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执行力建设答案

一:公务员如何加强执行力建设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以自我教育和学查改为主要手段,以优化创业环境为主题,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力求在解放思想上有新突破,在制度创新上有新进展,在转变职能上有新举措,在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构建“职责明确、工作规范、反应敏捷、运转协调、执行有力”的政府工作运行机制。

二、总体要求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要以提高行政效能为主要目标,把政企分开与转变职能相结合,把体制机制创新与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创新相结合,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文明执法相结合,把转变作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廉政勤政善政与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相结合,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工作重点

(一)提高行政决策能力。科学决策是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的重要保证。要规范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内部议事和决策制度,力求以较小的决策成本、较高的决策效率,实现更好的决策效益。要通过提高行政决策能力,提高决策科学性,解决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问题;提高决策民主性,解决行政决策透明度不高的问题;提高依法决策的规范性,防止盲目决策和依靠少数人决策的现象。

(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法行政是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的前提。要增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要增强行政规范意识,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实施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事务。要通过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解决政府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减少行政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抓落实的能力是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的关键。要围绕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抓好实施的组织协调,明确职责,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协调关系,全力完成相关任务。要树立全局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解决政府部门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到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要强化落实意识,树立效率观念,加大既定目标任务的推进力度,解决行政效能低下、工作落实不够的问题。要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制度,切实解决抓而不紧、落实不力的问题。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政府执行力建设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绩效考核内容。要根据全市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开门征求意见,开门接受评议,深入开展以“提高政府执行力”为主题的“六查六看”学习讨论活动。即查政务值守,看是否存在反应迟缓、应急不灵的问题;查执行落实,看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作风涣散、纪律松驰的问题;查工作效率,看是否存在人浮于事、办事拖拉的问题;查大局观念,看是否存在部门利益至上、本位主义严重的问题;查服务质量,看是否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不优的问题。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带头自查,做到真学真议、真查真摆、真整真改,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整改、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要把解决工作问题和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在机关开展“四讲四比”活动,努力营造“讲激情、比干劲,讲服务、比奉献,讲务实、比效率,讲清正、比形象”的良好风气。 1.着力解决精神萎靡不振的问题。要引导干部树立敢为人先的勇气、敢闯敢试的魄力,保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不甘落后、负重前行的精神状态。 2.着力解决群众观念淡薄......余下全文>>

二: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执行力

政府执行力政府工作命力定意义讲提高政府执行力提高发展命力、竞争力创造力切实加强各级政府执行力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建设服务性政府推经济社快发展特提意见:、指导思想坚持科发展观指导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力自我教育查改主要手段优化创业环境主题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突问题力求解放思想新突破制度创新新进展转变职能新举措服务水平新提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构建职责明确、工作规范、反应敏捷、运转协调、执行力政府工作运行机制二、总体要求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要提高行政效能主要目标政企与转变职能相结合体制机制创新与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创新相结合坚持依行政与文明执相结合转变作风、保持良精神状态廉政勤政善政与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相结合确保取实实效三、工作重点()提高行政决策能力科决策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重要保证要规范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政府决策相结合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决策、科决策、民主决策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别酝酿、议决定内部议事决策制度力求较决策本、较高决策效率实现更决策效益要通提高行政决策能力提高决策科性解决议决、决行问题;提高决策民主性解决行政决策透明度高问题;提高依决策规范性防止盲目决策依靠少数决策现象(二)提高依行政能力依行政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前提要增强制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务院《全面推进依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要增强行政规范意识按照定权限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实施公共服务管理社事务要通提高依行政能力解决政府部门依、执严、违究行政作、乱作等问题减少行政行盲目性随意性(三)提高抓落实能力抓落实能力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关键要围绕市政府任务工作重点抓实施组织协调明确职责制定计划解任务协调关系全力完相关任务要树立全局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解决政府部门级决策部署执行位令行、禁止问题要强化落实意识树立效率观念加既定目标任务推进力度解决行政效能低、工作落实够问题要坚持级抓级级级负责建立层层抓落实制度切实解决抓紧、落实力问题 四、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程绩效考核内容要根据全市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门征求意见门接受评议深入展提高政府执行力主题六查六看习讨论即查政务值守看否存反应迟缓、应中国灵问题;查执行落实看否存令行、禁止问题;查工作作风看否存作风涣散、纪律松驰问题;查工作效率看否存浮于事、办事拖拉问题;查局观念看否存部门利益至、本位主义严重问题;查服务质量看否存服务意识强、服务优问题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力亲带自查做真真议、真查真摆、真整真改达自我教育、自我整改、自我提高目(二)着力解决突问题要解决工作问题思想问题结合起放矢机关展四讲四比努力营造讲激情、比干劲讲服务、比奉献讲务实、比效率讲清、比形象良风气 1.着力解决精神萎靡振问题要引导干部树立敢先勇气、敢闯敢试魄力保持敢于负责、勇于担、甘落、负重前行精神状态 2.着力解决群众观念淡薄、服务优问题要引导干部牢固树立领导服务、管理服务理念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始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政本利于发展事、利于群众利益事定要服务、少干预帮忙、少添乱设路标、少设路障讲办、少讲或讲能办服务群众比奉献服务基层比业绩彻底解决高高、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及与民争利、扰民烦民问题 3.着力解决纪律松驰、本位主义严重、效率低问题要引导干部讲执行、抓落实、比效率狠功夫做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锲舍、真抓实干;争朝夕、雷厉风行;齐协力协调配合努力形定必干、干必、必优良氛围 4.着力解决廉洁意识强权力运行缺乏力监督问题要引导干部尤其领导干部清醒认识保持......余下全文>>

