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
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市2013年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要求,乌海德晟煤焦化有限公司决定在本公司内开展“全员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活动,努力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和现场处置能力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公司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坍、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5、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各储水池,排污井淹溺
6、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一切引起火灾的事故。
8、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9、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
10、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11、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性窒息、中毒性窒息。
12、其他伤害: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辆碰撞、轧伤等。
二: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准则
1 目的
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确定重要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工作,特制定本准则。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公司内所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确定重要危险源的方法、判定准则和要求。 3 引用文件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4 职责
4.1公司生产副总经理负责本准则的保持和改进; 4.2公司安全部负责本标准的归口管理和解释; 4.3职业健康安全评审组负责进行危险源评价;
4.4各部门、单位/项目部参与本准则的实施与运行。 5 工作流程和评价准则
5.1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流程
a)各部门、单位、项目部根据《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程序》的规定,对本单位内的所有活动、过程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价,形成《危险源清单》、《风险评价记录》、《重要危险源清单》报公司安全部;
b)公司安全部负责汇总、审核《危险源清单》、《风险评价记录》、《重要危险源清单》,指导各部门、单位、项目部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 5.2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辩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5.2.1 直接判断法
直接判断法应主要考虑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和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当危险源的现状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或已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时,应直接判定为重要危险源。
5.2.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5.2.2.1 根据危险源与系统风险性相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
D=L*E*C
式中:D——风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风险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
5.2.2.2 L、E、C值的确定
a)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值)按照下表确定:
分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发生 3 可能、但不经常发生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不可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b)风险的频繁程度(E值)按照下表确定
分值 风险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
6 每天工作时间内
3 每周一次 2 每月一次 1 每年几次 0.5
非常少地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C值)按照下表确定
分值 发生事故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2-9人死亡 15 1人死亡 7 伤残 3 重伤 1
轻伤
5.2.2.3 根据公式D=L*E*C计算出各危险源的风险分值D、按照风险分值大小参照下表规定确定各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D值 风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1-159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为使与重大风险有关的作业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并确保管理目标、指标的实现,根据经验:
D≤20,为Ⅰ级,属稍有风险可以接受; 20≤D≤70,为Ⅱ级,属一般风险需要注意; D≥70,为Ⅲ级,属于显著风险,需要整改。
凡70≤D≤160时,均列为重要危险源,应制定整改计划,按计划进行整改; 凡160≤D≤320时,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凡D≥320时,应停止生产和施工作业,直至采取措施使风险降低后方可重新作业。
5.3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5.3.1 根据评审......余下全文>>
三:企业如何开展危险辨识工作?
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得效率和效益的基础,既是保障经济发展,也是保障人权,稳定社会发展的必需。在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必须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并重,必须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履行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保护社会资源的职责。太钢是一个特大型冶金企业,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搞好安全生产对于太钢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告诉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效控制重大事故隐患是极为重要的。在生产中如何有效地控制重大事故隐患?实践证明,开展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是杜绝事故隐患的有效措施。当前,太钢开展的危险辨识活动就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如何开展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依靠工人全员开展危险辨识工作。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危险辨识的任务是全面发掘系统内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被触发而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初步提出消除或控制事故的措施,为进一步分析评价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危险源辨识主要包括主体生产系统危险源辨识和辅助系统危险源辨识。