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打人行为

一:如何矫正孩子打人行为

宝宝打人其实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比如婴儿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瓶……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父母的态度决定着宝宝的行为对宝宝冷漠、经常拒绝他的要求、无视宝宝表现出的“暴力”冲动,这样的父母容易培养出带有攻击性的孩子。因为他们总是挫伤宝宝的需要,在幼小心灵中埋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种子;同时,靠体罚来约束宝宝,更让他懂得了如何才能伤害他人;有的父母过分溺爱,甚至觉得被宝宝打不算大事,一味纵容宝宝,也会使宝宝变本加厉; 家庭成员间发生分歧时互相攻击、哭叫、打闹、吵架也会对宝宝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宝宝树立正确的榜样。如何帮宝宝改掉打人的毛病?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能对宝宝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如果宝宝打人了,应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坚定地直视他的眼睛,让宝宝感到自己错了,等宝宝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其次不要体罚宝宝。当宝宝打人时,父母千万不能用打宝宝的方式来惩罚他,最好“冷处理”——把正在哭闹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哭完后再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多说,更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当宝宝情绪激动时,应避免出现越讲道理越僵,以至父母失去耐心的情况。同时积极的鼓励不可少,父母应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宝宝的良好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那些平时习惯打骂、呵斥、批评宝宝的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态度。鼓励能够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使宝宝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促进向上发展。父母应对宝宝充满信心。第四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反应。当宝宝在家里打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开心地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别样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他人正常的反应是什么。时间久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会有所改变。最后为宝宝提供非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条件。

二:如何正确处理孩子间的打架行为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被小伙伴欺负的事情,当然心里会不舒服,但是在  孩子正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他们总以为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不懂得分享、合作,争抢玩具是常有的事。 孩子的语言发展滞后,不能用语言正确处理和小朋友的问题,也易发生咬人、打人、抓人的现象。  还有的小朋友,打人根本就不是因为要攻击对方,而是向对方表示友好,只是他的行为看上去像打架,而且不懂得轻重,弄疼了小朋友,那两个人就打起来了。●对待孩子一、教孩子身手敏捷  在家里,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玩打架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逐渐学会躲避危险。二、和其他孩子交朋友三、大声求援  有的孩子生性软弱,当别人欺负他时,他只知道向后退。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告诉他,不用害怕,而要大声喊老师,老师的到来,能阻止攻击行为,同时高声的叫喊,能吸引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使打人的宝宝住手。例如:邻居上小学的孩子放学和同学打架了,孩子赶快跑回家叫来妈妈。妈妈问孩子打你哪了?孩子说打我头了,领着孩子去找对方的家长不依不饶,闹的很不好,围了很多人。并提出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怕是脑震荡。对方家长只好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医生检查结果没事,说小孩没有这么大力气打成脑震荡。  孩子告诉家与谁发生纠纷时,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调整情绪,舒缓紧张愤怒的心情。待平静下来再与他进行谈话,让他认识到不管谁错,只要动手就不对。即使是孩子真吃亏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家长真不该闹着上医院,给孩子起了不好的作用。  孩子走出家门,难免发生一些磕磕碰碰,打打闹闹的事,家长一般不要参与,让孩子自己解决,因为家长的过分呵护会让孩子变得娇气,遇事不是自己去想办法而是去找靠山,家长应该平心静气地帮两个孩子分析原因,让他们站在对方立场的角度辨别一下孰是孰非,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要是自己孩子错,就陪自己孩子去道歉。如果是对方孩子错了,也要让孩子知道,虽然你没有错,也要原谅别人。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小孩子打架根本不需要论理,他们自己一会儿就和好如初了,又在一起玩了。  如果孩子之间有纠纷,家长应该怎么做才正确?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一起斗嘴吵架是难免的,主要是现在大部分小孩娇生惯养,不懂得宽容,理解。事实上,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远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和言语,对孩子都有着一种引导作用。所以当孩子间发生争吵时,家长要保持理智的态度,孩子之间的争执打闹,家长尽可能不要介入。  小学生竞争意识强、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发生矛盾在所难免,当孩子和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时,家长如果气,这样的态度不利于孩子培养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更会激化矛盾,产生更加激烈的冲突。  很多时候家长的态度会对孩子造成一种误导,给孩子带来很不好的影响。而家长如果在其中推波助澜,错误地教育孩子,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解决方式。对孩子日后的成长非常不利。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忍让,在协调中学会与人合作,在磕碰中明白一些道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打架,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心理方向。让孩子自己化解冲突,父母不要参与其中,如果能很好地解决,那对孩子的交往能力会有所提升。●家长的不当做法一、教宝宝以牙还牙二、家长介入孩子的纠纷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受欺负了,就去找打人的孩子,帮孩子出气,也有的家长找到对方家长理论,这些做法都有一定的弊端。小孩子打架不记仇,一会儿就好。如果家长亲自出面,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三、教宝宝不和打人的宝宝玩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如果仅仅因为这个人不好惹,就不和他玩,这其实会......余下全文>>

三: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 孩子都是无意识的行为

这时候的宝宝自我意识增强,

会有这种表现的。

要温合的告诉宝宝,

告诉他这是不对的,慢慢就会好了。

四:如何对待孩子打人与被打

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个儿童公园,设有几座滑梯。每天都有家长带着孩子在那里玩。由于人多,孩子们在一起免不了挤挨碰撞,于是就发生许多矛盾。其实对于两三岁的幼童来说,还没形成与人正常互动的方式。这个时候处于手、脚、口的敏感期,热衷于用身体探索世界,想阻拦对方不要过来,急切之下就用手推或脚踢。还有一种情况是,身体的碰撞,是一种渴望交流的信息。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打人行为不对。如果喜欢哪位小朋友,可以跟他握握手。还有,要告诉孩子,滑梯属于公共场合,每一个人都可以玩。而孩子在两至三岁,是建立秩序和规则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大人一定要教会孩子各种规则,切不可在孩子发生激烈行为时,做出激烈反应。而被打小孩的家长,也要告诉孩子,打人的那个小朋友并没有恶意,他只是想与你交往,切不可让孩子形成自己是受气包的心理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会跟随一生。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在每个成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孩子式的深层模式。我们面对孩子时的行为,也反映了内在的孩子需求。如何处理好孩子的打人与被打行为,也是在探索我们跟另外一个自己如何相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