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民族关系如何?
我国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总体上国家宣传教育的不错,不过一些地方的人耿个人偏见,造成部分民族矛盾不可避免,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的人在国内外反华势力的鼓吹支持下危害社会治安和祖国统一
二:我国的民族关系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对我国现阶段民族关系状况和民族问题性质的基本认识和正确判断。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各民族劳动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的民族关系从本质上说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民族问题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曾出现过误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把“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用来指导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工作,致使我国的民族工作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否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理论,提出了三个基本论断:一是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二是民族问题主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三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已经确立。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强调:“必须明确认识,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1982年颁布实施的宪法,对此作出了科学概括:“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 当然,在社会主义时期,在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民族之间因为语言文字、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等等。但这些矛盾主要是由于民族差别、民族特点以及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引起的,而不是在根本利益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应该采用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办法去解决。所以,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也是我们协调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我国的民族关系是什么?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目录[隐藏]本质 中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本质 中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 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二、民族区域自治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六、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八、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编辑本段]本质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本段]中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编辑本段]民族政策的具体原则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同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 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余下全文>>
四:如何正确处理我国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在我国,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已被消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没有了民族问题。特别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上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颠覆、破坏的活动也依然存在,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仍然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问题与剥削制度下的民族问题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因此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也必然不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各民族不分大小、不分先进与落后,在政治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不容许有任何民族歧视存在。所谓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一律平等。民族平等还包括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逐步消除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才能保证和加强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没有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稳定和繁荣。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新时期搞好民族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是着眼于把这些地区发展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民族区域自治就是空的。民族地区只有发展才能稳定,才能安定团结。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牢固憨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紧紧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坚决揭露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一切分裂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五: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六: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错。
民族问题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
七:纵观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以民族融合为主流,民族冲突为少数支流。
先秦和春秋战国时期:
华夏族开始与周边各族逐步融合。这一融合兼并的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
这时期民族关系体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主要体现在中央政权同越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关系上。秦朝统一越族,开灵渠,设三郡,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时,西南夷地、南越设郡。
西部的贸易和交流主要体现在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西汉时,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的贸易和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标志着西域开 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北方边境战争主要发生在中央政权与匈奴之间。秦统一后,曾派兵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西汉时与匈奴和战并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三次大战,重创匈奴。“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东汉初年,大将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其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三国两畅南北朝时期:
(1)民族迁徙形成规模。东汉以来,北部和西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因和汉族交往日益密切,汉化渐深,陆续向长城以南迁居,到西晋时,内迁民族达百万以上,这些内迁民族大多保持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民族政权。
(2)民族战争继续发生。东晋十六国时期民族斗争激烈,各族政权彼此攻战,祖逖北伐、淝水之战即是典型。
(3)民族融合出现高潮。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各族统治者的斗争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促进了民族融合,使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隋唐时期:
民族关系呈现两个特点:
第一是中央政权与边境地区联系加强。如唐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许多管理机构、册封了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和亲政策等。
第二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繁盛。典型的是与吐蕃的关系。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辽、西夏、金在建立之初,仿效中原,实行汉制。政治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政治机构;经济上,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进入封建时代或处在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文化上,则普遍创立了文字。
(2)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相对衰弱,这使汉族政权在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时只能依靠“岁币”等方式。
(3)民族融合呈现新高潮。这时期的各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都主动利用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北宋时期,虽然民族间多年争战,但它却使各族人民在战争中加强了联系,况且战争一结束就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速度。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南宋偏安江南,则使大批少数民族人民进入中原,更加强了民族融合的步伐。直至元朝统一中国,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
明清时期:
⑴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继续发展。明朝时期,鞑靼的俺答汗与明朝和好。明政府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蒙汉两族和平友好数十年。
⑵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明清政采取了镇压叛乱、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在边境地区设置机构、改土归流等方式,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中国古代史,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友好交往,和平相处。...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