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林黛玉的健康状况

一:林黛玉的死因分析

①性格多愁善感,且身体一直较孱弱 ②与贾宝玉两情相悦,却不能终成眷属 ③在大观园里人缘关系逊于薛宝钗 ④受到封建制度迫害(当然这个体现得不深啦~~) ……应该还有一些的~~~楼主多多包涵啦

二:林黛玉为什么多病?

中国文学作品中,最有名的病美人就是林黛玉,因病而娇,因病而美,这样的独特个性恐怕是空前绝后的。虽然《红楼梦》中,作者写林黛玉是天生有不足之症,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但是,任何疾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林黛玉的病,跟后天的生活状况也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林黛玉进贾府时,不过是五六岁的小孩子,正是发育阶段,但贾府的生活习惯却显然不利于这个小女孩儿的身体健康。

第一, 贾府喜欢喝茶,而且是饭后立即喝茶。贾府饭后有两个习惯,第一个是饭后用茶水漱口,这个习惯非常好,可以清除口腔内的杂质,有利于口腔和牙齿健康。第二个是饭后一杯茶,这显然就不正确了。至少这会冲淡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像林黛玉这样经常心悸失眠的人群,更不应该经常喝茶,但从整本书中来看,茶是贾府最主要的饮品,几乎没有人喝过白开水。但以林黛玉这样的寒弱体质人群而论,多喝白开水显然比多喝茶有利!

第二, 贾府喜欢彻夜狂欢。整夜搞娱乐活动,固然是豪门常事,但林黛玉的身体情况显然不适于如此折腾。在《红楼梦》十九回中,元宵夜狂欢了一整夜的林黛玉就曾经说:“我前儿闹了一夜,今儿还没有歇过来,浑身酸疼。”如此一看,折腾一夜,好几天歇不过乏来。身强体壮倒也没什么,可体弱多病的林妹妹恐怕就吃不消了。而且黑白颠倒的生活会严重影响人的生物钟,难怪林黛玉每天的睡眠都相当成问题哪!

第三, 贾府的饮食不科学。这话薛宝钗已经对林黛玉说过了:“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贾府的食谱以甜味为主,换了北方人肯定吃不惯,而且每天的肉食以鸡鸭鹅为主,餐餐都是是熬鸡汤炖鸡肉,吃这类食物时间久了,人的体质会变酸,自然会没有精神,感觉乏力。

三:《红楼梦》中感慨宝玉和黛玉的性格特征,并做具体分析

林黛玉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四大家族贾家第四代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宝玉的姑表妹,贾母的亲外孙女。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黛玉聪慧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尤其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冠。 黛玉可谓是内向型女子的一个典型,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绝顶聪明,悟性极强。她在对待和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过分自卑,猜疑和忧虑,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别人。 身体虚弱、抑郁性的气质对黛玉性格所造成的影响: 在黛进贾府之后,众人见她,身体虚弱,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由此可见她从小身体就很弱,只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笔者认为: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佳,给她的性格着上了灰暗的底色。从她作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来: 她在《葬花吟》中她这样写: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在《秋窗夜雨夕》中,她写道: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入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诗,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句:冷月葬花魂。 由此可见: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 父母双亡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黛玉7岁丧母,11岁丧父,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她的学龄期和少年期,此时正是她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她心灵又是两次重大的冲击,笔者认为:父母的相继辞世,是影响黛玉性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林黛玉父母双亡,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 可以看出来,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她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 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当看到宝姑娘在母亲怀里撒娇时,黛玉流泪叹道: “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家道中落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影响着个体性格的形成。如在一个富裕环境中长大的人来说,可能性格中就比较有优越感,而家庭的衰落就可能给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带来自卑感。笔者认为:林家的家道中落除了直接冲击着黛玉的心灵之外,还间接地影响着她爱情的成败,这反过来,又影响着黛玉性格的形成。 林家原来是很兴旺的:小说中这样描述:......余下全文>>

