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课堂小组评价机制有哪四类
一、重视第一堂课。
也就是重视“首次效应”,也叫“首因效应”,俗称“第一印象”。有专家给“首次效应”下了一个定义: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堂课对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老师认为第一堂课不是绪论就是引言,有什么好讲的?其实不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优秀教师,他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上,我们首先可以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甚至是权威地位,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培养起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可以教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方法,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盏明灯在前引路,甚至,我们可以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打消他的畏难心理,使他深信,他能够学好这门课,不管他以前基础多差,不管他多么不爱学习,甚至,我们可以让他们把这份自信蔓延到其他学科。
二、重视每堂课的开场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带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个第一锤是课程的第一堂课,更是每堂课的开场白。精彩、有趣、新颖、别出心裁的“开场白”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取得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使教学很快进入最佳境界。
例如,在讲授《EXCEL 基础教程》“数据保护”这一小节内容时,上课之初,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玩没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啊?”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大家说说什么叫捉迷藏?”接着进一步提出:“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学生们肯定很好奇,咦,在课堂上还能玩游戏?由此,引入新课内容:行与列的隐藏。
三、重视人的生理极限
一节课,时间过半,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分散,精力逐渐达到极限,如果听之任之,则后半节课会一无所获,这时候,需要教师来给学生提提神。比如,给学生讲一个和课堂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举一个引人发笑的例子,甚至开一个温馨的玩笑,都可以使同学们的精力重新“焕发青春”。例如,在讲《幼儿心理学》“情感概述”里的“个体差异性”这个问题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分钟,同学们的精神明显不济,注意力明显下降,这时,我甩出了一个包袱:“同学们,还记得前天晚上发生在我们教室里的一件事吗?”一听到这话,有一些学生马上来了精神头儿,打听:“什么事儿啊?老师。”我接着讲:“那天晚上,我来教室找同学有事,一进门,你们就夸我漂亮,当时我高兴地说了声谢谢,话音刚落,又一位老师进来了,你们又夸这位老师,还记得当时这位老师是怎么回答你们的吗?”想起此事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瞎说(此为后一位老师的回答)”,我精彩点评道:这——就是个体差异性。问题在我们的笑声中得到了解答,精力也在我们的笑声中恢复了。
四、重视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景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创设教学情景,须潜心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专业、年龄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情景去......余下全文>>
二:小组合作课堂评价表3:2:1=1:2:7是什么意思
9.一、bǔ hào suō yǐng liáo zhuì zī dǐng 二、堪称、湛蓝 撇下、隐蔽 前辈、悲观 狭孝侠客 大脑、烦恼 三、惴惴不安、寥寥无几、孜孜不倦、大名鼎鼎、嗷嗷待哺、要强好胜、四、1.傲慢2.艰苦3.毕竟4.记录 五、1.缺主语:我2.“整整”和“多”矛盾。
三:小组合作在高效课堂中模式有几种
作为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多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也有教师提出,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困难。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只是相当于走了个形式。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老师该怎么办?
