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革命心得体会

一:名人学习的方法

名人学习方法简介

一、毛泽东读书笔记“六式”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笃志嗜学,博览群书,孜孜不倦。他常说读书要注重“四多”,即

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这里说的“多写”是指多做读书笔记。他做读书笔记,坚持不辍,内

容广泛而精要,形式活泼而多样,确实是人们特别是中学生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楷模。

1.摘录式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听老师讲课就认真地写课堂笔记,称为“讲堂录”;在自修时也写读书

笔记,称为“读书录”,包括抄录全篇文章和摘录精彩内容等。这类笔记本共有好几网篮,可

增大都散失了,现存的只有一本,其中一半是抄屈原的《离骚》《九歌》,一半是“讲堂录”。长

期来毛泽东一直保持着写这种读书笔记的习惯。他边抄边研究,把读书、抄录和探讨密切地

结合起来。例如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哲学家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摘录了3000字左右。

他特地写信给艾思奇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

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其中有一些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

2,符号式

毛泽东读书常常用各种符号画在书上,以标明自己的褒贬见解。他在读德国鲍尔生著、

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时,逐字逐句用毛笔标上圈、点、单杠、双杠、叉等符号。在读《共产

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

等重要著作时,不少段落、章节都作了圈点、勾划等标记。他很长时期一直在阅读的一套线

装二十四史,850册每册都有他留点、勾划的标记。这些符合同样是他读书的心得体会。 3.批注式

毛泽东在读10万多字的《论理学原理》一书时,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语就

有12100多字。他在读《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两个版本时,写在书眉和空白处的批语达

13000字,既有对原著的扼要概括,又有赞同的评语,更有联系中国革命实际对某些观点

的引申、发挥,都是精辟之论。他读了《旧唐书》,在“李义府传”“杨再恩传”“刘幽求传”的

页边写道:“李义府笑里藏刀,杨再恩是佞人,刘幽求能伸不能屈”。真是言简意赅,鞭辟入

显。

4.日记式

1937年毛泽东反复精读了李达的会关系《社会学大纲》,很高兴,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

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在“读书日记”的第一篇写道“20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

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1月7日至昨天看完第一

篇,‘唯物辩证法’,从l—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387-

416”。从此以后,他每日认真记了读书进度。

5.纠谬式

毛泽东对书中的谬误,包括错误的观点或引用不当的材料等也用笔记形式改正。例如

《新唐书·徐有功传》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毛泽东指出这种说法不恰当,认为历史上的志

士仁人“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南史·孔靖传》说“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毛泽东指

出此说不对,十岁为盗,长大不一定为盗,可惜这种形而上学的推论,“今天也还有之”。在

《辨证唯物论教程》旁批中,他用“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等指出了其中的不正确处。毛泽东读

书非常认真、仔细,即使对错误的字和标点,也决不放过,而是—一纠正。如《......余下全文>>

二:马克思理论中感觉和知觉的差异

《教学与研究》自1953年创刊起,到今年已整整60年了。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作为一名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和长期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在我大半生的学习、教学、研究和工作上都同《教学与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或关系,可谓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中获益颇多。《教学与研究》是我的良师益友。

《教学与研究》是由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以服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为根本宗旨的理论刊物。我以为,教育部之所以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这样的理论刊物,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学科特点和综合优势决定的。《教学与研究》作为全国高校中的一个由教育部直接主管的理论刊物,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正在于,它充分地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的优势和特点,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和学术研究平台,从而推动了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教学与研究》办刊60年的历史进程看,《教学与研究》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提供学术支撑的表现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统编教材及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学习意义和方法等问题,作出简要解读和辅导;二是对中央及教育主管部门指导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改革决策,加以及时传达、阐发和贯彻;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许多前沿性情况和问题,加以综述和评介;四是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教学中遇到的某些深层次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也即社会上和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分析和回答;五是对某些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并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思潮和学术倾向,加以必要的评析和澄清。应该说,《教学与研究》作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和阵地,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其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服务的具体形式或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是,上述诸种形式都是必要的。从总体上看,《教学与研究》创刊60年来,为推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确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深受高校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和青年学生的欢迎。对此,我自己也有亲身的感受。

《教学与研究》作为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理论刊物,因而也必然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子们的重要课外读物。当年,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书期间,许多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是通过阅读《教学与研究》获得的;我对学哲学的兴趣逐步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通过学习和阅读《教学与研究》获得的。我记得,当时的《教学与研究》曾刊发过一些由哲学系教师撰写的专业学术论文及相关学术观点在学界展开热烈讨论的信息,这不但增强了我们这些青年学子们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也增强了我们开展学术研究的勇气和信念。1958年末,《教学与研究》曾发表过我的同年级同学罗国杰、卢之超、杨焕章、姜法曾同志撰写的《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论文,那是一篇当时的青年学生对“大跃进”历史经验加以理论思考的文章。《教学与研究》能刊发这样的论文,是对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良好学风的鼓励,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于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马列所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教学与研究》的工作和业务联系就更多了和更直接了。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十多年中,主要工作还是从事本校公共哲学课的教学与研究。那时,作为一名青年哲学教师,教学中所遇到的许多重要问题是通过阅读《教学与研究》......余下全文>>

三:l列宁是谁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立者、苏联建立者和第一位领导人。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中文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外文名: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

别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国籍: 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出生地: 俄罗斯帝国辛比尔斯克

出生日期: 1870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 1924年1月21日

职业: 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

信仰: 马克思主义

主要成就: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缔造苏联

代表作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

配偶: 克鲁普斯卡娅

故事

列宁理发从花瓶中学会了诚信列宁吸烟的故事钮扣灰雀列宁与卫兵列宁与疗养食堂蜜蜂引路展开 编辑本段个人概述

1870年列宁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   列宁的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   第二年(1888年),列宁回到喀山后,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郸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 用“列宁”这个笔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全名: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克鲁普斯卡娅)(Nadezhda Konstantinovna Krupskaya)结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   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史称“十月革命”)的胜利。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1918年列宁遭到暗杀......余下全文>>

四:如何进行党的先进性教育? 10分

保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永恒课题

——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学习体会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动员阶段,一开始我带着一个问题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围绕着这个问题,在认真学习规定的阅读篇目的同时,还重新研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法兰西内战》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右派”幼稚病》等科学社会主义名著。通过学习,我所体会到的对我们问题的答案就是: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永恒课题。这也是我今天所要汇报的题目。主要讲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所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指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为争取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共产主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进行的革命、建设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19世纪4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蓬勃兴起以来,到现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这150多年来,从总体上看,经历了三次高潮和三次低潮。

1847年6月,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正式诞生。同时,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的纲领以《共产党宣言》为名首先用德文在伦敦发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首次向全世界阐明自己的性质、理论观点、战略策略和奋斗目标。

《共产党宣言》开篇第一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就表明,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的特点:“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同时还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共产党的先进性就在于此。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开始建党时,向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1848年初,在《共产党宣言》问世的同时,欧洲大陆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革命运动。象意大利的一月革命、法国的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德国的三月革命、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虽然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它又不同于以往的资产阶级革命,最大的不同就是无产阶级成为这次革命的主力军,并使这次革命深深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因此说1848年的欧洲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革命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得到了检验,同时,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1848年欧洲革命规模巨大,但是由于无产阶级的党悟水平和组织程度还不高,共产党尚处在幼年阶段,再加上资产阶级的妥协,这场革命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欧洲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的多数成员流亡到伦敦。这期间,同盟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派别活动,同盟中央发生分裂。鉴此,于1852年根据马克思的提议,同盟宣布解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第一次低潮。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亲身参加了革命斗争......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