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投资效益指标是投资经济活动成效的数量表现,是考核、比较和分析项目投入和产出对比关系的工具。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常由投资的宏观效益指标体系和微观效益指标体系两大类构成。这里主要介绍投资的宏观效益评价指标。 1、投资效益系数。投资效益系数(通称“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计算公式如下:投资效益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运用这一指标考察投资效益时,要注意价格的可比性,要注意影响GDP增加额的偶然因素,要注意投资规模对投资效益的影响。请参考下列有关数据测算表 2、建设周期。建设周期是从时间方面反映建设效果的指标,是固定资产在建总规模与年度投资完成额的比值。它表明已经铺开的在建工程全部建成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固定资产从投资到交付使用、发挥效益平均所需的时间。其公式如下:建设周期(年)=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完成额。 投资效益系数辅以建设周期,可以大致了解投资效益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建设周期,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如果建设周期不合理拉长,表明在建投资规模增加或年度完成投资额减少,长时间占用和耗费大量资源而形不成产出,将对投资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 3、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是GDP增加额与同期生产性投资总额的比值,表示单位生产性投资所带来的GDP增加额。其公式如下: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GDP增加额/同期生产性投资总额。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不仅反映生产性投资的效果,而且可以辅助说明国民经济投资效益系数变化的原因。如果投资效益系数下降了,而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下降的幅度更大,表明投资效益系数下降主要是因为生产性投资效果差造成的。如果是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并未下降,则表明投资效益下降主要是因为非生产性投资比重上升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由投资而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与同期投资完成额之间的比较。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同期投资完成额。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反映投资活动在建设阶段所取得效益的重要综合指标,它以价值形式反映出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多少。一般来说,在有一定数量的未完工程作为建设正常周转的条件下,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越大,未完工程所占比重越小,说明建设速度越快,效益越好。
二:投资收益率的一般计算公式
按照国内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投资收益率指标有两种: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投资总搐×100%
投资利税率=年平均利税总额/投资总额×100%
其中:
年平均利润总额=年均产品收入-年均总成本-年均销售税金
年平均利税总额=年均利润总额+年均销售税金+增值税
三: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
投资效益指标是投资经济活动成效的数量表现,是考核、比较和分析项目投入和产出对比关系的工具。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常由投资的宏观效益指标体系和微观效益指标体系两大类构成。这里主要介绍投资的宏观效益评价指标。 建设周期是从时间方面反映建设效果的指标,是固定资产在建总规模与年度投资完成额的比值。它表明已经铺开的在建工程全部建成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固定资产从投资到交付使用、发挥效益平均所需的时间。其公式如下:建设周期(年)=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完成额。投资效益系数辅以建设周期,可以大致了解投资效益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建设周期,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如果建设周期不合理拉长,表明在建投资规模增加或年度完成投资额减少,长时间占用和耗费大量资源而形不成产出,将对投资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 正确的投资决策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首要前提。投资效益的有无和大小,首先取决于经济发展战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投资规模、结构和布局等的宏观决策,还取决于具体投资项目的确定及其进度和相互配合等微观决策。投资决策失误肯定不会有好的投资效益。而要真正实现科学决策,就必须做到:(1)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2)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安排投资地区布局。(3)选好投资目标,重视项目内部、外部的配套建设和同步建设。 科技进步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投资项目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就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从而大幅度提高投资效益。
四:衡量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的数据指标有哪些 20分
净效益、内部报酬率及本益比。
五:盈利能力的盈利能力指标
定义盈利能力(也称:收益能力,earning power)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盈利能力就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利润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强。对于经营者来讲,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经营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就是对公司利润率的深层次分析。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其计算公式为: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其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其计算公式如下: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其中: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每股收益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余下全文>>
六:招标文件中反应投资能力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核心指标:
(1)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总额
又称资本收益率,反映资本金的盈利能力
(2)销售净利润(营业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
反映每1元收入实现多少净利润
(3)营业利税率=(利润总额+销售税金)/营业收入
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实现多少利税
(4)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考察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说明1元成本实现多少利润
(5)资产报酬(收益)率(生产率比率)=(净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 资产平均总额
考察企业运用全部资本的收益率,衡量资产运用效率的高低
(6)边际利润率(临界收益率)=1-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考察边际利润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程度
股份公司指标:
(1)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净收益-优先股股利)/平均普通股权益
衡量普通股的获利能力
(2)普通股每股收益额=(净收益-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
反映普通股每股所获盈利额
(3)股票价格与收益比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额
反映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衡量市价的合理性
(4)每股股利=已分配普通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
反映普通股每股获利数
(5)股利分派率=每股现金股利/每股收益额
考察企业分派的股利占每股净收益的比例
七:投资率怎么计算?
社会上使用的投资率指标在口径上并不一致。归纳功来,大体上有三种:
第一种:投资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生产法GDP)×100%
第二种: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100%
第三种:投资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100%
以上三种方法的分子各不相同。第二种方法的分子是资本形成总额,它是支出法GDP的三大构成项之一,另外两大构成项分别为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第三种方法的分子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它是资本形成总额的一部分,把它与存货增加合在一起,便是资本形成总额。第一种方法的分子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它是我国投资统计的核心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口径上有一定的差别。从三种投资率的分母看,涉及生产法GDP和支出法GDP。理论上,生产法GDP与支出法GDP应该相等,但实际核算中,由于多种原因,不可能一致。
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率,计算公式为: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GDP×100%
八:投资效率的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
投资效益指标是投资经济活动成效的数量表现,是考核、比较和分析项目投入和产出对比关系的工具。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常由投资的宏观效益指标体系和微观效益指标体系两大类构成。这里主要介绍投资的宏观效益评价指标。1、投资效益系数。投资效益系数(通称“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计算公式如下:投资效益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运用这一指标考察投资效益时,要注意价格的可比性,要注意影响GDP增加额的偶然因素,要注意投资规模对投资效益的影响。请参考下列有关数据测算表2、建设周期。建设周期是从时间方面反映建设效果的指标,是固定资产在建总规模与年度投资完成额的比值。它表明已经铺开的在建工程全部建成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固定资产从投资到交付使用、发挥效益平均所需的时间。其公式如下:建设周期(年)=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完成额。投资效益系数辅以建设周期,可以大致了解投资效益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建设周期,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如果建设周期不合理拉长,表明在建投资规模增加或年度完成投资额减少,长时间占用和耗费大量资源而形不成产出,将对投资效益带来不利的影响。3、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是GDP增加额与同期生产性投资总额的比值,表示单位生产性投资所带来的GDP增加额。其公式如下: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GDP增加额/同期生产性投资总额。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不仅反映生产性投资的效果,而且可以辅助说明国民经济投资效益系数变化的原因。如果投资效益系数下降了,而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下降的幅度更大,表明投资效益系数下降主要是因为生产性投资效果差造成的。如果是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并未下降,则表明投资效益下降主要是因为非生产性投资比重上升或使用不当造成的。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由投资而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与同期投资完成额之间的比较。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同期投资完成额。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反映投资活动在建设阶段所取得效益的重要综合指标,它以价值形式反映出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多少。一般来说,在有一定数量的未完工程作为建设正常周转的条件下,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越大,未完成工程所占比越小,则建设速度越快,效益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