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人力资源十三五规划包含哪些内容
目录
序言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二)战略目标
(三)总体部署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体制机制创新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四、重大政策
(一)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三)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
(四)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五)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
(六)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八)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九)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五、重大人才工程
(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五)文化名家工程
(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七)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九)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十)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十一)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十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三)营造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制定《人才规划纲要》。
二:十八大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的具体内容
根据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专题专栏——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专栏”公布的信息,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录包括:
1.“十三五”国际环境变化及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2.“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机制和制度环境研究
3.“十三五”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
4.“十三五”推进教育现代化与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
5.“十三五”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举措研究
6.“十三五”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研究
7.“十三五”工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研究
8.“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与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9.“十三五”信息经济发展研究
10.“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11.“十三五”服务业发展重点和机制研究
12.“十三五”住房保障体系与房地产健康发展研究
13.“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重点和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14.“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及制度研究
15.“十三五”环境治理重点及模式创新研究
16.“十三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17.“十三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
18.“十三五”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19.“十三五”健康保障发展问题研究
20.“十三五”完善扶贫脱贫机制研究
21.“十三五”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22.“十三五”公共服务重点和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23.“十三五”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风险防范研究
24.“十三五”对外开放战略及开放新格局研究
25.“十三五”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
三:十三五规划 重点是什么
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2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25.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6.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思路和对策研究。
2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体系及防范金融风险研究。
29.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
人民生活 30.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3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33.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34.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研究。
资源环境 35.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
36.节能减排问题研究。
37.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
38.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与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39.我国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研究。
四:如何打好十二五收官战,共谋十三五开新篇
2014年,国内外和业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历了近年来少有的严峻局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我国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业,亦经历了国内外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产品库存明显增加、产能发挥率明显下降、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压力明显加大、利润率有所下滑、国际贸易保护及各种贸易摩擦频发、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等诸多困难、问题和挑战。但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和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优结构、扩内需、控通胀、惠民生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配套方针政策和《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有效指导及保障下,在各有关方面的热情支持下,经过全体会员单位特别是各领军企业及全体行业同仁共同有效应对、紧抓机遇、开拓创新和奋力拼搏,全行业在文化、理念和创意创新,设计和研发创新,标准和规范创新,工艺、技术和装备创新,产品及配套服务创新,提升性价比和附加值创新,营销模式和体系创新,各方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创新,节能减排和降耗利废创新,产业配套提升及产业链延伸完善创新,品牌建设创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诚信体系建设创新,优化完善各种体制机制和综合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仍取得不少创新成果和发展进步。特别是代表行业先进生产力的创新型知名品牌企业,更是积极探索和优化体制机制及发展模式,持续全面创新提升,在各方面都取得良好实绩,凸显了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产品及配套服务的产能产量、国内消费量和出口量皆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在此,谨向为上述成就的取得做出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的我会会员单位及全体行业同仁,特别向各位名誉会长、高级顾问、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及其所在单位领导团队和全体员工及家人,以及长期以来热情关心、支持我会和我国建筑陶瓷卫生洁具业发展进步的国内外各有关方面及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亦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还是我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我国“十三五”改革发展的规划布局之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将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再平衡,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格局再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形势仍将复杂多变,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有效消费需求等新的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难以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余下全文>>
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
六:计划生育工作在“十三五”时期面临那些危机
