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业发展

一:请谈以下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并列举四种

近代中国的报刊业发展始于十九世纪初,即清朝的嘉庆年间。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近代中国的第一份中文报刊的创始人竟然是外国人。1815年8月5日(嘉庆二十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考》(Chinese Monthly Magazine),这份月刊以介绍基督教的教义和宣扬基督教为目的,当然其中也有少量的介绍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它是近代以来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它揭开了中国期刊史的序幕,在中文报刊史上它的出现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而且它的地位也是非常之高的。

在《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出版后的几十年间,中国人也开始了自办报刊,但国人办的报刊却一直未曾出现在国人的眼前,相反在华外报一直是中国报刊业的主角。自《察世俗》之后,像《天下新闻》、《万国公报》、《依湿杂说》、《各国消息》、《新闻报》等等的外报一直占据着中国报刊业的市场。作为早期的华文报刊,它们为后来中国人自办报刊提供了范例,但庆幸的是它们并未影响到未来中国报刊业的走势。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外报中不乏好的期刊,比如众所周知的《申报》就是在华外报的杰出代表,由于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申报》被誉为中国现代报纸的开端和标志。

至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直到19世纪60年代它们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最早的几份国人自办的报刊都出现在香港。

要说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纸当属《中外新报》,它的前身是1857年11月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大约在1865年初改名为《中外新报》。作为国人创办的近代第一份报纸,《中外新报》算是发行比较长的报纸,直到1919年才停刊。在《中外新报》出版后的第七年,即1872年4月,香港又出现了一家华人主办的报纸----《华文日报》,这份由陈霭亭先生创办的报纸以向国人灌输世界新知识、让侨胞了解国内政俗为目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报成为香港众所周知的大报。此后的1874年2月,王韬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该报以政论见长,十九世纪末,更形成了争论报刊主流。它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报纸,因而《循环日报》成为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出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报纸之一。

除香港外,国人在内地也创办了一批报纸,诸如广州的《羊城采新实录》(1872年创刊)、《西国近事汇编》(1873年创刊)、汉口的《昭文新报》(1873年创刊)、上海的《汇报》(1874年6月16日由容闳创办)、《述报》(1884年创刊)、《广报》(1886年创刊)等等的一系列报纸,其中的《西国近事汇编》是清末最早的官办近代报刊。

在随后的维新运动中近代中国报刊创办更是达到了第一个高潮。由于报刊对于扩大维新变法的思想、推动改良运动的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在1894年至1898年间,在北京、天津、上海、长沙、香港等许多城市出现了百余种报刊,而属于改良派和支持改良运动的报纸就达70多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中外纪闻》、《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新报》《湘报》、《国闻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

在维新运动之后的革命与运动中,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报刊,这些报刊的出现极大的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见识,这也为之后各个革命的成功和抗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舆论基础。1900年到1910年间,《选报》、《外交报》、《东方杂志》、《时报》、《政论》等等的报刊层出不穷;1911年到1920年间,以《中华民国公报》《新青年》《晨报》《每周评论》《新潮》《银行周刊》等等报刊较为著名,影响较大;1920年到1930年间,《政治周报》《楚光日报......余下全文>>

二:概括晚清报刊业发展的特点

从晚清报律看清末报业发展的特点

鸦片

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创办近代报纸。晚清报纸原本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由于报纸发行量有限,影响不大,而且外报占绝大多数,清廷对办报活动采取听之任之的态

度,并不干预。到了戊戌变法时期,国人办报的热情高涨,涌现出大量的政论报刊,并引起了清政府对报刊作用的重视;随着新闻活动越来越频繁,报业与政府之间

的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在标榜实行“新政”的同时,清政府开始制定专法来控制言论和出版自由。

清末报律的制定与实施

1906~1911年间,清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调整和规范新闻活动的法律,试图通过新闻立法来强化对报纸的约束;报界则极力争取新闻报道和批评的自由。

1906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近代第一部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通过实行报纸注册登记制度、制定“讪谤”条款并赋予行政长官可封闭印刷所的权力等措施,在言论和出版自由等方面限制报业活动。

