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为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所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既呈现出世界各国的共性特征,同时又显现出自身的个性差异.在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城市的数量,还是城市的功能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尤其是随之而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步伐的加快,使得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本身所累积的诸多矛盾日益凸现出来.概括地讲表现在六个方面. 1.城乡分割,协调性较差. 在长期计划经济“城乡分治”制度的作用下,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得以产生、固化乃至于不断强化.政府借助于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粮油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逐渐形成了城乡有别的管理体系.城乡居民由于居住地域的差异和职业的不同最终演化成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即所谓的城乡差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本身具有区位优势和功能优势,其聚集经济效应的强化作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城市一工业、农村一农业”的产业格局,最终使得城市和乡村演化成两个彼此相对独立的人为的封闭系统.由于城市的磁化作用,使得农村中原本匮乏的资金和人才被城市合理“掠夺”.城乡之间的公平问题作为市场经济难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在我国表现得更为明显. 2.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 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肇始于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其地域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培植上皆表现出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 首先,表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行政偏好.一是在城市选址和规划上的强烈行政垄断.政府包办了城市建设中的一切事务,而作为切身利益者的城乡居民几乎被完全排斥在外;二是绝大多数城市都是所在地政府驻地,政治色彩十分浓厚.相比之下,城市产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的经济因素反而退居次要位置. 其次,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雷同成为普遍现象.出于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因素的考虑,大、中、小城市均希望借助各种游说手段为当地争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并通过构建完备的工业体系,努力为政府官员创造更多的政绩.同构化的城市结构一方面强化了城市间的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蚀了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 3.城镇体系不健全,协同效应不足. 受制于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环境的需要,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表现出明显的短期化特征.从建国后的“限制发展大城市和小城镇,适度发展中等城市”逐渐过渡到80年代以后的“大力发展小城镇”.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似乎更多地是出于解决特定矛盾的权宜之计,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都是从静态和孤立的视角谋划城市的发展.其实,不同规模的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例如,大城市具备较强的聚集效应,但其“城市病”症状也更为明显;小城镇分布广阔,贴近农村市场,更有利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交换,但其聚集功能较弱,土地浪费较为严重;而中等城市兼有二者的优势和劣势.所以,不能简单地评价哪种类型城市的优劣. 4.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 众所周知,城市的产生源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城市的发展同样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自然演化的动态结果.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行政力量只是在短期内、在表象层面上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是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共有的规律. 然而,我国的城市化历程表现出与这种规律较大程度的背离,行政力量扮演着远比市场因素更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要么定位模糊、摇摆不定;要么彼此“借鉴”,简单复制.其结果不仅浪费了较多的资源,而且使城市结构雷同、功能单一.同时,缺乏核心主导产业的支撑也使得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余下全文>>
二: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大城市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选择及其对策研究
关键词: 城市化;道路选择;思考基点
摘要:城市化过程中,硬性地在大、中、小城市发展道路中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都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风险,最终将吞噬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阶段性成果,建立一个思考的基点和基本的分析框架将对政府决策、学界理论探讨、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道路选择;思考基点
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它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直接产物,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说,城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1989年,我国制定的《城市规划法》第4条明确提出:“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毋庸置疑,这一方针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和问题。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建议修订《城市规划法》第4条“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提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大城市确定不同的环境容量,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密切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几个大都市带的形成;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各类城市对新增人口的吸纳能力;积极探索促使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发展、合理布局的政策措施,以此作为带动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手段;改革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体制,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认为,“十五”和更长时期内我国城市化的方针应该是,按照市场规律和规模经济的要求,适应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积极、有序、全面、协调地发展各类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大力对中等城市扩容,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市,使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建立起符合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条件和更加优良的生活空间。
