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校本研修

一:浅谈教师如何进行校本研修

李昌相单位:山阳县城区一中 邮编:726400 学校要教出好的学生,就要有好的教师。教师要成为好教师,就要从专业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入手,通过校本研修的方式,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样才能育好人、教好书,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如何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更新校本研修理念是基础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指导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立足之本。一流的质量靠一流的教师队伍去实现,一流的教师靠不断磨练去成长。我认为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即从角色适应到经验积累,再到专业成熟。校本研修就是要回归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本体功能,通过校本研修,引领教师走出从角色适应到经验积累阶段,实现到第三阶段的跨越,成为专业成熟的优秀教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课堂高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校本研修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同伴引领、快速入轨。对新调入单位的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尽快熟悉学校环境和管理制度,快速完成角色适应,能站稳讲台,带好班级。第二步是自我反思、自主研修。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多动脑筋,提出自己对教材、教案的修改意见,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积累属于自己的带班、上课经验,成为研究型教师。第三步是专业引领、提升水平。教师要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类专业培训活动,通过他主和自主研修方式,将自己的专业从经验总结上升到理性思考,能研究自己学科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科教师。校本研修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只要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即可,教师可按照安排外出参加校外各类学习培训,也可在校内观看名师专家讲座,参加学科课堂教学研讨、做课题研究、自主研修读书等活动,在研修活动中,从学科原创教学走向关注教法研究,再走上学科教学高地,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学科教学中形成一定影响。成为教学风格鲜明,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同行敬重和学生、家长喜爱的优秀教师。促进课堂优质高效是关键校本研修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为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主要靠课堂效率来体现。因此,校本研修教师要聚焦课堂,狠抓课堂教学研究,以课堂高效和提高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积极参加讲研讨课、汇报课、优质课和示范课等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要加强课前管理。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做到“四个研究”,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教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细节上解读教材。研究学生就是熟悉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实际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分类情况。研究教法就是通过听、看别人的课堂教学方法,取它山之石运用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之中。研究学法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适合自身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搞一刀切、齐步走,追求各尽所能、异步前进。二要加强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教师要以“精讲精练、章节过关、主动乐学、优质高效”为主要目标,采取“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为:“三段”,即自主学习阶段、集体研讨阶段、合作完善阶段。具体为:自主学习阶段重在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尝试性探究学习,教师要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感受探究愉悦,培养学生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集体研讨阶段主要是引导探究问题,要做到引导和牵扶,突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习惯、思考能力及合作意识的培养,进行合作释疑,在这个过程中要......余下全文>>

二:如何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以校为本的研究学习的简称。其本质在于“以校为本”,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广大一线教师的研修积极性,促进教师在岗位上的专业发展,校本研修体现了一种“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新理念,它折射出的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职能拓展,表现了教师生存状态的转变。一、抓阵地 学校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校本”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换句话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和理解“校本研修”的内涵: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它既要解决学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学校自身的发展问题,要由学校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是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问题出发,并以其作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以行动研究为主,使教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所以,我们要始终把学校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阵地,研究的问题都是来自于学校的实际,把解决学校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抓主体 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对于许多小学教师来说,校本研修是他们从未涉猎过的领域。他们往往认为校本研修是“专家”和“教研员”的事,是自己难以胜任的。所以,我们要引导教师转变这种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开展校本研修对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质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校本研修是立校之源。有句话说“质量是立校之本”质量就要靠教科研,只有校本研修这个“源”不枯竭,质量这个“本”才能够牢固、坚实。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他们对校本研修的神秘感和树立在校本研修中主动发展的自信心。为此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加强学习。有学习才有“识”,有学习才有“感”,有学习才有“底气”,有学习才有“风格”。我们要认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尤其要认真学习有关课改的理论,并且用理论来指导自己行动,使学习理论和总结经验结合。否则,学习理论就会变成空思幻想,经验也就变成盲行盲动了。我们要明白,学习的过程是提升修养、感悟生命的过程。不学习就没有对校本研修的体悟;不学习,即使粘上校本研修,也会显得苍白和无力。二是要“思”。“思”是校本研修的灵魂和精髓,没有“思”的校本研修是浮在水面上的教科研,是没有实际效果的校本研修。所以,我们要开展“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让教师在“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怎样做好校本研修

