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来教学设计

一:小班社会教案《大家一起来打扫》

设计意图: 大扫除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件既兴奋又有意义的事。在大扫除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着劳动的快乐。小班的孩子虽然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但简单的放玩具、抹桌子等劳动是孩子们最乐意干的。国庆节前夕,在老师的带领下给娃娃家大扫除,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把自己的小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们在劳动的同时体验着快乐,积累了经验。美术活动“大扫除”意图让孩子的涂鸦的过程中回味整理娃娃家的劳动情景。借助“吸尘器”上下左右把房间内的灰尘吸干净,使小班幼儿从无控制涂鸦向有控制的涂鸦过渡,在摆放家具过程中的促进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寓绘画表现于游戏之中。 活动目标:

1、在表现整理娃娃家物品的情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2、能有控制的画直横线。 活动准备:

“吸尘器”:将两支深浅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用胶带纸捆绑,上面贴有吸尘器图片。

淡紫色纸作底板、用奶黄、淡绿色纸剪出各种家具的形状作为粘贴的材料。固体胶、抹布等。迷你型吸尘器一台。

情景布置:娃娃家(家中有小床、桌椅等家具),地毯,地毯上有垃圾。 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老师用语言激发幼儿帮助娃娃家打扫地毯。

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宝宝把地毯打扫干净呢?

2、教师用吸尘器打扫娃娃家。

3、老师小结:先从左到右一排一排吸,再从上往下一排一排吸,每个角落都吸到,就干净啦! 二、大家一起来打扫

1、教师与幼儿共同操作画直线,以儿歌提示操作的方法,同时丰富词语:左、右、上、下。

2、教师演示把家具模型纸贴在画好线的纸上。 三、宝宝自己来打扫

1、幼儿自己来打扫,教师按操作步骤逐步提供材料。

a)提供地毯、双色蜡笔。

b)家具模型纸、固体胶。

c)细勾线笔。 2、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以儿歌的形式提示幼儿正确使用材料。 四、欣赏各自打扫的房间,看看哪个房间最干净最漂亮。

二:大家一起来抬水 幼儿园小班教案

二、设计思路   幼儿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里玩耍、嘻闹,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约,无法尽兴地去玩水。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在洗手时幼儿们经常把衣服袖子弄湿,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长的时间。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设计了“我们一起来玩水”这一活动。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很难自觉发现水的一些基本特性。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些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   三、目标   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在游戏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一些基本特性,这方面是注重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难点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方面注重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   四、材料与环境创设   材料:各种会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各色颜料等物品。   环境创设:请家长与幼儿一同探讨有关“水”的话题,丰富对水的认识。   五、活动流程   谈话——操作感知——讲述讨论   六、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谈话“水真有用”。   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水的用处及怎样节约用水,让幼儿知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第二环节:操作感知“水真好玩”。   给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幼儿自由操作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初步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二是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三是让幼儿感知是的浮沉。所以在自由操作,自由

探索的活动中,让幼儿减少探索的直觉行动性,增强探索的预见性,有助于让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步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第三环节:讲述讨论(7分钟)   这一环节是组织幼儿进行有秩序的集体活动,是在第一环节自由玩水的基础上,让幼儿说说你在玩水的过程中用了哪些东西,是怎样玩的,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讲述后,教师作简单的小结。   第四环节:游戏:“吹泡泡”。   这个环节属于延伸活动,教师在水里加上洗洁精和肥皂粉,带领幼儿一同吹泡泡。

三:《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着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来到了《巨人的花园》,进入了一个唯真、唯善、唯美的童话世界,下面让我们再来重温童话里的真、善、美,看看你又会有哪些新的收获呢?(课件展示图片、文字)

请大家齐读。谁来交流一下你的感受?说得真好,分享快乐也是一种幸福!这节课就让我们跟谁着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继续追寻《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检查预习。

三、 初读感悟。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链接语,提炼出学习信息,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幸福是什么?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注意做好批注。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有很多收获,下面哪个同学来交流一下这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简要复述课文)

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他们复述的怎么样?

大家说的很好,复述课文时要做到语言简洁,内容具体,脉络清晰,记住了吗?

