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寡而患不均

一: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什么意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思是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得不均匀。

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什么意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思是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贫穷而担心不安定

三:如何理解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四: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哪里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背景

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来,必然引起社会动荡,就要“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文章结尾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孔子已经看穿季氏讨伐颛臾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削弱鲁国的实力,以至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意义上看,季氏的行为只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因而最后一句道破了季氏的阴谋,一语中的。

翻译

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

《论语·季氏》第十六篇

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仁、义、礼、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孔子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现代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平均,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

参考: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view/699672.htm

五:不患寡而患不均。 什么意思?

东西不怕少就怕不平均

六:「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缺陷?

要分类讨论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我觉得这句话更多是相对治国来讲的,执政者怎样可以让人民富康。对在高处的人来讲,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有普渡众生的仁义善念。

要是相对与个人来讲,就太狭隘了。一个人不作为,凭什么有资格要求平等均匀。也有可能有作为但是结果不尽人意,从个人角度来讲他还是有更多欲望的,心不够大。

七:分析"不患寡而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不怕东西少,就怕分的不均、不公平,引起民众内心的不平衡而引发事端。 在我看来,分配应该是有条件的分配,有一个统一的、大家都认可的标准,这样的分配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但是并不是平均分配,做多做少都分得一样多,这样更严重

八:“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啥意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原句是:“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有国”的是诸侯,“有家”者指“大夫”,显然他是在讲做王侯士大夫之道。我的理解是,“寡”指人口少,恰如王侯“称孤道寡”,自指为国中“独一人”。孔夫子这段话是针对他的两个弟子要辅佐主子攻城略地扩大领土人口而发的议论。那么,“均”并非指平均财富,亦非平均领地与人口,而指各守本分,维持政治均势。“不患贫而患不安”,很浅显明白,即不怕财富贫乏而怕社会动荡;不论贵族还是平民,不安于既有秩序,不守君臣父子之道,那才是最大的社会危机。盖(因为)各守本分,各社会阶层处于“均势”就不会有贫穷的问题,各方和睦相处就不在乎人口多少,社会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可见,后人理解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是综合了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意为“不患贫而患不均”;由于“不均”会导致人们“不安”于现存秩序进而起来造反,实际上就是“不患贫而患不公”。

九:求解“上者愈上,下者愈下,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意思???

分得多的越来越多,分得少的越来越少;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怕分得不均匀。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