作好危险源辨识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收集资料;工艺、设备、设施、环境状况调查;事故和故障统计分析;事故树分析;重大缺陷状况调查;岗位设置状况调查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不是靠一个安全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靠下至每个岗位工人上至每个领导和全体部门的参与,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危险源辨识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部门的事,是涉及到我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涉及到我们企业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的大事。岗位工人每天在现场作业与设备打交道,最清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在哪里,我们安全专业人员只要依靠工人,与岗位工人密切配合,就能辨识出危险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所以,辨识危险源,一定要教育和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加,辨识和查找身边的危险,并把其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二、要保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危险辨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和配合,更需要领导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参与。以安全管理部门为主,由人力资源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生产质量部门、采供部门等部门协作,广大岗位工人的参与,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的指导,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现场的采样,设备的监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及危险源确定后,对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等需要投入技术、设备和资金。《安全生产法》要求企业在安全生产上投入必需的资金,以保证企业安全生产。
三、保证危险辨识工作的效果。危险辨识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有效措施,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所以危险辨识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可谓事关重大、人命关天。为保证危险辨识工作的效果,我们需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发挥班组长骨干带头作用,把危险辨识列为班组工作的重点,提出危险辨识课题内容;组织班组成员积极开展好危险辨识工作。二是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厂和工段的作用。如制定和实施有关管理办法;落实危险辨识活动课题;组织技术培训协调和解决有关重大管理和技术问题;组织检查和评比形成激励机制等。三是集思广益,互帮互学,发动全员参加,提高工人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四是加强工作结果的审查。对落实到班组的危险辨识活动课题,要结合现场实际认真审查辨识结果,做到结果真实清楚,措施完善可行。对“危险在哪里”做到心中有底,有效实施安全管理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坚持成果的......余下全文>>
四: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 概念: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五: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台账
这个东西很简单的, 一般是 日期 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解决的,谁负责解决的,备注 就可以了 ,安全检查台帐和隐患治理台帐 两个 基本差不多。
一般安监局下去检查,文字性资料包括:
1.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许可范围)
2.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层层落实,落实到人)
3.企业的规章制度 (各个岗位都要有)
4.应急预案(要有总则,要有分则,需要总经理签字批准的才有效)
5.应急演练记录(演练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指挥、领导点评)
6.三级教育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均需被培训人签字)
7.隐患治理台帐
8.安全检查台帐
9.安全会议记录(最少一周一次)
10.劳保发放记录
11.工伤保险缴纳情况
12.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缴纳情况
13.安全设备是否定期维护保养得记录
14.负责人,安全员的安全资格证书(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的证,如果有安全科,那么全科都得有证)
15.特种操作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需要本人,不能顶替)
16.职工的健康检查记录(这个检查看地方要求不)
17.其他一些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东西
这17条做好了,安监局来检查是查不出什么东西的 呵呵
注,遇到需要签字的东西 全部需要本人签字,代签的均认定无效
六:哪些情况,企业必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的评价
安全评价过程需要
七:企业有哪些危险因素?该如何提升防范能力
工贸行业领域宽、企业数量大、从业人员多,安全基础薄弱。近年来,工贸行业企业中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成为诱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根源。易燃易爆粉尘、高温熔融金属、冶金煤气、液氨等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为提高工贸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自2016年至2020年在工贸行业,主要是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6个行业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中,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源头管控、标本兼治、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抓基础建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责任和措施逐级落实到企业岗位,抓实抓细,促进企业提升企业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
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建立起“以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化执法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业岗位责任为核心”的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企业安全基础得到明显改善,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二、工作任务1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各地区要组织辖区相关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工作,督促企业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以下简称《指导手册》,请自行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下载),结合实际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将责任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员工;依据《指导手册》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登记建档,实施有效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管控;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位一清单”,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