三:政府执行力的重要意义

政府执行力,进入21世纪后,执行力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促进因素,从而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战略蓝图多么宏伟或者政府结构多么科学合理,都无法发挥其本身的威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政府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民族的兴衰。政府执行力是提高政府效率的必然途径,因而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科学。(1)2006年9月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温家宝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任务艰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只有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要着重在转变政府职能,防止滥用权力,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三个方面下功夫(2)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一年需要“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温家宝指出,新的一年将“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执行力,真正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什么是真正的政府执行力?就是把人民的好想法变成行动,用政府的行动变成现实结果的力度。

四: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对否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由于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在宣传方面过于侧重策略技巧,在实际承诺中因为种种原因,时有爽约行为发生,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因而也降低了政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梦想在召唤,改革再出发”,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向全面改革的号角,地方政府重任在肩,如果不能有效地增强政府公信力,势必影响这次战略在管辖区域的实施。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地方政府必须牢记建立诚信政府宗旨,将绩效评价引入政府公信力建设体系中,在涉及到公信力方面建立考核标准和检验环节,并使期制度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而法治政府的重要标志是制度的先进性。

二、 增强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对目标的追踪和跟进

执行力可以理解为: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组织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其表象在于完成任务的及时性和质量,但其核心在于组织战略的定位与布局,是组织运行的核心内容。

以往许多人认为,领导的职能是决策,执行是下属的问题,以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推不走,甚至推了也不走”等一些不正常现象屡有发生。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鲜明指出: “执行力”的本质是“领导力” 。其不但打破了人们对决策理解的误区,还点出了“执行力”在“领导力”中重要地位。也就是说“决策”应包括“如何能使下属将领导的意图贯彻到底”的内容,执行力是检验领导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关保罗理论,人们作了如下介绍:

1、戴尔的成功:迈克尔·戴尔本人执行力的体现。

2、容易被领导人忽视的一面:选拔人才。

3、执行能力的核心所在:对项目的追踪和跟进。

4、人才训练:领导人培养团队执行力的手段。

5、中层管理者的领导力:执行领导人意图的重要保障。

笔者认为,这其中“对项目的追踪和跟进”不但是“执行能力的核心所在”,而且也是增强政府执行力一个突破口。15方面改革如何追踪和跟进将决定这次全面改革的成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协同性”显然包含了“执行力”和“决策力”的协同。因此,建立对执行力的目标追踪和跟进制度非常重要。

三、 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根本在制度建设

郑永年先生在《中国需要的是制度崛起》中指出:世界历史发展表明,制度崛起,尤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崛起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鸦片战争前的18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最大份额,达到世界总额的32.9%。就是说,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真正的经济强国。可惜的是,西方势力进入中国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的急速衰落的过程。应当意识到的是,近代中国的衰落并不是仅仅是因为人们一般认为的朝廷的腐败、出卖国家利益等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制度创新。一旦当总体国家制度缺少了国际竞争能力,那么国家的衰落就变得不可避免。郑永年先生揭示的是规律性的东西,国家的崛起首先是制度的崛起,改革的长远目标也是建立先进的制度。正如......余下全文>>

