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

一:如何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

如何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

作者:孙丽君

通过对学生课堂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但“作业”似乎是其他学科的事,而对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没有批改“作业”的概念。虽然信息技术课经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通过操作练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但由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少布置作业,教师几乎不批改作业。当学生掌握了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后,往往不去做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去上网聊天,甚至是去玩游戏,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也应向其他学科学习,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并根据事先给出的评价量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让学生在有目的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没有任务的评价,会导致学生不去完成任务。但教师在设置任务,并给出任务评价时,如果评价过于笼统,也就是所谓的“虚化”,学生将不知如何利用评价来指导自己完成任务,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会发生评分困难的情况。另外,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与传统学科的作业有很大的区别,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是通过网络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传输到教师的电脑上。这样,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就要考虑可实施性,学生是否能完成电子文档的作业,上传有没有问题,教师批改作业时在技术有没有问题,是否能明确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打分,这样的打分是否合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是否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上传作业,并告诉学生要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批改。而事实上由于批改作业的不可实施性,导致没有将批改作业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将受到很大的打击。长久下去,学生将不愿上交作业,又回到没有评价的教学状态。

当然,在考虑批改作业的可实施性的基础上,评价的合理性将是至关重要的。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中,多数评价是针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学生作品的表现性评价。对于表现性评价,评价指标中存在这样一对矛盾,那就是技术性评价指标与主观性评价指标的矛盾。在整个评价量表中,如果主观性评价指标过强,则可能导致评价的“虚化”;而技术性评价指标过强,则导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简单量化,不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描述与评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Excel教学单元中,有一节美化工作表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工作表中的文字、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或通过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网上下载的图片等,对工作表进行美化,形成一个能够吸引人的Excel作品。在这一节课堂教学中,用还是不用教学评价,如何应用教学评价,或许从下面由不同老师提供的美化工作表的教学案例中,让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

一、无评价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完成了美化工作表的课堂讲解后,要求学生从教师机上下载一张“网球全能冠军榜”的工作表,按课堂教学的要求,对工作表进行美化设置。在随后的学生操作阶段,教师进行全班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有几位学生做得又快又好,给予了表扬。但也发现了几位学生并没有在做课堂布置的操作练习,而是在利用QQ聊天。还有一些学生一边在做教师要求的工作表美化操作,一边问老师:我还有那些操作未完成?

由于教师只布置了课堂练习,而没有给出评价的要求,虽然一般的学生都会去做教师布置的操作练习。但有的学生,特别是原来操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这些操作简单,自己对这些操作不成问题,加上教师又不要求上交作业,又没有批改,同时教师提供的工作表对这些学生可能并不感兴趣,因此,就不愿意去做教师布置的操作,而是......余下全文>>

二: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如何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

作者:孙丽君

通过对学生课堂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情况。但“作业”似乎是其他学科的事,而对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没有批改“作业”的概念。虽然信息技术课经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通过操作练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相应的操作技能。但由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少布置作业,教师几乎不批改作业。当学生掌握了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后,往往不去做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去上网聊天,甚至是去玩游戏,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也应向其他学科学习,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并根据事先给出的评价量表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让学生在有目的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没有任务的评价,会导致学生不去完成任务。但教师在设置任务,并给出任务评价时,如果评价过于笼统,也就是所谓的“虚化”,学生将不知如何利用评价来指导自己完成任务,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会发生评分困难的情况。另外,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与传统学科的作业有很大的区别,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是通过网络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传输到教师的电脑上。这样,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就要考虑可实施性,学生是否能完成电子文档的作业,上传有没有问题,教师批改作业时在技术有没有问题,是否能明确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打分,这样的打分是否合理,批改作业的工作量是否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上传作业,并告诉学生要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批改。而事实上由于批改作业的不可实施性,导致没有将批改作业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将受到很大的打击。长久下去,学生将不愿上交作业,又回到没有评价的教学状态。

当然,在考虑批改作业的可实施性的基础上,评价的合理性将是至关重要的。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中,多数评价是针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学生作品的表现性评价。对于表现性评价,评价指标中存在这样一对矛盾,那就是技术性评价指标与主观性评价指标的矛盾。在整个评价量表中,如果主观性评价指标过强,则可能导致评价的“虚化”;而技术性评价指标过强,则导致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简单量化,不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描述与评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Excel教学单元中,有一节美化工作表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工作表中的文字、边框和底纹的设置,或通过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网上下载的图片等,对工作表进行美化,形成一个能够吸引人的Excel作品。在这一节课堂教学中,用还是不用教学评价,如何应用教学评价,或许从下面由不同老师提供的美化工作表的教学案例中,让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

