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

一: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

赵盾死了,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爵位,晋景公三年。赵朔作为晋国的大将率兵救援郑国,并在与河上与楚庄王大战一场,因为这场战争,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赵庄姬做了夫人。而后面的故事,《左传》记载如下:

公元前587年,赵朔也死了,他的妻子赵庄姬就和赵盾的异母兄弟赵婴齐出现私情。在春秋时这种乱伦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赵家人大部分都是比较看不惯这种事的。赵朔的另两个叔叔赵括和赵同看不下去了,便把赵婴齐放逐到了齐国。赵婴齐临走时说:“有我在,栾书虽执政,也不敢对赵氏家族怎样,我一走,只怕就麻烦了。”此事气坏了赵庄姬,她也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把账都算在了赵氏的头上,她联合了对赵氏有积怨的栾氏、郤氏,共同对付赵氏。几股势力在晋景公面前轮番诬陷赵同和赵括要谋反。晋景公信以为真,杀死了赵同、赵括。杀了人,赵庄姬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杀了赵同和赵括,赵家可就剩下自己的儿子赵武了,而此时栾氏、郤氏力量壮大起来了。这不是自己一顿忙乎给别人做了嫁衣吗?明白过来就好,赵庄姬把赵武带到了晋国的王宫之中,保护了起来,以免受到栾氏、郤氏的杀害。晋景公杀死赵同兄弟后,就想础赵氏的土地赏给祁奚家族。

而此时,终于有为赵氏家族说话的人了。晋国执政大夫韩厥说:“赵氏家族的赵衰、赵盾、赵朔都对国家有大功,却没有了后代,也失去了土地,这样让后来的人会怎么想呢?还怎么愿意为国家尽忠?”这一句话,挽救了赵氏,也最终成就了战国时代。赵氏的土地被留下了,后来又封还给了赵武,赵氏家族才得以复兴。

二:赵氏孤儿的历史真相

赵盾死了,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爵位,晋景公三年。赵朔作为晋国的大将率兵救援郑国,并在与河上与楚庄王大战一场,因为这场战争,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赵庄姬做了夫人。而后面的故事,分为了两个版本,《左传》版和《史记》版。 (译文)赵盾死后,赵朔袭职辅佐晋景公,屠岸贾准备发动对赵氏的攻击,大将韩厥让赵朔逃亡,赵朔不肯,说道:“只要将军答应我你不绝我赵氏后代,我死而无憾。”(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可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后果有多严重。屠岸贾不经晋景公允许便带着军队围攻赵朔居住的下宫,杀死了赵朔和他的几个叔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并且尽灭其族。而这场大灾难中,只有三个人侥幸活了下来:赵朔的夫人,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好友程婴。程婴把一个天大的秘密告诉了公孙杵臼:“赵朔的老婆怀孕了。”而赵朔妻在晋宫中躲了几个月后,终于分娩,生下了一个男婴。屠岸贾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向宫中索要这个孩子。很显然,此时的晋景公已经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屠岸贾守住宫门,自己亲自进来搜索,赵朔妻毫无办法,只好行了一步险棋,她把男婴夹在胯下,祷告说:“如果天要灭赵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灭赵氏,你就别哭。”一顿彻底的搜查后,屠岸贾只看到了一旁默默伫立的赵朔妻,却没有搜到婴儿。屠岸贾认为孩子肯定被偷偷转移走了,便向城外搜去,这样赵氏母子才得以幸免。程婴得知此事赶快找来公孙杵臼商议。公孙杵臼突然对程婴发问:“抚育这孤儿成人与死,两者哪件难?”(立孤与死孰难?)程婴回答说:“死容易,抚育孤儿难。”公孙杵臼坚定地说:“那请你承担难的那件事,我去承担容易的,让我先死去吧。”二人找了一个婴儿,将其穿上赵氏孤儿的衣服……一切安排妥当后,程婴突然向参与这次杀戮的将军告密:“谁能给我千金,我马上把孩子的藏匿之处告诉他!”这些将军非常高兴,最高兴的当属屠岸贾,屠岸贾马上拿出千两黄金给了程婴,程婴二话没说带着这些叛乱的军人到了公孙杵臼的家门前。公孙杵臼见到程婴便破口大骂:“程婴你这个小人!当初下宫之难你没死,口口声声说要与我好好抚养赵氏孤儿,今天又把我卖了。你纵然是不能抚养孤儿,又怎能忍心出卖他呢!”说完公孙杵臼抱起孤儿大哭道:“天哪天哪!这个孩子有什么罪?请你们放过他吧,只杀我公孙杵臼就可以了。”这出双簧演到这个程度怕是没人会相信此中有诈了,而公孙杵臼最后的那次求情也是一种忏悔,虽然死的不是赵氏孤儿,却也是个无辜的孩子。可是那些将军们没有给公孙杵臼留下这个希望,杀死了公孙杵臼和这个可怜的婴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已死,皆喜,赵氏孤儿就这样被留存了下来,被程婴藏匿在了山中,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赵武。晋景公十五年,晋景公突然病了,韩厥把一切实情和盘托出。当年参与杀赵氏的诸位将军来问安时,都被韩厥的人拿下。不久赵武率军攻打了屠岸贾,屠岸贾就此被灭了族。赵武成人后,程婴辞去公职,向诸大夫辞行,然后告诉赵武说:“当年你家遭遇大难,我没有死,就是因为要抚育你成人,今天这个愿望达到了,赵家也复位了,我有脸去见赵朔和公孙杵臼了。”赵武哭着对程婴说:“您怎么能忍心离我而去呢?”程婴说道:“公孙杵臼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他自己选择了死,就是认为我能把你养育成人,今天事情办完了,我也该履行我之前的承诺了。”说完,程婴就自杀了。《史记》上称:“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史记》赵氏孤儿(原文)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余下全文>>