有关中央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进行统一部署,按上述要求督促指导下属企业逐级落实责任,切实抓出成效。
2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各地区要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相结合,找准、盯紧企业的较大危险因素,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标准清单编制和信息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将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部位和环节作为企业自查自改自报工作的重点,实施风险等级管控,提高检查频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排查治理责任,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3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
各地区要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把较大危险因素的辨识管控作为重点,贯穿标准化建设各环节,强化涉及较大危险因素的自评、考评监督检查,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格落实,提升企业标准化建设质量和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4强化安全监督执法。
各地区要以执法推动工作落实,把落实《指导手册》与日常监督执法相结合,坚持把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持续开展针对性执法检查,建立完善企业台账,掌握企业危险因素及辨识管控能力,细化监督指导。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监督整改到位一起;对要求落实到位、能够有效进行危险因素辨识管控的企业,可以赋予更多的自主管理空间。
5加大宣教培训力度。
各地区要将《指导手册》相关内容作为宣传教育培训......余下全文>>
八:如何做好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源辨识工作.ppt
安全生产是社会和企业永恒的主题。新形势下,安全生产氛围不浓、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管理不到位等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个别单位仍存在着安全生产走过场,不重视的现象。笔者认为,要想让管理到位,必须确保做到“七个突出”。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全”。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五要素”。就是塑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依法治安,规范安全行为;落实责任主体,强化安全责任;增加技术含量,实现科技兴安;加大安全投入,确保人人平安。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实”。也就是说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要客观、切莫形式一派大好或问题一讲,就不了了之。要摆事实、摆实情、讲实话,运用哲学观点,一分为二,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运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干部职工,用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典型事故警示干部职工,进行科学分析,做出科学说明,既要把成绩讲够,把问题讲透,又要把办法讲明,把前景讲清,这样才能真实可信,才能说服人,才能教育人,才能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活”。即安全生产宣传开展的方式要活。当前,在干部职工中掀起的安全学习不能仅限于学习读小报,大会做报告。当然,这也是安全宣传的重要形式,但决不是唯一的形式。除过去行之有效的诸如有奖征文、演讲会、对话、双向交流、自我教育等形式要坚持以外,还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进行双向引导,用足各种文化、宣传手段,通过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达到安全宣传的目的。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近”。就是要贴近本部门、本职工作岗位。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业务范围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要照搬照抄别的单位不切合实际的经验和做法,把全局的安全生产工作陷于被动之中。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分”。就是要针对不同阶层,分层次的进行教育工作。不能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一锅煮”。如在教育内容上,就可以向职工多讲一些与其本职工作有关的安全内容,注重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对安全管理人员就可以适当的多讲一些问题和看法,多讲一些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让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让每个层次的人都对安全生产工作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新”。也就是说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要新、观念要新、内容要新。要善于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安全生产工作遇见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建立一整套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的安全运行机制,把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常”。安全生产工作要常抓常新,在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只有在思想上常备不懈,在行动上才能高度自觉。抓安全工作就是要在形式好时不盲目乐观,警钟常鸣;问题多时不气馁,善于在被动的情况下,稳住局势,时刻在头脑中绷紧安全这根弦。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只要我们坚持以上几项原则,在全局深入、扎实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理念,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就能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实现全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九:如何识别和控制生产车间安全风险
车间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就必须从基础抓起,从风险源确定、动态管理、分级卡控、综合评估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一、逐级摸排梳理风险源,确定关键风险点。风险管理首先必须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安全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程度。车间党政正职亲自上手,组织多次召开管理人员专题会,对管理人员和职工在职履责中存在安全风险和薄弱环节进行梳理、摸排,查找各自岗位必须重点预防控制和可能造成行车、人身、设备事故的安全风险项点,逐一进行归类、分析,为防控安全风险提供可靠依据。先后梳理涵盖作业标准化、人身安全、劳动纪律等方面,扳道组、作业员、司机、区长、后勤等岗位六大类安全关键15大项,安全风险控制点95个,安全风险防范措施202条,其中一级22条、二级34条、三级25条、四级14条。
