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什么意思?

发展非农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扩大劳动就业,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依靠科技教育,加大智力投入,推穿农业集约化,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保护与改善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二: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稳,天下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而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也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受阻,影响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当前,安徽省深刻认识和主动适应这种新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同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方位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在新的战略高度上实施“三化联动”:以工业化为基础构建城镇体系,以城镇发展增强工业化承载力,扩大就业容量,吸引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性地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工业化理念开发农业转型潜力,调整农业结构;以城镇化方式开拓农业转型空间,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创造性地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第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重在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安徽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装备水平不高,科技推广应用能力低,社会化服务滞后,迫切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就是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化为核心,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制“四良”配套工程,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推进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技术集成化、基础设施工程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农民现代化,着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重在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大粮食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升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业的比重,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此外,还要着力培育农产品展会品牌,办好合肥、上海、北京3大农展,扩大安徽名特优农产品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突出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共赢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环节的利益增值。

第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重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余下全文>>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哪些领域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其涉及的各个产业环节均蕴含巨大投资机会。包括: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地改造、水利建设、水电交通、通讯设备等方面,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带动提升,对相关政策的敏感度较高。经营模式主要由人地关系决定。中国地少人多,以均田为特征的承包制度导致农地经营以散户为主。随农地流转政策逐步落地,农地资源将趋向于向专业户集中。土地流转为系统工程,其推广与深化涉及多方面问题,包括失地农民的户口、就业、社会保障、城市基础配套建设扩容等,因此土地流转的有序推广需要配套政策落实支持,其进程主要取决于政策推动。物资装备主要包括农机、农化、饲料、种子等方面,这一环节主要的政策导向是提升科技创新含量及行业集中度,财政补贴及政策引导是常见的政策扶持措施。农业经营设计流通、加工、农技服务、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农地经营分散的背景下,提升上述环节之间的组织协同对于提升农业经营效率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目前已有农资企业通过打造平台服务模式介入这一环节,与农户共同分享农业现代化红利。同时,信息化是提升效率的有效方式,当前信息化在农业领域的渗透尚不充分,有助提升农业产业组织效率的农业信息化领域也值得关注。

由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节奏受政策影响,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应参考相关环节对政策敏感度。建议长期关注受政策影响波动性较小的组织协同环节,并重点关注这一环节中成长空间较大的平台类、信息化投资机会。同时,建议通过把握短期政策节奏,捕捉其他环节的相关标的。

四:2015年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定位。”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志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相信在文件部署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望加快推进。

五:如何通过发展互联网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智慧城市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互联网+农业"有望创造10万亿市场规模

从下面的农业产业链基本结构图中可以看到,未来"互联网+农业"相当于一个近10万亿规模市场看,其中产前市场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仓储物流(冷链)的基础建设未来规模可达20800亿元;从产前到产中(种植、养殖、采摘)的农资流通未来可超2万亿元;从产中到产后(农产品加工、商户/消费者终端)的流通等供应链金融及信贷服务流通未来超5万亿元。

图表:农业产业链基本结构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农业+P2P运行模式

P2P参与农业最直接的模式就是:通过互联网资源,从全国各地挑选有代表性的优质种植农户,将农户生产种植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发布到互联网金融平台,投资者的资金以P2P形式直接借给上述农户,以满足农户的农资采购需求。而资金安全则由第三方托管机构负责,中国银行作为第四方监管机构,保证资金流动更透明、更安全。

4、农业+P2P风险管理

农业+P2P模式旨在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紧缺的资金,未来人行将会继续推动互联网金融,完善风控手段,规范运作模式,进一步增强互联网+信用三农众筹项目对农村创业、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农业+P2P运行模式主要有两点不同,第一是采取互联网+农企+农户的模式,依托在央行农村地区建立起来的征信体系来开展这项工作。在农村的征信基础上,采用了农企+农户的生产模式。平台从目标农企当中筛选出当地非常有代表性的绿色、有机环保产品。只有良好声誉、并且有非常好的征信记录的企业和农民才会入选到我们的项目当中来,保证了投资者资金的安全,而且保证了项目的可靠性和回报真实性。

第二是'资金+产品'模式,项目到期之后,投资者除了收回本金之外,他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可以要货币,也可以要农产品,甚至连本金他都不需要,全部都需要农产品,比如优质大米等等。

通过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可以一定程度上防范农业+P2P风险。

综上所述,随着政府政策导向的明确性加强,前瞻估计农业+P2P市场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六: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4.农业服务社会化。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整个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专门服务。5.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各地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根据自身的资源、地理和环境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并有一定规模的农业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6.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7.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要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使农业生态环境变得更优更美。8.农业劳动者现代化。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使农业劳动者熟悉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9.农民生活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过得更加美好,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七: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有什么新政策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都要保安全 文件确定,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资源环境约束为导

八:如何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整个现代化的进程。环顾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大多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而农业落后的国家,则很少迈入现代化国家行列。

无论与过去相比,还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今天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举世公认。但是,与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的脆弱性仍然明显;与飞速行进着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业现代化期待相比,仍然存在着落差;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潜力仍然巨大。

如今,我国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农业增长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过度开垦土地资源和开采地下淡水资源,一味地追求土地等资源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则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差扩大,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安全隐患多,农业稀缺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态功能难以发挥的现代农业的世界性通病。

望古知今,登高见远。为尽快的让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更加有效地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需要,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这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迫切任务,关系着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也关系着亿万农民的梦想。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扭转不惜一切代价一味的追求增产,不仅注重主要农产品数量供给保障,而且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充裕,库存水平高,进口面临较好的国际环境,新形势下我国有条件也有必要推进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安全、高效农产品生产。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扭转过去过度利用农业资源的方式,更加注重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兼顾当代和长远,适度降低农业稀缺资源利用强度。在农业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生态脆弱地区,要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限牧禁牧等途径,保护好国土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发挥好农业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功能。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提高我国农业效率和竞争力,更好地节约农业资源和永续地利用农业资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农业生态功能,把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发展成为兼容一产、二产和三产的新型产业,更好地胜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现代农业的各种功能。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根本途径和动力是创新。要瞄准世界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紧扣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对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等领域的科技攻关。要给农业注入创新的血液,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过去我国农业发展取得成就,主要靠改革,今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仍然要靠改革。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九:如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2014年的一号文件就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做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和基本遵循。远景设计研究院农业规划专家道:推进农业现代化各地情况不同,具体措施不同,总的来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以工业理念指导农业、培育主体经营农业、强化设施保障、完善机制,而结果如何,关键点仍取决于执行情况。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