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的资料

一:朱鹮的资料

朱鹮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67~69厘米,体重1.4~1.9千克,体态秀美典雅,行动端庄大方,十分美丽动人。与其他鸟类不同,它的头部只有脸颊是裸露的,呈朱红色,虹膜为橙红色,黑色的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后枕部还长着由几十根粗长的羽毛组成的柳叶形羽冠,披散在脖颈之上。腿不算太长,胫的下部裸露,颜色也是朱红色。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侧和圆形尾羽的一部分却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显得淡雅而美丽。由于朱鹮的性格温顺,中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1]。

朱鹮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叫声粗哑并伴有咕哝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朱鹭[2]

中等体型(55厘米)偏粉色鹮,脸朱红色,嘴长而下弯,嘴端红色,颈后饰羽长,为白或灰色(繁殖期),腿绯红。亚成鸟灰色,部分成鸟仍为灰色。夏季灰色较浓,饰羽较长。飞行时飞羽下面红色。虹膜-黄色;嘴-黑色而端红;脚-绯红。叫声:粗哑的咕哝声。

朱鹮为雄雌同形同色的鸟类,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尤以初级飞羽的粉红色较浓,头颈部的羽毛特化伸长形成下垂的冠羽,整个面部,包括额部、眼周、眼睑和下嘴基部裸露无羽毛,且呈鲜艳的红色,喙的尖端和下喙的基部红色其他部分黑色,虹膜金黄色,脚亦为鲜亮的红色。繁殖季节的成鸟在整个头部和颈部乃至肩部会分泌出黑色的小颗粒,将头颈肩部沾染成灰黑色,但必须指出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分泌物造成的而非羽毛本身颜色的变化。幼鸟为成鸟的灰色版本,在成鸟应为白色的羽毛在幼鸟均为灰色。头部的冠羽较短。朱鹮的叫声非常嘈杂刺耳。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

朱鹮(38张)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成对或小群活动。朱鹮对生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只喜欢在具有高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晚上在大树上过夜,白天则到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以及清洁的溪流等环境中去觅食。

朱鹮在野生环境中非常喜欢湿地、沼泽和水田。它们在水田中觅食,喜欢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的高大的树上,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兼食昆虫。每年3月到5月是朱鹮的繁殖季节,它们选择高大的栗树、白杨树或松树,在粗大的树枝间,用树枝、草棍搭成一个简陋的巢。朱鹮的巢平平的,中间稍下凹,像一个平盘子。雌鸟一般产2~4枚淡绿色的卵。经30天左右的孵化,小朱鹮破壳而出。60天后,雏鸟的羽翼丰满起来,但还远没发育成熟,它们的羽毛比成熟朱鹮的颜色稍深,呈灰色。直到3年之后,小朱鹮才完全发育成熟,并开始生儿育女。

朱鹮在19世纪以前曾广泛分布于苏联、中国、日本和朝鲜。中国古代称朱鹮为朱鹭,《汉乐府·朱鹭》中曾写道:“朱鹭,鱼以鸟。鹭何食,食茄。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谏者。”可见当时朱鹮是很常见的水鸟。但在近100年间,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分布区域急剧缩小[4]。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早在1960年就已将朱鹮列入国际保护鸟的名单。在浙江湖州德清下渚湖有分布。

二:朱鹮的介绍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40天离巢,性成熟为3岁,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市洋县秦岭南麓仅有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0多只(2014年),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南部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

三:朱鹮的资料

学 名:nippon

英文名:Crested Ibis

别 名:朱鹭 红鹤 鹮 日本风头鹮 朱脸鹮鹤

分类位置: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鹮科Threskiornithidae

朱鹮属Nipponia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濒危(E)

IUCN濒危等级:CITES附录I

国家保护等级: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濒危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郸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它过去曾广泛生活在我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远东地区。现在在其他国家早已绝迹,日本只剩下笼中饲养的3只,我国的朱鹮也失踪了20多年。直到1981年,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当时曾轰动世界。经过悉心保护,数量正在增加。朱鹮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它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朱鹮天敌很多,乌鸦和青鼬常来争巢毁蛋,伤害幼鸟,所以它对巢区的选择非常严格。朱鹮一般是一边孵卵育雏,一边扩大加固窝巢。它5月产卵,每次产卵三四枚,雄、雌朱鹮轮流孵卵。大约一个月左右,雏鸟破壳而出,仍由父母轮班照看,共同喂养。小朱鹮一个月后羽翼逐渐丰满,开始学习飞行技术,不久就能独自外出寻找食物.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55厘米)偏粉色鹮。脸朱红色,嘴长而下弯,嘴端红色,颈后饰羽长,为白或灰色(繁殖期),腿绯红。亚成鸟灰色,部分成鸟仍为灰色。夏季灰色较浓,饰羽较长。飞行时飞羽下面红色。 虹膜-黄色;嘴-黑色而端红;脚-绯红。 叫声:粗哑的咕哝声。朱鹮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67—69厘米,体重1.4—1.9千克,体态秀美典雅,行动端庄大方,十分美丽动人。与其他 类不同,它的头部只有脸颊是裸露的,呈朱红色,虹膜为橙红色,黑色的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后枕部还长着由几十根粗长的羽毛组成的柳叶形羽冠,披散在脖颈之上。腿不算太长,胫的下部裸露,颜色也是朱红色。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侧和圆形尾羽的一部分却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显得淡雅而美丽。由于朱鹮的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

