过去记入“资本公积”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还原了资本公积的本质,资本公积的本质就是资本溢价。对于实物抵债,准则要求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而增加了利润数额的变数。对于关联企业的债务重组应按关联方交易准则执行。
三、固定资产
新准则要求,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及预计净残值至少每年复核一次,当折旧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原来估计的有差异时,企业就应该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净残值,而且采取未来适用法,这样就可以对未来业绩进行一定程度的操纵。另外,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考虑预计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该费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以后年度通过折旧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但弃置费用的预计本身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目前无任何部门对此做出相关的参考性解释,企业可以通过弃置费用的预计来调节利润。
四、无形资产
旧准则将研发费用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新准则将企业的研发划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并允许将满足一定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予以资本化,待无形资产完成时定期摊销,这样做提高了研发期的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科技开发的能力和积极性,但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企业风险大,周期较长,研究和开发阶段实际上很难区分,有些费用也很难分开。
笔者认为旧的规定较为科学,因为国际新准则影响利润的五个方面会计准则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情下,西方国家对于无形资产(例如专利)的保护远比中国发达,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假冒、仿制现象比较严重,无形资产贬值速度快,将开发支出资本化并叮符合谨慎性原则。同时对于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分界点的划分,公司有很大的主动权,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业绩管理。另外新准则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和方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可以进行无形资产的摊销调节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标。
五、关于公允价值的运用
公允价值的运用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
新会计准则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准则采用。就公允价值本身来讲,不具备可操作性,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开始建立,公允价值的计量和确认尚未有操作性很强的法规和依据。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市场信息传递影响力不强,相同的商品市场价值差异较大,反映到公允价值运用上,个别企业有可能运用公允价值的确认来进行利润操纵。
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六:目前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行为有哪些,该怎么应对这些
虚增利润 另一方就增加了资产或者成本基本上关联方交易要与其他正常交易的单价进行对比,差异比较大的就有问题,或者虚增利润或者转移已润
七: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怎么写
治理财务报告舞弊是一项系统工程,报表粉饰的手法可能各不相同,不仅应当从民事法律责任制度上考虑如何有效遏制会计造假动机的实现,还应当从信息披露机制角度设计消除会计造假行为出现的机制。我们不仅要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制,尤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我们鉴别、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完整会计信息本身作为记录经济活动的一种历史数据,我们相信对其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的推测,利用年报信息的内部钩稽关系是可能揭示财务报表关系和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是否真实的。
八:发生自然灾害时,或高级管理人员卷入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财务报表,这句话对吗?
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的数据报主管税务审批,是上交企业所得税的主管税务局,审批通过,可以所得税税前扣除损失部分。是有照顾的。
九:企业选用不当会计政策来粉饰财务报表的形式有哪些?
少结转存货成本
十:美化财务报表的意义是什么?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产生有三个基础:
(1)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利益的不一致;
(2)信息不对称;
(3)外部监管不力。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具体动机主要有:业绩考核、信贷资金商业信用、上市及配股、“壳资源”的保留、减少纳税和政治动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