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澄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概念的实质。小组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小组学习的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那么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方法/步骤
一、建立合理的合作小组集体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合作学习中的每个组均为一个小集体。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集体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组内部人员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察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进行异质分组后,在组内对每个组员还须进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调配。组长要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自己完成好任务的前提下,组内不会的他应负责讲解。同时他还应该检查组内成员的完成情况。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
二、合理安排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
三、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我在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还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在单词,句型和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展示表现好得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小组合作情况好得多加分。后来我又把各小组的......余下全文>>
四:如何加强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学习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在教学中,我认真考察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进行详细了解,遵循“同组异质
五:高效课堂小组优秀组员的感想
团队建设则是指有意识地在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一组员工组成,通过自我管理的形式,负责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工作。团队建设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能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业绩的原因。构建一个团队,其实质就是集合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员工去积极工作并力图取得好的效果。团队是有目的的最优员工组合,其手段是多样的。一般而言,团队建设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即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硬件设施对于团队而言,所谓的硬件设施就是团队开展工作时所需要的辅助工具。通过合理适当的运用工具,团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产出的成果或者产出相同的情况下节省时间。总而言之,团队的硬件设施是可以被合理利用并且为团队提高效率的工具。对于不同的团队,需要不同的硬件设施;同理,对于不同的项目,也需要不同的硬件设施。一般而言,对于现代信息化的大工业生产,各种各样的工具都是必要的辅助手段。由于团队的组建目的以及人员不同,硬件设施是不确定的。软件设施对于团队而言,所谓的软件设施就是以人才为核心的在整个努力过程中所有为目的服务的非硬件措施。相较于硬件设施而言,软件设施具有能动性。它可以积极主动的服务于目标,而且可以根据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更好的服务于团队目标。一般而言,包括以下重要几点:合理的团队规模和结构。对于不同的工作,需要的人数和人员所具备的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对于确定的工作,要根据事实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团队规模,即需要多少人员。同时,也要根据工作性质,安排具有相应知识技能的人员并进行合理搭配进行组织工作。要想保证组织团队的有效有力,组织成员的组成非常关键,很难想象,一个组织都是性格暴躁,或者性格柔弱,或者都是某一块面的高手,他们组合在一起能够给团队带来什么,因此,互补型的成员类型,才是“粘合”组织的基础。包括如下两点:一、团队成员的个性互补,就象这个世界有男有女,方为和谐一样,一个组织的成员个性类型,一定是互补型的,性格都较强、或者都较弱,会让团队成为“争吵”的平台,或者让团队成为“绵羊”,而缺乏活力或者柔性,因此,团队的性格类型应该强、弱、柔互补的。二、能力互补。战国时期平原君赵胜,为何能够顺利解除“邯郸之围”,跟其所养拥有各类能力的“门客”有关。因此,一个组织,一定要有各类能力的人才组合在一起,才能更有力量。比如,有的人善管理,有的人懂经营,有的善外交,有的偏技术等等,只有因材施用,因人制宜,团队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优秀的组织领导。大到一个企业集体,小到一个职能部门,或者是一个工作小组,要想组织有力,使团队成员拥有较高的忠诚度,那么,优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团队领导人至关重要。这个组织领导一般应具有如下素养:一、品德高。品德即人才,一个优秀的人才拥有良好的品格,可以让组织成员众望所归,可以成为组织的精神领袖,可以带领大家克服困难,迎来一个又一个成功。历史上的三国刘备以及水泊梁山“及时雨”宋江都是因为具备了较高的人格魅力,而吸引一大批英雄人才相伴左右的。二、能力强。要想保证组织团队的同心同德,让大家心平气和地工作战斗在一个有效的平台上,这个企业或者组织优选出来的团队负责人,一定要具备某一专长,也就是要有突出的能力,突出的能力必然带来突出的业绩,只有在能力、业绩上,而不是学历上超越属下,大家才能心服口服,才能避免出现内讧或者内耗,让下属能够安心地工作与处事,这个负责人也许是技术型的,也可能是管理型的,甚至有可能是从低到高发展起来而属于实干型的。三、多领导,少管理。作为一个团队领导,如何仅仅依靠组织授予的......余下全文>>
六:如何组织和评价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1.教师在小组合作分配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成员搭配问题,对于学案中的A、B、C、D不同等级的问题,要细化到个人,好、中、学困生都有。从而避免了以往出现的完成任务只是少数学生的个人表现的现象,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避免了组内冲突问题,更好地加强了团结合作精神。
2.对于课堂上合作、交流、展示环节时,我先不分配任务,而是让他们对每个问题都参与讨论。等给予一定的讨论时间后再以抽签的形式分配任务。这样就避免了有的小组只讨论本组的问题而不过问其他组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有的学生不劳而获的“搭车”行为。
3. 教会学生小组合作的技能。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机应变地想出调节课堂气氛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认真的思考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有效的合作方法,及时给予点拨、鼓励和帮助。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要组织学生在班内讨论。对于学生发言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矫正。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4.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及时客观的评价。评价对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尤为必要。没有必要的评价,就无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监控,势必造成课堂的放任自流。我采用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侧重于学生间的互评。六个小组,两两小组互相打分,在课堂上小组间与小组间竞争,学生个人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同时也能影响本组的分数。这样以来,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激烈,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中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但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赖于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以减少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低效现象,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七:小组合作在高效课堂中的模式有哪些