可以看出,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总是处于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同时也不难发现,在探索过程中,总缺少一个基本的思考基点和分析框架。这一基点和框架的缺失,使得近几年的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出现很多的失误或进入难以自拔的陷阱,在学术界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论,本文首先尽量建立一个思考的基点和分析框架,然后具体解释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的几点困惑。
思考基点和一般的分析框架
这几年,尽管很多学者、城市研究专家、政府管理部门都在探求城市发展道路的选择路径,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观点,但似乎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其中缺乏一个共同的思考基点和基本的分析框架,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出努力,提出一个较为详细的思考基点和分析框架,并利用其来分析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这个思考基点和分析框架如下:
(1)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规避城市化所引发的城市与乡村的社会区隔。城市化过程要考虑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的现状,要考虑我国亿万农民对城市文明的追求和心理承受能力,也要考虑我国耕地极为稀缺的现实以及我国农村人口的迁移成本。农村集聚了中国大部分人口,城市化过程和资金投入不应该屏蔽农村的发展和农村生态,更不应该以牺牲社会公平、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城市化,应建立在不抛弃农村,应建立在城市与农村居民社会认同、社会信任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资金的配置......余下全文>>
三:2013中公金融人历年真题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全国银行系统招聘考试怎么样
全国银行系统招聘考试真题(一) 考生须知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3.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4.特别提醒你注意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坐在餐桌前,举筷享用食物,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却浑然不知盘中美餐在全球范围内 的利害关系。现代社会高度分工,我们远离春耕秋收,只有食品价格飙升的时候,粮食生产才会引起我们关注。去年,粮价一路攀升,为我们的长期 敲响了警钟。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盘根错节 漠然 B.纷繁芜杂 冷淡 C.扑朔迷离 无视 D.眼花缭乱 疏忽 2.体操是一个结合了杂技和舞蹈的体育运动。它的魅力,在于那种刀锋上的平衡与美感,在于每一秒都让人 。运动员在空中翻腾的时候,即使不在现场的观众,也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直到运动员稳稳落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心旷神怡 B.赏心悦目 C.战战兢兢 D.如痴如醉 3.许多好书的价值仅限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它们没有展示出那种 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源于用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人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讨论各时代、各地区的人都要 的问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如既往 解决 B.历久弥新 考察 C.一唱百和 思考 D.经久不衰 面对 4.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 。愁苦和畏惧多了,欢乐与 就少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庞大 胆量 B.可观 轻松 C.有限 勇气 D.莫测 勇敢 5.在这个世界上,依然有很多朋友热爱纸质的芬芳,翰墨的留香,也依然有很多人经过岁月的 后仍坚守着朴实的 ,渴望真诚的交流,欣赏丰富而 的灵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淘洗 信念 淡定 B.洗礼 理想 平静 C.磨砺 理念 激扬 D.检验 作风 优雅 6.就如同那些古典音乐爱好者批驳iPod播放器在玷污耳朵一样,喜欢闻书香的人更 。太多人无法想象没有书架的家居环境,也无法接受电子文字 纸质书籍所拥有的心理感情空间,尽管他们都 电子纸张是一场未来十年注定将要发生的大趋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偏执 挤占 明白 B.挑剔 代替 承认 C.保守 填充 认为 D.高雅 侵占 觉得 7.有人认为, 投资规模与国力相适应的资金运用的调控, 能体现出投资规模宏观效益的最大趋势, 不能判断宏观规模收益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不能揭示投资规模大小与投资全局收益效率高低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种看法是成问题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研究 如果 但 而且 B.了解 即使 也 还 C.进行 虽然 但 也 D.通过 只要 就 也 8.古镇大多有独特的建筑风貌、街巷 和有关的民间传说。它保留了旧时代的生活 , 在古镇老街,可以发思古之幽情。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布局 气息 徘徊 B.格调 习俗 彷徨 C.风格 印痕 流连 D.格局 痕迹 徜徉 9.《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于1938年问世,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此书规模之 ,结构之谨严,材料之丰......余下全文>>
四:2010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本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20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题本、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笞,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老师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7.严禁折叠答题卡!