一、无评价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完成了美化工作表的课堂讲解后,要求学生从教师机上下载一张“网球全能冠军榜”的工作表,按课堂教学的要求,对工作表进行美化设置。在随后的学生操作阶段,教师进行全班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有几位学生做得又快又好,给予了表扬。但也发现了几位学生并没有在做课堂布置的操作练习,而是在利用QQ聊天。还有一些学生一边在做教师要求的工作表美化操作,一边问老师:我还有那些操作未完成?

由于教师只布置了课堂练习,而没有给出评价的要求,虽然一般的学生都会去做教师布置的操作练习。但有的学生,特别是原来操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这些操作简单,自己对这些操作不成问题,加上教师又不要求上交作业,又没有批改,同时教师提供的工作表对这些学生可能并不感兴趣,因此,就不愿意去做......余下全文>>

三:信息技术对教学评价的影响有哪些好处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能力已成为现代人要有读、写、算之后必须具备的第四项基本能力。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评价方式,应是更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全面评价。这种方式能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意识,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一、要转变评价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包括智能的与情态的效果。一个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课堂评价,使学生在整个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始终有阶段学习目标和总体学习目标,将被动应考为主动测评,在完成阶段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完成总体学习目标。 二、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建立科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特点.帮助自己改进学习和生活,加强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应用知识技能。教师作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应适当给予学生一个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某些陈旧的内容适当调整,使其教学内容更具有实效性。 深入领会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做好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来进行。信息技术学习不仅视听合一,图文并茂,人机交互,而且可以立即反馈,既有活泼,又不失信息技术的严谨性。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向往之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还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好教学活动,在过程中注意把握,实施正确可行的评价措施。 三、要采取多元化评价主体 新课程标准提倡课程与教学的多主体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对教师的评价和课程教学本身的评价,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除了对教师的评价以外.还应该有学习者自评、学习者之间的互评。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评价的习惯,促进其主动学习和发展。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自我判决、独立思考的能力。打破评价权威,创设民主、平等的评价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了人格尊严,享受成功的乐趣。 积极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活跃师生关系,比如通过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可以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作业、批改,采用网上答题释疑形式进行课后辅导等。

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评价的优势有哪些?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演示型教学资源能够对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哪些支持?它与传统的口头提问、书面作业相比,有什么不同?信息技术与支持教学评价方面还会有哪些潜在的优势?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是为了解决某一学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开发的、能够独立地、完整地表述教学内容的课堂演示教学型计算机软件。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提示,能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课堂演示型课件是将课件表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讲课时作演示,并与教师的讲授或其他教 学媒体相配合。体现学科特点,目的明确,具有科学性。 这种类型的课件开发时是以教师的教学流程为设计原则,应充分表现教师的教学思想,也要考虑课堂演示时的环境因素对演示效果的影响,选择可突出主题的屏幕显示属性。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很大不同,传统的口头提问、书面作业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评价面窄,涉及教师工作量大,有时延长时间。1、 形式多种多样,与多媒体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热情;2、 评价范围广,应用对象全面,可以建立教学评价的数据库,学生根据自己水平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行螺旋式上升;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免去了教师对作业逐一进行分析考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评价效率;4、 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经过了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等一系列步骤,持续时间长,达不到及时得到教学评价的效果,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在测试后可立即形成评价,及时得到反馈,评价效果好。

五: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的优点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演示型教学资源能够对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哪些支持?它与传统的口头提问、书面作业相比,有什么不同?信息技术与支持教学评价方面还会有哪些潜在的优势?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是为了解决某一学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开发的、能够独立地、完整地表述教学内容的课堂演示教学型计算机软件。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提示,能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课堂演示型课件是将课件表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讲课时作演示,并与教师的讲授或其他教 学媒体相配合。体现学科特点,目的明确,具有科学性。 这种类型的课件开发时是以教师的教学流程为设计原则,应充分表现教师的教学思想,也要考虑课堂演示时的环境因素对演示效果的影响,选择可突出主题的屏幕显示属性。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很大不同,传统的口头提问、书面作业不仅形式单一,而且评价面窄,涉及教师工作量大,有时延长时间。1、 形式多种多样,与多媒体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热情;2、 评价范围广,应用对象全面,可以建立教学评价的数据库,学生根据自己水平进行阶段性的评价,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行螺旋式上升;3、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免去了教师对作业逐一进行分析考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评价效率;4、 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经过了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等一系列步骤,持续时间长,达不到及时得到教学评价的效果,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在测试后可立即形成评价,及时得到反馈,评价效果好。