四、 再读感悟。

人们常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16至26自然段,也就是从42页“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到课文结尾”,看看你是否会有新的体验,或者让你心动的地方?动心处请做批注。

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你的学习体验。 板书

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美,老师都忍不住想要读一读了,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再次感受一下幸福是什么,好吗?下面请大家齐读这段话。

2、交流情感体验。

大家都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相信大家也都有过许许多多幸福的记忆,下面结合自己身边的事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哪位同学来打第一炮?机会总是给勇敢的人准备的!

同学们说得太感人了,是啊,幸福是一朵美丽的小花,找到他的人都是快乐的;幸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看到他的人个个心满意足;幸福是一缕明媚的阳光,温暖着寒日里的每个人。幸福是一种感觉,却可以画在脸上,描在眉间,唱在嘴上,写在心里。 幸福是一种体验,却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拥有。拿出你的幸福,一个人的幸福会变成许多人的幸福。

五、 拓展阅读:

让我们感谢埃林彼林,讲我们带入这样一个真善美的童话世界,无独有偶, 作家鲁克也给我们记录了一篇美丽的童话《 谁丢了尾巴》,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想一想这篇童话和《幸福是什么》之间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1、 语言亲切、自然、优美。 2、故事情节动人。 3、写作方法多样,想象丰富。、4 、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是啊,每一篇童话都会引起我们感情的共鸣,语文基础训练上也为我们编排了一篇感人的童话《幸福在哪里》,让我们一睹为快,看看哪些地方引起了你心灵的震颤呢?

谁来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把句子补充完整。)

六、 作业:

同学们,幸福就像是氧气将我们围绕,只要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发现幸福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在你给妈妈捶背时,你是幸福的;当你扶着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时,你是幸福的;当同学教会你一道难题时,你是幸福的,当你们送给老师一张节日的贺卡时,我们都是幸福的!总有那么一些幸福的瞬间让我们感动于心,铭记于心,课后,请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幸福瞬间记录下来吧!

同学们,就让我们在幸福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好吗?大家一起来!齐唱《幸福拍手歌》。能与同学们一起上课,我感到很幸福,大家幸福吗?那就让我们共同祝福所有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生活幸福,好吗?

这节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下课!...余下全文>>

四: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教学设计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平朗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任课教师:王永

时间:

2014

9

24

1

1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材第

23

页、

24

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会分析并解

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的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课件展示:

1

)三角形和圆形对比图。

师:

看,

谁与谁比啊?能说谁多呢谁少?能不能说谁比谁多几个

呢?还可发怎么说呢?(学生回答,有不会的地方老师补充)。

2

)青蛙比猫头鹰少

2

只。

师:谁与谁比呀?谁多谁少呀?

3

)梨比苹果多

4

个。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平朗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任课教师:王永

时间:

2014

9

24

2

2

师:

谁与谁比呀?谁多谁少呀?多几个呀?如果把多的那个称为

较大数,

那么少的数称为什么数呢?那么多几个的数又称为什么呢?

二、新课。

1

、师:从这里可看出同学们对已学过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

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

“求比一个数多

(少)

几的数是多少”

(教师板书课题,并引导学生读一两遍)

2

、课件出示环卫方面的图片。

师:他们做些什么呀?

生:擦玻璃、拖地等

师:对啊,他们为了环保卫生共同做了很多努力,我们一起来看

看他们的成绩怎么样吧!

3

、课件出示第

23

页的卫生评比统计图并说明

:

下面半张图被绿

树遮住看不见了

,

我记得第一竖行是二⑴班的

,

后面依次是二⑵班

,

⑶班

,

……

。你们还知道什么吗?

4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例

4

的第(

1

)题,指导学生读题一遍。

师:

我们从题目里知道了什么?一班得多少面小红旗?二班比一

班多得了多少面红旗?题目要我们求什么呢?

(学生回答,

如不全面,

教师补充)

师:

怎样解答呢?

(教师指导学生画图分析)

怎样写算式呢?

(学

生回答,教师板书,不会的教师补充)。

师:解答正确吗?(教师指导学生验证,并指导学生口答)

5

、课件出示例

4

的第(

2

)题。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平朗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任课教师:王永

时间:

2014

9

24

3

3

师:如果老师现在告诉你们,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

4

面,你们

能算出三班得多少面小红旗吗?

(

用同上的教学方法完成)

1

)教师指导学生审题。

2

)教师指导学生画图分析题意并解答。

3

)教师指导学生验证并口答。

三、巩固提升。

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收获呢?