生活习性: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成对或小群活动。朱鹮对生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只喜欢在具有高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晚上在大树上过夜,白天则到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以及清洁的溪流等环境中去觅食。主要食物有鲫鱼、泥鳅、黄鳝等鱼类,蛙、蝌蚪、蝾螈等两栖类,蟹、虾等甲壳类,贝类、田螺、蜗牛等软体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蟋蟀、蝼蛄、蝗虫、甲虫、水生昆虫及昆虫的幼虫等......余下全文>>

四:中国朱鹮一共有多少只?

目前全世界在中国、日本、韩国都有朱鹮,其中日本和韩国只有人工饲养的朱鹮,而且都是中国政府送给的。全世界朱鹮种群数量目前大约1500只左右。全世界唯一的野生朱鹮分布地在陕西洋县。

五:朱鹮的分布范围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资料:分布地:中国; 潜在灭绝地:俄罗斯; 区域性灭绝地:朝鲜、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省。 朱鹮在中国曾广泛分布于东北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和兴凯湖,吉林省东部、中部和西部,辽宁省辽东半岛大连、金县和营口,河北,河南西部熊耳山,山东,山西东南部,陕西太白山、洋县,甘肃兰州、东南部徽县,安徽,浙江衢县,以及福州、台湾和海南岛。 自1981年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种群以来,至2014年,中国朱鹮种群数量增至2000多只,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

六:朱鹮是几级保护动物?

一级

七:朱鹮的种群现状

从1993年至2003年,在中国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总面积达四千二百三十公顷,此外为了扩大种群,北京动物园还积极开展朱鹮人工繁殖的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繁殖朱鹮的科研机构。2005年8月9日,中国汉中朱鹮生存区域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朱鹮在中国浙江省德清县开始进行野外放养训练和养殖,浙江大学提供技术支持。2008年至今,朱鹮已经在德清县朱鹮繁育基地繁育种群规模多达100只,该谱系朱鹮种群已基本稳定,并于2012年于日本召回10只朱鹮。中、日两国从1985年起共同保护朱鹮,并签订了《中日共同保护朱鹮计划》,各自为立法及教育推广保护朱鹮而努力。 朱鹮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洁白的羽毛,艳红的头冠和黑色的长嘴,加上细长的双脚,朱鹮历来被日本皇室视为圣鸟。朱鹮的拉丁学名“Nipponia Nippon”直译为“日本的日本”,以国名命名鸟名,足见朱鹮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更有古代《日本书记》中记载,朱鹮是代表日本的鸟类。 朱鹮栖息地被大面积破坏,使日本的朱鹮濒临绝灭的困境。1967年,鉴于当时朱鹮数量呈急速下降的趋势,日本在新易县佐渡岛建立了日本朱鹮保护中心。当时,除人工饲养的朱鹮外,日本还有野生的朱鹮. 但是到1978年,野生朱鹮产的卵很多不受精,不能孵化。到1979年,日本全境只剩下8只朱鹮,这些幸存的朱鹮全部生活在佐渡岛。1981年,又有2只朱鹮死去。为了使朱鹮摆脱濒临灭绝的境地,日本政府决定把6 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他们希望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和精心的饲养使朱鹮再度繁衍。但事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1982年8 月,佐渡岛保护中心有5 只朱鹮,到1985年只剩下3 只。 1981年,陕西省发现了7只朱鹮,中日两国开始协商保护事宜。同年,同样偶然的是日本佐渡残存的5只朱鹮全部被捕获。85年从中国借来了花花等3只朱鹮,但是这次“国际婚姻”失败了,到95年时只剩下了阿金1只,让日本产朱鹮延续子孙的梦想一度濒临破灭。1998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向日本赠送一对朱鹮后,2000年10月访日的朱镕基总理又将美美(雌)“借”给了日本。从赠送到借贷,其过程和熊猫一样。 2002年,新泻县环境部的堀井道夫说,“日中双方都有交换雏鸟的需要,但是提到朱鹮,就很容易成为外交问题。”“今年发生了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沈阳领事馆事件,已经不好说话了。不过今年是恢复邦交30周年,应该还有借贷的希望。” 曾经担任佐渡朱鹮保护会长的佐藤春雄则说,“不要再刺激中国了。”2007年11月15日,日本环境省于宣布,自2003年4月以来因禽流感中断至今的日中朱鹮交换活动将重新启动,中国将于18日向日本赠送两只朱鹮,而日本则将在20日把13只朱鹮送往中国。 据悉,此次日方送出的13只朱鹮是2000年自中国获赠的“美美”(雌性)的孩子,它们陆续出生于03年至07年期间,出生后便一直由佐渡朱鹮保护中心(位于新潟县佐渡市)饲养,其中8只雄性,5只雌性。中方赠送美美时,双方曾约定“其生下的幼鸟由日中两国平分,奇数只将归还给中国”。而中方此番赠送的朱鹮为雄雌各一只,年龄均为4岁。中国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将组成6人代表团随行护送,19日双方将在佐渡市举行交换仪式。今后这两位“新客人”也将由佐渡朱鹮保护中心负责饲养。2007年4月日中首脑举行会谈时就重启朱鹮交换活动达成了协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时表示将向日方另赠两只朱鹮。 经过多年的保护机构建立、栖息地保护与改善、人工饲养和野化训练,截止到2010年朱鹮已近2000只,野外就有600多只。 2012年8......余下全文>>