三:赵氏孤儿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事么?

应该有,在左传和史鸡中都有记载, 只不过内容有差异. 再加上历代的演义,这个故事已经很难还原原来的面目了.

四:赵氏孤儿历史真相

★《赵氏孤儿》的历史史实:

简洁地说,据《左传》和《国语》记载:晋文公时代赵氏家族在晋国崛起,赵盾担任晋国正卿,赵盾的儿子赵朔拥有重位并娶了晋成公的女儿庄姬为妻,生下儿子赵武。赵朔去世两年后,他的叔叔赵婴与其寡妻庄姬通奸,被赵氏家族流放到齐国并杀死赵婴,引起了庄姬的怀恨。三年后,庄姬联合了对赵氏家族怀有仇恨的栾氏和郤氏家族,向晋成公进谗言说赵家要叛乱,赵氏家族因此被诛灭。而庄姬与当时至少已有6岁的儿子赵武住在晋景公宫中,安然无恙。约两年后,晋景公接受了韩氏家族首领韩厥的建议,恢复了赵氏的地位,“赵氏孤儿”赵武于是继承了赵氏在三军六卿中的高位,为这段血腥的爱恨情仇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庄姬式的爱恨情仇,在当时的春秋各国并不鲜见,所以,这两本书都没有详细铺陈“赵氏孤儿”的故事,重点也不在“孤儿”身上。我们再来看以《史记》为代表的汉以来对“赵氏孤儿”的历史演绎。

到了西汉前期,当司马迁著《史记》时,则根据战国以来的传说杜撰了新版“赵氏孤儿”,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赵氏孤儿的故事。表现的是以忠勇义气为核心,通过异乎寻常的忍辱负重,最后成就一番大业的主题。这显然与司马迁本人的屈辱经历有关。实际上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这都是司马迁根据先秦传说编写的。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压根儿就没有这些人,也不存在赵武的复仇。但恰恰是这个杜撰的故事影响后世至今。成为电影《赵氏孤儿》的蓝本。