随后,巡警部颁布《报章应守规则》,该规则有九条内容,除了对报纸的登载内容作出种种限制外,还明确规定创办报纸必须要经当局批准,公开剥夺报界的言论

出版自由。因此,该规则一经公布,便遭到了报界的指责和反对。《申报》刊载文章对该规则进行批驳:报馆议论国事,是职责所在;报纸不是政府的臣属,政府无

权禁止报纸的言论自由。规则所指“不得诋毁宫廷”,违背了立宪精神;“不得妄议朝政”,更是政治上专制,这充分暴露了清廷钳制报界、禁锢舆论的企图。

迫于报界对规则的概不遵守,清政府重新厘定新规,于1907年9月颁布了《报馆暂行条规》。该条规对禁止刊载的事项略作修改:如将“不得妄议朝政”改为“不得登载淆乱国体事项”。这些略微的修正虽然体现了清廷对于报界的让步,但其钳制、操控舆论的实质并没有改变。

1908年3月颁布的《大清报律》,是清末报律的集中呈现。它融合了以前所颁报律的内容,并有所延伸,在钳制报界,控制舆论等方面更加严厉。开办报纸实

行注册登记制,但必须缴纳保证金;扩大报纸禁载事项范围,“凡谕旨章奏,未经阁抄、官报公布者,报纸不得揭载”,为以往各律所未有;最具钳制性的,当属实

行新闻预检制度,即报纸在出版前必须将报样送至官署审查,经审查之后方可发行。

《大清报律》一经颁布,便激起了报界强烈的愤慨。各报馆拒不遵行,外报尤甚。1910年,清政府将修正后的《大清报律》更名为《钦定报律》颁布实施。但修订后再度颁行的报律仍然遭到报界的弃置,各报都无视报律禁载规定,一如既往地揭露弊政,抨击贪腐的官吏。

晚清报律的缺陷

晚晴报律的根本缺陷就是文化专制。清政府先后制定颁布了五部新闻法规,对报界进行打压,对舆论进行控制,却适得其反,对言论、出版自由的钳制,激起报界的愤慨与反抗,致使清廷控制舆论的能力更加削弱。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有二:

第一,清政府立法的动机不纯。自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后,中国近代报业再次进入高潮,境外、租界乃至国内外革命派、改良派报刊蜂拥而至,报业与

政府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而此时,清政府的统治也危机四伏,人心惶惶。为了控制、操纵舆论,清政府不得不改变手法,进行新闻管制。革命是大势所趋,清政府

这种禁绝革命报刊的立法动机,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第二,报律本身存在着弊病,难以执行。清政府颁布的报律,实质上是将以前对待报界的种种惯

例和落后的既有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并没有切实按照报业的发展情况作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另外,在报律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活动,采取睁