八:朱鹮的资料

学 名:nippon

英文名:Crested Ibis

别 名:朱鹭 红鹤 鹮 日本风头鹮 朱脸鹮鹤

分类位置: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鹮科Threskiornithidae

朱鹮属Nipponia

濒危等级:

CITES濒危等级:濒危(E)

IUCN濒危等级:CITES附录I

国家保护等级: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濒危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一种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它过去曾广泛生活在我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远东地区。现在在其他国家早已绝迹,日本只剩下笼中饲养的3只,我国的朱鹮也失踪了20多年。直到1981年,人们才在陕西耿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当时曾轰动世界。经过悉心保护,数量正在增加。朱鹮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它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朱鹮天敌很多,乌鸦和青鼬常来争巢毁蛋,伤害幼鸟,所以它对巢区的选择非常严格。朱鹮一般是一边孵卵育雏,一边扩大加固窝巢。它5月产卵,每次产卵三四枚,雄、雌朱鹮轮流孵卵。大约一个月左右,雏鸟破壳而出,仍由父母轮班照看,共同喂养。小朱鹮一个月后羽翼逐渐丰满,开始学习飞行技术,不久就能独自外出寻找食物.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55厘米)偏粉色鹮。脸朱红色,嘴长而下弯,嘴端红色,颈后饰羽长,为白或灰色(繁殖期),腿绯红。亚成鸟灰色,部分成鸟仍为灰色。夏季灰色较浓,饰羽较长。飞行时飞羽下面红色。 虹膜-黄色;嘴-黑色而端红;脚-绯红。 叫声:粗哑的咕哝声。朱鹮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67—69厘米,体重1.4—1.9千克,体态秀美典雅,行动端庄大方,十分美丽动人。与其他 类不同,它的头部只有脸颊是裸露的,呈朱红色,虹膜为橙红色,黑色的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后枕部还长着由几十根粗长的羽毛组成的柳叶形羽冠,披散在脖颈之上。腿不算太长,胫的下部裸露,颜色也是朱红色。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侧和圆形尾羽的一部分却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显得淡雅而美丽。由于朱鹮的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

生活习性: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成对或小群活动。朱鹮对生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只喜欢在具有高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晚上在大树上过夜,白天则到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以及清洁的溪流等环境中去觅食。主要食物有鲫鱼、泥鳅、黄鳝等鱼类,蛙、蝌蚪、蝾螈等两栖类,蟹、虾等甲壳类,贝类、田螺、蜗牛等软体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蟋蟀、蝼蛄、蝗虫、甲虫、水生昆虫及昆虫的幼虫等,有时还吃一些芹菜、稻米、小豆、谷类、草......余下全文>>

九:是哪个傻逼在百度资料上胡写朱鹮别称“日本朱鹮”的?SB出来!

你个脑子被日本殖民的狗东西给我出来,傻逼你懂不懂朱鹮这种生物在过去广泛分布与亚洲,韩国朝鲜越南日本都有,但中国才是最多的好么你个傻逼,还有,到了现代狗日的日本国内那么可怜的几只朱鹮都死绝了,当时只有中国科学家在中国陕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七只朱鹮好么你个傻逼,后来要不是文化少得可怜可鄙的小日本为了拥有所谓的“国鸟”(呵呵,估计是看上朱鹮的红脸和白羽毛觉得和他们的卫生巾国旗很相配吧这群猪猡)恬不知耻的向中国要你以为朱鹮还能在他们国家呆着?!傻缺!怎么,就因为小日本说他们书里写过朱鹮好看就是他们的“国鸟”了?那中国古代那么多古书你去看看写朱鹮的多不多?!你个傻逼!狗逼日本刚打完仗就迫不及待的管中国要朱鹮,现在钓鱼岛还没解决又不要脸的要朱鹮,打着中日共同研究朱鹮的旗号,还不是他们国家没有想把中国朱鹮拿来改成日本朱鹮!他妈比!你个写百科的睁大狗眼看清楚!要叫别称,那他妈也叫中国朱鹮!!!!!!!!!!!!!!!!!!!!!!!!!!!!!!!!!!!!!!!!!!!!!!!!!!!!!!!!!!!

我再他妈说一句,告诉你们个不要脸的伪鬼子,朱鹮是中国独有的鸟类!!!!!!!!!!!!!!!!!!!!!!!!!!!!!!!!!!!!!!!!!!!!!!!!!!!!!!!!!!!!!!!!!!!!!!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