湛世安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教师为对象而开展的研训活动、学校组织研训的实施,应包括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及方式的确定。校本研修的目的就是解决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更好更快的发展搭建平台,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和教师团队更好、更快地发展。如何促进校本研修呢? 首先,我们利用当前“信息技术”的优势,按学年组或教研组形成研修团队,进行网上备课,学校每周在网站上发布一个研讨专题,全体教师回贴参与,网络如今已成为全校教师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媒介。开展了“草根式”校本研修,“话题——学习——实践——反思——研讨——再实践”。学校根据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研讨主题,要求教师自学相关理论、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这种校本研修让教师们有话可说,使校本培训真正“活”起来。以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为着力点,把“课堂教学怎样焕发生命活力”为研修重点,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感悟,将教师的学习收获形成文集,让教师通过校本研修培养自己的心智。 其次,我们还采用了“异组同组交互式协作备课”把不同年级但相同内容组合进行研修,通过低高年段衔接达到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使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把集体的智慧演绎成个人课堂教学方法。同时,我们成立了“青年教师读书联盟”,把青年教师组织起来,通过个人研读——群体交流——专题讲座——课例研讨等形式组织联盟成员开展研修活动。 另外,我们还开展以“我们的楷模”为依托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同时利用开展了“研读名篇名著,打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在学校中相继开展了“让经典走进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沐浴书香 品味人生 创建书香校园”、“小故事大智慧”的读书交流活动,教师们除了阅读推荐的必读书籍外,还从自身需求自选书目,在读书汇报会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读书,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读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校本研修崇尚的是团体合作,反对个人英雄主义。教师机体的组织如教研组、备课组都负有督促教师学习的职责,培养教师成长的职责。教研组、备课组要充分挖掘组内骨干力量,让他们发挥出带头作用。

四:小学校本研修需要做什么

校本研修计划

一、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

校本研修是立足学校教学实际,以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科组为单位,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中心,注重教育理论学习,以以合作交流为渠道,针对学校实际、教学实际、个人实际,促进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英语学科成绩。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营造浓厚的校本研修文化,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研修的目标

1、坚持以校为本,加强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有特长、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2、积极探索听力教学模式。

3、进一步宣传和确立校本研修的新理念。加快教师的角色转变。树立新型的师生观、科学教学观、终身的学习观、和谐的职业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由单纯的教学执行者转变为文化知识的优选者、教学的研究者;由教人者转变为学习者;由说教者转变为生活示范者。

4、做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工作,着手规划下一轮课题研究。

三、校本研修的保障及措施

校本教研要着眼于课堂教学,以集体备课活动为重要载体。坚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教学智慧,形成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共同提高。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努力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适用的校本研修之路。校本教研的主要是学校大力支持,保障研修。采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学校成立监督小组,组织教研,提供所需的听力设备。

1、自我反思

教师在研究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中,应加强教学反思及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重视案例的积累。为了使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我认为应该:A、每期撰写一篇教育叙事、教学经验总结;B、每月完成一篇经课后反思重新调整的教学设计;C、强化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反思;D、每期完成一篇自己满意的典型案例;E、认真作好读后反思。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了一体,使教师逐渐成长。

2、同伴互助

倡导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反思、案例及时交流。在校本研修活动时间里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探讨解决办法,发挥同伴互助作用,实现经验共享。充分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开展同组同伴互助。每次活动各组、各教研协作区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反思、案例、困惑、示范课、研究课、优秀课或集体备课中涉及问题作为研讨内容,要指定中心发言人,大家集思广益,平等交流,求异求新,互相启发,实现经验共享。

3、专业引领

学校业务指导小组采取业务指导。学校组织听课、评课、参加研讨,评价案例、反思,帮助指导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引领作用。