[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知道了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可以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

四、巩固练习

1

、课件出示第

24

页“做一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2

、课......余下全文>>

五: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悬念设置,揭示课题,走近水娃娃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大谜语。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吧!(师板书课题。)咱们一起读读课题吧。注意“什么”要念轻声,咱们再来试试!

2、师:读的真好,那我究竟是什么呢?我呀就藏在咱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读读课文,用上课文下面的小树叶,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猜:我是什么

3、师:小朋友们,猜出来了吗?我是什么?(水)

是呀,小朋友们真聪明,我就是人人都离不开的水娃娃,瞧,水娃娃,今天专门来和大家交朋友了,你们欢迎吗?(师板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水的变化

1、师:水娃娃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谁想来读读?

老师就请这一组小朋友开火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吧!出示词语:

暴躁 (小老师把躁的平舌音读得很准确,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灌溉

灾害(灾害的灾念平舌音,我们一起读)

淹没(“没”字是多音字,都被你们读对了,真了不起!它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能给他组个词吗?)

庄稼(稼的轻声你读得真准,谁还想再来读读)

碰到:碰是一个后鼻音,再来试试。

3、师:小朋友们读得都很棒,现在老师把拼音小帽摘了你们还认识这些词语吗?谁想来读读!评:读得字正腔圆评:你的声音真响亮

咱们再一起来读读!

4、师:水娃娃看到咱们20x班的小朋友这么能干,可高兴了,就决定邀请大家来看看它神奇的变化,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读读、找找,水娃娃变成了什么?

交流:师:水娃娃变成了什么?板书(汽、云、雨、雹子、雪)

评:你一下子把水娃娃的变化都找出来了,你可真会读书啊!你找到了水娃娃的两个变化,已经很不错了!

三、了解水变成汽、云的过程,抓“飘浮、披”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2、(一)师:水娃娃是怎么变成汽的呢?你找到课文中的句子了吗?

课件出示:(1)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真奇妙,水宝宝一下子就变成了(汽)。谁也来变一变。

评:变得很快,很神奇!水娃娃变成汽靠谁的帮忙?(太阳)板贴 弧线

师: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了。大家一起变一变

(二)抓“飘浮”,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1)师:汽升到高空,(板画)遇冷就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出示句子: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人们管我叫“云”。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师:1)理解“极小极小的点儿”。

那么长的一句话,你都把它读准了,很棒!这些点儿是怎么样的?(极小极小的)是呀,极小极小就是很小很小,请你读!(评:极小极小你读得特别小),谁还能读得更小一些呢?“无数”你体会到了什么?(点儿很多),是呀这些点儿的确又小又多,他们有个名字叫云滴,一百多万个小云滴才能结合成一个小雨滴落下来。谁还能读?好多极小极小的云滴呀,我们一起读这个句子。

(2)抓“飘浮”,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师:云在空中飘浮着,多美呀,谁来读读这个词?你把“飘浮”读得真好听,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显红),生————“飘浮”。

1)师:“浮”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一个生字,它是什么结构的?那咱们在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范写:浮在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三点水的第二个点写在横中线上面一些,右半部分的爪子头要写得扁一些,这样才能留出位置写下面的子,横......余下全文>>

六: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一共有多少 总第 13 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师:恩!说得真棒!

师:老师接下来用圆片代替熊猫,把它们请到咱们的黑板上来好吗?

生: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公园里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师:这个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

生:一共有5只熊猫。

师:很好!咱们同学都很棒!一下就说出来答案。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猫。 (将2个圆片移到3个圆片处,即把它们合起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看来咱们同学刚才都答对了!真棒!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帮老师吗?

七:《地有多厚 天有多高》教案设计

课题类型: 以音乐切入的艺术综合课

年 级: 三年级(上册)

教学理念:

1、 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2、 建立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 激发学生创造热情,鼓励学生音乐创造。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地有多厚 天有多高》

2、 理解、掌握顿音记号的意义与应用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用明快、活泼地情绪演唱歌曲,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

问的好习惯,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 启发学生尝试借助包括顿音记号在内的多种音乐手段由衷地表达歌

曲含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强烈的求知欲是揭开天地间奥秘的金钥匙。

教学难点:

充分理解音乐内涵,并能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课件、各种道具(金钥匙 星星 月亮 太阳、、、、、)

教学过程:

阶段目标

教 学 组 织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2、听赏歌曲《种太阳》

师: “有一位小姑娘她有一个美丽的愿望,想要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3、播放歌曲〈种太阳〉

要求:请同学们随音乐做动作

师:“小姑娘的愿望是什么?”(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4、教师归纳总结:

“播种太阳是小姑娘心中的一个梦想,她希望世界到处都有光明、温暖、处处充满阳光。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同学心中的梦想,对吗?可是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梦想呢?正如这位同学所说,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呢?”