一只眼闭一只眼......余下全文>>

三:论述当代报纸的生存状态及发展路径

在国内,传统的报刊业除了遭受美国报刊传媒共通的境遇,更有一些“独特”的现实困境使我们无法回避。一是传媒运作的“严重同质”。内容雷同,同一个城市的媒体,“晚报”跟“晨报”、“商报”、“信报”实质上95%的内容都“似曾相识”,即使处理手段“高明”一些,但信息的价值质量几乎没有区别。同时,还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的运作模式、商业赢利模式等等,这是我国传统传媒业的“普遍痼疾”。二是竞争成本持续增大,使传统媒体“黄金产业”时代一去不返,微利,甚至负增长,成为严重困扰。于是有人认为,传统媒体间比的不是看谁活得更好,而是看谁“活得更长”。三是受众市场正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有数据表明,在35岁以下的城市居民中,有10%以上的人过去读报刊,但是现在由于接触网络而不再阅读报刊了。这种现象表明,如果传媒操作还局限在“自我”层面——报刊只做报刊,广播只做广播,电视只做电视,不能突破介质形态的壁垒,在数字化技术重新定义传播市场疆界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的未来将会在危机中愈加迷茫,甚至走向衰败。 与外国传媒集团所表现出的对中国传媒市场的敏锐反应和见缝插针的策略相比,我们的传媒集团对市场信息环境的敏感度不高。媒体产业性质单一,单打独斗,形不成富有特色的产业价值链。分析困境的目的在于把握形势、认清自我、找到未来。危机的另一端就是机遇,如果审时度势,对既往的传播模式、操作线路、管理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按照转型期的社会及受众需求,按照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逻辑去打造新的运作体制、运作架构、盈利模式,也许就能获得超常规发展的机遇。 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具有“落后性”,作为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传统媒体在信息社会步履蹒跚。渠道单一,数字化网络媒体则是多媒体的展示;传统媒体定时出版,数字化网络媒体则是即时传播;传统媒体以天(周、半月、月)更新新闻,数字化网络媒体则以秒更新;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数字化网络媒体则是双向互动;传统媒体的容量受版面限制,数字化网络媒体的内容空间则宽广无际……数字化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传统媒体的劣势一目了然。因此,在这种数字化的新形势下,传统报刊媒体应该不断寻求生存和突破的路径。 路径一:嫁接——通过“嫁接”实现“滋生”。寻求传统传媒业新的发展,数字化嫁接成为首选“捷径”。传统媒体与数字化网络媒体嫁接,可以走出目前的困境与徘徊。 现在的媒体都应该问一下自己,如果传统的报刊只是“生产报刊”,那它的前途是艰难而黯淡的……但如果确认报刊是提供信息与传播服务的产业,一旦实现了数字化嫁接,它的前途则会显现光明……因为报刊业所生产的信息与服务可以百分百地转化为数字产品。这样,网络就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现代化的高科技传播手段,报刊与数字的嫁接等于新的发展契机,也是值得采用的传统传媒在数字时代的生存状态。 《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把“报业的数字化生存”作为一个重要的趋势提出,认为“数字报业”战略将改变传统传媒产业形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技术将重塑报刊业形态,数字时代将消除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娱乐业、信息产业、家电制造业的壁垒,使众多关联产业共同整合在内容产业的旗帜下。未来三五年内,加快战略转型、向“数字报刊业”发展将在报刊界形成共识。“嫁接思维”要求报刊传统传媒顺应发展潮流,树立数字化战略意识,加快向数字内容提供商转型,发挥新闻和原创内容优势,占据新兴的内容产业制高点。 “嫁接”的关节点在于:内容为王,实现多渠道传播,达到多渠道占领市场的目的。有关资料显示,国外成熟的报刊网站大体有以下几种经营模式值得借鉴。一是在互联网上设立独立网站,以原有的媒介内容......余下全文>>

四:报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有什么

报刊的产生对近代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

2、冲击了传统经典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3、促进并产生了新思想新文化的气门运动

4、开创了近代文明的先河,帮助国人了解世界

五:新媒体给报刊业带来哪些挑战 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新媒体技术对于报刊业具有着双重涵义:一是我们可以将新的电子媒介视为 大众媒介的新成员,而非取代现有的媒介;二是必须认识到数字化及整合可能 带来的许多革命性后果。 以技术的进步为依据,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现实世 界的传播结构和传媒关系。因此,它的直接挑战表现在:以围观、分享、转载、 流言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公民新闻行动越来越变得经常,尤其是在危机事件发生 时。具体表现为: (一)传统媒体构筑的权力关系是集中的;互联网构筑的权 力关系是分散的。 (二) 传统媒体既是渠道也是壁垒; 互联网是完全畅通的渠道。 (三) 传统媒体是信息的载体, 是交流的中心; 互联网时代用户是信息的载体, 交流的结点。 (四)传统媒体是信息中心制的;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其核心价 值在于分享信息、创造渠道,而且这种分享、获取与创造同时进行,难以区分 和剥离。 (五)对于网络时代的传媒来说,对分享的约定,成为了各种技术的核 心价值要求。由此带来的传播结构、权力结构、价值观的变化,必然规制着未 来传媒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传播过程与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是相背离的,它 会使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碎片化。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