※※※※※※※※※※※※※※※※※※※※※※※※
※ 停!请不要往下发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
※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
※※※※※※※※※※※※※※※※※※※※※※※※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冬季银装素裹。
A.姹紫嫣红 硕果累累 B.风光旖旎 充实丰盈
C.生机勃勃 琳琅满目 D.婀娜多姿 五谷丰登
2.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____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再借助____的设备来读取、复制和传输。
A.存储 先进 B.记录 特定
C.保存 固有 D.记忆 专门
3.民间文化同以官方为代表的正统文化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并非____的。举例来说,它像无垠无际的沃土,____着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而衰落了的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又如枯枝败叶一样,流落于民间,丰厚了它的土层。
A.相依相伴 培育 B.全然隔绝 滋养
C.此消彼长 维系 D.泾渭分明 培养
4.随着商品流通、贸易往来、人际交流的越来越____,远古时代那种依靠步行的交通方式以及手提、肩扛、头顶的运输方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兴建与运输工具的制造便____。
A.突出 迫在眉睫 B.重要 备受瞩目
C.明显 日新月异 D.频繁 应运而生
5.如果把一些中国象征都只是当作“元素”,就有点儿像把文化和传统当作饰性的小挂钟,看上去____,但“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成片段。”
A.五彩缤纷 B.富丽堂皇
C.林林总总 D.包罗万象
6.中国的县城确实太复杂,塞北尚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南已经百花吐艳,草木争辉了。2000多个县星罗棋布,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都________。
A.各有千秋 B.千姿百态
C.气象万千 D.千变万化
7.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新奇、鲜活的历史,在当时却是__________的事情,并不被社会重视,大多是作为轶闻而散见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或清末以来出现......余下全文>>
五:对我国当前环境形势的认识
一、海洋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的海洋环境,总的来看,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海区而言,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东海和黄海次之,南海污染较轻.
当前,污染和损害我国海洋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陆源污染物: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每年排放入海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约60亿吨.在生活污水中,以东海沿岸的排放量最大,其次为南海沿岸和渤海沿岸,黄海沿岸最小,在工业污水中,也以东海沿岸排放量最大,占总量的50%;渤海沿岸和南海沿岸次之,黄海沿岸最少.
2、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我国拥有各种机动船只10多万艘,每年进入我国港口和航经我国管辖海域的外轮几万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油轮在青岛油码头作业,一次跑油380吨.
3、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污染:我国沿岸分布着几个大油田和十几个石油化工企业,跑、冒、滴、漏的石油数量很可观,每年有10多万吨石油入海.
4、人工倾倒废物污染:过去把海洋当作大“垃圾箱”,任意倾倒废物.如大连香炉礁海岸、葫芦岛、青岛、温州、湛江等地,把垃圾、矿渣和其他废物堆放在海边或直接倒入海中.
5、不合理的海洋工程的兴建和海洋开发:这使一些深水港和航道淤积,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我国沿海各种类型的污染源主要有200多处,渤、黄海沿岸有100多处,东、南海沿岸100处左右.这些污染源排放入海的重要污染
物,有石油烃、重金属污染物及有机物污染物.河流携带,是污染物入海的主要途径.
二、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1、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程度在加剧,面积在逐年扩大.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t,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从目前重金属污染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我院最近的调查资料显示,江苏省某丘陵地区14000km2范围内,铜、汞、铅和镉等的污染面积达35.9%.广东省地勘部门土壤调查结果显示,西江流域的1万km2土地遭受重金属污染的面积达5500km2,污染率超过50%,其中,汞的污染面积达1257km2,污染深度达到地下40cm.