四、研修活动安排

八月:1、校本培训;2、组织教师参加远程教育; 3、加强课例和案例的研修;4、收集班级工作小结、个人研修小结。

九月:1、教研组研修计划中,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2、校本教材编写计划;3、配合校本教材编写,组织各年级测试研讨会;6、落实课题组工作;7、组织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十月:1、检查组研修工作落实情况;2、组织教师交流学习;3、全面展开研修评议活动。

十一月:1、检查研修工作落实情况;2、研修组举行示范课教学评议学习活动;3、组织教师撰写心得体会。

十二月:1、全面开展评价活动;2、研修组学期小结;3、寒假备课布置;4、读书笔记及反思日记收集汇总。...余下全文>>

五:教师怎样进行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 (教师应当成为学习化社会中的终身学习者) ——苏霍姆林斯基 所以,今天我能和各位共同学习和探讨,感到十分的荣幸和高兴。希望今天我们都有收获。 话题与教师专业发展有关。 “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主要取决谁是国家的教师以及他们能够和乐于干什么。”(国家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 罗沙.玛丽亚.托雷斯 说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们应该知道,从教师教育的历史实践和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正从群体转向个体;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也从强调教师个体的被动专业化转向强调教师个体的主动专业化。 有人认为,教师应该从做“教书匠”转向做“教育家”。于是,教育科研便开始盛行。学校搞,要求每个教师也搞;市级的,县级的,校级的,到处都是(最好是整个市级或县级的,这样才算有点档次);然而,有多少个课题真正研究成功了呢?大家自问。其实,搞教育科研并无过错。而且,教师要实现专业化,除掌握必要的学科内容和教学技能之外,还必须拥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即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也就是,我们就是应该去研究。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成功不多呢?关键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我曾经历过两个课题。 一、甩掉教育科研的帽子,真实地走进校本教研。 1、讲述亲身经历,走出教育科研的误区。 两个课题: (1)《小学生语文学习科学评价方法研究》(我和我的教研组长们从研读《课标》到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细化各学段目标,从研究课堂教学到改进评价方法,做了近三年的工作,最后得出“评价有法,评无定法”。何谓“科学”?这样一个结论,使我和我的教师们以无法揭题而宣告研究结束。) (2)《城乡结合部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法研究》(这个课题则只有一个《课题界定》放在资料堆里,动都未动一下。)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两个课题就会发现它存在的问题。一是过大,二是没有基础,三是我们的研究能力根本达不到那个水平。实际上,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育科研走进了两个误区: 误区1、承担的课题级别越高越好,承担的课题越多越好;(功利性) (学校不是正规的科研机构,选题过大,不能宏观把握整个科研过程。) 误区2、选题过于专业。 (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研究内容相差太远而无法完成。)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是我们教师所需要的研究呢? 2、寻求自我发展之路,走进校本教研。 杜威讲过,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建设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只能是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通过学习、研究、修炼等自我实践和学校群体的各种社会性相互作用,由自己去建构。因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是教师个体的“内在改变”。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正如……而校本教研的着眼点正是要让教师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通过学校教育实践去建构一种合理的、整体优化的专业素质。(实践也证明,只有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出示课题《教师怎样做校本教研》 二、 什么是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的涵义校本教研是一个基于学校,围绕学校实际,解决学校教育教学问题,最终提高广大教师专业素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开展的研究活动。其本质上是行动研究。其基本涵义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和“通过教学”来完成。 “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余下全文>>

六:浅谈怎样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要求,如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学生观、学习观等。学校和教师们已迫切感到自身和新课程的要求仍相距甚远。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概念深入人心,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越来越充分认识到不能仅仅依靠职前教育,而更为重要的是贯彻教师整个教学生涯的继续教育。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校本培训在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诸方面,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本文从校本研修入手谈了怎样有效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反思能力、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跟上课改步伐,加速实现专业发展。关键词: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其无与伦比的创新性、发展性唤醒了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将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全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社会转型、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是学生潜能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可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现状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外出的学习机会十分有限,学习的渠道不畅,终身学习观念未形成,从而导致教师学科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如何能帮助教师切实领悟新课程的深刻内涵,采取有效的研修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新课程改革工程中最现实、最关键的一个环节。1、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校本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1.1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校本研修强调学校是研修的基地,意味着研修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研修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去抽象地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却意义不大。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进修都很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很大,对于具体的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显得并不那么“真实”了,总有一种隔离感,并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像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额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类的问题,只有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1.2教师是研修的主体。校本研修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认为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力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以教师为主体所从事的教学研究不同于以倡导“思想观念”和“理论流派”为已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更多的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是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1.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研修的直接目的。校本研修,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余下全文>>