六: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

一、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新课程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新知识的方法:

1、以旧知带新知。所谓“旧知”指学生过去已掌握的知识或经验总结,“新知”特指学生还未掌握并将要掌握的知识。利用旧知带出新知,符合建构主义思想,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以旧知带新知,可有效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与排斥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与新知识碰面并欣然接纳。

2、以游戏引难点。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由游戏开始,让学生在玩中产生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会有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此时教师再顺水推舟引出新课中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学生也会乐于接受挑战。

二、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此外,这种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中,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策略,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策略。这就是说,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为了有效的认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三、巧妙运用方法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深入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各种教学方法合理采用、百花齐放。讲授、演示、任务驱动、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课堂最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在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变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向教师请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多种学习方式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先进学习方式给信息技术课堂带来了福音。由于学生起点参差不齐,通过教师的统一演示或个别辅导,有时效果并非很显著,因此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分组,然后组内学生协作学习、相互帮扶、取长补短,组间学生通过竞赛方式完成课堂任务,优胜组可获得一定的平时加分。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会出现小组内部分同学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这就要求组内小组长担负起监督的职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合适的任......余下全文>>

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评价

上传: 吴春燕 更新时间:2012-5-5 7:26:38吴春燕 第一.必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评价活动。方法是由人制订的,正确的意识产生正确的方法。只有对旧的评价方法进行批判才能制定正确的评价方法。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它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就可以发现旧有的评价方法的弊端。有破才有立,不破不立。如果不转变旧观念,即使有再好的评价方法,你可能不愿意执行,即使执行了,也可能走了样。 第二.明确评价的功能。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改善过程”,“评价要与人为善,立足一个‘帮’字”这句话里包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一个评价活动不仅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更重要的是又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后一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决不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重复,而是质量更高的一个学习过程。这就是“评价的核心目的为改善过程”现代先进的评价方法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这就是现代先进的评价方法的功能。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评价中采取了“后‘优’改前‘良’”的评价方法。如果一个学生在同一个知识单元的学习评价中,前一个阶段学习评价如为“良”,而后一阶段知识学习是在前一阶段知识基础上发展的,这个学生由于努力,后一阶段学习评价为“优”,他就可以拿着评价表由老师把前一个成绩“良”改为“优”。这种“后‘优’改前‘良’”的评价方法,明显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用了这种动态的评价方法后,很多学生得了“良”以后,就努力学习,争取后面的考核得“优”,达到把前面的“良”变成“优”。 第三.明确评价的主体。 “平等、民主、合作”,要让学生会在这六个字中参与评价。就是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评价民主,教学过程中提倡师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这就是现代的教育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小学信息技术课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评价应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老师评价为主导的原则。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是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本身的特征决定的。首先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操作成功与否,答案正确与否,学生容易判断。其次信息技术课学生操作的结果是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所以学生操作的结果不但清楚明了而且公开,易于周围的同学进行判断与监督。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这些特征为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创造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条件。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的方法是通向“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四.制定评价方式。1. 注重分层评价,鼓励学生求新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给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并针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承认学生实际掌握水平之间的差异,充分肯定他们各自的成绩,并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各自提高。例如:每一次的操作课上我给学生打的实践综合分,既包括了学生的实际上机成绩,也包含了对这个同学个人努力的一种承认。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又可促使其发挥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实际上,评价成为促使学生学习的一个手段。 2、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计算机的操作不仅体现在结果明了,更体现在同样一个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这是计算机软件本身性能的完善,更体现了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助工具,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操作中,相对于一个同样的任务,学生会利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完成,其过程却是有差异的......余下全文>>

八: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时进行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精心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讲解,细致入微的课堂指导,是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监督与激励,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学评价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又一个关键环节。

从功能上看教学评价有: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是收集有关学生能力和课前知识技能的可靠信息,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帮助;过程性评价则是让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的每一步学的怎么样,及时提供矫正性反馈;而决定学生最终学科成绩的等级评定就是终结性评价,目前信息技术学科常见的终结性评价有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考试等。