2、土壤的有机污染
目前我国土壤的有机污染十分严重,且对农产品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如我国从1959年起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用五氯酚钠防治血吸虫病,其中的杂质二恶英已造成区域二恶英类污染,洞庭湖、鄱阳湖底泥中的二恶英含量很高.有机氯农药已禁用了近20年,土壤中的残留量已大大降低,但检出率仍很高.广州蔬菜土壤中六六六的检出率99%,DDT检出率为100%.太湖流域农田土壤中六六六、DDT检出率仍达100%,一些地区最高残留量仍在1mg/kg以上.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和工业区附近的土壤有机污染日益加剧.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近期对某钢......余下全文>>
六:目前上海城市化发展是超前还是滞后
这个问题相当专业化。我想最好是到期刊网查询相关文章,那里的结论会非常专业和极具论证性。您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答案。
我提供一点参考,更多和详细的专业论证,请您上中国期刊网查看吧。这是很专业的论文了,您先看看。其他一些您可以在找到的。
劳动力转移、城市化和城乡就业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黄建富
摘要:我国城市化滞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而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我国实行了对劳动力流动的行政性干预。由于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农村劳动力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而城市劳动力相应获得了非竞争性的经济利益。计划经济下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此造成的城市化滞后也同样给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国当务之急是要让最需要市场机制调节和引导的城市化领域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经典的城市化道路是一个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断聚集、人口由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不断转移的过程。我国的城市化与经典模式有所不同,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工业发展战略以及转轨时期对城市化进程的管制使我国的城市化极其明显的蒙上了“计划色彩”,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碰到了重重阻碍,另一方面城市劳动力由于政府的保护获得了种种非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本文认为,城乡经济差距是我国当前城市化滞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我国对城市化进程的行政干预又是导致极其悬殊的城乡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市场化手段推进我国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城市化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推进城市化,将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的滞后
经济学界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一直存在着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意见:
1、相对于非农产业,城市化滞后。根据钱纳里的世界标准模型,工业化率为37.9%时,城市化率就应该达到65.8%。而我国1971年时的工业化水平就达到这一标准,但当时的城市化率只有17.3%。实际上,到199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也才只有30.9% 。
2、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基本相适应。世界银行在《1998年世界发展指数》一书中认为,当人均GDP在1000—1500美元时,城市化率应在30—40%之间 。我国当前人均GDP为800美元左右,城市化率30.9%
)。可见,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城市化率基本相适应,甚至还有点略显超前。
3、从一定时期的城市化进展来讲,城市化速度偏慢。“当城市化率达25%时,按照S曲线理论,此时城市化该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其增长速度一般为10—18%。而我国1987年的城市化率就已经达到25%,到1996城市化率也只有29.37%,年增长率仅仅为1.49% 。
4、相对于农业发展水平,城市化超前。城市化可能性指标,即农业人均提供商品粮能供养的人口,可以作为一个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同样根据钱纳里的有关理论,当城市化率介于28%至50%之间时,相应的城市化可能性指标是25人至40人。而实际上我国1999年只有2.29人。
由上可见,对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判断,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所得出的结论也大不一样。笔者认为,城乡经济差距实际上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滞后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城市化的滞后或超前都可以通过劳动力的流动来慰平城乡经济差距,从而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所依据的主要是经济差距、预期经济收益。因此,在考虑到一个国家合理城乡差距的前提下,分析一个国家的城乡经济差距,即可对这个国家城市化滞后或超前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般情况下,城乡经济差距越大,城市化就越滞......余下全文>>
七: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1500字
随着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将面临如下九方面问题与挑战:经济增速下滑带来挑战,通胀长期化带来挑战,经济泡沫累积带来挑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型带来挑战,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带来挑战,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带来挑战,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恶化带来挑战,改革阻力增加带来挑战。问题与挑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它在哪里。认清了问题和挑战之后,我们完全可能应对好挑战,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前行。
随着持续三十多年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束,随着中国转型发展阶段的到来,中国经济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
带来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是一个事实和趋势。2012年二季度GDP增速已降到了7.6%。这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反映了一种趋势。
根据国研中心的研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很可能下降到7-8%左右,到2020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接近美国,开始进入到“高收入国家”门槛。据国际经验,到这个阶段后,即2020-2030年期间,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5-6%左右。
到2030年中国有可能提前20年实现小平同志说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后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降到2-4%左右。总之,过去三十多年来持续保持10%左右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年份达到10%以上。
其次,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速会逐步下滑?