七:求问如何注重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只有把教育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把教学研修的任务落实到教师,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就是所说的注重校本。1、从课堂教学切入,推进校本研修(研修与课堂的关系)聚焦课改,聚焦课堂,聚焦教师,既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校本研修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因为,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校本研修的主战场。坚持从教师当前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始终抓课堂、学科和班级管理的研修重点,从教师现有经验和方法入手,以教师参与为主要方式,以解决问题,改变教师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方法为目标,逐步推进校本研修。2、以“自我反思”,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研修与反思的关系)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构成了校本研修的过程,其中个人反思对教师成长尤为重要。什么时候反思:可以课前反思,针对未来教学,包括讲授内容的难度、材料的呈现方式、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动机和兴趣的了解与激发、教育技术的运用。课中反思,是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反思。反思内容包括教学呈现的顺序、难易程度、学生的接受状况、课堂管理、教学技能的运用、师生互动时间安排等。对过去教学的课后反思,是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的反思,反思内容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败进行分析。怎么反思?把反思渗透到备、教、批、辅、改中去。课前反思是否做到了备教材,备学生,对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否适应本班的学生,反思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否优化等。课中我反思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即时进行调整。学生为什么不能回答问题,是我的引导不够,还是学生没有理解透彻;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是学生对此没有兴趣,还是因为我过于严肃。上完课后,我反思这节课上,有什么成功之处,有什么需改进的地方;批改完作业,我反思学生的作业有哪些优良不足之处;在辅导学生时,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面向了全体学生;在评价学生时,我反思自己的评价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等等。3、利用案例资源,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研修与案例研究的关系)在教师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的课堂教学案例,从中直接获得教学经验,为自己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的提升找到简捷而有效的途径。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问题、难点知识、偶发事件、典型事例的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法的叙述。它不仅记录教学行为,还讲述教学智慧;不仅描写教学情节,还展示教学思想。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就是一个生动而真实的故事,总能让人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案例研究就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行动故事,向大家提供具体的背景、人物、场合、事件和后果,引发观众的反思。在形式上,案例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有趣故事,也可以是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发事件或困惑的记录,还可以是师生交往中的曲折经历。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事件,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有利于促使教师的分析与反思。案例还包括每个教师的成长经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成功的事例。4、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丰富校本研修内涵(研修与课题的关系)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教师进行课题科研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1)确定研究课 (2)明确研究目标 (3)扎根教学实践 首先,要积累与思考,做有心人。——写科研日记。其次,要合作研究。第三,要读书学习。第四,写反思随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余下全文>>

八:教师如何进行校本教研

一、发掘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情境,一般而言,教师面临的问题有些是追问“为什么”的理论问题或价值问题,有些是追问“如何做”的实际问题或操作问题。新课程校本教研中,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如何做”的问题。譬如,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等等。教师要与同行一起讨论,查阅有关资料,充分弄清前人对这些问题相关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成果、研究方法和被关注的程度,确定研究的价值、意义和目的,从中遴选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与自己研究能力相适应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二、提出设想,制订研究方案。研究对象确定以后,成立研究小组,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新理念,组织研究成员集体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在思想和物质等方面进行充分准备,使研究工作具有计划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课题的提出、假设的陈述及变量、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步骤、检测结果、保障条件等六个方面。为此需要作以下几项工作:1.大胆设想,总体规划,分解任务。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原则,结合现有的教研条件,一要大胆提出理论假设,明确研究思路;二要进行总体规划,确定研究方法、研究进度和成果体现形式;三要把整个课题研究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若干个阶段,分期分批、分层次、有计划地完成任务;四要提出课题的具体名称,课题名称要突出主题、简明扼要、一目了然,让人一看就明白所要研究的问题。3.确定工作步骤及研究进度。其目的是把分解的小问题更加具体化、定量化,以保证研究工作按时完成,一般按下列步骤完成整个研究工作:第一步:×年×月至×年×月,组织有关的研究人员,深入到教育实践中,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本问题的认识、态度等情况,制订研究方案。第二步:×年×月至×年×月,组织实验教师按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并及时进行统计归类、分析总结,形成书面材料。第三步:×年×月至×年×月,在实践中验证推广。第四步:×年×月至×年×月,汇编并出版成果集。第五步:×年×月至×年×月,进行结题论证、推广、升级。4.确定研究方法。以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以及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为依据,确定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研究方法。必要时可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常采用的方法有:实验研究法、调查讨论法、观察发现法、试验推广法、比较改进法、统计归纳法等。三、开展研究,积累相关资料。研究方案确定以后,组织实验教师按照研究方案开始操作,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和整理资料。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做好“自我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新课程校本教研重视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研究融为一体。教师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来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教学行为,增长知识。教师要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2.要加强“同伴互助”。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在......余下全文>>