通过听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调节课堂气氛。

通过引设问题,激情引趣,开阔学生思维引入教学主题。

二、

新课教学

1、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客人,它可以帮助你们找到问题的答案。(播放多媒体——“蓝猫”)

师:“它是哪部动画片的主人公?在那部动画片中同学们跟着猫大哥一定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吧!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歌〈地有多厚天有多高〉好吗?”

2、初听歌曲范唱

① 播放多媒体

②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蓝猫”贴画)

3、节奏练习

① xx xx x –︱(指名学生示范、集体练习)

② x. x x x. ︱ (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③ x. x x x. ︱x x x x x –︱

5. 5 1 5. ︱3 5 6 5 5 –︱

x. x x x. ︱x x x x x –‖

5. 5 1 5. ︱4 3 2 1 1 –‖ 师生合作

4、学唱歌曲

(1) 紧扣节奏念歌词(跟教师念)

(2) 教师教唱歌曲

(3)学生聆听,分句模唱

(4)完整练习歌曲

(5) 复听歌曲范唱

师: “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听一听、唱一唱,你们觉得自己哪一句不会唱或唱得不好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

(6) 探究合作学习

① 师生探讨学习

学习方式:学生提问,教师指名教唱、学生随琴齐唱。

② 学习新知识:顿音记号“ ”

学习方式:

a:教师形象阐述其含义及在歌曲中的作用

b:结合歌曲内容教师范唱,学生感受并练习

师: “黑三角提醒同学们,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在有它的地方要唱得像拍皮球一样轻巧而有弹性。”

③ 学生随琴完整演唱

通过多媒体视频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余下全文>>

八:《匆匆》的教学设计

两种,你看看吧,望采纳,谢谢!

1.匆匆

(一)教学目标:

(1)引导深入读书,体会文字之美,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欣赏文本独特的文学形象,感受作者的心理,背诵喜欢的部分。

(4)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看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二)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从中懂得时间的宝贵。

(三)教学难点:由于时空跨越较大,人们的语言习惯不同,要把句子读通顺。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匆匆》这篇课文,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谁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朱自清)谁能来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把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一下。让生说后板书:朱自清

二、那么文章写了什么匆匆呢?请学生拿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黑板出示)

1.作者是如何描写时间这一无形的东西呢?

2.面对流逝的时间,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呢?

3.匆匆流逝的仅仅是时光吗?是什么?

三、读课文,合作学习,集体思考。

1、指名大声读第一自然段。

(1)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能让我们一下子就喜欢这个开头,好吗?(学生朗读)

(2)你喜欢这样的开头吗?为什么?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你的理由)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生朗读、跟着读)

(3)齐读:让我们带着无奈和留恋之情,一起朗读第一段?(板书:时间一去不复返)

2、齐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把你喜欢的句子画起来,再说说为什么喜欢?(生说)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八千多日子大概多少年有多长时间?会算吗?那你来到这个世界有多少日子了?为什么用“八千多日子”?

(2)出示句子:“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地算着,24年的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真让我大吃一惊。”

师:如果把这一段改成这样写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

(3)比较:24年——八千多日子(作者以日来计算,让人感到溜走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

作者没有用大吃一惊,而是用:头冒冷汗,眼睛流泪(“头涔涔”

“泪潸潸”)来具体写时间流失之快的震惊的表现

师:抒发了朱自清怎样的感情?(对时间无声无息溜走的无限感慨):

3、精读第三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2)问:作者怎样具体描述日子的去来匆匆?用笔划出有关词语,分4人组谈感受。

抽生答后板书:溜、跨、飞、闪(匆匆)

(3)想不想再读?配乐齐读。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的伤感。还想读吗?

(4)、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5)、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生回答:

(…… 的时候,从 …… 过去 。)

(6)、引导学生......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