五: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字数最少

两千多年前,春秋后期的的晋国,一起弑君事件引发了惊天血案。

晋灵公是一位荒淫无耻的国君,他大兴土木,征收重税,民不聊生。当朝相国赵盾屡次向灵公进谏,灵公非但没有采纳,反而动了杀机。几经劫难,赵盾脱离虎口,和弟弟赵穿密谋杀掉了灵公。灵公被弑以后,赵盾与赵穿迎接灵公的叔叔黑臀回国继位,也就是后来的晋成公。成公死后,儿子景公继位。景公三年,其时赵盾已死,大司寇屠岸贾借口赵盾曾“弑君”之名,诛灭忠烈名门赵氏,率兵将赵家团团围住,杀掉了其全家老小,史称“下宫之难”。在这场灾难中唯一幸免于难的是赵朔怀有身孕的妻子庄姬。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躲藏在宫中得以幸免。不久,庄姬生下一个男婴,屠岸贾知道后,为了斩草除根,便带人到宫中寻找,却没有找到婴儿的藏身之处。

公孙杵臼带着程婴的孩子冒充“赵氏孤儿”逃到山中;而把真正的赵氏孤儿隐藏起来。屠岸贾率兵来追,程婴“无奈”为他领路,屠岸贾找到并杀死了隐匿山中的公孙杵臼和婴儿。程婴从此背负着卖友求荣的骂名,与真正的赵氏遗孤一起隐居山林。

赵氏孤儿被草泽医生程婴带离驸马府,这个孤儿就是后来的赵氏孤儿。

程婴为接近屠岸贾,让赵氏孤儿认屠岸贾为义父。随着赵氏孤儿逐渐长大成人,与屠岸贾的养女屠岸柔荑发生了恋情,就在他们打算喜结连理的时候,程婴忽然说出了这个惊天秘密……

后来,他和程婴在晋国大夫韩厥等人的帮助下为父辈报仇,杀死屠岸贾,恢复了赵氏的土地和封邑,程婴的忠义之举也随之大白于天下。

六:赵氏孤儿的历史是真的吗?

历史上却有其事,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但是像我们现在看到电影,电视剧和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改变加工而成的。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七:赵氏孤儿真实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谁能告诉我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载,赵氏先祖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曾遭族诛之祸,赵朔遗腹子赵武在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佑护下侥幸免祸,后赵武长大,依靠韩厥等人的支持恢复了赵氏宗位。赵盾死后,赵朔袭职辅佐晋景公,屠岸贾准备发动对赵氏的攻击,大将韩厥让赵朔逃亡,赵朔不肯,说道:“只要将军答应我你不绝我赵氏后代,我死而无憾。”(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可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后果有多严重。屠岸贾不经晋景公允许便带着军队围攻赵朔居住的下宫,杀死了赵朔和他的几个叔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并且尽灭其族。而这场大灾难中,只有三个人侥幸活了下来:赵朔的夫人,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好友程婴。程婴把一个天大的秘密告诉了公孙杵臼:“赵朔的老婆怀孕了。”而赵朔妻在晋宫中躲了几个月后,终于分娩,生下了一个男婴。屠岸贾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便向宫中索要这个孩子。很显然,此时的晋景公已经没有任何权力可言,屠岸贾守住宫门,自己亲自进来搜索,赵朔妻毫无办法,只好行了一步险棋,她把男婴夹在胯下,祷告说:“如果天要灭赵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灭赵氏,你就别哭。”一顿彻底的搜查后,屠岸贾只看到了一旁默默伫立的赵朔妻,却没有搜到婴儿。屠岸贾认为孩子肯定被偷偷转移走了,便向城外搜去,这样赵氏母子才得以幸免。程婴得知此事赶快找来公孙杵臼商议。公孙杵臼突然对程婴发问:“抚育这孤儿成人与死,两者哪件难?”(立孤与死孰难?)程婴回答说:“死容易,抚育孤儿难。”公孙杵臼坚定地说:“那请你承担难的那件事,我去承担容易的,让我先死去吧。”二人找了一个婴儿,将其穿上赵氏孤儿的衣服……一切安排妥当后,程婴突然向参与这次杀戮的将军告密:“谁能给我千金,我马上把孩子的藏匿之处告诉他!”这些将军非常高兴,最高兴的当属屠岸贾,屠岸贾马上拿出千两黄金给了程婴,程婴二话没说带着这些叛乱的军人到了公孙杵臼的家门前。公孙杵臼见到程婴便破口大骂:“程婴你这个小人!当初下宫之难你没死,口口声声说要与我好好抚养赵氏孤儿,今天又把我卖了。你纵然是不能抚养孤儿,又怎能忍心出卖他呢!”说完公孙杵臼抱起孤儿大哭道:“天哪天哪!这个孩子有什么罪?请你们放过他吧,只杀我公孙杵臼就可以了。”这出双簧演到这个程度怕是没人会相信此中有诈了,而公孙杵臼最后的那次求情也是一种忏悔,虽然死的不是赵氏孤儿,却也是个无辜的孩子。可是那些将军们没有给公孙杵臼留下这个希望,杀死了公孙杵臼和这个可怜的婴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已死,皆喜,赵氏孤儿就这样被留存了下来,被程婴藏匿在了山中,这个孩子就是日后的赵武。晋景公十五年,晋景公突然病了,韩厥把一切实情和盘托出。当年参与杀赵氏的诸位将军来问安时,都被韩厥的人拿下。不久赵武率军攻打了屠岸贾,屠岸贾就此被灭了族。赵武成人后,程婴辞去公职,向诸大夫辞行,然后告诉赵武说:“当年你家遭遇大难,我没有死,就是因为要抚育你成人,今天这个愿望达到了,赵家也复位了,我有脸去见赵朔和公孙杵臼了。”赵武哭着对程婴说:“您怎么能忍心离我而去呢?”程婴说道:“公孙杵臼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他自己选择了死,就是认为我能把你养育成人,今天事情办完了,我也该履行我之前的承诺了。”说完,程婴就自杀了。《史记》上称:“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史记》赵氏孤儿(原文)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余下全文>>