九:如何让教师研修活动更加适合每一个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一、现状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研修作为一种能充分利用校内的一切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本校一批普通教师向学者型教师、教育专家型教师转化的有效教师培训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校本研修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当前校本研修工作的现状又是如何的呢?校本研修真正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吗?为此,我们对我校教师作了一次专题调查,在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对我校校本研修活动的现状形成了如下的认识:

1.多数教师欢迎集体研修活动,欢迎有专家指导,但还是认为随时交流比常规教研活动更有效。

我们对教师所认为的“有效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2%的教师认为集体研讨更有效,96.6%的教师认为“有专家指导的研讨更有效”。我们又对全校不同教龄教师的问卷结果作差别的显著性分析,发现差别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不同教龄的教师对上述结论均有很高的认同度。

然而,对于当前的常规集体教研活动,老师们的满意程度似乎并不理想(见图1):有27.6%的教师认为“很有收获”,39.7%的老师认为较有收获,25.9%的老师认为“略有收获”,有6.8%的教师认为“令人失望”。与此同时,全体教师一致认为,目前“同事之间的随时交流”要比“教研组的常规活动”更有效。

图1你参加集体教研活动的满意程度

老师们为什么会对集体教研活动既欢迎又觉得不满意呢?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问题又在哪里呢?

2.“缺乏主题性和针对性”是当前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突出问题。

为了试图测评出教师心目中什么是“当前校本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我们事先对教师进行了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归纳出了五方面的选择支:a、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b、活动针对性差, c、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d、活动缺乏主题性, e理论学习离教学实践差距较远。要求教师选择认为突出的两个被选选项。结果如下:(图2)

说明:

a、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

b、活动针对性差;

c、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

d、活动缺乏主题性;

e、理论学习离教学实践差距较远。

图2 当前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突出问题

统计结果显示:缺乏主题性和针对性是教师心目当中校本教研的突出问题。在与一位教师交流访谈过程中,他就尖锐地指出:“学校的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各走各的路,研究归研究、活动归活动、培训归培训,缺乏有效地整合。不仅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还给教师增加了沉重的工作负担。”看来,现在的学校教研组尚未成为群众性、合作研究的共同体,校本研修与教师的发展需求脱离,这一切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3.“问题意识差,交流合作少”,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有待进一步改变。

当问起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的问题时,一位市级名优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公开课研讨活动是较为主要的教研活动形式,但相当一部分活动研讨的力度不够,没有开展实质性的讨论,教师点评只是泛泛空谈,空洞乏理,更多的教师是由于教师没有深入的思考,无法触摸问题的本质。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不敢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将自己游离于活动之外,造成教研活动依然以骨干教师为主,其他教师偶尔参与的现状。这样的研修活动自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因此,怎样激发教师的内在需求,提高教师参与研修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解决教师缺乏公开自我、倾听回应、驳斥争论的习惯和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

面对传统研修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冲突,面对学校发展对高层次教师的迫切需要,面对不同层次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需求,我们提出一种教师能够主动参与进行的,能促进教师按不同......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