五:制度执行力是政府执行力的一种,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制度执行力的结构

内容摘要:制度执行力就是指制度本身所具有被执行落实的强制力、执行效力,以及相关组织在执行相关制度时的执行力量和执行效力。制度执行力与政府执行力、政策执行力之间具有交叉重叠的关系。制度执行力的构建,需要从完善制度、执行元制度、执行主体、执行行动、执行要件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制度;执行力;政策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D035;C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1)11-0015-05

制度执行力问题近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0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五次会议上指出:“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2010年3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以“加强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为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健全制度很重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更为重要”。尽管如此,但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制度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一些领域的法规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在部分政府机关,规章制度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就是得不到执行落实。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的报告中对我国的制度执行情况表示了担忧,认为中国当前的情况不是缺少制度和法律,而是执行不力,“在一些关键领域,纸上的法规远不同于具体实施的法规”。[1]一切都说明了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的现实紧迫性。那么,何谓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力的特性如何?如何构建制度执行力呢?

一、制度执行力的概念辨析

关于制度执行力,当前学界并没有形成有说服力的概念。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制度执行力的概念,笔者觉得有必要从“制度”、“执行力”两个角度进行剖析。

1.从“制度”角度剖析“制度执行力”的涵义

古今中外都有过种种关于“制度”的概念阐述。如我国《易经》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而《礼记》则云:“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2]又如,晏婴说:“不受邶殿,非恶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3]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所指的制度,有规则、惯例及约束的意思。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那里,制度又往往以“礼”、“法”为表现形式,如孔子提出的“礼制”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各种法律、条令、典章、规则,乃至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等,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即约束人们的社会典章制度),是谓制度也;而诸子百家所言的“法”,也包含有法律、法规、办法、规则、惯例的意思,与“制度”及“法制”意义相近,韩非就此解释曰:“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4]

在西方,诺思(Douglass C. North)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提出了广为人们接受的制度的概念:“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他进一步指出,“制度是由非正式的道德约束、禁忌、习惯、传统和行为准则和正式的法规宪法、法令、产权组成的”[5]。这样诺思也把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正式合约等,如法律、规章、政策、合约、协议等;而非正式制度则是由社会流传下来的一些制约,包括行为规范、行为准则、习俗和禁忌等组成。由于正式制度是一些刚性的规范性制度,是借助于刚性外力要求人们必须接受的制度,一旦违反硬制度就会受到硬性惩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或“硬的”行为准则或规则;而非正式制度则是人......余下全文>>

六:如何提高基层政府执行力

什么是基层政府执行力?“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基层政府这关键“针”去连接,去沟通,去努力,去实践,去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去实现国家意志和目标,去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去有序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这根“针”的能力和作用就是执行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行政机关职能功能不断转型,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对基层政府的执行力要求越来越高,提高基层组织的执行力也是当前和谐发展新形势下的迫切需要。要提高基层执行力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强基层执行力。二是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解决民生问题,凝聚人心,提高基层组织向心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的基层执行力是保障党在基层的一切执政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及其效率如何、效果如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涉及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选好将帅。一个基层行政机关,五脏俱全,相当于就是一个小诸侯国和远征在外的将帅。将帅是魂,是地方党魂,是士兵军魂,是党和国家的意志代言人、执行者,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兴衰成败。在某种程度上,掌屋着地方生杀大权,其勤政廉洁、德能绩更是地方标杆。反之,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选好将帅是关键。配好两级班子。 相互搭台,好戏连台。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合力,增进团结,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打造坚强的执行团队,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执行力建设上的表率作用,以党的组织的坚强团结,影响和带动整个干部队伍的团结,不断营造团结和谐、风正心齐、一心一意抓工作、聚精会神谋发展的的浓厚执行氛围。抓好载体。找准结合途径,把推动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和凝聚人心有机结合起来,将科学发展观与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将党的先进性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推进社会动态有机和谐和群众自觉自愿的认同,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增强服务人民的思想理念,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是第一要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层政府执行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才能拉进干群关系,密切同人民的血肉关系,才能引导群众参与和支持基层政府工作,才能提高政府执行力度。民主是基本内容。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严格按党的组织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办事,坚持重大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决定,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推行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维护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群众对领导的信任度,促进社会和谐、为增强基层执行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民心是最终目标。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工作、促进和谐、增强执行力的作用,大力倡导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夯实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从“务虚型”向“务实型”转变,当好“宣传员”、“联络员”、“政工员”、“传递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真正让基层政府成为发挥执行力效果的坚强阵地。 编辑:姚群