教学的最终效果虽然体现在终结性评价上,但保证最终效果的关键却是过程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又完全依赖于一线教师。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经验和理论的积累不足,如何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方法,设计符合实际的评价方案,并切实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是需要大家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问题

1、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公平性

什么是评价的公平性?为什么要强调“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如果任何评价为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机会,没有任何歧视,那它就是公平的。然而,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都要展示几个学生的作业或作品,认为这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环节。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具有评价的公平性。其一,为什么只评价几位同学的作品?其二,如何保证所选作品是最优秀的?通常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真正优秀的作品,这一点在听课中我感受深刻。这就意味着,展示评价对那些没有被发现、却拥有真正优秀作品的学生是不公平的;此外,对还没有完成作品的学生也是不公平的,怎么就断定他们做不出优秀作品呢?这种不公平的评价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努力,对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伤害极大。老师应该特别重视这一点。

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越是晚交的作品越优秀,因为学生在不断完善他们的作品,教师一定要经过客观评价、深思熟虑后再推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如何才能使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需要教师的付出和耐心,需要教师在课后静下心,认认真真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后批作业,认真挑选优秀作品,在下节课上展示。

2、过程性评价要提供频繁、及时、有效的反馈

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练习、作业、单元(阶段)练习。课堂练习用来理解和操练所学内容,作业是课堂的巩固反馈,单元(阶段)练习则是对一个阶段学习的巩固反馈。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另外一些误区是:一部分课堂,教师只布置练习不反馈,长期下来学生发现做也可以,不做老师也不知道;另一部分课堂,教师虽然每次收作业,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有时间批改,慢慢地学生也就不再期盼教师对作业的反馈了;另一些课堂,教师虽然批作业,但只是大致浏览一下给个评价,不久,学生就明白每次作业只要做了就行,至于做的怎么样并不重要;还有一些课堂,教师只是在单元末或期末才布置一个大作业,这样做就等于取消了过程性评价。这些不恰当的评价方式是影响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过程性评价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反馈要频繁

作为过程性评价的课堂练习和作业,反馈一定要频繁。只有不断对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才能保证学生随时了解自己学的怎么样,并及时矫正。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不可能在课后做作......余下全文>>

九:如何评价信息技术课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然而现行的评价机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改进现有的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评价机制 评价内容 评价准则 评价方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主要任务, 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抛弃非此即彼的机械评判方式,尝试更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 丰富评价内容

传统的评价只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例如,以前听说很多教师以学生能否通过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导致许多学生只重视等级考,认为只要考试前补一补、冲一冲就行了。其实任何一种考试都有它的优缺点,或多或少存在着侧重点、偏面性,由于学生忽视平时的学习与练习,致使双基学习的不扎实,同时滋生了侥幸心理。新课程下评价改革的根本标志是由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即不仅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弱化传统评价方式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通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 改变评价准则

传统的评价标准非常单一,部分学生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学习代价,但因学习结果不符合标准答案不能得到教师的肯定,长此以住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生活在“自己不行”的阴影中,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教师的“标准答案”还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无“棱”无“角”的学生随处可见,“录音机”一般的学生比比皆是,这样的学生如何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上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学生的遗传基因先天条件、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等都是不相同的。对于同一个教师的授课,接受能力也是不相同的,如果对于所有学生要制定一个绝对的标准是很困难的。经常造成水平较好的学生不能突出表现自己,而水平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我的做法是制定一个相对的标准,那就是“你是否努力了?”。“你是合格的,你是不合格的”对老师而言只是针对学生的某一次评价,但对于学生,他们不是这么认为,往往把这个评价做为了自己最终的评价,容易造成学生的自卑。而是否努力是要根据某学生以往的表现进行评价,重视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如果说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一种阶段性的评价,那么“你是否努力了?”的评价方式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它最大的优点在于这种评价方式不歧视每一位学生,对于每位有所进步的学生都能得到满意的评价。而它另一个优点是改正学生对于失败原因的总结。学生往往把错误归咎于外因“老师看我不顺眼”或“这次测试太难了”,而很少会在自己身上找内因:“我是不是真的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余下全文>>

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课堂评价

明确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手段创新中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特性有利于信息的获取与保持;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的最有效组织与管理;网络特性有利于开展协作学习和发现学习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