八:《赵氏孤儿》的历史史实

★《赵氏孤儿》的历史史实:

简洁地说,据《左传》和《国语》记载:晋文公时代赵氏家族在晋国崛起,赵盾担任晋国正卿,赵盾的儿子赵朔拥有重位并娶了晋成公的女儿庄姬为妻,生下儿子赵武。赵朔去世两年后,他的叔叔赵婴与其寡妻庄姬通奸,被赵氏家族流放到齐国并杀死赵婴,引起了庄姬的怀恨。三年后,庄姬联合了对赵氏家族怀有仇恨的栾氏和郤氏家族,向晋成公进谗言说赵家要叛乱,赵氏家族因此被诛灭。而庄姬与当时至少已有6岁的儿子赵武住在晋景公宫中,安然无恙。约两年后,晋景公接受了韩氏家族首领韩厥的建议,恢复了赵氏的地位,“赵氏孤儿”赵武于是继承了赵氏在三军六卿中的高位,为这段血腥的爱恨情仇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庄姬式的爱恨情仇,在当时的春秋各国并不鲜见,所以,这两本书都没有详细铺陈“赵氏孤儿”的故事,重点也不在“孤儿”身上。我们再来看以《史记》为代表的汉以来对“赵氏孤儿”的历史演绎。

到了西汉前期,当司马迁著《史记》时,则根据战国以来的传说杜撰了新版“赵氏孤儿”,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赵氏孤儿的故事。表现的是以忠勇义气为核心,通过异乎寻常的忍辱负重,最后成就一番大业的主题。这显然与司马迁本人的屈辱经历有关。实际上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这都是司马迁根据先秦传说编写的。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压根儿就没有这些人,也不存在赵武的复仇。但恰恰是这个杜撰的故事影响后世至今。成为电影《赵氏孤儿》的蓝本。

九:历史上真正的赵氏孤儿 赵武是怎么回事?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在元杂剧基础上,后被改编为京剧、潮剧、秦腔、豫剧、越剧等剧目。亦有改编为小说、话剧、电影等作品。