七:浅析如何加强政务公开工作

近年来,湖北省竹山县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政务公开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一是把政务公开放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中来把握,既推动了中心任务的贯彻落实,也促进了政务公开自身的深入发展。二是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入手,积极探索政务公开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切入点。三是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政务公开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结合起来,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把便民利民作为公开的基本要求,细化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实践证明,政务公开的深入推进,拉近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距离,拓宽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保障了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政务公开工作与形势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开展工作,努力把政务公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 1.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政务公开重视不够的现象。把政务公开工作看作是一项事务性工作、一个阶段性任务,没有从转变政府职能、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一是公开的内容不深,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公开少。如在财务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的收入和资金使用情况,涉及具体问题遮遮掩掩。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一是平时公开不认真,上级检查时就大忙一阵,过后长时间不更新。二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无据可查。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一是未建立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公开后没有听取群众意见。二是认为只要公开了就完事,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或避重就轻。 2.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的公开方式。公开的形式比较单一。有的单位只是将一些行政程序编印成册供政务信息使用者在现场查阅,或仅在办公场所设立《公开栏》。有的单位只是公布了机关的工作流程、机构设置、规划方案、机关工作制度。还有一些部门只公开那些不得不公开的、大家都知道的事项,把部门利益的事项予以回避,或者只公开一些程序性要求,回避实质性事项,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监督。 3.政务公开手段落后,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公开政务信息大多限于公告栏、公开指南等,运用网站和媒体公布政务信息的部门少,群众和企业获得政务信息的渠道不畅,有些已公开的事项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4.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基本上有了较成熟的制度规范,选择方便群众查询、监督的政务公开方式。但有些单位、部门的政务公开还处在起步阶段,行政服务中心在运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门受理、单轨运行”尚未全面落实,信息系统也未实现共享,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审批事项的受理,离网上申报和网上受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成因剖析 (一)主观方面。一是群众对政府事务关注度不高,对政务公开缺乏主动权。一些地方政务公开的主动权掌握在行政机关手中,公开什么、何时公开、怎么公开,都由行政机关自己决定,没有明确公众在政务公开上应享有的权利。因此,群众的参与意识淡薄。二是政务公开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导致公开活动标准低,影响了政务公开的推行及效果。三是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不足、重......余下全文>>

八:求辩论赛资料:提高执行力是靠制度还是靠人,我方观点是靠制度

俗话说:“不叫的狗会咬人”。制度就是忠实捍卫政府执行力的“不叫的狗”。抓执行、促落实,决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靠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要按照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三大准则,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

一是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正确的决策是有效执行的基础,也是领导者必须做好的头等功课。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授权及规定的程序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公示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是要养成依法行政的行为习惯。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当前,依法行政仍然是中鸡到地方政府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在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上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留下了一些沉重教训,必须将依法行政作为当务之急,切实抓紧抓好。要提高依法行政意识。紧扣行政执法抓普法教育,紧扣业务工作抓普法培训,紧扣学法用法抓普法宣传,促使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作遵法守法的表率,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切实规范执法行为。正确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坚持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和解决各种矛盾,真正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积极改进执法方式。实行“一门受理、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统一收费”;进一步明确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责任,解决好基层执法岗位不固定、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切实消除行政执法中的盲点和死角。

三是要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通过绩效评估,有利于形成“以绩效定位次,凭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有利于形成干事创业、共谋发展的氛围。但少数单位对绩效评估考核重视不够、落实不力,抓工作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难就易,强调客观因素多,付出主观努力少;工作老方法、老套路多,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敢为人先的勇气;少数部门领导求稳怕乱,回避矛盾,满足于完成任务,谋大、谋深、谋实、谋远的主动性不强,导致工作绩效不明显。为此,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绩效考核,既不要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存在差距丧失信心。要以实施绩效评估为契机,逐步构建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将每个部门的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量化,作为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推进绩效评估制度化和绩效评估结果公开化。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机制,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杜绝出勤不出力等现象。

四是要强化责任追究的威慑力。行政问责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要加大问责的力度。对于符合问责情形的任何事项、不负责任的任何干部,无论职位高低、政绩大小,该问责的要敢于问责、坚决问责,一追到底,既要追究有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又要追究领导人员的领导责任,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必到底。要突出问责的重点。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各级领导干部负有对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领导责任,一旦发生问责事项,特别是重大责任事故,必须受到责任追究,切实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同时,要把县委政府重大决定的执行情况以及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问责重点,把影响科学发展和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交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作为问责重点,通过突出问责的重点带动问责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要增强问责的时效。行政问责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要快速启动问责程序,只要查明属于责任事故的,就要立即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并公布问责结果,及时给人民群众......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