四: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特点及故事

其实林黛玉形象是非常丰满的,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弱不禁风,小心眼儿,爱怄气,其实她还有其余很多方面的性格表现。

乖巧,看人说话 林黛玉进贾府

贤惠,善解人意 宝玉夜探潇湘馆

风流不羁(虽然这个最不像) 丁太君夜宴荣国府

随和 怡红院群芳庆寿宴

等等

五:林黛玉性格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然而,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有美貌不亚于其家姐的薛宝琴,……为什么独有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因她而狂、为她而死呢?她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她究竟美在何处、动人在何处?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则是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恐怕首先是指宝黛爱情的悲剧;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而其中最悲者莫过于黛玉之悲了。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用“造化钟神秀”的诗句,来形容东岳泰山的壮美在他心中引起的惊奇。意思是说: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丽都集中在泰山上了。贾宝玉在阐述他的“女清男浊说”时道:“天地灵秀之气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已。”他后来见到薛宝琴、李纹、李绮时、又不胜感叹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曹雪芹这个“造物主”,也只把“精华灵秀”钟于女儿。并特别多地钟于林黛玉。他所创造的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悲剧性格。而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

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还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像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作者通过凤姐的“嘴”和宝玉的“眼”,描绘了她天仙似的人品。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这“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则别有一种风范和神韵: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把我们民族的审美积淀进行了新的熔铸和创造,他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绝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便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余下全文>>

六:林黛玉为什么多愁善感?

林黛玉孤高自许,精神上表现出一种傲岸不驯的气概。但她又表现得如此的多愁善感。“见花掉泪,见月伤心。“为什么呢?原因如下:一是身体柔弱,常年吃药,常有“他年葬侬知是谁”的疑问,对人生之短暂,人世之无常,早有思考。二是早年丧母,寄人篱下,看人家颜色行事。因此,步步当心,处处留意。经常生出许多烦愁。三是“金玉之说”,对“木石前盟”,对她的爱情,产生了很严重的挑战。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林黛玉在宝玉面前为什么经常要耍点小脾气,也理解了她的人生悲剧感。四是封建礼教的压力,使得她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我们知道,林妹妹在大观园诗会中,有多么出色的表现。是一个典型的才女。她一直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成长,个性比较追求自由和解放,然而,生活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她又不得不压抑自己,常常对月伤心,见花流泪。以上原因,使得林妹妹多愁善感,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悲哀。只有彻底了解了这一点,才能读懂她的《葬花词》: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闱,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香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无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首发自林黛玉内心的具有浓烈生命意识的《葬花词》,凄婉动人,缠绵悱恻,如歌如诉,为我们与林妹妹进行心灵对话,打开了一面窗口。这首《葬花词》,一如林妹妹的为人,惹人爱怜!让人发出不尽的人生感叹! 作者邮箱: tdzqz@sina100.com

相关内容:《米洛斯的的维纳斯》是否应该删嬉笑怒骂,皆成文采——《拿来主义》语言赏析时评:博士参加自考高学历者为何青睐低文凭乡情浓浓质朴真率——苏轼《初发嘉州》简析《逍遥游》(节选)思路新解——《逍遥游》(节选)思路分析为辨错别字支招语文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感悟亲情》教学手记1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教案

七:林黛玉性格形成的原因

寄人篱下,社会现实

八:红楼梦中人林黛玉的特点

静若娇花傍水,行似弱柳扶风。心似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貌美多病,冰雪聪明,能说会道。孤高自许,嘴不饶人。林黛玉爱使小性子,很敏感,心地善良纯洁,一旦认为某人对己是真心,还是很真诚可爱的。

九:红楼梦里贾宝玉或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说贾宝玉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那是我们后人下的定义。他的性格特点是率性、多情、温和、善良、富有同情心,还有就是单纯,没有功利心,他的聪明和悟性,那是先天就有的,他本是神英侍者吗。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淡禒、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