二、调整检查管控重心,实施动态管理。车间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和“管理人员检查要求”,动态调整管理监控重心,坚持“十五三”对规、跟班作业写实,落实对规检查、对规写实、对规分析的要求,加强日常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的学习、演练,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作业能力,强化岗位自控、互控、他控;同时,及时清理检查生产过程中不符合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的情况,对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安全风险点的动态状况,及时发现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关键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断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例如针对当前现场作业、劳动安全及职工“两违”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的现象,车间重点开展现场作业违章违纪问题大整改,及时制定车间《调车车间关于加强等工及调机外出作业期间劳动纪律的措施》,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杜绝窜岗、打盹、睡觉等严重问题的发生,通过对各班组安全风险动态管理情况的督导检查,选定安全风险基础管理薄弱、严重问题较多的班组组织进行专项分析,制定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实施重点帮促,严起手腕整治现场作业中惯性、倾向性问题,来促进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落实,强化现场作业控制,增强作业人员落实作业标准的自觉性,本月职工违章严重违纪率同比下降20%,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科学制定措施,实施分级卡控。车间严格按“由上而下、逐级负责”的原则制定防控措施,要求职工层面的风险防控措施必须由班主任指导制定、车间管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措施必须由车间党政正职指导制定,确保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科学有效。车间各岗位工作的紧密协作是顺利安全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基本保证,任何一个岗位、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最终导致一起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分别针对每一个岗位充分调研分析,归纳整理出各个岗位的安全风险控制点,并根据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确定风险等级,通过推进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对确定的岗位安全风险统一建立安全风险点信息库,每月末按照Ⅰ、Ⅱ、Ⅲ、Ⅳ和红、黄、橙、紫四个级别分别对次月安全风险控制项点进行预警,并依托“十五三”对规检查、“五定三率”及月度安全考核等机制,动态跟踪评估对风险项点的控制效果,实现风险闭环管理。对车间管理力量进行合理分配,于每月底制定次月《调车车间安全关键卡控值班表》,明确现场检查和调机添乘的有关要求,做到管理人员的全员参与,职工的全员覆盖,突出关键岗位、时段、环节、人员、作业的控制,车间各管理人员按照“春运”期间包保要求和车间二月份安全风险控制跟班作业检查卡控计划表,认真加强现场安全包保检查,强化车间安全风险检查和控制,尤其是突出对信号三楼、二、四场,调车组、机车乘务员、专用线等关键岗位、场所的安全检查,强化高风险岗位的安全卡控,确保了车间春运期间的安全生......余下全文>>
十: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准则
1 目的
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确定重要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工作,特制定本准则。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公司内所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确定重要危险源的方法、判定准则和要求。 3 引用文件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4 职责
4.1公司生产副总经理负责本准则的保持和改进; 4.2公司安全部负责本标准的归口管理和解释; 4.3职业健康安全评审组负责进行危险源评价;
4.4各部门、单位/项目部参与本准则的实施与运行。 5 工作流程和评价准则
5.1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流程
a)各部门、单位、项目部根据《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程序》的规定,对本单位内的所有活动、过程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价,形成《危险源清单》、《风险评价记录》、《重要危险源清单》报公司安全部;
b)公司安全部负责汇总、审核《危险源清单》、《风险评价记录》、《重要危险源清单》,指导各部门、单位、项目部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 5.2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辩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5.2.1 直接判断法
直接判断法应主要考虑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和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当危险源的现状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或已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时,应直接判定为重要危险源。
5.2.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5.2.2.1 根据危险源与系统风险性相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
D=L*E*C
式中:D——风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风险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
5.2.2.2 L、E、C值的确定
a)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值)按照下表确定:
分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发生 3 可能、但不经常发生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不可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b)风险的频繁程度(E值)按照下表确定
分值 风险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
6 每天工作时间内
3 每周一次 2 每月一次 1 每年几次 0.5
非常少地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C值)按照下表确定
分值 发生事故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2-9人死亡 15 1人死亡 7 伤残 3 重伤 1
轻伤
5.2.2.3 根据公式D=L*E*C计算出各危险源的风险分值D、按照风险分值大小参照下表规定确定各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D值 风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1-159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为使与重大风险有关的作业活动得到有效控制,并确保管理目标、指标的实现,根据经验:
D≤20,为Ⅰ级,属稍有风险可以接受; 20≤D≤70,为Ⅱ级,属一般风险需要注意; D≥70,为Ⅲ级,属于显著风险,需要整改。
凡70≤D≤160时,均列为重要危险源,应制定整改计划,按计划进行整改; 凡160≤D≤320时,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凡D≥320时,应停止生产和施工作业,直至采取措施使风险降低后方可重新作业。
5.3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5.3.1 根据评审组的评价结果,各单位要整理《危险源清单》、建立《重要危险源清单》......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