相关文章
一年级高效课堂初探——…
小组合作学习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热 荐 ★★★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作者:caizuqua…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291 更新时间:2010/4/1 18:05:14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恩施市实验小学 蔡祖泉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的习得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天长日久的训练和坚持。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个体学习更复杂,因为学生得同时参与到学习任务与小组任务中去,更需要从班级文化层面上去营造合作的氛围,才能使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从而更有效的达成学习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我们知道,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一学习方式顺应了我国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变革,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得到张扬,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空间。
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的组织形式,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表明了教师从过去关注如何“教”转向到如何引导学生“学”的行为转变。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运用把握不准,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的效果未能很好的发挥出来,有时甚至出现了低效与无效为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影响了教师对这一学习方式的认识和高效课堂建设的深入推进。
小组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成效显著,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实际上合作学习的主张并非始于今日,从古以来就有学者提倡合作学习的观点。古代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说明一个人的学习力量是单薄的,必须重视小组间每位成员的力量与智慧。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
一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重在提倡教师充当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巧妙地运用师生、生生、组际之间互动,把导与演分离。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指挥者,而是合作者,尊重学生潜能和主体地位,把大量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相互磋商,彼此分享,创造一种积极互赖的关系,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由学会共同学习向将来学会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等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余下全文>>
八:小组合作对于高效课堂又有什么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区已经如火如荼开展近两年的时间了。要使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打破教师长期固有的传统教学思想。因此开始不少教师抵触过,彷徨过。因为老师们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甚至出现许多老师先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上一节课,再用传统教学模式“补锅”的现象。如此以来,不但使课堂效率变得低下,也违背了我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原由。那么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学习目标要“明”: 学习目标即学生要在本节课需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达成的要求。教师可在课堂导入阶段简要说明。使学生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记在心,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明白自己这节课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就会使学生紧紧围绕目标去学,去思,去做。也就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打好基础。 二、导学提示要“细”: 导学提示是学生完成每一节课堂目标的阶梯。教师在设计导学提示时一定要“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才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实在。也可使一些疑难问题的坡度降低,这样也就照顾到一些中差生的学习,从而做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导学提示的设计是高效课堂的重点所在。教师一定要设计细致。 三、课堂语言要“精”: 这里的课堂语言主要指教师的课堂语言。传统教学模式是一堂课绝大多数时间由教师讲,学生被动听。长期的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一直改不掉这个毛病,一节课中还是出现教师滔滔不绝,重复不停讲的现象,生怕不讲学生不懂,不会做。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也不是叫老师不讲,但一定要做到“精”。怎么做到“精”?需做到:1、不重复课件上的话。2、不重复学生的话。3、不重复教师自己的话。 四、讨论交流要“实”: 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环节中,通过听课发现一些课堂中许多学习小组围在一起讨论交流时,学生并没有真正围绕教师的问题去深入的讨论交流,较多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一些小组讨论时间结束了没有去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在争执谁先说的问题。讨论交流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如果这个环节不“实”,那么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成了形式。因此教师加强小组长和组员培训和训练,教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会把讨论交流做“实”,做“实”这一环节,高效课堂也就不用愁了。 五、汇报总结要“准”: 汇报总结是一个问题或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故一定做到“准”。学生及教师在汇报总结一定要把握问题或课堂重难点所在,准确作出评价和总结。为一个问题或一节课画上圆满的一笔,真正做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