当前我国人口形势异常严峻,已处在悬崖边,如不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将坠入悬崖,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将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子孙后代带来难以估量、无法弥补损失。“十三五”时期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及工作思路应立即由数量控制转向改善优化结构,由全面放开二胎走向鼓励生育,提高生育率和生育量,修复扭曲的人口结构,构建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口结构。
我国人口已到危急时刻,“十三五”是人口政策调整的最后“窗口期”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对人口形势存在严重误判,人口政策大大滞后于人口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
(一)当前人口形势异常严峻。
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是人口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数量失控、总量过大及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样,人口结构失衡也会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制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受到人口这两个方面因素双重制约,只是在不同阶段这两方面制约程度不同而已。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40多年来,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缓解了资源和环境压力。但过严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也严重扭曲了人口结构,使人口发展出现新的发展困局,人口结构性矛盾异常尖锐已成为人口发展主要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1、人口结构已严重扭曲。一是未富先少。我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33.6%,2014年只有16.5% ,下降了17 .1个百分点。大大低于世界的27%平均水平,远低于印度的34.4%,比美国的21%还低;同时0-14岁人口总量也大幅下降,1982年为3.4亿人,2014年只有 2.2 亿人比1982年减少了1.2亿人。按照人口统计标准,我国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
目前发达国家人均GDP普遍在2.2万美元之上,而我国只有7000多美元。我国的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然而我国少子化程度不仅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且已达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少子化大大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严重未富先少,已危及人口可持续发展。
二是未富先老。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14年已达1.37亿 、占全国人口比重10.1%、比1982年上升了5.2个百分点,而1953年到1982年只上升了0 .5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30%。 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推进主要是由于计划生育导致生育率大幅下降,导致青少儿人口比重急剧下降造成的。
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居高不下。2 0 1 4年 仍 然 高 达115.9, 成为全球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之后,一成以上年轻男性将找不到配偶,娶妻难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一个重要难题,易与其他社会矛盾相交织而引发社会动荡。
2、已掉入低生育率陷阱。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已得到彻底缓和,并产生逆转,步入了低增长通道,进入了低生育率时代,多年来人口增长呈现低增长率与低增长量并存格局。
我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 .81下降到1980年的2.24,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下降到更替水平之下,至今已有20多年。近10多来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在1.4至1.5间,这远低于2.1更替水平,大大低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甚至比发达国家水平1.7还低。
总和生育率1.5水平是一个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滑到1.5以下,就进入了低生育陷阱,很难回升。除了瑞典和法国外,目前还没有别的国家回到1.5水平,更没有一个国......余下全文>>
七:“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 关于教育说了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实施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
序 言
相关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十三五”市场前瞻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余下全文>>
八:全面进入十三五规划2015到2020年辽宁省特岗教师招聘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
辽宁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
(2015—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精神,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本方案所指乡村包括乡中心区、村庄,所指教师为乡村学校在编在岗教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着重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在我省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带动和促进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解决我省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到2017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基本原则
(一)师德为先,以德化人。着力提升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引导乡村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乡村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重视发挥乡村教师以德化人、言传身教的作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乡村教育正确导向。 (二)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合理规划乡村教师队伍规模,集中人、财、物资源,制定实施优惠倾斜政策,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加强乡村地区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
(三)提升质量,提高待遇。立足省情,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打出组合拳,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标本兼治,提升专业素质,提高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改革机制,激发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创新,打破制约我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障碍。拓宽乡村教师来源,鼓励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畅通高校毕业生、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通道,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和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具体措施
(一)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为抓手,多措并举,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1.继续大力实施“特岗计划”。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逐步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规模,提高村小学、教学点特岗教师招聘比例,加大音体美等学科“特岗计划”教师的招聘力度。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特岗教师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特岗教师服务期满两年,其所申领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和利息由政府代为偿还;服务期满四年,无国家助学贷款的特岗教师其学费由政府一次性返还。纳入“特岗计划”的毕业生取消见习期,提前定职定级。教师总体超编的地区可待编安置特岗教师。各市、县(市、区)要切实保障特岗教师的待遇及工作生活条件,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编委办、各市政府,列......余下全文>>
九:十三五,建筑装饰行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从设计标准、工程规模到资金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建筑装饰行业产值由2000年0.43万亿提高至2010年2.1万亿,增幅为388.9%,年平均复合增速约17.2%,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长率11.4%近6个百分点。其中,公共建筑装饰产值(含整体楼盘成品房装修)由2000年0.2万亿增长至2010年1.1万亿;同期住宅装饰(单户独立装修)产值由0.23万亿增长至0.95万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建筑装饰行业研究员高晓诗表示,行业需求的旺盛并不意味着行业毛利率的可观。在建筑装饰行业,区域性的特征较为明显,企业家意识、拿单能力、高端设计施工人力资源与项目综合管理能力等发展要素均制约着大部分中小建筑装饰公司,使其难以快速扩张进行全国市场布局。建筑装饰行业集中度偏低导致多数公司处于低端价格竞争的格局,行业平均毛利率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