故事叙述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哗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程绘图历教史实,终报前仇。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以下简称《赵世家》)载,赵氏先祖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曾遭族诛之祸,赵朔遗腹子赵武在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佑护下侥幸免祸,后赵武长大,依靠韩厥等人的支持恢复了赵氏宗位。这个历史故事在宋元之际被改编成剧本“赵氏孤儿”,从此广为流传,几乎妇孺皆知。但此事具有多少真实成分?学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万斯大《学春秋随笔》认为:《赵世家》所载“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合之《左传》所载,确为可据。盖当时因(庄)姬谮讨同、括,遂并治弑灵一狱,追论赵盾,欲灭其家。武方幼稚,从母匿公宫幸免。”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依据《左传》宣公二年所记又认为:“赵盾以赵括为公族大夫,为赵氏宗族之主,此时赵括被杀,赵氏宗族祭祀随之废弃,故后文韩厥有‘无后’之语。以前赵武依赵括,括被杀,无所依归,只得随母在舅父家畜养。”杨伯峻不赞成万斯大、沈钦韩的观点,称:“此两说似均难足信”,并进一步说:“《赵世家》记载赵氏被灭与赵武复立,全采战国传说,与《左传》、《国语》不相同,不足为信史”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鲁成公八年(前583)条。又,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二三晋景公三年条亦认为,此事“妄诞不可信,而所谓屠岸贾、程婴、杵臼,恐亦无此人也”云云。)。《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所刊杨秋梅《“赵氏孤儿”本事考》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新看法,但仍有可商榷之处。万斯大、沈钦韩认为赵氏孤儿一事疑信参半,杨伯峻先生认为是全采战国传说。为了弄清其中真相,还其历史本来之面目,有必要对史籍所载赵氏族诛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与考订。 第一,关于赵氏族诛与赵武复立的时间 《赵世家》、《史记》卷四四《韩世家》(以下简称《韩世家》)称屠岸贾灭赵氏家族一案,是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十五年后,亦即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又复立赵孤儿赵武。但《春秋》、《左传》、《史记》卷三九《晋世家》(以下简称《晋世家》)等所记不同。《春秋》鲁成公八年载:“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左传》同年条记载此事更为具体,其云: 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原、屏即赵同、赵括,武即赵武,成季、宣孟即赵衰、赵盾。《左传》并记赵同、赵括被杀是在鲁成公八年(前583)六月,时间更加具体。《晋世家》景公十七年条称:“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武为赵后,复与之邑。”《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晋景公十七年条亦载:“复赵武田邑。”可见,赵氏族诛的时间,是晋景公......余下全文>>

十:赵氏孤儿的历史是真的吗?

《左传》记载

公元前587年,赵朔也死了,他的妻子赵庄姬就和赵盾的异母兄弟赵婴齐出现私情。在春秋时这种乱伦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赵家人大部分都是比较看不惯这种事的。赵朔的另两个叔叔赵括和赵同看不下去了,便把赵婴齐放逐到了齐国。赵婴齐临走时说:“有我在,栾书虽执政,也不敢对赵氏家族怎样,我一走,只怕就麻烦了。”此事气坏了赵庄姬,她也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把账都算在了赵氏的头上,她联合了对赵氏有积怨的栾氏、郤氏,共同对付赵氏。几股势力在晋景公面前轮番诬陷赵同和赵括要谋反。晋景公信以为真,杀死了赵同、赵括。杀了人,赵庄姬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杀了赵同和赵括,赵家可就剩下自己的儿子赵武了,而此时栾氏、郤氏力量壮大起来了。这不是自己一顿忙乎给别人做了嫁衣吗?明白过来就好,赵庄姬把赵武带到了晋国的王宫之中,保护了起来,以免受到栾氏、郤氏的杀害。晋景公杀死赵同兄弟后,就想把赵氏的土地赏给祁奚家族。而此时,终于有为赵氏家族说话的人了。晋国执政大夫韩厥说:“赵氏家族的赵衰、赵盾、赵朔都对国家有大功,却没有了后代,也失去了土地,这样让后来的人会怎么想呢?还怎么愿意为国家尽忠?”这一句话,挽救了赵氏,也最终成就了战国时代。赵氏的土鼎被留下了,后来又封还给了赵武,赵氏家族才得以复兴。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