一是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各种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能够支持的最优增长率。过去由于资源环境约束不是太大,加上制度变革释放的生产率较多,故可以保持那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但现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制度变革释放生产率的空间也相对缩小了,因此潜在经济增长率也下降了。
二是经济开始进入到大调整时期。要进行持续若干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需要在比较合理的增速下进行。因此从经济调整来看,经济增速也存在下降的需要。实际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增速目标只是7%左右,2012年确定的增速目标只有7.5%。
三是外需下降了。外需不仅是短期下降,而且很可能是中长期下降。由于美国等也在反思国际金融危机,反思其过去以“高消费、超前消费、负债消费”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他们今后不再搞这么多的高消费、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了。这意味着即便是国际经济危机结束,有一部分中国产品的外需永久地消失了。
四是工业化开始进入到“重化工业阶段下半场”。总体上我国工业化正处于中后期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是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根据我对工业化国际经验的研究,“重化工业阶段”长则持续上百年,短则持续三五十年,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不需要持续那么长时间,但是再短也要20年左右。
现在已经发展10年左右了,我最近的判断是,“重化工业阶段上半场”已结束了,正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下半场”。下半场与上半场不同,上半场是量的扩张阶段,下半场是质的提高阶段,经济增速必然下降。重化工业阶段结束后,就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因此2020年后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
五是城市化开始进入到加速阶段的下半场。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率30%-70%时是城市化的加速阶段,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是51.27%,正处于加速阶段上半场向下半场的过渡阶段。与工业化一样,城镇化上半场也是量的扩张阶段,到了下半场,尽管速度还是比较快,但已过渡到质量提升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就会相对减少,导致经济增速下降。
六是“人口红利”、“市场化红利”、“国际化红利”在减少。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与这......余下全文>>
八:我们国家目前消费方式的变化
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状况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民众消费重点是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为主;90年代,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家用设备支出比重增加;到新的世纪,像洗衣机、电冰箱这样的传统家用设备支出比重也已大大下降.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状况如何?其结构变动有何特点?搞清这些问题,对宏观经济决策、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近几年统计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极为重要的指标,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根据以上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尽管恩格尔系数持续平稳下降,但跟西方富裕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八十年代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九十年代平均为24.12%。
根据近几年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数量特点,可以把居民消费结构分成三个阶段:1993年和1994年分为第一阶段,这阶段恩格尔系数大于0.5; 1995年至1999年为第二阶段,这阶段恩格尔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介于0.4-0.5之间;2000年和2001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恩格尔系数低于0.4。这三阶段各有特点区分明显,充分地表明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一方面由于食品供应的日益充足,2001年我国水果产量6658万吨,是1993年的2.211倍;油料产量2864.8万吨,是1993年的1.588倍。另一方面由于在外饮食的增加,粮食消费比重减小,购买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粮食79.7公斤,比1989年下降40.5%;人均购买食用油8.5公斤,比1989年增长37.5%;购买牛羊肉、家禽、蛋类、鲜奶、干鲜瓜果等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在外饮食达到人均314.2元,比1989年增长4.7倍。
衣着是两项基本生存资料之一, 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衣着支出534元,比1993年增长1.775倍,它的消费比重2001年为10.05%,由1993年的14.24%下降了4.19个百分点;衣着消费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发展的倾向更加明显,成衣化倾向成为主流。
从衣着和食品消费比重的下降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满足基本生活的支出并没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阶段过渡。
用品消费增长减缓,主要耐用消费品趋于饱和
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和洗衣机数量分别是81.9和92.2,比1993年增长1.44倍和1.07倍;拥有彩色电视机121台,比1993年增长1.52倍。上述数字表明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城镇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390元,比2000年下降3.9%,表明用品消费已经不再是人们消费的重点。
但我们还应注意到在传统电器......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